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週記 >

探析以週記為中心的班會課設計

探析以週記為中心的班會課設計

摘 要:週記是學生每週都要寫的與自身以及周邊人事相關的內容,它的形式多樣、筆法靈活,能讓學生的內心感受得以抒發,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週記瞭解學生思想動向並對學生的困惑及時予以解決。以例談的方式,記錄在德育實踐過程中,從切實選題到收集反饋再到反思實踐,以週記為中心設計班會課的過程,增強師生之間切實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使得德育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

探析以週記為中心的班會課設計

關鍵詞:週記;班會;反饋信息

“一花一世界”,每個學生的心靈都是獨特而珍貴的,需要我們的悉心呵護。想要及時而準確地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在此基礎適時而適度地給予一定的指導與幫助,是高中階段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所謂週記,應當是學生每週都要寫的,而且寫的都是與自身以及周邊人事相關的內容,它的形式多樣、筆法靈活、篇幅可長可短,風格因人而異。更為重要的是,週記還是師生之間互動的平台。正處於青春年少的中學生,內心世界複雜多變,他們一般不敢、也不願意將自己的想法與教師直接交流,他們自然而然更傾向於把自己的想法傾訴在週記上。如此一來,既避免了師生面對面時的尷尬,又能使學生的內心感受得以抒發,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週記瞭解學生思想動向,並對學生的困惑及時予以解決。

千萬不要小看了週記,它是學生感情的真實流露,是學生精神的寄託。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快樂或者悲傷,學生都可以通過週記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有時候,一些人和事在偶然間觸動了學生的心絃,如果不及時傾訴,學生的思想就比較壓抑,於是週記就成了他們最忠實、最方便的知音。當他們在週記中訴説出自己所想要説的話時,內心的壓抑就可以得到適當的緩解。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週記的作用往往沒有預期的那麼大,反而顯得可有可無。究其原因,在於脱離學習生活的話題,激不起學生表達的慾望,沒有目的的創作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程式化的套路讓學生早已厭倦,卻又不得不敷衍。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鑑於以上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找尋到一條以週記為中心設計班會課的道路,它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並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嚴選話題,切實為最

要想讓學生好好寫週記、並能通過週記達到某種預期的效果,對週記話題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不過,衡量的標準也不難:符合班情、學情,能讓全班學生都有話可説,恰逢其時、其事的優先考慮,力求對學生的人生盡責、為學生的人格發展助力。

2.信息反饋,歸納總結

佈置過的週記一定要批改,而且必須認真批改,不僅要針對不同學生的週記進行個別化、個性化的點評,還要在此過程中注意蒐集、歸納,總結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看法、意見,從而形成班會課的第一手資料,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贏得主動和良好的效果。

 3.討論反思,努力踐行

當學生對規定話題作出一定程度的思考、並在週記中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時,班主任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的問題來討論,在討論中不斷反思、力求明辨是非、知人知己,探索出卓有成效、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更為長遠的是,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還需要班主任的鼓勵和督促,幫助學生努力踐行到底。

例1——週記話題:“我想成為這樣的人”

選題設計:對於自己的人生,有的學生可能時刻都在調整規劃,也有學生從來就沒規劃過。我並不強求每個人都成為“高、大、全”式的人物,但希望他們可以儘自己所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信息反饋:(1)具象化的:吃苦耐勞、盡心盡責、孝敬長輩、關心孩子的父親或者母親式人物,和藹可親、學識淵博、無私奉獻的老師式的人物,如,郭敬明等在某一領域取得卓越成就式的人物,如,張海迪式愈挫愈勇、百折不撓式的人物,如更多的平凡卻不平庸的人物……(2)抽象化的:大多數學生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快樂、自由、誠實、勇氣、自信、樂觀、幽默的性格等等,更加註重精神方面的追求。

反思總結:所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人走向成熟的標誌是逐漸明白自己擁有什麼,還需追求什麼。今天的話題,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終結之説,它的意義在於引領我們用盡一生的力量去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我曾經給自己的忠告是:“不求事事如意,但求無愧我心。”與大家共勉!

既然目標在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向着天際最亮的星座,出發!

例2——週記話題:“記憶中的快樂和幸福”

選題設計:都説學生苦、學習苦,對此我深表理解和同情。因此,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的週記帶領學生“苦中作樂”一回。在回憶中體會快樂和幸福,在擁有後懂得珍惜與感恩,繼而能動地創造快樂與幸福,為生命而喝彩!

信息反饋:中獎、自己動手做菜、放假休息或者出門旅行、成功的感覺、與親朋好友相聚的時光、美好而充實的童年以及上山探險、下河摸魚等趣事……

反思總結: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生提到我們班剩餘的2000元班費,大家商量後一致決定拿出一半捐助給患白血病的校友,另一半用於至今依舊難忘的元旦慶典,可以説是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快樂與幸福。既不能否定淺顯的、短暫的、易得的物質方面的滿足,也要不斷追求深刻的、長久的、求索的精神方面的獲得。

不過,快樂和幸福都是相對的,有苦才知道樂的真諦!詩人席慕容説過,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馳而過的火車,快樂和傷悲就是那兩條鐵軌,在我身後,緊緊追隨。

因此,不要懼怕痛苦和憂愁,它能讓我們更加明白快樂和幸福,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盈!

例3——週記話題:“同為90後”

選題設計:網絡調查顯示,“90後”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在審美觀和價值觀方面也與前人有很大不同。但大多數人親情觀相對淡薄,身為獨生子女,相對前幾代人來説,顯得有些孤僻。他們最鮮明的特點是“富於個性與創造力”,但缺乏對他人的理解,不過“90後”也是充滿自信的一代人。通過收集、整理、彙報同為“90後”方方面面的優秀事蹟,學生由衷的發現“90後”很優秀,自己同樣可以很出色!

反饋信息:精彩“90後”

文體界:賈斯汀、周冬雨、徐嬌、張一山、阿爾法、吳子尤、劉詩雯等(事蹟略)。

商業界:“90後”高級網絡工程師趙俊傑等。

優秀羣體:汶川地震中的“可樂男孩”等“90後”沉着鎮定、堅強勇敢,不得不讓抱有成見的人所刮目相看,一個個“90後”的英雄事蹟不由得使人們敬佩不已、感動不已。他們直面災難、毫不退縮、奮不顧身、捨己救人,敢於擔當、勇於負責。

2010感動中國特別獎的獲得者,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學生集體頒獎詞:“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讚歌。”

若干本班學生(姓名略去),或品學兼優,或熱情大方,或吃苦耐勞……

總結陳詞:一百多年前,思想家、政治家梁啟超揮毫寫下了大氣磅礴的《少年中國説》: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同為“90後”,你們都一樣,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愈挫愈勇、愈折愈強,為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而奮鬥!

 例4——週記話題:“成敗得失話學習”

選題設計: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談到學習每個學生都有一肚子話要説。十年寒窗,成功的歡愉依舊曆歷在目,而失敗的滋味大概也難以忘懷。旨在通過回顧與反思,歸納出學習中常見的困惑,並集思廣益、共同商討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魏書生先生説過,利用學生腦子裏上進的火花去推動他們大腦機器的`運轉,是一種節約能源的好方法。

反饋信息:全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生存在以下的普遍現象:被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體會不到成就感,更談不上快樂。不少學生置學習於對立面,以消極甚至厭惡的情緒來對待,表現為粗心大意、畏難情緒、懶惰怠工、缺乏把握、信心不足、效率不高、執行力差等等。

反思及對策: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定階段性目標,從學習中尋求階段性成就感,以此激發出學生對自身的信心與對學習的興趣,摘錄學生戲言“把英語書看做一個美女,每天要時不時瞄幾眼,瞄多了就有感情了”;從心理學的角度瞭解遺忘規律與複習的作用,讓學生不斷尋求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文理搭配學習、勞逸結合等;最重要的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要對自己有所知、對優劣勢瞭然於胸,對學習有規劃、對未來有把握。

 例5——週記話題:“如果我來做父母”

選題設計:父母與子女存在代溝是毋庸置疑的,一次週記、一節班會課也解決不了這一歷久難題。所以,我們不僅要正視它的存在,更要讓學生以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方法真切地體會父母的不易。考慮到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試圖以一種假想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並加以點撥,以期長遠地影響、指導學生,蕩濁滌清、明辨是非、棄惡揚善。

反饋信息:五大關鍵詞

1.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應當盡力做到。因此,大多數同學在體諒父母的辛苦與不易之餘,也委婉地提出若為父母必定、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指明方向。

點評:從古至今、由人及己,無數的事實總能證明説遠比做容易!因此,不用多説,未來將成為最好的明證。

2.放手去愛:不可否認,目前很大一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愛的表達欠妥當,要麼過度溺愛,要麼不管不問,更多的是愛而不管、想怎麼管就怎麼管,不講方式方法、不顧後果結局。因此,學生將自己的心聲表露無遺:對孩子的愛要適度,比如,“早戀”是青春期正常心理反應,疏重於堵;有些事情可以藝術巧妙地管,比如,對於成績固然不能沒有要求,但是一味看中分數和排名、甚至反覆與其他孩子對比,這樣做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並且切實尋求解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鼓勵而非打擊、甚至冷嘲熱諷。特別提出週末裏完全可以讓孩子去買買菜、做做飯、洗洗碗,既放鬆了身心,又體驗了生活,這恰是現在的學生最渴望的“正常生活”。

點評:管,是為了不管。家長也好、老師也罷,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一樣的。放不放手不是形式的問題,關鍵是要思想上轉變。人生的許多經驗不是靠説和看就能夠獲得的,更多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快樂學習:這是所有學生夢寐以求的,也是一種幾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從童年開始,補習班就是很多學生的夢魘,他們僅有的課餘時間都“荒廢”在了無休止的奔波和無意義的重複上了。成為父母之後,他們空前一致、力爭“悲劇”不再重演,但又考慮到日後的激烈競爭,決定在充分尊重孩子興趣的前提下,為其選擇一到兩門課程,絕不強求。而建立在高考制度前提下的“偽素質教育”受到空前抨擊,但凡經歷過十二年寒窗之苦的學生,也許只有在走過那座獨木橋之後才會真正地長舒一口氣!

點評:沒有家長會不在乎孩子的學習,也沒有家長不希望孩子從學習中獲得樂趣。不過我們更提倡的是苦中作樂的精神,事實上只有經歷過痛苦磨礪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4.求同存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必不可少,但是有效交流實在微乎其微。假想中的父母們特別強調與子女的平等交流,非原則性問題假如有不同意見也可以保留,求同存異的原則會讓兩代人之間的關係非常融洽。其實家長也經歷過青春期,如果靜下心來回想自己的成長曆程,或許不少問題也就輕鬆解決了吧。父母如果能夠放下架子、心平氣和,子女如果易地而處、體情察意,那將是多麼羨煞旁人的和諧的家庭啊!

點評:人有個共同的毛病:對別人往往嚴格要求,對自己常常降低標準。這就造成了許多矛盾。求同存異是一種較高深的境界,我更希望大家在追求這一境界的過程中享受難得的親子時光。

5.一同成長: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假想家長們都很珍惜與子女共同成長的時光,他們都希望孩子多讀些書、儘可能多旅行,從而豐富自己的人生閲歷,在不長的人生裏獲得更多的體驗。並且談到再苦再累也不會把孩子推給爺爺奶奶,因為太多的切身體驗告訴他們跟着父母長大的孩子更獨立、更自信、也更成熟。

點評: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過,父母不可能像孩子那樣毫無負擔地自由生長。父母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夯實家庭的經濟基礎、從容處理單位的工作、在人際關係裏遊刃有餘等。做好父母絕不簡單!

教育反思:父母不易、子女也難,不過此時身為子女,將來也會為人父母!上輩人或許已經無法改變,但我希望通過這次週記,經歷過這樣奇特的旅程,學生會比父母更成功!

週記,不僅是與自我的對話,更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必然能夠產生絢爛的火花!最後,讓我用學生的一句話來做結吧,“週記只有在學生與老師的真實交流下才能發揮到其應有的作用和功效,才能體現其存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1.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廣西:灕江出版社,2011-04.

《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讀書主題班會設計小學端午節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感恩天下父母心主題班會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zhouji/zy7g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