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為生命着色議論文

為生命着色議論文

生命原是無色的,而我們卻在無意中為它着上了我們喜愛的顏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生命着色議論文

為生命着色議論文一:

聞一多先生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張沒有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展,紅給了我熱情,黃教我以忠義,藍教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灰白贈以我悲哀……從此以後,我便溺愛與我的生命,因為我愛他的色彩。”

的確,人生本來就是從一張白紙開始的,是我們自己用心中七彩的筆去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色彩,去描繪自己的色彩,走自己的路,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生命,是一種流淌,活着就應該有個方向,不必太在意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只求對得起天地良心即罷!一頭豬抱怨地對着老牛説:“為什麼世界總是那麼的不公平?為何你們就可以深受人們喜歡?難道説你們為人類做了貢獻,我們就沒有嗎?你依然同我們一樣,需要人們的太多時間精心照料,可為何……命運是如此的不公平啊?”老牛笑嘻嘻對着豬説:“我可沒有你説的那麼偉大,我也不管那麼多心眼,人們對我好,我也就把奉獻給他們嘍!也許是因為我們吃的'是草,換來的卻是奶吧!呵呵,其實你沒有必要去注重這些得失嘛!再者,你也奉獻了,奉獻不分大小,在人們心裏想的也未必如你所説的啦!做好你自己分內的事情就行啦啊!”

這個寓言給我最大的遺憾就是豬的想法,其實正如老牛説的:奉獻不分大小。只要奉獻過,就沒有啥遺憾的,就更不應該祈求有所回報或是要人們記得你的好啊!生命的意義在於價值的所在,無私的奉獻正是價值的體現,而無私的奉獻就意味着生命的死得其所,不求回報或是荒芳百世,這就是生命的一縷色彩,一律藍。

花開彼岸,此處也紅。既然行走於生命的河畔,那我們還左右徘徊什麼呢?為了佇立於生命價值的高堤,那我們又何故四處茫然呢?在仰天長歎之際,窗外的天似乎更加明亮了許多,雲霧繚繞的消逝,似乎讓我更加看清楚了筆下的價值……

惟有懂得生命的意義在於無私的精神,就像老牛一樣明白生前的價值而為之,不求回報而奉獻,為它自己的生命着上斑斕的色彩、燦爛而又明豔。

蒙娜麗莎的微笑,聞一多的詩篇在召喚,我也試着拿起心中的筆,為編織我的生命,為我自己的生命着色——生命的價值與無私奉獻並存。

為生命着色議論文二:

生命是自己的畫板,為什麼要依賴別人着色?

――題記

人一出生,便如白紙,生機盎然,傲對來世。隨着歲月流逝,光陰輪轉,白紙上會留下點點痕跡,紅的,黃的,藍的,白的,抑或是春的萬紫千紅夏的濃蔭綠樹,秋的金黃世界,還是冬的潔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畫,畫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鬱,也如紅色燦爛明豔……

白,如東坡。“把盞臨風,牽黃擎蒼歎英雄,一蓑風雨平生任,踏雪飛鴻”。東坡的一生極為坎坷,仕途的偃蹇,愛情的曲折,輾轉的勞累與奔波。多少次,他的心裏矛盾重重:放棄仕途,怎能報效祖國放棄文學,怎能躋身文壇最終,他將功名利祿換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掛疏桐之夜感“人生到處之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之淡泊,他不為“蠅頭微利,蝸角虛名”所觸動,只願“滄海寄餘生”。

東坡從政治的窄門中走出,為自己的生命塗上一筆潔白的白色,純美,高潔……

灰,如中國曆代文人泥土般的樸素。他們以不羈的筆墨,內斂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間,似懷才不遇的陳子昂,似報國無門的陸放翁,似一貶再貶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澆愁的李太白。他們用那一抹濃重的灰色,讓歷史為之歎息,讓文化在後人的眼裏變得厚重起來,他們,在灰色的空間裏成為風中飄搖的朵朵青蓮!

紅,如陸幼青,每當看到他強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寫下的文字時,每當看到他那株笑魘為面的向日葵時,我都會有一種欲哭無淚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選擇了一種落葉的方式――用拼盡全力的翩舞來托起生命的輝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後一瞬間劃出一道貌岸然最亮麗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燦爛!

人生的境界在於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生命的畫板,讓我們自己着色!

活着,總會有一個位置,讓你綻放屬於自己的光彩!也許我們並不卓越,但平凡並非沒有自豪的理由,喧囂之後,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詮釋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裝飾大地,是參天大樹就成為棟樑之材!

不要問什麼是低,什麼是高,在生命的藍天中飛到你的極致,這便是最好!

蒙娜麗莎向你發出永恆的微笑,惠特曼的詩篇在召喚,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在為你的青春伴奏!

讓我們拿起畫筆,傾聽心聲,為自己的生命着色!

為生命着色議論文三:

每一種顏色都代表着一種態度和情感,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情感主調,為自己的人生塗上不同的色彩。

藍色是女詞人李清照的生命色彩。

愁,似乎總喜歡包圍着她。經歷了國家滅亡,丈夫逝世,文物喪失等苦難之後,把那個:“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嬌羞女子變成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傷感女詞人。美好的生活已經過去,剩下的只是孤寂,淒涼,和揮之不去的濃濃的愁緒。

這愁多濃啊,竟使作者“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新愁舊愁,使那個原本“一襲勝雪白衣,露濃花瘦,薄許輕衣透。”的美麗女子竟變得“人比黃花瘦。”

濃濃的愁緒為李清照的生命着上憂傷的藍。

綠色,則是田園詩人陶淵明的生命色彩。

他看透了官場的黑暗,厭惡世俗的險惡,更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嚮往“晨興理荒,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於是他毅然辭官回鄉,過上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居生活。雖環堵蕭然,不蔽風日但依舊高興。“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這才是他的追求。

閒適的田園生活,隱匿的性格,為陶淵明的生命着上清新的綠。

白色是詩仙李白的生命色彩。

他孤傲的性格使他周圍充滿白色的.>孤獨。他雖一腔熱血卻無法施展,前路迷茫,只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那一天到來。他是孤獨的。有時會坐在敬亭山上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有時他在良辰美景下只能以影為友,邀月為伴,自飲自酌。

孤傲的生活為李白着上冷傲的白。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忠心報國,為辛棄疾着上勇士的紅。

不同的情感,為生命着上不同的色彩。讓我們培養良好的情感態度,為生命着上亮麗的色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99r7e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