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教師心得體會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教師心得體會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教師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教師心得體會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教師心得體會1

在我教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對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有了一點心得體會。

1、新課標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故事和名言,在課堂上要注重用教材上的故事啟迪學生,用優美生動的名言引導學生。同時教師還應用同齡人的故事當鏡子啟發學生,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正確認識自我。

2、課堂上應給予學生大量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給學生搭建成功的平台,讓學生在活動中,鍛鍊語言表達的能力,在自我表達中增強對知識的理解,督促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努力達到相關要求。

3、鼓勵學生大膽參與教學,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能切身體會到事物發展的過程及規律,更清楚地瞭解社會、認識社會,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從而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

4、課後應安排一些與現實結合密切的作業,學以致用。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教師心得體會2

九月十三日,我無比榮幸地來到重慶長江師範學院參加了小學品德學科的“國培計劃”的培訓。通過培訓,我深深地被專家教授們的精闢見解所折服,也被來自宜賓市各區縣學員們的學習熱情所感染。雖是秋天,我們卻如沐春風,十五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現將所學總結如下:

此次培訓,專家引領我們走進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源頭活水,讓我們走出老式教育的誤區。此次培訓,內容廣泛,圖文並茂。每個模塊都有許多優秀教師進行講解,學習了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師,比較了中西方的德育教育,感悟了品德課教學的新理念,以及如何提高教學技能。這次培訓,給我思想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讓我懂得要以“情”為紐帶,讓感情走進課堂,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與學生互動,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成長,教師要充分挖掘品德課的課程資源,採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喚起孩子成長的渴望,給孩子一個夢想的天空。

培訓中,我們還學習了品德課的備課、上課,評課技能,互動研討在借班演練中的得失,觀摩了郭老師的品德優質課。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對教師這個行業,以至於對全社會的每一個人都面臨着終身學習。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一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同時加強必備知識的學習,如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的學習,使自己更好的解讀教材,更加深入的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加合理的選擇合適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二是向有經驗的專家學者、教師,甚至是學生學習,集百家之長為我所用,可以少走彎路,節省許多時間和精力。

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通過此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用所學知識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並努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感謝國培!

關於品德與社會教學心得體會-教師心得體會3

經過一年《品德與社會》執教實踐過程,我覺得《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在具體的教學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課程特點、深鑽教材、充分準備是上好品德課的前提。

現在的《品德與社會》課本,每一課都是幾幅圖配幾句話。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學,一課要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上完。如果是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學生品德素養的提高。上好一節課很難。在具體教學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品德與社會老師,是越來越需要豐富的知識。在備課階段一方面深鑽教學目標,充分運用教材上的內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關知識和內容,另一方面老師也在課前充分的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合理利用相關的社會資源。如備課時一定收集網上或學生預先實際中的一些資料,豐厚教學內容,從而接近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必須以學生生活為基礎,才能享受成功

真實的生活有利於《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實了,可在實際的課堂上,教師卻總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能夠把這種聯繫體現在實處。有的擔心生活太大,無處着手;有的考慮學生的接觸有限,難以體驗;還有的顧慮生活太隨意,難得控制,會導致課堂學習一團糟……凡凡點點,都有一定的道理,難道走進生活,開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麼難嗎?在教學《走進殘疾人》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殘疾人需要大家的關愛,我設計真實的社會情境,開展體驗殘疾人生活艱難的活動。一是讓學生用一隻手去收拾書包,體驗肢體殘疾給生活帶來的不便,二是讓學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來在教室行走,體驗盲人行路的`不便。學生們通過這兩個體驗活動後,真正體驗到了殘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殘疾人需要我們正常人的關愛。課堂上短短几分鐘的生活體驗,勝過了教師多少空泛的講解,可見生活對於德育知識的教學是何其重要,而聯繫生活組織教學又是多麼的簡單。我覺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品德與生活課教學中,教師都有必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多樣性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儘量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發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突出課程的社會性

延伸課堂還要求教師開放課堂教學的空間,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去訪問,去調查,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社會現象,展望未來的世界,讓他們在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中體驗,真正領悟生活的真諦,並從中認識社會,獲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課堂真正延伸到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這樣才能立足於各類富有積極意義的教育載體,着眼於學生未來的生活世界,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終生髮展。例如《貨比三家》就需要學生在課外調查某種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價格,再進行比較分析,讓他們知道同樣的商品,價格可能不一樣,影響價格的因素制約着商品的價格。如果不延伸課堂,不親自比較,光靠老師的説教,學生很難理解這些道理。

總之,通過這一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品德與社會》是提高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習實踐,瞭解社會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蒐集、整理、歸納、討論、交流、表演等方式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獲取知識和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nd0n7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