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高二競爭議論文

高二競爭議論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二競爭議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競爭議論文

高二競爭議論文1

鋼琴大師格拉芙曼對於中國琴童和家長的評價是太過於強調競爭,尤其是第一。我認為爭第一併沒有錯,錯的是中國人的唯第一論。不應以第一論英雄。

格拉芙曼大師之所以有如此感慨,是因為爭第一這種追求精神在中國人手機變了質。爭做第一要求我們多努力,多獲得知識與技術等,豐富自身。而如今的爭第一,完全追求虛名,其他人的努力與進步無法得到認可,只因為不是第一;他掩蓋了許多可貴的人和事,只因為不是第一。追求第一,不可置否,這是我們必須要有的奮鬥精神,是促使我們進步和發展的動力。但是追求第一不能忽略了其他,完全以第一論英雄反而會使我們整體落後,畢竟社會靠的是大家一起努力發展,這不是一個第一所能達到的。應追求第一,但更應該注重整體所取得的成就,所獲得的進步。

格拉芙曼還提到了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會不自覺地強調這種觀念。這説明了爭第一已成為傳統而且深入人心,而不是在朝夕之間形成的。過分的追求第一反而會使自己在生活上,精神上有很大的負擔。

追求第一,其中一個深層原因便是攀比,才使我們不自覺地強調這種觀念。而僅是因為攀比而追求第一的,才使得如格拉芙曼大師這一類人所不認可。攀比心理在政治學中是一種病態的價值觀,這種心理讓人不顧自身地與別人爭,從而獲得一絲精神上的滿足。也就是老話説的“死要面子活受罪”。我們的爭第一雖然還不至於如此,但始終堅持攀比性第一的話,離那種境地也不遠了。

我們不能放棄追求第一,但也不能以第一論英雄。追求使我們奮鬥,奮鬥使我們進步。不因為攀比而爭第一,不在注重唯第一論,而是在追求第一中取得進步,就算未獲得第一,但所取得的進步能被認可,那真是皆大歡喜了。

那樣的理想競爭不會很遙遠。在今年的里約奧運會中,洪荒少女傅園慧,就是用她的純真與真性情,教會了很多人競爭的道理,動搖了中國人的唯金論傳統,更是感染了許多國外友人,在各大媒體都有報道。雖然她沒能得金,但取得個人最好成績的她取得的銅牌,也廣泛被認可與支持。這讓許多專家意外,而後欣慰:理想競爭不為傳統觀念所禁錮,我們會越來越強大。

不以成敗論高低,不以第一論英雄。在追求第一中取得進步,在取得進步中獲得認可,在獲得認可中造福未來。

高二競爭議論文2

《威尼斯商人》中有這麼一句話:“一時的對手不應該成為永遠的敵人。”喬丹也説過:“他只是我事業上的對手,生活中我們依然是哥們兒。”蘇格拉底更是一言道出了真諦:“無論競爭多麼殘酷,人與人之間都不應該拋棄温情。”是的,競爭不應該拋棄温情。

金鑾殿上,面對高高在上的武則天,狄仁傑壯起了膽子:“陛下,婁師德為官不正,貪贓枉法,曾因一件小事而濫殺平民——鐵證如山!”説到這裏,他心虛了。婁師德與自己素來不合,不論是在官場還是在生活中,都是勁敵。可今天所參都系子虛烏有啊,怎麼辦?把心一橫,豁出去了。

武則天微微一笑,順手揀了本奏摺給狄仁傑:“愛卿,看吧。”狄打開一看,面色大變:上面全是婁師德請求為自己加官進爵的話。多少年來,強烈的競爭意識使自己的心靈嚴重扭曲,千方百計,他都想扳倒婁師德,可沒有想到,對手送給自己的,竟是如此的一份真誠。也許激烈的競爭能矇住人的雙眼,然而心靈深處真誠的陽光必將衝破重重迷霧,照亮一片明朗的天地。人情之花,不應該被競爭的火焰薰得枯萎。

漆黑的夜,隔着簾幕,人們依稀聽見從指間流淌出來的泉水般的聲音。它輕輕地流動着,如朦朧的月光那樣温柔,又如潺潺的溪流一般纏綿。許多熟悉李斯特演奏技巧的人認為他的風格有了變化,取得了更可喜的成功。當演奏者在明亮的燈光中致謝時,人們驚奇地發現,他不是李斯特,而是另一位當時並不知名的音樂家——肖邦。毫無疑問,他一夜成名了。然而,安排這場演出的正是李斯特本人!

作為一名久經歷練的樂師,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他將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然而,一顆真誠之心使他幫助肖邦,哪怕是以自我付出為代價。

的確,競爭不應該是對對手的壓制和打擊,在真誠之心的指引下,競爭也可以變成一種扶持,一種鼓勵,一種自我鞭策。人情,可以在競爭中昇華。

據説,喬丹在一場比賽中看到自己的競爭對手比自己表現更好時,激動得流下了眼淚。我想,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中,我們更應該注重友情、親情,以一顆真誠的紅心,來照亮前進的道路。

高二競爭議論文3

格拉夫曼對中國人太執着於競爭的評論讓我深有同感,確實,中國式競爭太過盲目,刻意追求第一已經成為了一個消耗的過程,而非收穫的過程。

中國人強調競爭,從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從狀元,榜眼,囊螢映雪,獨佔鰲頭,到現如今被立為標杆的衡水中學,中國人時刻用這些來刺激自己與他人。人若挑燈夜讀,我便懸樑刺股。競爭欲使一批批人爭着付出更多的健康甚至生命以超越別人,贏得第一。其實,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清楚自己到底在爭什麼。只是被社會壓力、家庭期冀驅策着,蒙着眼去消耗生命而已。朝着別人的方向奔跑,只怕會南轅北轍,浪費了生命與激情,徒添無用的冠冕。

大師説中國人在生活中就不自覺地強調這種觀念。好一個“不自覺”!其實很多人已經察覺到盲目競爭是對生命的浪費,但最終他們還是被社會的洪流裹挾着前行。浸潤其中,不自覺地被同化。陶淵明也曾因外部條件“以心為形役”,但他沒有像當今許多人,“一入塵網中”便無可自拔,而是拂袖而去。牡丹之愛,雖宜乎眾矣,但並不適合每一個人。遁着心之所向,為夢想而奮鬥,雖九死其猶未悔。這樣的競爭才有意義。誰道唯有牡丹真國色,只要凝聚血汗與熱情,清淡雛菊也能“我花開後百花殺”從心而行,不隨波逐流,更為重要。

有人會質疑:競爭是發展的動力,競爭意識有何不好?從心而行,奮力拼搏當然好,但為競爭而競爭,只為“高人一等”的競爭就是本末倒置,“目的不純”了。前蘇聯本是工農階級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團結起來追求幸福的一隅樂土,但後期因與美國盲目競爭,大搞軍備競賽,勞民傷財,耗空了自己。人如果沉迷於無益的競爭,才是對生命的浪費。如果堅定自己的志向,大可以“風雨兼程”,留給世界只能是背影。

每個人都是一枚流火,即使如閃電般迅乎,也要在自己的軌跡上迸發光芒。而不是沿着別人畫好的軌跡盲目比拼,與別人擠得頭破血流,找到自己的方向併為之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高二競爭議論文4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競爭的時代,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事情都無法避免競爭這個現象的存在。

我們所處的時代又是一個合作的時代,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事情也都無法避免合作這個現象的存在。

所謂競爭,是指個人或羣體在一定範圍內為謀求他們共同需要的資源而進行比較、追趕和爭勝的過程。

而合作則是個人或羣體為謀求共同的目的彼此配合的社會行為。

另外,競爭和合作都是社會存在與發展所必要的。

人類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始終充滿着競爭,競爭推動社會的發展。

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正置身於為中華崛起而奮力拼搏的歷史大競爭的洪流之中,要自覺迎接挑戰,積極參與競爭,在競爭中煥發人生的光彩,促進社會的進步。

從個體來説,競爭影響人生。

競爭能激發人的創造潛能。

一個人的創造潛能很大,而安於現狀的惰性也同樣大。

競爭意味着對人的潛能的釋放。

勇敢地參與競爭能拓寬人生業績,對人生髮展有重要意義。

社會生活中有競爭,更有合作。

合作具有極大的社會作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合作。

合作是人類社會得以形成的根基。

合作產生人的羣體力量—社會力量,這種力量是單獨個體的力量所無法比擬的,也不等於個體力量的簡單相加。

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沒有哪個人能夠脱離羣體而單獨存在,人與人之間需要融洽、和諧,需要互相幫助。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是需要幫助的。

個人只有與他人合作,才有力量。

良好的合作,人們才能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

作為我們初三的學生,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中考,我們同學之間既存在着競爭也存在着合作,如果我們自己沒有信心,不敢跟其他同學在學習上勇敢競爭,爭取理想的成績,那麼我們就是學習上的懦夫,我們的成長就不能説是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但是為了自己的成功,不願意在學習上跟他人交流,不願意告訴他人自己掌握的知識,也就是説不肯相互合作,那更是一種做人的失敗。

一個不懂得跟他人合作的人,即使暫時可以取得好成績,但他不可能永遠取得好成績,因為這個社會是合作的社會,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的。

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土壤。

科技社會化、社會科技化的今天,是一個競爭更為激烈,同時又需要更加緊密合作的社會。

競爭需要藉助合作才更有可能獲勝,合作增強了競爭的能力。

只有在真正意義上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才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知道真正應該怎樣做的。

也只有在真正意義上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把競爭與合作用到我們現在乃至今後的學習中去,讓競爭與合作這個理念貫穿我們的整個學習的行動中,在競爭與合作中,發揮我們的材質、開發我們的潛力、增長我們的信心、提高我們的成績。

高二競爭議論文5

人類從哪裏來?這個古老的問題千百年來困惑着人們的心。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信奉着這樣的神話:是神創造了人類,認識神的兒女。

第一個公開這個謬論説一聲“不”得是英國人達爾文。

他宣稱:人類不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人類是生物界優勝劣汰的產物。

是競爭造就了人類!

人類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是一部血淋淋的歷史,其中充滿了競爭。

但是光有競爭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還要有合作。

要知道,競爭應該一步傷害人為前提,以共同提高為原則。

合作是人的生存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方式。

縱觀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於合作的典範嗎?

今天,我們大可把合作與競爭聯合起來,合作離不開競爭,競爭離不開合作。

有時候,我們的競爭對手也是合作伙伴,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須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也許大家會説,現在是21世紀,是競爭的社會,真麼能合作呢?雖然我們現在的二十一世紀充滿了競爭,但是隻有競爭沒有合作,我們今天的生存將會變得傷痕累累。

大家一定聽説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

你們知道烏龜最後為什麼會贏呢?這是烏龜持之以恆努力的結果。

現在是這個故事在經濟上被改成“龜兔雙贏理論”,就是龜兔互相合作,在陸地上兔子被烏龜跑到河邊,在河裏烏龜馱兔子到彼岸,這就是“雙贏”。

而雙贏的精髓是互相合作且合作間又帶有競爭。

一個善於合作的人,往往都具有團隊精神,這種精神是很可貴的。

合作是生存的必要手段,競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競爭使得社會發展得飛快,是每個國家必須以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而合作有讓這些國家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朋友,投身競爭是我們無法逃不的命運,讓我們用激情去迎接她吧。

合作與競爭相互依存,讓我們在競爭與合作中勇往直前吧。

高二競爭議論文6

生活處處有競爭,這是無可否認的。國際競爭更激烈,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人之間的感情或許會因為個人精神壓力大而導致淡化。不僅是國際競爭,行業競爭,工作競爭等都有可能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體貼和關愛。競爭與人情在何種立場上都有一定的聯繫。

世間固有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之時,只是看你是否能客觀的接受這一現實罷了,至於這種對待人的態度是一時還是許久。這些也很難讓人真正知曉,競爭必定是激烈的,競爭前後也會有不同的對待人的態度。倘若競爭的對象是你的朋友,你該如何是好?很多時候在競爭場上不能顧忌太多問題。競爭前,你對待你的朋友是友好的,競爭中,你對待你的朋友是得,蘋果勝負才肯放鬆的。競爭後,你待,你的朋友是冷漠的,那時,或許你勝利了,以後只是朋友勝利了,但彼此,已經感覺因為一場競爭,友情已經漸漸疏遠了,再也沒有以前的那份熱情了。

很多時候,競爭與人情,或許是二者不可得兼,有了競爭,人情一定會被競爭影響。激烈的競爭,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體貼與關愛漸漸冷淡,漸漸減少。或許是因為競爭花費了人們太多精力,使人的精神壓力增多,對待人與事物的看法變得越來越複雜,無動於衷,到最後,就因為一場競爭,導致了友情的最終結局,友情的淡化。

一對要好的閨密的競爭故事,因為一場英語競賽,一方想讓自己成為更好,在眾人心中得到好評,因為嫉妒閨蜜的成績優異,什麼基礎都比他好,在英語競賽中,他作弊了,她獲得了第一名,緊接着第二名便是閨密。當好閨密知道自己同伴在競賽中作弊,好閨蜜不是包庇他,而是去接發同伴的所作所為,這才真相大白。事後,因為這場競爭,好閨蜜,再也沒有了這份要好的感情了,但為了維護正義,這樣的做法是值得讚揚和學習的。

競爭與人情有一定的聯繫,無論競爭是如何激烈,都必須謹記,每個人都應有個度,不能因為競爭而丟失了自己的誠信,自己的友誼,競爭在生活中,處處都有,這僅是讓你如何對待競爭,如何在競爭中既不失禮節又不缺人心。

高二競爭議論文7

競爭是我們每個人人生中必不可逃避的事實。

各行各業的競爭,不同部門的競爭,競爭使我們成長,使我們進步,同時提升了我們的能力,但最重要的,競爭是合作與成功的前提。

從我們很小的時候,總是知道很上進的跟同學們比賽畫房子,感覺不好的我們便會再憤憤坐下重畫直到畫好為止;我們也可能跟現在大了的朋友們一起回想往事,一起比賽跑步輸了買糖時的情景,雖然我們都很不服,一次次的競爭,進步,直到將對手擊敗,獲得成功,哪怕只是贏一粒糖豆也心滿意足,這就是競爭的魅力。

我從小到大一直是個熱愛音樂的人,小時候記得剛接觸音樂時是在學校裏的一個軍樂隊,很不起眼的我輾轉反側才終於學會了自己喜歡的項目。

當時老師挑中了我和另外一位同學另加輔導練習,可謂眾學生中的佼佼者了。

起初我跟他並不認識,只是在該説話的時候不得不説上幾句應付一下而已,學習過程中枯燥無味,直到有一次大賽我們一同比賽竟使我有了一種空虛感,肚子裏沒足夠的東西,拿出來用時也便沒法勝人一籌,一次輸了的成績給予我了一個成痛的教訓,我要與他合作競爭。

失敗往往對於我們是種打擊,我二話不説,沉悶的走進屋裏開始新一輪的練習,每當我想偷懶,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獲獎時的場面,這無疑是種激勵,把我對他的恨變為了我學習的動力,一次次的流汗練習使我對競爭更增加了一層決心。

有那麼一次,終於當我把練過已經數不盡次數的曲子發揮到極致,給我的第一感覺不是多麼的激動喜悦,而是藏在內心裏成功的巨大能量。

把恨變為動力往往比主觀去做更有影響力,一次次的'提高也使原本是敵人的我們有了默契。

有些高難度的曲目只有我兩合作才能解決。

我們開始在一起練習,三張的曲目像一顆重磅壓在我們身上,老師要求我們在一週內練熟背會,對於那麼高難度的小節使我們不得不一點一點,一句一句的互相摳着,不會便問,用着滿腔熱血一天天的練習才到瞭如今的水平。

走上舞台的風光早已讓我們忘記了練習時的苦痛,獲獎時喜悦在競爭中變成了合作雙贏,成功便是見證辛苦的最佳回報。

競爭、合作、成功,是我們進步的必要條件。

高二競爭議論文8

鋼琴大師格拉芙曼在被採訪時,説出了對中國學生的評價。他認為中國人太強調競爭。對此,我認為:競爭本身並沒有錯。我們應該時刻保持競爭意識。

“一位記者問鋼琴大師格拉芙曼……”是的,記者問的是鋼琴大師格拉芙曼,不是鋼琴家格拉芙曼,也不是鋼琴教師格拉芙曼。何謂“大師“?不就是指在某一行業或某方面出類拔萃的人麼?若格拉芙曼不去競爭,而是選擇安分地做個普通的鋼琴家,他還會成為成為大師麼?所以,格拉芙曼自己本身就是競爭中成功的例子,卻又大言不慚地批評中國人強調競爭,實在有點五十步笑百步。

“我覺得中國人太強調競爭,尤其要爭第一……“這是格拉芙曼評價中的一部分,這句話幾乎揭示了中國近代幾十年快速發展的原因。中國能夠如此迅速蓬勃地發展靠的不就是這股強烈的競爭意識嗎?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寫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果不去競爭,不時刻懷着競爭意識,中國根本不可能在險惡的國際環境中生存,更別提發展。所以,時刻保持競爭意識於個人、於國家都是極其重要的。

幸運的是,時至今日,競爭的意識和觀念已經深入國人的心中。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地強調這種觀念。”這是格拉芙曼評價中的另一部分,通過這一部分可知:重視競爭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沒有一顆常懷競爭的心是無法站在高處的。20xx年5月分,位於臨高縣的臨高中學,在海南省運動會籃球決賽中,大比分戰勝奪冠熱門海南中學,於15年後重新站上領獎台。海口是海南的省會,臨高卻只是一個年收入僅3億的貧困縣。可海南中學敗了,事後教練反省,可以總結為兩個字:輕敵。這個實例恰恰説明了無人競爭是多麼可怕的事。無敵會讓你自滿,驕傲,最終導致失敗。

有些人認為:時刻保持競爭意識會讓自己變得很累。沒錯,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不在自己活着的時候去拼搏,難道要死了才去努力嗎?全力去競爭不一定會讓你活得很舒服,但會讓你死的時候很充實。

中國作家大冰説過:你喜歡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能力去喜歡,是否有盡力去觸碰,是否有定力去堅守,是否有權利去選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去競爭,便什麼也不會得到。

高二競爭議論文9

在這個競爭激烈,甚至弱肉強食的社會裏為了分出高下,排隊是難免的。上至國與國之間綜合實力的排隊,下至一個班級成績的排隊都是競爭的結果。沒有競爭何來排隊?沒有排隊競爭有何意義?競爭是殘酷的,排隊是現實的,想在排隊中擠到前列,想在競爭中出類拔萃,其實並不簡單。

莊子曾説:“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沒有厚積,哪來薄發?想要有強大的競爭力,想要在排隊中力爭好名次,實力起決定作用。一國綜合國力要靠雄厚的經濟實力作後盾,一個人要出人頭地必須要用知識來武裝。其次,在殘酷的競爭中要保持良好的思想狀態,勝不驕,則不餒,才能穩住隊伍中的位置。倘若一個人心浮氣燥,胡搞蠻幹,即使偶爾一次衝到前列也註定會從雲端掉進深淵,名次一落千丈不説,這大起大落也必定令人難以承受,以致難以翻身。

誠然,每個人都免不了要排隊,也免不了想在隊列中得個好名次。有誰甘心在排伍之末打滾,遭人奚落,受人冷眼?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競爭。試想若無競爭,個人怎會有前進的動力?社會怎麼會有發展?競爭是無情的,但又是積極的。成功的人都喜歡挑戰,都陶醉於競爭,遇強愈喜,在競爭中打造成功,磨鍊自己。這樣的人在排隊中怎能不佔優勢?怎麼不傲視羣雄?那些碌碌無為,安於現狀的人只好在隊末打滾,討厭排隊,更討厭競爭,則必定要遭淘汰了。

排隊意味着競爭,競爭必然導致成功或被淘汰。接受排隊就是接受現實,接受必須要吃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無數名言警句揭示着同一個道理競爭雖苦,苦盡甘來。經過一番努力,在排隊中名列前茅,受人敬佩,那成功的喜悦是無法用詞來形容的,在競爭中所吃的苦全都可以忽略不計。但可歎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這甘甜前的苦,只是沉迷於一時的享樂,毀了自己,實是可悲。

排隊之中有競爭,競爭之中有排隊。競爭與排隊是一回事。關鍵在於是否能夠把握住自己,披荊斬棘,走向隊伍的領頭,走向成功。

標籤: 高二 競爭 議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ekzqd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