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兵馬俑作文 >

秦兵馬俑遊記作文(3篇)

秦兵馬俑遊記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秦兵馬俑遊記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秦兵馬俑遊記作文(3篇)

秦兵馬俑遊記作文1

踏過青山綠水,盡賞名勝古蹟。

五千年,衝不走古國的底藴,帶不走民族的記憶。

暑假的一天,我們一家來到西安,參觀了“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秦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陝西省驪山北麓。汽車剛一開到博物館門前,我就被頗具雄渾端莊氣息的建築深深吸引了。

跟隨導遊進入大門,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築映入眼簾,我們首先進入第一個俑坑。千餘尊陶俑,近萬件青銅器,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前排的將軍俑頭戴金盔,身披鎧甲,披堅執鋭,勢不可當。剎那間,歷史的距離感蕩然無存,一種神祕的力量將我帶入喊殺震天,戰車嘶鳴的古戰場:

一行行的兵馬,或站或跪,一聲令下,就張弓搭箭,馳騁疆場。劍眉星目,白衣飄飄,黑色髮絲隨風而舞,背上的龍舌弓和柳葉劍,閃爍着凜冽的寒意,一身戎裝的將軍,目光如深井般平靜,劍鋒在戰場的硝煙中上下翻飛如蝶舞,大秦終一統六國,稱霸中原。

向北走,我們又來到了二號坑。這邊是由戰車,騎兵,弩兵混合編排,進可攻,退可守。另一邊,亦是一些兵俑,從那些兵俑的眼中,我彷彿看出一絲悲哀:

阿房宮外,驪山陵園中,長城,馳道。一條條皮鞭抽向他們的身軀,炙熱陽光下,三百萬人徒手修築起這些建築,千里之地,盡是屍血。在我看來,它們似乎再不是磚塊所堆積,而是用血汗所凝注,他們在人類歷史畫卷上,潑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看到這裏,我的心在吶喊,為眼前震撼的景象而吶喊!我的'心在自豪,為祖國這偉大奇蹟而自豪!千古一帝秦始皇,千秋功過,只任後人評。統一六國,統一文字,影響深遠,卻也曾焚書坑儒,刑法苟暴,以暴虐為天下始。大動干戈,修築陵墓長達39年之久,水銀作山川河流,寶石作日月星光。如此巨型工程,在科技落後的封建社會,全靠人民勤勞的雙手,這雖反應帝王的貪婪、奢侈,卻也體現人民的智慧。

邁出博物館的大門,我的心卻早已在歷史中生根發芽,歷史需要我們銘記,未來更需我們創造!

秦兵馬俑遊記作文2

伴隨着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舉世矚目的西安秦兵馬俑博物館。

在此之前,我想象中的兵馬俑是進了大門,浮現在眼前的便是幾個大坑。早已破碎的陶瓷殘片堆放着,但聽了歷史老師一番激情澎湃的講解後,便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想着一定要去裏面看個究竟。

走進大門,參觀的人羣比肩接踵。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每個坑都是有房子的,進到一號坑時,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約有幾百平方米的坑。快步靠近,才看到歷史老師口中那雄偉的兵馬俑。

排列整齊的兵俑一個個筆直豎立在那裏,灰銅色中泛着青綠色。帶上眼鏡仔細觀察,才發現他們是有表情的,而且每個動作,姿勢都有所不同。有的表情嚴肅莊重,有的面帶微笑。有的半身卧蹲,如果他們有膚色的話,簡直和真人一模一樣。

順勢再向前望去,見到幾位考古隊員身穿工作服,手拿探測儀器,緊密細緻地蹲在空中考古,發掘着仍未發現的兵馬俑。我隨着人流從後門走出,前往下一號坑。

二號坑明顯比一號坑小一些,裏面還有一些殘缺的兵馬俑。據説是因為當時未完工,就發生戰亂,所以就地掩埋起來。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名叫幸運星的一尊兵馬俑了,他是單獨存放在外面的,説是因為發覺時,因為它保存的完好無損,所以名幸運星。鄰近細看,就連每一個髮際線,指甲蓋衣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表情嚴肅而又堅毅,眼睛温和而又深邃。

從博物館出來,我不禁為中國古代能工巧匠們的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時至今日,陶俑們堅毅的面部表情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裏。

秦兵馬俑遊記作文3

似蝸牛爬似的,磨蹭了一上午,總算找到了“正解打開方式”,買了票,進入博物館。聽口音,負責解説的是一名當地女子,看起來雖不漂亮,但也自然淳樸,我們一行人緊跟着走了10分鐘後,來到一號坑的大門前。

博物館共有一、二、三號坑,其實四號坑也被髮掘了出來,只不過目前還只開發了一點點,不供參觀。每個大門前都有一塊牌匾,上面都留有古樸蒼勁的秦篆,讓人賞心悦目。

我們有説有笑地進入大門,忽地一陣涼風颳來,我突然嚴肅起來,凝重的感覺瞬間瀰漫開來。踏入館內,頓時覺得自己渺小無比,燈光昏暗的大廳裏,只聽見咔嚓咔嚓的照相聲。舉目四望,對面的人如同螞蟻一般的“爬行”,當中還有不少外賓,俑像排列井然有序,俑道縱橫交錯,極為壯觀,大家都小心的邁着微步,一邊認真的參觀,一邊不時傳來嘖嘖的讚歎聲!

好不容易挪移到裏面,總算能近距離觀賞俑像:放眼望去,俑像個個形態各異,神情也都各有不同,有的嚴肅,有的略帶一絲絲驕傲的微笑,而有的則低眉沉思。再看它們的兵器卻大致相同,一把隨身腰刀煞有其勢的彆在腰間。咦,它們都是單眼皮?我傻傻的一臉疑惑,這時導遊解釋説:“可能當時人們的審美是以單眼皮來衡量的,所以在後來雕刻的時候就都雕刻成了單眼皮。”

一號坑俑像眾多,但是大多為級別不高的“敢死隊”,配置的馬屁也不是特別多,話雖如此,可是眼前狀況的場景也深深地震撼到了我。二、三號坑裏,分別有幕府、馬圈、騎兵等,與一號坑相比,還是略微遜色一些,不過二號坑的鎮館之寶也讓我眼前一亮,它是一蹲跪射俑,聽説是項羽焚燒俑坑後唯一倖存的一件不必修復的俑像,從側面看,像西安的地圖,因此被後人們尊稱為吉祥物。

這就是我親眼所見的兵馬俑,莊重、雄偉、威武。這樣的形象在我腦子裏揮之不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bingmayong/22wk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