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精品】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彙總八篇

【精品】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彙總八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品】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彙總八篇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1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它有着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

十字繡是中國寶貴的傳統文化之一。從最早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到現在的美化居室環境,提高人們的藝術品位與藝術修養的十字繡。

姑姑是十字繡的瘋狂痴迷者,我看見一幅幅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作品從她手中誕生羨慕極了!決定要向姑姑學習十字繡。姑姑説:“其實十字繡的繡法很簡單,只要在兩個交叉的小洞上繡上一針,然後再繡上一針,這樣就繡成了一個十字。把一個個十字拼在一起搭上色彩,一副完好的十字繡完成了。”姑姑找來工具,讓我把針引上線,自己動手試試。可我的動作笨拙,細而小的針總是不聽我的使喚,老是扎着我的手。

姑姑笑着説;“慢慢練吧!熟能生巧嘛!”聽了姑姑的話,我就專心地,認真地練習着,現在,我都可以繡些簡單的圖案了。

同學們,你們也動手試試吧!十字繡不但可以讓一個人改掉粗心大意得壞毛病多多練習還可以讓我們變得心靈手巧呦!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2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許多的,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慶賀。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中國還有許多的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戲劇等等。怎麼樣,我們中國是不是有許多的傳統文化呀!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3

要説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勝不勝數,比如:中國書法,中國結,皮影,武術,剪紙……傳統文化中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節日。

據説,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之夜它才爬上岸吐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次,“年”來到村子看到,家家户户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孩子在院子開心地燃放鞭炮,從這一瞬間“年”再也不敢來了。從此,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揚,門前掛滿了大紅燈籠,家家户户購買年貨,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可熱鬧啦!到了晚上禮花滿天,家人聚到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文化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4

中國古代硯的歷史悠久,它來源於新石器時代的研磨工具——磨盤、磨棒。但是,就目前的考古材料來看,至今還沒有發現一方西周以前的硯台。也就是説,硯的產生至少是在西周以後的某一個時期。

我國人民制硯的歷史悠久, 當時它的主要作用是研磨製彩陶用的顏料, 我國古代早期的硯一直處於緩慢的發展狀態之中。在形制方面,長期保持着附有磨杵的形式,這是因為當時一直使用的是天然墨和丸狀、塊狀的半天然墨,不易於手研,必須藉助研杵和研石進行研墨,使其溶解於液體中方能使用。這段時期內,我們的先祖對硯的形制、品質進行了不懈的改進,除一般石硯外,還出現了陶硯、銅硯、漆硯等。大約到了西漢中期,硯可以説已經開始從實用的書寫工具中分離出來了,逐步脱胎成帶有渾樸裝飾的工藝品,步入了藝術的殿堂。

經過歷代變遷,最終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成為聞名遐邇的“四大名硯”。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5

我的家長在廣東紫金,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很多。我家鄉的傳統文化是舞龍燈,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六,我們都有舞龍燈這個習俗。每年的這時候,大街上都非常熱鬧。

夜幕降臨的時候,一條“巨龍”穿着黃色的龍袍,從巷子裏出來,神氣地仰着頭,樣子很威武。我們小朋友用手數着龍的節數。你們知道龍的節數是多少節嗎?告訴你們吧,有四十二節,每一節都有一個龍孩子,“好長啊!”他們轉着圈,打着滾,真好玩!

龍孩子他們最拿手的是“搶龍珠”。各各瞪着眼,準備搶龍珠。龍頭往上揚,龍孩子跟着往上揚。龍頭往下低,龍孩子開始搶龍珠。龍頭左右搖擺的時候,龍孩子也跟着左搖右擺的。龍孩子緊追不捨,大喊:“我一定要抓住你。”龍孩子奮勇向前……

舞龍燈煥發着龍的精神,激發着人們向上進取。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6

餃子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每年人們都會吃餃子,哪怕只吃一次。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清明時已有相當盛行。這時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餃子成為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餃子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麪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中國人立冬吃餃子,過年不能不吃餃子,就像外國人感恩節不能不烤火雞一樣。有些食物被我們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儼然成了某個節日的載體,承載起我們內心深處温暖的記憶,也承載起我們許多美好的願望。

這就是餃子的習俗。還有中秋節、春節、年……等傳統文化。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7

春節終於到了,我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去奶奶家。到了奶奶家,爺爺正在貼對聯呢!我和媽媽看到奶奶正在包餃子,就和奶奶幫起忙來,奶奶説:“關於春節還有一個傳説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經常來騷擾人們,讓人們睡不好覺。又到了一年的初一,人們想逃跑,這時,來了一個白髮老人,他非要住在一個老婆婆家裏。不一會兒,年來了,人們勸他説:“還是到深山去避一下吧!”他還不同意,人們只好自己去深山了。年剛走到門前面鞭炮的聲音響了起來,年一步也不敢向前走了,白髮老人披着紅布走了出來。原來,年怕巨大的聲音和紅色,於是年被嚇跑了。第二天,人們來到了村子裏,發現白髮老人還在那裏,人們明白了,白髮老人就是幫他們趕跑年的人。

今天,我不但高興地過了年,而且我還收穫到了許多知識。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8

11月1日一大早,我們全班同學來到學校,參加淮北市教育局在我們學校舉辦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義務講堂學習。

上課了,首先給我們講課的是一位姓朱的男老師。他簡單地作了自我介紹後,先是和我們“娛樂”了一把——在同學們的極力推薦下,我和趙宇昂同學領唱了《中華經典誦》。我還故意展示出了學校合唱隊的特色,台下的同學們一邊拍手,一邊和着節拍齊聲歌唱。

接着,朱老師就開始“言歸正傳”——講授《弟子規》了。朱老師的課講得真棒!他先富有感情地朗讀一遍,然後逐字逐句地解釋古文的含義,講解中,他還給我們講了一些歷史故事。他的聲音抑揚頓挫,富有磁性,我們都被吸引住了。同學們跟着老師大聲朗讀,都情不自禁地搖頭晃腦,真有點古人誦詩的味道呢!老師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是我們參加“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義務講堂”的第一課。在此後的幾個月時間,我們又聆聽了淮北市其他幾位名師的講課,系統地學習了《弟子規》。我回到家也拿出書本一遍遍誦讀,並把老師講過的內容講給爸爸媽媽聽,我還和媽媽一起誦讀呢。我在快樂中學習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懂得了怎樣做人,從小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oo2w4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