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敍事作文 >

有趣的不倒翁-四年級-記敍文

有趣的不倒翁-四年級-記敍文

相信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尤其是記敍文,記敍文寫的是生活中的見聞,要表達出作者對於生活的真切感受。那要怎麼寫好這類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趣的不倒翁-四年級-記敍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趣的不倒翁-四年級-記敍文

【課題】:有趣的不倒翁

【教學內容】: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9課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不倒翁》是青島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怎麼知道第9課,選擇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玩具——不倒翁,作為探究對象,構建學生對不倒翁的認識。讓學生盡情地玩不倒翁,並以次為載體,讓學生在玩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行設計探究方法,自主經歷探究過程,自行獲得問題結論,揭開不倒翁不倒的祕密。通過探究使學生意識到可以通過對物體內部的觀察,認識物體,意識到"解暗箱"是認識物體本質特徵的科學探究方法。同時通過探究,進一步培養學生細緻觀察的能力,並嘗試用歸納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象作合理的解釋,讓學生體會到探究是直接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達到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目的。【教學目標】:

1、認識常見的幾種不倒翁,知道不倒翁不倒的科學原理。

2、能對不倒翁進行比較細緻地觀察;能用歸納的方法對觀察到的現象做合理的解釋;能歸納不倒翁的特徵及不倒的原理;能製作簡單的不倒翁。

3、培養學樂於探究的情感和尊重證據、願意與他人合作與交流的價值觀念。找出各類物體的特點,找出辨認它們的規律及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瞭解不倒翁扳不倒的祕密

1、上輕下重

2、底部是半球形

難點:

不倒翁重心的位置

【教具學具】:

各種不倒翁、相關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談話: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好玩具誰能認識它?

教師活動:通過展示幾個不倒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活動:不倒翁

教師活動:同學們真聰明,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不倒翁。(揭示課題,板書:9、有趣的不倒翁)

【本節課開始時,不急於將研究內容直接拋給學生,而是通過玩具展示將研究的內容引出來,老師展示可愛的不倒翁,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學生在上課伊始便進入角色。】

二.探究過程

(一)玩不倒翁,提出問題

談話:可愛有趣的不倒翁,同學們玩過沒有?現在想不想玩?好吧就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這有趣的不倒翁吧。玩之前,老師有個要求:同學們要一邊玩一邊仔細觀察,思考問題,可以交換着玩,我們比比看哪個小組能發現更多的問題,開始吧!(學生開始活動)同學們合作的真不錯,哪個小組能説説你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情況進行彙報交流。如:我怎麼推它,不倒翁都不倒,為什麼它不倒呢?我把它倒過來放,結果它一會兒就正過來了!都有一個“大肚子”。)

【活動中,老師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使學生在玩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不倒翁的探究活動(為什麼不倒?)

談話:請同學們觀察它們,看到它你會想到什麼呢?會提出什麼問題呢?學生活動:觀察,用手將不倒翁推倒。

回答:不倒翁為什麼不倒?

談話:請同學們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玩一玩不倒翁,觀察不倒翁的外表、拆開看看裏面的構造。

學生活動:1、交流彙報你知道的不倒翁的知識。2、合作探究新知:動腦、動手,不倒翁為什麼不倒——拆開探究、交流。

談話:現在,請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上來把你們小組的探究的結果展示一下,好嗎?(可以是文字資料,也可以展示圖片)。

學生活動:小組代表展示蒐集的有關不倒翁的圖片和各種資料。

談話:誰能將不倒翁不倒的原因簡單的説一説?

出示圖片:各樣式的不倒翁拆開圖

學生活動

(1)一邊看,一邊認真的各樣式的不倒翁拆開圖的樣子。

(2)説一説不倒翁不倒的簡單原理。

談話:老師拆開不倒翁,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通過“解暗箱”來進行科學探究,歸納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學生活動:學生歸納,交流。

【評析:猜想是科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有助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並設計探究方案,尋找證據,解決、發現問題。】

(三)實驗驗證,拆解不倒翁

談話:這些都只是同學們的猜測,怎樣做才能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生活動:(打開看看,做實驗)

談話:好主意,就按你們説的`辦法去做,看看哪個小組能找到證據驗證自己的猜測,揭開不倒翁推不倒的祕密。

(學生探究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四)彙報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點撥、指點,引導學生總結出不倒翁推不倒的兩個祕密:上輕下重、底部是半球形。)

談話:看大家自信的樣子,一定找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了,誰先告訴大家呢?上輕下重:我們把不倒翁打開,發現裏面最底部有一塊鐵。把這塊鐵拿出來,不倒翁就倒了。説明不倒翁不倒這塊鐵起了重要的作用。把這塊鐵固定在底部,使不倒翁上面輕,下面重。不倒翁就不會被推倒。一個裏面裝了一些泥土的酒瓶子,也是上面輕下面重,為什麼會被推倒呢?(邊提示邊演示)由此可見,不倒翁推不倒的另一個祕密是:底面半球形。

【讓學生打開不倒翁看內部構造,目的是啟發學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研究不倒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研究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加深對不倒翁內部構造的認識,經過老師適當的引導與提示,從而揭開不倒翁推不倒的祕密。】

三、瞭解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像不倒翁那樣不容易倒?

(課件展示)(1)酒瓶、花瓶、枱燈、地球儀、電話等物體重心偏低,擺放起來穩定;

(2)塔式起重機在底部加很多鐵塊等,使其穩定性大大提高;

(3)人走在冰上或其他光滑地面上時,往往彎腰、屈腿以降低重心,避免滑倒。上輕下重的物體比較穩定,也就是説重心越低越穩定。在生活中為增加物體的穩定性,我們常採用加重下面的重量,如電扇底座、話筒架、公共汽車站牌等。

【通過對一些生活物品的觀察,啟發學生認識不倒翁的科學道理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科學與生活相結合,會創造出美好的物質世界。】

四、實踐活動,製作不倒翁

1.製作不倒翁:同學們通過觀察、思考、動手實驗,發現了不倒翁推不倒的祕密:上輕下重,底部是半球形。現在,想不想親手製作一個不倒翁?做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1)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2)注意不倒翁的重心(3)要做到:上輕下重

2.展示評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可以玩一玩,評一評(由組長組織進行評價,先自評後互評)改一改,相互幫助,改進提高。選出代表上台交流。(1)你覺得你做的不倒翁成功嗎?為什麼?(2)如果讓你再做一次,你將對哪些方面進行改進?(3)鼓勵有點滴進步的每個學生,同時提出要求,促進發展。師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學生自由活動,相互協作,完成製作,老師創造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學生無拘無束。大膽交流,有利於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五、拓展活動,設計製作會翻跟頭的熊貓

談話:課後,利用我們所學的知識,還可以設計製作一個會翻跟頭的熊貓。課件提示製作方法:製作一個圓柱形圓桶,上下兩面都是半球形,裏面放一個鋼珠或玻璃球(鋼珠或玻璃球可以在裏面自由滾動),然後把熊貓的身體組裝好。關於不倒翁,還有許多的祕密,課後希望同學們繼續查閲資料,開拓我們的視野。下節課我們一起看看誰的小熊貓會翻跟頭,好麼?

【將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開展進一步思考和研究,使科學課滲透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

【使用説明】:

教學反思:“不倒翁”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玩具,但它裏面藴含着力的方面的科學道理,怎樣讓孩子自己發現這些科學現象,並理解加以應用呢?三年級的學生由於對於問題的研究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認識,認識事物的層面上需要老師的正確、有效的引導。本節課在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祕密一環節,就考慮到學生這一認知水平,採取了探究問題的基本程序,即引導學生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猜想、研究問題、驗證結論、最後得出結論。學生有了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式,為今後的探究提供了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ushizuowen/7kdv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