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九篇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九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弘揚傳統作文400字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九篇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 篇1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有:臉譜、剪紙、中國結、刺繡、人偶、武術……

我們的傳統文化節日相當豐富,其中春節是我國的第一大傳統節日,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俗稱小年以後,年味越來越濃,人們都忙着買年貨,大街上都洋溢着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到了臘月三十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人們都在貼對聯、門神和福字,福字都要倒着貼,意思就是幸福到了我們身邊。這一天出門在外的人們,都要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當然飯桌上最不可少的是餃子,如果沒有了餃子,這一天都不快樂。人們在一起一邊吃着豐盛的年夜飯,一邊欣賞着春節聯歡晚會,又説又笑,臉上洋溢着開心的笑容。在除夕之夜,我們要熬夜等待着新年鐘聲敲響。到了五、四、三、二、一、“當”的那一刻,人們要放鞭炮、放煙花,來慶賀新的一年來了。為什麼要放鞭炮呢?這裏有一個關於“年”的傳説,放鞭炮可以嚇走“年”。放煙花是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像煙花一樣絢麗多彩。

第二天一大早,人們早早地起了牀,吃完早飯,就回老家,要給長輩拜年,收壓歲錢,這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件事。到了大年初二,人們就要走親訪友,直到正月十五,人們要看舞獅舞龍,也就預示着年要過完了。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 篇2

人生最大的福分是有了幾個好兒女,家庭和睦,大家相敬如賓,兒女孝敬,父母關愛子女,全家人高興。其實,這是一種美德在傳承,弘揚了中華光榮傳統。百事孝敬為大先,這是做人的基本知識,也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之一。

老人過去常説,在家孝敬父母,外出不必燒香拜佛。這是真的,人的良心端正,什麼都不怕。心裏沒有鬼,敞門睡覺無所謂。

在過去的幾十年生涯中,自己奉行的就是孝敬老人,以孝敬父母為榮耀。不管生活環境如何,孝敬長輩,關愛子女從來沒有放鬆,雖然説沒有達到無微不至的境界,但是,可以説,問心無愧了。這在社會上是公認的,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如一。仁愛真心到什麼時候也是高尚的,受人尊重的。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言行舉止影響着孩子的心理世界,是孩子一生的行動楷模。所以作為家長的一定要為孩子帶好路,當好排頭兵。可以説,孩子們沒有錯,關鍵是父母的教育引導的到位與否。這樣的生活範例在我們身邊很多很多,稍加註意,就回會看到現例所在。

在這個世界上,情義無價,真情永遠高於一切。烏鴉有反哺之舉,羊羔跪乳謝恩的行為,我們作為一個人,更應該是這樣去履行孝敬父母的義務。從法律,從人生公德都要如此。那些冒天下道義不顧,胡作非為的人最終會為自己的叛逆行為付出代價的。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 篇3

過年的時候貼春聯,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又到了過年的時候了,爸爸沒有像往年一年早早的買回來春聯,等着除夕的時候貼上,而是對我説今年要來個不一樣的春聯。

對此我十分好奇,經過爸爸的解釋我才弄明白,原來爸爸説到:貼春聯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以前都是買已經寫好的,我們自己卻從來不會寫,要是哪天沒有賣的了,這項傳統文化豈不是要失傳了,於是今年想讓我也參與其中,全家人每人出一幅春聯,再由爺爺提筆寫在紅紙上,這就是今年我們的春聯了。聽了爸爸的話我十分興奮,但是又有點犯難,我出什麼春聯好呢。

我還在冥思苦想的時候,爸爸就已經率先想出了一副,爸爸是農民所以春聯的內容就是關於希望風調雨順的。看着爺爺已經開始寫爸爸的春聯了,我有點着急,這時,媽媽也想好了一副,內容就是希望全家健康幸福之類的。就剩下我了,我想:我是學生,那就出一副關於努力學習之類的吧。我的春聯就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橫批:博學多才,爸媽聽完都説好。

經過今年出春聯的活動,讓我深刻認識到了春聯所包含的深刻意義,也讓我體會到了參與其中的快樂,為了把這一傳統文化弘揚下去,更需要的是我們每一個的親身參與。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 篇4

我們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這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充斥着一朵朵閃爍着光輝個人形象的浪花,幾經輾轉,流傳至今,匯聚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這句名言已婦孺皆知,但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列夫托爾斯泰曾説過“人生並非遊戲,因此我們沒有權利隨意放棄它”成功的人並不一定他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但他一定是個堅持,持之以恆的人,人們往往看見成功者表面的光鮮靚麗,卻總是忽略了他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偷偷溜出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河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道:“老婆婆,您磨鐵杵幹什麼呀?”老婆婆答道:“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説:“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麼?”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了自己,心生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終於成為有名的大詩人。

我們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接班人,時代的接力棒將由我們焊接,中華美德更需要我們弘揚。出門在外,我們要謙遜禮讓,回到家中,我們更要孝敬父母,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師生之間,要互相尊重。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弘揚我中華的傳統美德,做我中華的最美少年!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 篇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夫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統一天下就如運轉於掌心一樣容易了。”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為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愛幼”有着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項傳統美德一定會被我們永遠的繼承下去。

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為“中國老人節”,藉助傳統的重陽節,祝願全國老人健康長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1949年12月規定每年6月1日為兒童節。

尊老愛幼是我國古代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弘揚這優良的傳統。為新中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 篇6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剪紙、品茶、春節、放鞭炮、舞獅子等,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就是過端午節了。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有的地方還進行賽龍舟的活動。這天,奶奶買了很多粽子。我剝開用葉子做的粽子皮,裏面是糯米和紅棗,吃在嘴裏軟軟的,黏黏的,甜甜的,非常好吃。我家還買了用五彩線編成的粽子和公雞,掛到門上,聽説這樣可以避邪。

我想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我上網尋找答案。原來,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貴族,他為國盡忠,卻遭奸臣毀謗陷害,被迫在五月初五這天含恨投江自盡。人們得知後,紛紛划船追趕拯救。大家爭先恐後,就演變成後來的賽龍舟。為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人們用竹筒裝糯米飯投入江中,後來漸漸改為用粽子包裹,再用綵線纏繞,形成了粽子。人們對屈原如此敬仰,不僅是敬仰他的文學造詣,更敬仰他的憂國憂民、磊落堅貞、大義凜然的嵩高品質。

還有一些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人物,比如,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晉文公的臣子介之推,七夕節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們要將它們發揚光大,傳遍世界。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 篇7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今天,中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加入世貿組織使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更加密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少年興則國興,小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鋭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 篇8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這些傳統文化中,我對剪紙情有獨鍾,因為我奶奶就是剪紙的高手。

記得小的時候,奶奶總是喜歡拿着一把剪刀在一張紅紙上剪來剪去,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你在幹什麼?”奶奶告訴我她在剪紙,我就會又問到:“什麼是剪紙?”這時,奶奶就會放下手中的剪刀,給我慢慢解釋。家裏的門上,玻璃窗上,也貼滿了奶奶的作品,有大大的福字,有朵朵盛開的梅花,還有兩個胖娃娃抬着一條大鯉魚等等。在我看來,這些都十分的神奇,看似普通的一張紅紙在剪刀的作用下,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暑假的時候,看見奶奶又在剪紙,我也想跟着奶奶學學,奶奶高興的答應了。奶奶先給我演示了一遍,她摺疊好紅紙,不用在紙上畫圖,她早已熟練到不用畫草稿就能剪出自己想要的圖案,只見紅紙在她的剪刀下不停地轉動,幾分鐘之後,一副喜鵲報春圖就剪好了,真是太精美了。只見一隻喜鵲站立在梅花枝頭,一個大大的春字在整副圖的中央,佈局合理,有些線條只有頭髮絲那麼小,但是奶奶卻沒有剪斷,真是太奇妙了。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跟着奶奶學會剪紙,讓這項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弘揚傳統作文400字 篇9

我國有着豐富的傳統文化,其中,書法藝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引以為自豪的文化瑰寶之一。書法大體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五種,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我從小就認識了幾位藝術家,比如,書法家潘傑和畫家蔣耀輝。我很崇拜他們,他們還送我一些毛筆、宣紙,蔣耀輝伯伯還精心給我刻了一枚篆章。

我的爸爸媽媽都喜歡書法。我家的書房裏擺放着一個硯台和許多毛筆,只要有空,爸爸媽媽都會練習一會兒。爸爸最喜歡臨寫“柳體”。媽媽最喜歡臨寫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媽媽告訴我這是天下第一行書,與我們語文課本中學過的《清明上河圖》一起被稱為“書畫雙絕”。()著名書法家丁夢周爺爺還專門為我爸爸媽媽題寫了一首《白梅》。有時爸爸媽媽還教我寫,要我從楷書寫起。一開始,毛筆在我手中一點也“不聽話”,寫出來的字也東倒西歪,難看極了,爸爸媽媽就鼓勵我堅持下去。當我寫得好的時候,他們就為我鼓掌加油。漸漸地,我寫的字也有了進步!

今後,我要好好學習,努力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gqkl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