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必備】中華傳統作文十篇

【必備】中華傳統作文十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中華傳統作文十篇

中華傳統作文 篇1

當我問你:“節儉是什麼意思?”時,你當然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提問:“那還不簡單,節儉不就是勤儉節約的意思嗎?我記得我們一年級的時候就學過了!”是的,節儉的意思我們一年級時就學過了。那時,老師對我們説:“小朋友們,我們要節約飯菜,節儉一些,節儉就是勤儉節約,大家得節約水電!”老師的教誨我們都牢牢記在心中,但是我們又做到了哪些呢?

一天的課間休息時,我去洗手間,出來之後,我習慣性地洗手。這時,一名同學大開了水龍頭,把頭鑽進水中,然後又把頭拿出來,水龍頭沒關,那名同學的頭猶如狗尾巴似的甩來甩去!我看見牆壁上貼着“節約水資源,緊關水龍頭”十個顯眼的大字,再看看那名同學的舉動,我歎了一口氣!然後伸手把水籠頭關緊了。

節儉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它包含着我們中國人的形象,風貌。還表現了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當你沒有關緊水龍頭時,你是否想到了那些缺水地區的情景;當你開着計算機、空調、電扇、電視時,你是否看到了停電時恐懼的畫面;當你看見一套十分漂亮的衣服,父母捨不得買,而你又嚷着要買的時候,你是否又想到了父母掙錢的辛苦!少買一個玩具,少吃一次零食,甚至少用一根筆芯,你都能節省下一點兒,當這些不起眼的一丁兒、一點兒、半分、半毛積累起來時,你會發現你擁有了一大筆財富!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節儉!讓我們一起手牽手,肩並肩,把節儉的美德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中華傳統作文 篇2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它們出自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藝術大師及民間藝人之手,風格特點各異,題材內容廣泛,種類有戲曲人物,鳥蟲魚獸,還有對農村現實生活的描繪,反映了勞動人民熱愛生活,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無論是反映人們對吉祥幸福的祁納還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説及人物;無論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風情的在現,還是用於四時節令、婚壽禮儀等慶典,都體現了民間高超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細緻入微的精湛刀工、絢麗鮮豔的獨特點染,每一件都十分生動、有味、耐看。剪紙的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是剪紙這門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更加燦爛、輝煌。

中華傳統作文 篇3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在春節那一天有很多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給壓歲錢,關於壓歲錢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説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的晚上出來摸熟睡小孩的頭,小孩就會受驚過度。為了避免被小妖驚擾,於是家家户户都在這天亮燈不眠。有一對夫妻老來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年三十晚上,他們拿了八枚銅錢用紅紙包着壓在孩子的枕頭邊。孩子睡着了,夫妻倆不敢閤眼,怕祟來嚇孩子。半夜祟進來了,它剛要伸手摸小孩,就被那八道金光閃閃的亮光嚇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大家。此後,大家都按此法做,祟再也沒敢來過。因祟與歲音同,慢慢的大家就把它叫做壓歲錢了。

我們除了可以有很多壓歲錢還能吃好多好吃的。光是年夜飯就有很多菜式,清蒸的,紅燒的還有醬香蒜香的。大家一起圍在桌前吃飯其樂融融。飯後可以放煙花,即使看不見幾顆星星,天空也被煙花照得很絢麗。放完煙花還要看春晚,春晚有很多小品和很多唱跳節目。春晚會演好長時間,等春晚演完了,也該睡了。

春節是中國獨有的節日,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代,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可以團圓,坐在一起聊天玩遊戲特別開心。

中華傳統作文 篇4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春節可熱鬧了,家家都準備年夜飯,包餃子,看春晚,放鞭炮,壓歲錢,家家户户門前都貼上了“福”字,都換上了新的對聯,象徵着新的一年開始了。

因為春節可以回姥姥家,我特開心。每次回姥姥家的時候,姥姥都會做一桌子的菜,都是我愛吃的,有紅燒肉。排骨大亂燉。紅燒魚……還有姥姥,姥爺都會給我壓歲錢,我特別開心。春節還可以穿新衣服,跟小夥伴在樓下放鞭炮,家家户户都放煙花,在空中五顏六色,好看極了。春節不光能去姥姥家,還可以跟爸爸媽媽去親戚家拜年。

春節,我們不為別的,就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盼來年是個豐收年。

春節讓每個人有歡樂,有喜悦,春節讓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和親人的關心,春節太讓我開心了。

中華傳統作文 篇5

窗外月色迷人,看着那圓圓的明月,讓我想起了晚唐時期司空圖的詩句:“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中秋節,我是所喜歡的節日,它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詩詞的引用推陳出新)

人們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呢?中秋節是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所獲的節日。每年這一天,爸爸都會把姥姥,姥爺還有奶奶接到我家一起過中秋。我和媽媽在家會一起準備水果、月餅和桂花酒。為了大家能夠品嚐到不同口味的月餅,我幫助媽媽把月餅切成五塊,放到盤子裏擺好。爸爸把人接來後,我會給他們端上瑪瑙似的葡萄同時和他們問好。這時,奶奶他們都笑眯眯地誇我有禮貌。到了傍晚,我們一家團團圓圓圍在桌旁,一邊吃月餅,一邊抬頭看哪又圓又亮的圓月,可真是“百星不如一月”呀!爸爸從廚房拿來桂花酒,一邊給大家倒酒,一邊説:“真希望每年都像今天一樣團圓、幸福。”“一定會的。”我搶着説,“奶奶,姥姥和姥爺一定會健健康康,長命百歲的。”奶奶流下了兩行熱淚:“乖孩子,要是你爺爺在那就更團圓了。”我吃着手中的月餅,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名句的真諦。 (場景不僅刻畫了舉家團圓的喜慶,更體現了“我”的活潑可愛。)

我喜歡這能使家人團圓的中秋節。

中華傳統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相傳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是由當初屈原投身汨羅江,人們爭相划船撈救衍變而來的。

今天,我和家人要去東湖看龍舟賽,我興奮極了。

來看龍舟賽的人真不少。“砰砰砰”,隨着一束束禮花昇天後,賽場頓時鑼鼓喧天,比賽正式開始啦!一條條龍舟如飛箭般衝了出去。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都站在船頭賣力地擊鼓,節奏鮮明的鼓聲引領着龍舟飛速前進。划槳的健兒們一邊“嗨嗨嗨”地呼喊着,一邊用力划着船槳。看!一條條龍舟在湖面上急速飛馳着,你追我趕,誰也不甘心落後。這場面真是激動人心啊!

不過更令人興奮的是,比賽結束後,還有體驗划龍舟的活動喲!我和爸爸媽媽報名參加了。我們在指揮員和劃手的指導下,小心翼翼地划動着龍舟。當龍舟被我們順利劃到對岸時,我開心極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我不僅看到了精彩的龍舟賽,而且還親自劃了龍舟,那感覺真是太特別了!

中華傳統作文 篇7

每年的中秋節,我都會想起一句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用來表達我對中秋節的喜愛。

姥姥總會在這一天做各種各樣的月餅,而做月餅是我覺得最好玩的一件事情了。我一聽姥姥説要做月餅了,便像豹子似的跑了過去,只見姥姥先弄好了幾種餡;然後開始和麪,一邊和麪一邊跟我説面要怎樣和月餅才能更好吃,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面和好了姥姥説要醒一會兒,我感覺就是放在那裏放着;緊接着姥姥拿出了一個個形狀各異的模具,然後將餡放進面裏包好,再放進模具裏。不一會兒,一個個漂亮的月餅呈現在我眼前,我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進烤箱

晚上月亮悄悄地從家裏跑出來,給漆黑的夜晚帶來了微弱的亮光。爸爸從外面買回了水果,有又大又軟的水蜜桃;有香甜美味的香瓜;還有水嫩的芒果。加上姥姥牌香噴鬆軟的月餅,滿滿一桌子的'美味,真是美不勝收!我們一家人坐在椅子上一邊賞月,爺爺奶奶一邊給我講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故事,大家有説有笑的,真是熱鬧極了!

我喜歡在中秋節賞月,但更喜歡一家人在月光下團聚的時刻!

中華傳統作文 篇8

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瞭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拓展視野、開闊思維,理解並尊重多元文化;學生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能使學生明白它在每一個歷史發展階段都反映着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尊重、交流和交融。通過學習,使學生牢固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備受磨難而更強,豪邁地屹立於世界之林。

《民族中小學漢語課程標準(義務教育)》規定,在第三學段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漢語,瞭解中華文化,熱愛祖國,具有民族團結意識。而使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瞭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拓展視野、開闊思維,理解並尊重多元文化;學生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能使學生明白它在每一個歷史發展階段都反映着各民族之間的相互尊重、交流和交融。通過學習,使學生牢固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備受磨難而更強,豪邁地屹立於世界之林。

一、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 感受成語的寓意之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作為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華文庫的瑰寶,它具有豐富的內涵,意義深遠、言簡意賅,讀上去朗朗上口;而成語故事則語言生動凝練,形象鮮明,具有很強的倫理性,藴藏着十分豐富的知識和道理。如,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衞填海、嫦娥奔月、八仙過海等是少年兒童必讀的神話故事;又如,完璧歸趙、晏子使楚、負荊請罪、驚弓之鳥、三顧茅廬等又是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再例如,懸樑刺股、鑿壁借光、韋編三絕、程門立雪、囊螢映雪等又是刻苦讀書的典範,無一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 感受歇後語的詼諧之美。現行漢語教材在每個單元最後都要安排一次漢語園地,其中不乏許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內容,如歇後語、對聯等。歇後語一般是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半句是比喻或隱語,後半句是對前半句的解釋或説明,而且許多歇後語不但詼諧幽默,還富含一定的寓意,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在教學中可以採取猜謎語、蒐集資料,課後利用牆報、黑板報等形式和全班同學共享資源。例如,孔夫子搬家淨是輸(書)外甥打燈籠照舅(舊)類似這樣的歇後語是以漢字的諧音為表現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使學生明白友情的珍貴,不亞於雪中送炭;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使學生明白誠信的重要;貓哭耗子假慈悲,使學生明白善惡、美醜的標準等等,通過學習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漢字的無窮樂趣。

3. 感受古詩的韻律之美。在每次漢語園地中,都無一例外的安排了一首古詩,學習古詩可以幫助學生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古詩,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並使中華傳統文化不斷承傳,展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中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兩句是寫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舊像玉壺裏的冰一樣純潔,不但把送別好友的依依不捨之情表現了出來,更將自己堅持高貴文知識,引導學生求真、求善、求美。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些無不體現了古人為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而立下的壯志豪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慾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從這些詩句中,感受和領悟詩人的意境,陶冶自己的情操,昇華自己的情感。此外,利用業餘時間組織學生觀看中華優秀德育故事,學習孔融謙讓禮貌的處事原則、學習閔損和孟宗的真誠孝心、學習尹憞遵守禮儀、立志育人的精神、學習滂母的浩然正氣,最後再要求學生寫觀後感,學習他們孝養父母、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誠實守信、見義勇為、禮貌待人、廉潔奉公的精神,立志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總之,在漢語教學中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教學,擴展了學生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明瞭古代卓越的藝術、燦爛的文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了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又使中華文化得以不斷傳承,展現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中華傳統作文 篇9

我們國家有很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孝老愛親就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因為在中國古代有各種三綱五常之類的,有關倫理的規則,在中國古代是很在意宗法上面的規定和道德的。在現代社會,我們也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金華就是孝老愛親,比我們年長的長輩是需要我們敬愛和孝順的,他們哺育了下一代,也就是我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沒有他們優良的教導,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德和成績。要學會尊重老一輩,還有要敬愛自己的親人。親人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也是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最好的人,我們要懂得回報,要敬愛尊敬他們。然而在三鋼5廠裏面還有一些是古代的糟粕,這些東西是我們不需要繼承的,反而要把它並起掉,比如在國家社會引起的地位是很低下的,他們只是家裏的鞋內處,甚至在古代還有我小腳纏足這樣的陋習,這些都不是我們需要繼承的,我們要弘揚的是美德,而不是落後習俗。

我們國家有很多傳統美德,尊師重道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中國古代我們是很在意教育的,通常將有道德的人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像古代的老子,孔子,他們這種聖賢之人,都是獲得我們現代人很大的崇敬與敬仰的。所以在當今社會我們也要崇尚這種美德,尊重那些有知識有品德的人,去愛戴他們。這其實並不難,只需要我們能夠尊重老師,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到,比如不跟老師頂嘴,在學習生活中要好好的聽取老師合理的建議。在請教問題的時候要注意言行的禮貌,不能拿那種命令的語氣去命令老師講題。要懂得尊重老師,尊重知識,懂得謙卑和謙虛。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中華傳統美德,他們都因為是很美好的,是傳統文化中比較精華的部分而流傳至今,這些東西是不能讓我們遺忘的,我們需要認真的傳承他們,讓他們得到發揚,並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進他們讓他們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現代倫理與知識的進步。

中華傳統作文 篇10

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哪一個?我一定會告訴你是一年一度的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正如詩句所講春節有很多的活動:貼春聯、吃團圓飯、放鞭炮等。我最喜歡的就是放鞭炮了,到了那一天,大街小巷的孩子們手裏都拿着鞭炮,走到哪都能聽到滿天的噼裏啪啦的聲響,家家户户也在放炮竹,那聲音震耳欲聾,而滿天的煙花又把天空變得絢麗多彩,像穿着彩色衣裙的小姑娘也在慶祝春節。

春節不光外面熱鬧,每家每户也在熱熱鬧鬧的吃團圓飯。每年的團圓飯桌上都會看到自己最愛吃的飯菜,有入口即化的梅菜扣肉、色香味俱全的清蒸扁魚、美味的紅燒小龍蝦真是讓人垂涎三尺!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碰杯聲、歡笑聲、祝福聲交織成和諧的新年交響樂。弟弟妹妹圍着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的伴奏下,一頓豐盛的晚宴開始了

這就是我認為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我們要一代代傳承下去。

標籤: 十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mqdre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