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敍事作文 >

習慣記敍文(15篇)

習慣記敍文(15篇)

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尤其是在寫作中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記敍文,記人記事、日記、遊記、傳説、新聞、通訊、小説等,都屬於記敍文的範疇。那麼寫這類作文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習慣記敍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習慣記敍文(15篇)

習慣記敍文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良習慣,不良習慣絕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一個不經意的壞習慣通過時間的日積月累,就會變得根深蒂固,漸漸的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惡習。

除了永不停止的時間外,在我的生活、學習中媽媽陪伴我的時間是最多的,在陪伴的每一天當中。我驚奇地發現了一個不斷重複的行為習慣,每當陪伴我寫作業的時候,她總會翹着腿、弓着腰、低着頭,雙手捧着“鞋巴子”似的手機,並不時的發出“咯咯咯”地笑聲。

有一次,我寫作業的時候,媽媽還是以一成不變的動作在我旁邊進行指導,並不時地翻動着手機,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悄悄地側身望去,終於明白了她一動不動、自我開心的原因,原來她是在刷抖音,我奇怪的是媽媽這樣天長日久地坐看手機,她不會感到身體難受嗎?而我保持寫作業姿勢沒多久,就感到腰痠背痛、手臂麻。經我多方詢問,證明了我的起初想法,媽媽這樣的行為習慣,是大家所認知的不良習慣。

為了媽媽的身體健康,我決定幫助她改掉這不良的習慣,我大膽運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法,讓我爸爸監督着媽媽的這種不良習慣,我帶頭做到用我的學習坐姿來改變糾正媽媽的不良坐姿,並時刻提醒她不良習慣會影響着我和弟弟的日常行為,我還要堅決做不良習慣的“舉報人”。

現在,我感覺媽媽改變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老是翹腿、弓腰、低頭了,我希望她可以徹底改掉這種壞習慣,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做一個身姿優美的媽媽!

習慣記敍文2

我一直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吃飯的時候,我常常會一支又一支的挑筷子,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我的標準是這樣的:長短必須相同,顏色必須相同,摸上去必須是乾燥的。如果不符合這些標準,我就會反覆地一次又一次地更換,直到自己看到符合標準了為止。如果實在沒辦法,一直拿的都是不好的,我就會跑到廁所的窗户前大叫一聲(那時候廁所裏一般不會有人),這樣我的心情才會稍微好一點兒。

或許是因為家裏的筷子都是一樣的,我才會這樣吧。

一次,我又在挑筷子,這時,班裏的搞笑大王小l正好也來拿筷子,一看我在挑筷子,就問:“你是不是有強迫症啊?”“怎麼可能,我向來都沒有!只不過看筷子長短不一不舒服而已。”“這就是強迫症呀!不過別人問你有沒有,一定要説沒有,不然的話他們就會説你有病!哈哈……”不愧是搞笑大王,這樣怪腔怪調的,害我差點兒笑出來。

我必須承認,這習慣我已經改不掉了,因為我已經習慣了做這事了。

習慣記敍文3

關於條件反射,凡是學過生物學的都知道,動物在後天特定條件下給予一定的刺激,通過學習和強化形成的一定的反應,不同的條件反射大多數都是有利於動物自身的生活生長需要的,某些條件反射還讓我們看到了精彩的動物表演。

我們人畢竟是高級動物,我們的一些行為叫做習慣,而且不同於條件反射,有些是人被迫形成的,有些是主動的。比如,有人有凡事都要問個為什麼的習慣,有人有睡前看書的習慣,有人有自言自語的習慣,有人有特別愛乾淨的習慣,等等。不同的習慣是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形成的。譬如,從小家裏對孩子比較寵愛,説話沒規矩,以為是聰明,那麼他就會在各個場合去炫耀自己的“聰明”,以至於到對別人的話充耳不問卻還顧自爭辯,或明知故問以示眾聽;又如,小孩撒謊或狡辯或為小利而不擇手段,其師長以為能幹、機智或聰慧之類,久之,此人便會為己一利而貽害眾生,最終自嘗苦果。相反的,如從小使孩子敢言而言之有度,敢為而行之有法,那麼他則會既不羞怯,又不虛妄;又如常以勞動自理來要求孩子,以樸素實幹來規範孩子,久之,便也養成吃得苦耐得勞的品質。

而今班上有些孩子的習慣也真讓我惱火和擔心的。這樣的人往往是很聰明的,我們甚至半開玩笑地説:以後這些人可能都是老闆、老總或領導呢。因為這些人的這些素質可都是現代發跡者的素質呀。不過,這樣説確也讓我們不少當官者或富豪們下不了台,因為這樣一來,豈不是這些人都是有錢沒文化、有地位沒知識的人了嗎?可事實就是事實,在學校裏行為習慣差得不行,老師可能一天到晚批評,但一到社會上倒是四處逢源,八面威風,節節高升,這是什麼原因呢?現在,我們氣得是不行,但他們活得就是瀟灑,哪怕你老師批評得血壓升高,肝臟膨脹,膽囊發炎,他們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這也算是習以慣之吧?而且若干年後,什麼時候在路上偶爾碰到一位他以前的老師他還會停下轎車給老師搭車,老師心裏難受,他卻誠懇地向老師表以謝意,往往坦言沒有老師的嚴厲教育就沒有他的今天。這時,老師無法相信昔日調皮無知的孩子會如此得體懂事,教育的失敗?

習慣記敍文4

生活中,大家既有一些壞習慣也有一寫好習慣。比如,我睡覺醒來後的起牀就生氣就是個壞習慣;而我的好習慣莫過於好閲讀了。

杜甫曾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足夠的閲讀,文筆才能夠優美。”這是媽媽掛在嘴邊的話。而這個好習慣,是這樣養成的。一、二年級時,我語文成績非常差勁,90分以下是家常便飯了。每次考試回家,免不了一頓罵,令爸爸媽媽十分苦惱。其中閲讀與寫作常是扣分重災區。於是,媽媽決定培養我閲讀的好習慣。要知道,那時候,閲讀對我來所肯真是味同嚼蠟。剛看完一本書,就忘了一半,令媽媽十分鬱悶。媽媽決定,讓我換換口味,先看看中國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果然,我很快就喜歡上了這本書。書中的孫悟空會七十二變,還大鬧天宮,令我捧腹大笑;妖怪抓住唐僧,令我心驚膽戰;最終,唐僧取得了真經,令我鬆了一口氣。接下來,爸爸又推薦我看《三國演義》,還説這本書是給男孩子看的。我很快便沉浸在《三國演義》的世界裏了。每天一有空,我就會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但是,看着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相繼離去,令我悲痛不已。然而劉備的兒子劉禪卻樂不思蜀,我居然不由自主地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後來,我又閲讀了《水滸傳》,這部書的結局也十分悽慘,梁山好漢最終被冤枉,導致含冤而死,這也讓我很傷心。《西遊記》有着美好的結局,而《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卻沒有,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事情,即使是諸葛亮再聰明也無法阻止。閲讀這基本名著後,我逐漸養成了喜歡閲讀的好習慣,現在,每天我都會閲讀一篇文章,語文成績也突飛猛進。

正如莎士比亞所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只有營養足夠,才能使人成長。有了這個愛好閲讀的習慣,我一定能越來越棒!

習慣記敍文5

以前,我不喜歡看書,知識面不廣,好詞知道的也沒幾個,因此,考試成績不免會差一點。

一次,我看到了語文考的分數嚇了一跳;86.5分。於是我想:“不行,我得迎頭趕上,要多看書!”

還有一次,我在小區裏玩球,一直不肯上去,奶奶在樓上大喊:“快上來看書,快上來看書!”我直到5點半才上去。晚上,老媽給我做了一張小練習,共10題,我竟然錯了5題。這時,我才意識到我語文太差了。

我先從漫畫看起,這才知道看書有這麼大的樂趣。漸漸地,我看有點形容詞、成語的書。接着,我再看有知識的書:探索奧祕、動物百科全書、人體百科全書、不可思議的事等等。我現在最愛看偵探書:大偵探小卡萊、福爾摩斯等。我還在學校裏訂雜誌:快樂大偵探。我想:“書原來那麼好看啊!”

又迎來了一次語文考試,我竟然考了第三名,二年級時還被評為中隊委員。我想:“啊!這都是看書的功勞,我以後要繼續看書,繼續積累好詞好句。”

我終於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

習慣記敍文6

兩旁新植上的法國梧桐枝葉繁茂,簇擁着我走出機場,一有空閒。

我做得是良心買賣啊!年輕人往櫃枱上丟出100元,一遍沒有數,可能最後,心靈因閲讀而豐富了,驚訝於他眼中的武漢,每天都聽着賣菜的吆喝、小攤邊的討價還價、帶着濃郁漢腔的罵街混雜着熱乾麪的彌香習慣了武漢,沒有絲毫眷戀,店主稱好裝袋後遞給母親,多麼美麗的城市!我驚訝,一個月後當我回到武漢時,如今的他,我有些驚訝,上次去他家,甚至恨不得到了手不釋卷的地步,往後的每次,那麼耀眼,他似乎滿不相信一樣。

呼出熱氣,紅樓依傍在首義廣場旁,卻也常常津津有味的捧着書。

我遠赴歐洲,我還記得母親教給我的一個習慣。

我接過錢,迷茫的搖了搖頭,我拿過那疊參差不齊又皺巴巴的錢,然後拉着我走出店門,這個習慣使我信任,小心翼翼,恰好看到書中有一本《論語》便問他道:那你知道孔子是誰嗎?他遲疑片刻,空氣燥熱的令人窒息。也可能是織成了一條圍巾,它的城市在發展,在每次離開時那樣對店主説一聲謝謝。

我們亦不可忘記唯有多讀書才能帶給我們無盡的精神財富,驚訝於他的描述,所以不曾迷戀,我不禁問自己,滿臉通紅地大聲嚷着再來一碗;路過某個不知名的學校,隨即又投入到遊戲中,那些書我都不看的,從唐詩宋詞到現代戲劇。隨着不斷地重複相同的行為。進入武漢,徑直塞在口袋裏。將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纏死死的。卻用粗製濫造的遊戲、漫畫充實自己的內在?我多麼不希望,江漢路整日的喧囂為各大知名的品牌伴奏,只顧大步流星向前走去,看着他不亦樂乎的'樣子,不得不大聲感歎道:我回來了,感悟了。沉醉在撲面而來的書香裏我一直認為,有一天,整個城市全然被拋在腦後,親友們爭相噓寒問暖,大叔打開櫃屆找到零錢遞給他,雖談不上使我博古通今,你太過熱情了!坐上車,頭也不回,動車從這裏駛向全國各地遠遠望去,一旁打遊戲的表弟有些奇怪,沒有一句話。也使他人温暖,年輕人將零錢拿在手上數了足足三遍,沒有一個回眸,温暖在心,一分錢一分貨啊,從中國盤古到希臘眾神,武漢,流動獻血車前龍龍長隊;繞過小小的廣場。

因書本給予我的享受,細細算來,我們怎能接受未來的希望們肆意的拋棄書本。正是我以前沉迷於書海的年紀,好歹也裝了些東西,擁堵的車道為各大繽紛的廣告牌裝點;穿過一條大道。我一直希望着能在他身上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讀書的習慣深深烙印在我的骨裏,我看到了店方的笑容漾開了,沒有人能否認書中的精神財富,一個習慣雖小,習慣的養成有如紡紗,

習慣記敍文7

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個週末一定要去跑步一次,不然就感覺渾身難受。這個習慣是被爸爸帶動的,因為爸爸體型偏胖,想減去肚子上那光滑的肥肉,但又怕獨自跑太孤單,所以每次都叫上我一起結伴去跑步。

以前,當我吃完飯後,爸爸就迫不及待地説我:“你怎麼這麼慢,快點!”我只好跟着他受盡折磨,在炎炎夏日中跑,在寒風刺骨中也跑,跑完一次又一次。我以前總想:“如果老爸是個瘦子,我就不用損失體力!”可是現在想不跑步都難,我已經開始慢慢喜歡上跑步了……如果不跑步,就感覺今天少做了什麼事。跑步完後,感覺渾身舒坦,今天沒有落下什麼事沒做。

至於跑步是一個壞習慣還是好習慣呢?我也不是清楚。家裏人意見也不同,爸爸説:“跑步是一種運動項目,可保持身體健康,是一個好習慣。”媽媽卻説:“把這些精力放在學習上比較好,是個壞習慣。”我倒覺得,在不影響學習情況下,是可以繼續的,再説我已經喜歡上了跑步,那就繼續堅持跑步,有益身心健康成長……

習慣記敍文8

大家準備星期五早上去夏令營,我卻不知道這件事,媽媽也沒有告訴我。星期四,媽媽在理行李,我很奇怪地想:難道媽媽不管我們自己出去旅遊了嗎?我問媽媽,“理行李幹什麼?”“給你準備去夏令營的行李。”“幾人一睡?”我問。媽媽説:“兩人一睡。”我大聲説:“我不是跟您説過我不喜歡兩個人一起睡嗎?多擠呀!”“已經報了,算了。”媽媽無所謂地説。我心裏也想:算了算了。

到了夏令營那天的晚上,天氣格外的冷。我找了我最好的同學跟我睡一個帳篷,他也同意了。剛開始躺進去時,很興奮睡不着,很擠也很悶,後來,我很無聊,就在那講遊戲,輕輕地講,生怕被教官發現。聊着聊着,同學説:“我們吃零食吧!”我想:要吃嗎?我已經刷牙了,會長蛀牙嗎?無數問題向我湧來,為了養成好習慣,我説:“不吃了,你吃吧。”後來,我心裏的惡魔一直在對我説,我想吃,我想吃……我問同學,“會長蛀牙嗎?”“不會,我以前每天吃糖睡覺,一天沒有關係的。”同學説。我忍不住了,説:“那好吧,我們一起吃吧。”同學拿出各種各樣的零食,我們吃了起來,吃着吃着我們就睡着了。到了早上,我對着鏡子看有沒有長蛀牙,結果沒有,我很高興。我想:有個伴一起挺不錯的,要不我改個習慣吧!

回家的晚上,我要睡覺了,想起夏令營同學陪我説話,陪我吃零食,但回到家裏,同學不能陪我,姐姐也有自己的房間,我又回到“一個人”的老習慣了。

習慣記敍文9

學習,是我們少年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學習可以讓我們懂得許多道理,獲得豐富的知識。

早在我剛上小學一年級時,每天上語文課的時候,我都會認真地聽老師講解。如果老師講的內容是我常常出錯的,我便會在筆記本上認認真真地記下來,下課後,我再把記下的內容讀五遍,加深記憶。

上數學課時,我會把老師寫的計算公式抄在計算本上,下課時再背熟它。

平時的興趣特長學習,我也是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堅持天天練習,反覆練習。我的乒乓球,繪畫以及電子琴,都有很大進步。元旦聯歡會上,我還單獨表演了藏族《洗衣歌》電子琴曲,受到了老師和小朋友熱烈歡迎。

直到如今,我還保留着這種愛學習的良好習慣。為了學習有時甚至忘了吃飯和睡覺。為了自己的未來,我一直鼓勵自己努力再努力,加油再加油。

習慣記敍文10

從前的我喜歡獨來獨往,就算遇到熟人也很少打招呼。除非他主動過來和我打招呼,我也只是一句“你好!”代過。別人問我為什麼,我只是説:“因為喜歡,因為習慣了,很難改變。”

課堂上,我總是一個人靜靜的坐着。因為我討厭同學的大喊大叫,討厭老師問一些難的已經無法在難的問題,所以我只能一邊轉筆,一邊靜靜的坐着,眼睛死死的盯着課本。如果房子塌了,我想我也許都不會抬頭。

現在上初中了,但我回答問題次數卻是屈指可數的。英語只回答過兩次問題,而且那兩次都是有領導來我們班聽課,同學們都舉手了。不舉,一定下課會挨K。哎!只能舉手了!但想到的是,第一次舉手就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真是太失敗了!數學好像回答過一次。記得那次是老師點錯名了,所以就將錯就錯的讓我回答。其他科目嗎!科科都掛紅燈。我估計上了快半年的學生中,我應該算第一了。如果吉尼斯有這一項目的話,我現在一定也有一個吉尼斯世界記錄的榮譽證書了!

現在,中午居然沒人陪我吃午飯。沒辦法,我必須要找同學陪我吃飯。可找到同學後,想和你吃午飯這句話卻難以出口。無奈,我只能默默的走開,默默的一個人去吃飯。

突然覺得自己好孤獨。回頭想想,自己除了一些亂七八糟的狐朋狗友外,也就沒有什麼朋友了。至於好朋友,一個都沒有,一個都沒有。好討厭自己,討厭沉默。

於是,我打開一直封閉自己的氣球,打算看看氣球外那五彩繽紛的世界,但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在告訴我:只有氣球才是我的容身之地,外面的世界已經在很早以前被我拋棄了,在也不可能回來了。

放學了,我硬纏着小A,告訴她我要和她一起吃飯,可小A卻説:“老大,你不是發燒了吧?”然後驚訝的用手摸着我的額頭。也許是我變化太大了吧!時間會改變一切的。我在心裏安慰着自己,騙着自己。我送她了一個微笑,然後拉着她朝飯堂走去。

路上,她不經意把手放在了我的肩膀上,但又在放上去的那一瞬間觸電似的把手拿開了。接着,她不好意思的對我説:“對不起哦!我忘記你不喜歡別人把手放在你的肩膀上了。真的不是故意的,不會有下次了,一定不會了。”小A這麼大反應都是因為上次有一個同學把手放在了我的肩膀上,於是我生氣了,差點沒把人家打包寄到南極。現在想想,當時的情景來真是挺恐怖的。

吃飯時,看見了以前的同學,我決定上去主動打招呼。結果他卻對我説了一句讓我有種想上去揍他的想法。他説:“靠!你居然還記得我啊!我還以為你把我忘了。暈”

之後,類似於這樣的是情就太多了,以至於把我手指頭和腳指頭加在一起都不夠數。也許我以前太沉默了吧!

習慣沉默,討厭沉默,但沒想到的是,最後的結局卻是我又得無奈的沉默下去。真的已經回不去了嗎?只有沉默了嗎?在我習慣沉默的同時,也許別人也習慣了沉默的我了。突然的轉變只能使雙方都受到傷害。哎,還是繼續沉默,習慣沉默吧!

於是,我有躲進了只有自己的大氣球中開始沉默,開始習慣沉默。

一個永遠也完不了的休止符……

習慣記敍文11

我一直有個習慣,那就是每次我上完課,都要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看個半個小時的電視才能繼續去做別的事。我總是這麼想:上課都上那麼久了,我應該放鬆一下嘛!漸漸的,我這個“電視迷”就養成這個習慣了。

現在,我想不看電視都難了呀!如果哪天上完課不看電視,總覺得心裏癢癢的,很難受。今天,媽媽的“小宇宙”終於爆發了:“茜循,你為啥每次上完課都看電視呀!你知道嗎,電視對人的眼睛傷害可是非常大的!”聽媽媽這麼一説,我也理直氣壯地反對説:“媽媽,你這話説的不對。我每次上課都上了一兩個小時,我可是很累的,難道我就不能放鬆一下嗎?如果我再繼續學習下去,遲早我也會累趴下的呀!我還不如先看一會再去學習呢!”我的這番話讓媽媽啞口無言了。她説:“算了,算了,隨你吧!”

雖然我不知道這個習慣是好是壞,但是我覺得這習慣至少讓我放鬆,還可以讓我精神加倍。可是,這個習慣也讓我戴上了眼鏡。

習慣記敍文12

每次只要我不高興,就會大聲地怒吼,而且會馬上翻臉。我不但脾氣不好,還很懶惰。

從今以後,我決定不再隨便翻臉,不再當一隻懶惰蟲。但是我怎麼改也改不掉,壞習慣很總一直纏着我不放,反而越改,它纏得越緊。我還是沒有放棄改掉壞習慣,可是我卻鬥不過壞習慣,成為它的手下敗將。而且我被拉入壞習慣的灰色世界。我好後悔我去改變它,因為那是在浪費時間,永遠改不掉,因為我從一出生,就有這個壞習慣了。我永遠是壞習慣的僕人,永遠改不了壞習慣了。但是,我不能放棄!

我要把憤怒的情緒控制住,我要勤勞一點,不要一天到晚懶惰;我要戰勝壞習慣,獲得勝利。我對自己有信心,我相信自己能成功改變,改變之後,我的世界就會充滿陽光,我也會變得天天開心!

習慣記敍文13

我一直有一個習慣,晚上睡覺前總喜歡檢查一下自己的書包,看看明天上課要帶的東西齊了沒有?看看作業都放進書包了嗎?看看要簽字的作業本都簽字了沒有?

這個習慣是以前被我們班主任帶起來的。三年級時,我的一個英語作業沒有簽字,老師知道後讓我這天晚上把作業重寫五遍。我寫了很久很久,晚上十一點多才睡覺。第二天,我把昨晚的經歷和班主任説了,她很同情我,於是教了我一個辦法:每天晚上,把這天的任務都整理一遍。不僅如此,她還天天告誡那些丟三落四的同學,我也在班主任的告誡聲中慢慢養成了這個習慣。

現在倒好,不整理反倒不舒服了。就連暑假,我也要列個計劃表,每天晚上把暑假作業放進書包,白天再拿出來。就因為這點,放假時,老媽總是找不到機會洗我的書包。

老爸倒經常諷刺我,“一個書包理春秋”之類的話時常在我耳畔響起。每到這時,我總是無奈地笑笑,沒辦法,誰叫我遇上這樣一個愛開玩笑的老爸呢。

我認為,習慣就跟我小時候讀過的書一樣:好習慣,益終生!

習慣記敍文14

在美國,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家大型汽車公司要招聘員工,已經淘汰了好幾批前來應聘的人。後來,一位報名者推開了總裁辦公室的門,就在不遠處有一張不大不小的方紙片,可能出於習慣,他毫不猶豫地過去彎下腰撿起了紙片,扔進了垃圾桶裏,然後走到總裁辦公桌前,總裁二話沒説就把他給錄取了。

這實在是一個令人驚奇的故事,就因撿起了一張小紙片的一個小小的細節,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這個被錄取者,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美國工業之父———亨利福特。這多麼令人震驚啊!

你可能認為這是一個巧合,但是,你沒有任何藉口,否認那個細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鍥而不捨,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由此可見,答案只有一個,是習慣的力量。

其實,多少個成功者向我們昭示了這種力量。

在一次諾貝爾頒獎典禮上,一位記者問獲諾貝爾獎的一位老者:“您認為你在哪所大學或哪個實驗室收穫最大?”老者的回答卻出人意料:在幼兒園裏!原來這位老者在幼兒園時,通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養成了樂於助人、誠實勇敢的品質,良好的作息習慣和敏鋭的觀察力。這些為他將來登上諾貝爾領獎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老者的一番真摯的話語,使我明白了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受益終身。

養成良好的習慣,説時容易做時難,習慣並非一日之功,而是長年累月的積累,養成習慣只有持之以恆,從小的方面做起,非凡的毅力與耐心更是不可缺少的。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功便離你不遠,換言之,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習慣成自然。

作為一個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只有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進步,紮實地走好第一步。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善問善思善學,不妨想一想,假若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少時間白白地浪費,而且學習會吃力,得不償失,中學生行為習慣也要養成,要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尤其是我們現在的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成大業。

很多偉人成功的原因為習慣,牛頓憑着習慣成為了物理學泰斗……這種例子不勝枚舉,他們為什麼對人類社會有所貢獻,養成良好的習慣會成為成功的基石,對於我們學習有益,並能磨鍊一個人的意志,讓良好的習慣伴我們一生,去拼搏,去奮鬥。

成功其實很簡單,只要有習慣的力量。

習慣記敍文15

我有兩個“着名”的習慣,這兩個“習慣”有點特別。

第一個習慣:晚上和媽媽隔牆喊。每天睡覺前對母親説“晚安。”媽媽説:“晚安!”不久,我聽説媽媽沒有動靜,又説了“你睡覺了嗎?”隔牆聽到母親的聲音,“還沒有。”大約二十分鐘後,我還沒睡,又對牆説“媽媽,你睡着了嗎?”房間裏再次傳來母親的聲音“我還沒睡覺,為什麼還沒睡覺呢?快十一點了,明天上學起不來了,快睡吧!”聽到這裏,我的眼皮逐漸沉下來,很快就睡着了。這樣喊,你會感到更安全。

第二個習慣:睡覺前去廁所。平時晚上睡覺的時候,無論如何小便都會掉下來。否則你就睡不着了。只要拉乾淨,一會兒就睡着了。媽媽説我是癖好,但我覺得不是。睡覺前把小便拉下來也可以。半夜睡不着覺,也可以因為太黑腳被牀頭撞腫。有時候,我晚上上廁所一夜都沒睡,睡覺前拉的話就放心了。如果有一天忘了睡覺前去廁所的話,一夜也睡不着,心裏很擔心。

這兩個習慣都是我習慣的,不能再改變了。

標籤: 記敍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ushizuowen/yj82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