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用經典潤澤我們的心靈高一議論文1500字

用經典潤澤我們的心靈高一議論文1500字

有這麼一本書,在世界兒童文學海洋中閃爍着晶瑩奪目的光彩,這本書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國度——北歐的瑞典,這本書的作者是瑞典女作家賽爾瑪·拉格洛夫。讓我們感到驚奇的是這位女作家僅以此唯一的著作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説她創造了文學史上令人不可置信的奇蹟。

用經典潤澤我們的心靈高一議論文1500字

人們被書中故事所感動的同時,還被作家不平凡的身世所打動。這位名叫賽爾瑪·拉格洛夫的女作家在厄運之中創造了一系列生命的奇蹟。她一生下來左腿就落下殘疾,到三歲半時兩條腿都不能動彈了。但是命運的捉弄和打擊沒有摧毀她的意志,她整天坐在輪椅上,聽她祖母和母親給她講各種各樣的故事。自七歲起,她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閲讀之中,拼命地吮吸着書籍帶來的營養和滋潤,這些文學故事為她點燃起生命的燈盞,給了她生命的力量。

閲讀又使她產生了著書立説的念頭,此時她的命運也開始有了轉機,折磨了她十多年的疾病終於痊癒了。她欣喜,她感激,但更多的是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從小學會堅強,學會關愛,學會感恩,能夠健康成長。 1904 年夏,她決定跋山涉水,遊遍整個瑞典,為孩子寫一本“關於瑞典的、適合孩子們在學校閲讀的書。一本富有教益、嚴肅認真和沒有一句假話的書”。 1906 —— 1907 年,賽爾瑪·拉格洛夫全力創作《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1909 年此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北歐賽爾瑪·拉格洛夫的名聲和丹麥的安徒生齊名,説來也巧,她個人的生活也和安徒生一樣終身獨棲。

賽爾瑪·拉格洛夫因這本《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小説而聞名於世,自然其文學價值肯定也非同一般。

首先,賽爾瑪·拉格洛夫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被瑞典整個國家奉為國民必讀的經典之作。在這樣的國度裏,上至國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讀過這本書。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啊!回想在我們中國現當代好象沒有產生過這樣的文化現象,我們的國民好象沒有這樣共同的閲讀經歷。原因倒不是我們缺少這樣的文學經典,“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歷史已經不復存在。主要原因而是我們沒有做好這樣的'工作,或者説做的很不到位。記得 魯迅 先生曾經説過“一個缺少偉人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崇拜偉人的民族同樣是可悲的。”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學史上同樣出現過許多歷史偉人,鴻篇鉅製經典名篇不計其數,但是隨着近代以來科學理性主義思潮氾濫,功利思想日益滋長,國民閲讀率連年下降,對這些民族經典疏遠冷淡,導致國民的人文精神普遍丟失,長此以往,必然貽害子孫後代。

對於青少年的成長,最好的教育就是為他們提供最優秀的文學作品,要讓每一個國民知道文學作品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賽爾瑪·拉格洛夫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無疑具有這樣的魅力。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叫尼爾斯的男孩子騎在他家的一隻白鵝身上,和一羣大雁歷險八個月的故事。其中大量穿插了瑞典民間傳説和瑞典各地的地理風貌,筆調幽默風趣,想象豐富,情節引人入勝。除此之外,孩子們讀了這個故事可以觀照到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可以汲取心靈成長中最寶貴的精神力量。孩子們可以從書中的小男孩和動物相處的故事中學會如何面對困難,如何勇敢堅強地生活;學會如何和周圍人羣和諧相處,如何以善良關愛之心贏得他人的信任和愛戴;學會如何感恩,為報答他人可以不顧自身安危甚至獻身。愛與被愛的情感始終貫穿着整個故事,真善美的種子在孩子們心田裏萌芽。

不論是正處於成長階段中的孩子,還是作為一個成年人,讀了這本書,潛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一切污垢都會被盪滌一空。當筆者讀到故事的結尾處,尼爾斯即將回到自己的家鄉,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父母身邊時,領頭雁阿卡和貓頭鷹高爾果商量着讓尼爾斯帶着一大袋金幣回家去,我的心突然顫抖起來。那些曾經受到尼爾斯幫助過的以及幫助過尼爾斯的好心人都在為他想辦法,讓他帶着這些金幣回家可以解救他家庭所面臨的生活困難,因為尼爾斯的父母已經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此時故事中的尼爾斯似乎變成了自己,可是我卻沒有得到這樣的關心和幫助。我也曾經離開家鄉到外地一所學校去工作,自認為為學校發展付出了很多,但是回家時什麼都沒有,為此內心深處一直縈繞着失落的傷感。但是故事中的尼爾斯卻拒絕了這樣的好意,他沒有接受大家的施捨,只是帶着幾個要好的朋友回家去看看。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在家門口他看到了一些曾經被他幫助過的人不約而同到他家去感恩報答,此時,尼爾斯和他的父母都被深深感動了。

這就是愛的力量,整個社會都已經穿起了一根愛之鏈。國王要讀,是因為統治者要把愛的光輝普照大地;平民百姓要讀,是因為愛能夠幫助他人在度過難關的同時,也能使自己擺脱困境。

善的背面是惡,中國人常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是沒有好下場的。故事中的那隻狐狸斯密爾懷着報復之心一路跟蹤,伺機行惡,最終還是沒有得逞,卻落得一個可悲的下場。儘管狐狸斯密爾三番五次加害於尼爾斯和大雁們,可是這些善良的人卻不計前仇,相反以德報怨,最後尼爾斯他們沒有懲罰狐狸斯密爾,而是推薦它到公園裏去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

賽爾瑪·拉格洛夫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一本弘揚人性大愛的經典之作,愛與幫助,愛與回報,愛與感恩,乃至愛與生死等主題洋溢在字裏行間。孩子們讀了這本書,一定會被愛的教育受感染。

朋友,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讀過這本書,那就趕緊去買來一讀;如果你作為成人,沒有讀過這本書,不妨也借來一讀,你心中的恨就會轉化為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了。你就不會因為遭受別人的惡行而耿耿於懷了,你就會學着故事的主人公尼爾斯一樣用善良去感化邪惡,從而贏得大家的尊重。

這就是文學經典帶給我們的巨大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j79nd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