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雷鋒班會的心得體會

雷鋒班會的心得體會

雷鋒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敢於鑽研探索,是不計較個人利益的精神。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雷鋒班會的心得體會,供參考閲讀

雷鋒班會的心得體會

篇一:雷鋒班會的心得體會

今天是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學習雷鋒活動日。三月份也是學習雷鋒活動月,我們班為了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開展了學習雷鋒主題班會,大家暢談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並將自己親身所聞所見的雷鋒精神、雷鋒事蹟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我們班下一步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做好宣傳、動員工作。

在主題班會上,大家暢所欲言,熱烈的討論。我們總結出四大雷鋒精神:一、奉獻精神;二、“釘子”精神;三、“螺絲釘”精神;四、艱苦奮鬥精神。雷鋒的奉獻精神為人們廣為流傳,而雷鋒精神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雷鋒”這兩個字已經成為人們心中樂於助人,無私奉獻,見義勇為,善待他人的代名詞了。在學習中,老師跟我們提得最多的就是雷鋒的“釘子”精神,老師一直鼓勵我們要像雷鋒同志一樣幹一行、愛一行,盡職盡責,用釘子的“擠”勁和“鑽”勁,讓自己成為工作的內行,並且堅持鑽研,不斷提高自己。雷鋒還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就是他的“螺絲釘”精神,雷鋒是一個謙虛,甘於平凡的人。

他堅持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樂於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終於他在平凡中幹出了不平凡的事情,為人們所永遠銘記。螺絲釘雖小,但是作用很大,我們這個社會就是由千千萬萬個小螺絲定組合在一起,協調配合,運轉起來的。最後,不得不説的是雷鋒艱苦奮鬥的精神。雷鋒出身貧寒,知道生活的艱辛和不易。所以,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他的一言一行都體現着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學習雷鋒艱苦奮鬥的精神,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雷鋒,一個既平凡又同樣偉大的人。他平凡到人人都可以向他學習,同樣也偉大到人人豆應該向他學習。我們學生更應該以雷鋒為標榜,向他學習。而校園是我們廣大青少年學生茁壯成長的搖籃,提倡“以德育人”,不僅教授我們知識,還教會我們怎麼做人,雷鋒精神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一代又一代的學習好,傳承好雷鋒精神,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篇二:雷鋒班會的心得體會

雷鋒,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他的行為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緬懷他,他的奉獻更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他。

每一年的學雷鋒活動都會使我們對“雷鋒精神”有新一層的認識,今年也不例外。他説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件事都被我們記住,因為那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實踐準則,使每一箇中國人所崇尚的。

 (一)釘子精神

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求實,敢於鑽研,敢於深入。只有深入進去才能看到實質,才能有所收穫。雷鋒同志教我們做“釘子”,讓我們深入的去幹每一件事,丟棄浮誇和浮躁,它使得幹好每一件事。尤其是學習,更要有探索精神。對於我們,中考的腳步越來越近,複習中我們更要有不言放棄的“釘子”精神。在這一個月來,同學們充分弘揚雷鋒精神,釘子精神,在班級範圍內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氣氛,制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勇於趕超,勇於拼比,不甘落後,積極向上。每次考試的優異成績是對此最好的見證。

 (二)一心為公

雷鋒同志敢於為集體為國家犧牲的精神讓我們每個人深感佩服。雷鋒不計較個人得失把個人的利益上升為國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作為中學生,我們更要學習他這種一心為公的精神。在學習雷鋒活動中,我們有了很大的收穫。

 (三)團結一致

雷鋒是一個團結集體,服從集體的人。我們在集體中生活學習的中學生,更要學習他這一點。同學們敢於為集體出力奉獻,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在班級建設和班級管理中都湧現了一大批敢於為集體奉獻的優秀中學生。跑操時的整齊步伐,喊口號時的響亮聲音,,衞生掃除時的積極踴躍,紀律嚴明衞生清潔,每個同學都為集體作着貢獻,都深深融入到了集體中,在集體中感受快樂,在集體中享受知識的沐浴。

(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雷鋒是這句話的履行者,他用年輕短暫的生命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同時這句話,也給了雷鋒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雷鋒堅守崗位,為人民服務,樂於助人,做好事不留名,是一個真正的黨員。哪裏需要幫助那裏就有他。我們在學雷鋒活動中更是弘揚了這種精神。同學民利用午休時間體老師打掃辦公室;課下彎腰撿髒,為學校環境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互相幫助補習功課。相信將來在社會上,有困難的地方不僅有雷鋒,還有我們。

 (五)正義的雷鋒

雷鋒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敢於鑽研探索,是不計較個人利益的精神。正義、勇敢、奉獻、節約,他的優秀是多方面的,我們要學習他,也不僅是做一件或兩件好事,而是瞭解其內涵,領會其精神實質後,真正的一種體現在行為行動中的精神。今年的學雷鋒活動月即將結束,但是學雷鋒活動遠沒有停止,我們會把他作為生活和學習的榜樣,勇於奮鬥,不停探索,積極進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rd2l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