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育人三部曲讀書心得

育人三部曲讀書心得

《育人三部曲》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下面我們來看看育人三部曲讀書心得,歡迎閲讀借鑑。

育人三部曲讀書心得

育人三部曲讀書心得1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最初認識他的書是《給老師的100條建議》,給新老師多好的啟發建議,受益匪淺,教學過程中處處有用,使我在成為名師的道路上添了翅膀,又讀蘇霍姆林斯基的這部《育人三部曲》,該書由三部名著構成:一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學兒童階段的樂學生活;二是《公民的誕生》——它涉及的是中學少年階段的和諧發展;三是《給兒子的信》。  我通過閲讀收穫到了很多未知的東西,有些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啟發,他不但給老師提供了教育的理論指導,也給家長指了一條教育的明路。我從中充分感受到蘇霍姆林斯基對孩子對教育真誠而持之以恆的愛。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這部《育人三部曲》,我對“教書育人”又有了新的理解。他的所謂“和諧教育”意味着:一是處理好認識世界(即理論學習)與改造世界(即實踐活動)這兩者的關係,使之處於相互促進的和諧之中;二是處理好各個表現領域的和諧關係,使每個學生在其天賦所在的一切領域中(而不只限於學習中),充分表現自己並且出類超羣;三是使學生因某事取得成功而帶來的自尊、自信、自豪感,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並取得同樣的成功。總之,要找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抬起頭來走路”,確認自己是“大寫的我”,以此找到並打開全面發展的突破口,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這個在今天的中國幾乎成了每一個學校最響亮的口號,可在蘇霍姆林斯基那裏,不是口號,而是貫穿一生的每一天的具體實踐。

全書語言生動,精湛的教育思想通過豐富的事例層層展開,使本書具有了通俗易懂的特點。讀着他的書,情不自禁地被這位教育同仁景仰的老人的教育機智和教育靈性所打動。但給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充盈於字裏行間的、那濃濃的——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執着的愛,對孩子真摯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他説:“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當初也只不過是一個鄉村小學的教師,作為一個普通的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我們的確應該反思自身,從書中汲取營養,獲得更好的成長。

他對孩子對教育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的一顆純真透明的赤子之心。他對孩子沒有半點私心,他對教育沒有半點功利之心。從沒有想過要通過孩子來發財,從沒有想過要通過教育來謀取教育之外的東西。教育就是他的宗教,孩子就是他的上帝。他對孩子的愛,不是一種教育藝術,更不是一種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從心底散發出來的人性芬芳。

蘇霍姆林斯基是一個純真的人,面對純真的孩子,從事着純真的事業,從沒有想過要借教育而名揚天下,流芳千古,但他的名字和事業卻因此而不朽。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所謂“教育”,並不教師單方面地往學生空蕩蕩的大腦中灌注“美好的思想道德”,而是儘量設法點燃兒童心靈深處“想做好人”的願望;甚至他認為兒童心中本身就藴含有許多美好善良的道德萌芽,而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扶持,讓其茁壯成長。

在他那裏,這種教育決不是教條口號式的灌輸,而是針對學生的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潤物細無聲”一般的潛移默化。我們應該學習蘇霍姆林斯基,不能把科研的目光老盯着“上面的精神”,而應該把教育科研的目光對準具體的學生,對準學生的心靈。

對孩子的愛應該是始終如一的,堅持不懈的,面向全體的。更重要的是,他愛的純粹、愛得慷慨、愛得真誠、愛得投入,不是施捨,毫不吝嗇,不虛情假義,不摻雜功利。正如大家書中所言:“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教師,而這時,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我想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而孩子們的快樂,對於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正因為這樣,他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憐惜、愛護,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憂傷,才贏得孩子們的心,才真正體會到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育人三部曲讀書心得2

《育人三部曲》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讀他的書,我覺得幾乎句句都是經典。蘇霍姆林斯基作為教育家和教育理論家,他從教三十五年,研究過很多的教育難題,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為我們留下了深遠的教育遺產。這部《育人三部曲》,就是其中閃亮的一筆。

他認為,我們的教育對象的心靈決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

他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和諧地發展;而且,這種和諧發展的前提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和諧的教育——這就是發現深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財富。共產主義教育的明智,就在於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自己。”

他還十分注重“集體”這個有力的教育工具,特別強調集體中“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他一方面指出,“集體是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組織這幾個基石上建立起來的”;另一方面又指出,“如果學生沒有個性,那就不會有集體”。

要想用三言兩語概括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觀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認為,他全部理論的基石無非就是一個樸素而富有人情味的願望: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他説,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給予學生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他的教育信念就是:“要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他手裏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就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

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是那樣的通俗,語言是那樣的親切,連書名也充滿了“人”的魅力。可以説,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縷金色的霞光。

蘇霍姆林斯基對我影響最大的幾個教育觀點:

(一)“教育——這首先是人學”

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蘇霍姆林斯基不是以“學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峻、“客觀”、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充滿真誠的人道主義情懷,把自己的一腔激情灑向他的每一位學生。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對準的是一個個人的心靈而不只是具體的教學環節或手段,他一生所關注的始終是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的發展。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遠遠超過了一般側重於研究教育技術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進入了人的心靈的宇宙。

在蘇霍姆林斯基所生活的五六十年代,蘇聯流行的説法是,當今是“科技時代”、“數學時代”、“電子世紀”、“核子世紀”;而蘇霍姆林斯基則旗幟鮮明地提出,當今首先是“人的時代”、“人的世紀”!他進而預言,21世紀將是人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世紀!

蘇霍姆林斯基把教育視為“人學”,這首先基於他對學生作為“人”的深刻理解與認識。我可以這樣大膽説,他的學生觀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思想與真正的人道主義精神的完美統一。

(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所謂“教育”,並不教師單方面地往學生空蕩蕩的大腦中灌注“美好的思想道德”,而是儘量設法點燃兒童心靈深處“想做好人”的願望;甚至他認為兒童心中本身就藴含有許多美好善良的道德萌芽,而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扶持,讓其茁壯成長。

培養具有共產主義理想的一代新人,是蘇霍姆林斯基崇高的教育使命。但是,在他那裏,這種教育決不是教條口號式的灌輸,而是針對學生的心理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潤物細無聲”一般的潛移默化。比如,他教育孩子愛祖國從愛母親做起,而愛母親又應從瞭解和體貼母親的憂傷和難處做起,併力所能及地分擔母親的家務瑣事,以及在宅旁種植“母親樹”、第一批果實獻給母親品嚐、以優秀的在校表現讓母親滿意、高興、自豪等等;由此推而廣之,為爺爺、奶奶、父親、兄長、弟妹獻出愛心,付出愛行;再推而廣之,為其他一切素不相識但值得尊重的普通人獻出愛心,施以善行;在此基礎上,為學校、為家鄉獻出愛心,作出貢獻;最後把這種愛心昇華為對親愛祖國的責任感。

我們應該學習蘇霍姆林斯基,不能把科研的目光老盯着“上面的精神”,而應該把教育科研的目光對準具體的學生,對準學生的心靈。

標籤: 三部曲 育人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w44d0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