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7篇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300字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7篇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 篇1

中華傳統節日有很多,有春節,有元宵節,有清明節,有端午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端午節。

端午節即五月初五,其習俗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

我們北方過端午節除了喝黃酒,掛五色絲線以外,還有吃粽子的習俗。你別看粽子小小的,但是它做起來可一點也不容易。它的做法是:先拿出泡好的葦葉,交叉成十字型,往裏面放上泡好的糯米,用力擠壓包成四角形狀,再用一根細線把包好的粽子“五花大綁”。放籠子裏蒸上幾十分鐘便有一陣陣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吃起來,那就別提有多美味了!

據説,在公元前278年,秦國的軍隊攻破了楚國的都城,而當時楚國的愛國人士屈原看見這破碎的家國,不甘被流放心裏十分的難過,因此在寫下《懷沙》之後就投身汨羅江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不讓I屈原在江中受餓,因此用粽葉包糯米,投進江中……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聽了我的敍述,大家是否對端午節有了更多的認識呢?讓我們一起發揚中華文明,來學習更多的中華傳統知識吧!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 篇2

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

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剪紙吧!

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

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

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老表示慶賀。

剪紙所刻畫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先來看看這張“仙女下凡”吧!四位仙女神態各異,舞姿翩翩,她們的手臂上纏繞着輕盈而柔滑的絲帶,正隨風輕輕擺動。

再看這張“松鼠摘葡萄”。

只見它搖着蓬鬆的大尾巴,小眼睛緊盯着紫瑩瑩的大葡萄,生怕被其他小動物給搶走了。

剪紙中還有有趣的民間故事呢!這幅剪紙講的就是“老鼠娶親”的故事。

瞧!小老鼠們抬着大花轎,新郎得意洋洋,大花貓在一旁羨慕得不得了。

原來,故事是這樣的:鼠爸爸想給女兒找個好女婿。

鼠媽媽説太陽最棒,太陽説雲最棒,雲説風最棒,風説牆最棒,牆説老鼠最棒。

最好,小老鼠娶到了新娘。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 篇3

中國有許多豐富的傳統文化,但我最喜歡的是古詩,它在中華文字出現之時就有了。我讀過好多古詩,有《山行》、《望天門山》、《靜夜思》……古詩大多是來抒發感情的,我特別喜歡。

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了《草》這首詩,它是唐代的詩人白居易寫的,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就寫出了草頑強的生命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就是最好的寫照嗎?竟然連小草都有這麼頑強的生命力,我們一定要變得堅強一些,不能讓“野火”傷到我們。

每當過年的時候,我都要去奶奶家,爸爸媽媽離開的時侯,我就會特別傷心,這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裏:“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菊花展嘍!”人們的叫聲把我的腳勾了過去,啊,芙蓉廣場的菊花白如玉,黃如金,紅如火。白菊花那嬌嫩的樣子最引人注目;黃菊花又像磁鐵一樣把人們“吸”了過去;紅色的“大火把”又好像在威脅人們:“誰敢不過來!”菊花美麗動人,我忍不住喊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的詩好優美呀!

古詩就是這樣抑揚頓挫,栩栩如生,古詩陪伴着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它成了我的至愛。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 篇4

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而智慧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裏有許多“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曲、國畫;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中秋節吃月餅……今天

我要介紹的是端午節。

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這一天是愛國詩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他聽説自己的國家要滅亡了,心如刀割,悲憤交加,於是,抱起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汨羅江。

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就會划着船把米飯到入江裏,可是,大家發現倒入江裏的米飯,全都被魚吃了,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用一種長長的葉子把米包成四個角的形狀,再投入江中,魚以為是菱角,就不再吃了。

直到現在,每到端午節時,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差艾草、掛香包,媽媽也會用長長地竹葉把米包起來,我也會呢!

中華的傳統文化多得數也數不清,這都是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財富”。我們要把這些傳統文化好好的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 篇5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到太陽,測定出冬至在每年陽曆12月21日到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這一天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這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和麪搓糯米糰。糯米糰搓好了,媽媽就叫我和她一起搓湯圓。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湯圓從我和媽媽手中滾到盤子裏,就像一個個淘氣的湯圓寶寶。媽媽誇我的湯圓搓得又大又圓,我好開心。

當廚房飄來陣陣香味時,我知道湯圓煮好了。吃着又香又甜的湯圓,我心裏也甜滋滋的.。媽媽對我説:“吃了湯圓大一歲,你要更加懂事了。”我看着媽媽,用力地點點頭,心裏想:我又大一歲了,要聽媽媽的話了。

我喜歡有趣的冬至。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 篇6

春節在中國是一年中最熱鬧,最喜慶的節日。也是一最重要的節日,即使在很遠的外地工作,也會抽出時間回家過年。

在除夕,大家通常吃餃子。傳説,餃子有這麼一段來歷:很久以前,有一村子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裏把耳朵凍壞了。請來了一位醫生,醫生聽後,仿照耳朵的形狀做出了餃子。餃子吃起來熱乎乎的,那村子人的人吃後感覺沒那麼冷了。於是,餃子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

春節時,還要貼春聯。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剛開始的春聯是題寫在桃木板上的,後來改為寫在紙上了。它們的顏色是紅色的,有吉祥,辟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多數都是用紅紙書寫的。每到除夕,人們就把早已準備好的春聯貼在大門上。大人會給孩子準備壓歲錢,用紅包裝好,交給孩子。壓歲錢意義壓住邪祟,藴含着長輩對小輩的愛與希望,也是長輩富足的象徵。春節還有一些禁忌,如:不説不吉利話,不文明的話,不要給沒起牀的人拜年,不要去討債等等等等。

在不同的地方,春節還有許多不同的風俗,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繼續探索噢。

中華傳統作文300字 篇7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着悠悠幾千年的歷史。“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而我與風箏,也有着這樣的一段故事……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吵着要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放風箏。金秋十月,碧空如洗,被一隻只風箏點綴的五顏六色,好像一匹五彩繽紛的花布。我迫不及待取出我的風箏,理好線,在草地上快速地奔跑着。“飛起來了!飛起來了!”我的臉上樂開了花,“啊,怎麼落下來了”我嘟囔着嘴對爸爸説。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説:“放風箏不能只放線不收線啊,這樣風箏反而飛的不高,就像人生一樣,一開始認為失去了一些東西或者遇到一些困難,但都是為你更好的未來做鋪墊。”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默默地記在了心裏,想不到中華傳統文化不僅歷史悠久,還有如此深奧的道理呢!“好啦,我們一起放風箏吧”媽媽在一旁拿着風箏向我們招手,草地上充滿着我們的歡聲笑語。真是個開心的下午!

傳承了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正等着我們繼承!正等着我們弘揚!感謝風箏給我帶來的樂趣,給我帶來的啟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wpkjd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