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最新護理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最新護理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護理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最新護理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護理心得體會1

時光荏苒,轉眼,我從事護理工作已經7個年頭了。從高中畢業到選擇專業,從護校生活到融入社會,從一名實習生到現在的實習生帶教老師,與其説時間改變着一切,不如説護理伴隨着我成長。

回想當年為什麼會選擇護理這門專業,其實想法很簡單,護士的形象很美:高翹的燕尾帽,挺刮的束腰白大褂,潔白的護理鞋,容光煥發,身輕如燕,就像天使一般;護士的工作內容也簡單:打打針,發發藥,除此之外,學會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家裏人如果有個頭痛腦熱的也可以幫一下忙。

想法很美好,可是現實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越靠近,越深入,越覺得不一樣。年輕的我們都是愛美的女孩,喜歡打扮,喜歡逛街,喜歡購物,喜歡長髮及腰,喜歡那晶瑩剔透的首飾,可是,當我們接觸護理,無論是在護校的實驗課上還是在醫院的病房裏,為了遵守護士禮儀的規範,也為了自身防護,不得不將自己的長髮高高盤起,將精美的各種飾品深藏,裏三層,外三層,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雙層口罩一捂,只剩下兩隻眼睛,上班的時候有些病人認識你是某某護士,下班了工作服一脱,路上碰到衝着他微笑,病人還當你是傻瓜。在護士這個特殊的職業裏,頻繁的三班倒,尤其是漫長的夜班讓人身心疲憊,幾年晚夜班上下來,且不説皮膚變得枯黃無光,哪天開個同學會,和同齡人在一起,你會感歎歲月是把殺豬刀啊,而且都在我臉上起作用了,由於生物鐘的顛倒,衣食住行也收到很大的影響,節假日也沒有時間陪伴在家人身邊,特別對我們這些有孩子的人來説,總感覺有太多的虧欠,不是孩子的好媽媽,丈夫的好妻子。

做這項工作或者做好這項工作,有很多的無奈,然而,從護理工作當中我得到了無盡的滿足和自豪,就像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一樣,通過努力,我實現了自我價值的需要。當踏進病房,當給病人穿刺,一針見血時,心裏是快活的;當病人被粘痰阻塞呼吸道,通過叩背,吸痰,為其疏通時,心裏是舒暢的;當病人高燒,通過指導,協助物理或者藥物降温,病人的高燒退下來時,內心是愜意的;當看到自己護理的病人康復時,心情是美麗的。患者無小事,正是這一件件普通又平凡的小事,讓我內心的充實和滿足。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爛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疼痛,有淚可落,卻不覺得悲涼。"人生之路上,每一個人在疾病面前都是脆弱的,每一個人在死亡面前都會恐懼,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能夠守護生命,關愛生命,幫助患者點燃希望,戰勝疾病,或者使患者在生命完結的一刻充滿尊嚴,安祥地離去,意義深遠。我以此為榮!

護理心得體會2

為積極響應衞生部關於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的號召,深入開展創優活動我們通過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改進新護理模式臨牀護理質量,幾年來,我們科的護理工作一直走在醫院前列,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此,我談點個人心得體會,以供交流。

1.將以完成治療為工作的觀念,轉變為主動關心病人治療檢查及日常生活

轉變服務理念,變被動服務為積極主動服務,對自己所管的病人主動地去關心,主動地巡視病房觀察病情、瞭解病人的心理、隨時進行健康教育,規範病房管理。進行護理治療的時候,由原來完成任務似的治療轉變為治療與健康教育同步的模式。治療完成後,要關注患者心理對自己所患疾病的認識,是否瞭解了術前及術後的飲食,卧位,康復後的飲食,做好口腔護理等等。用積極主動為主料,同情心、耐心、愛心、責任心為佐料去跟患者交流,贏得病陪人的信任,能夠讓患者主動的將她的痛苦和需要告訴你,那這樣我們就擁有了“主動權”,後面的病情觀察、健康指導就迎刃而解了。

2.根據病人不同需求及文化層次,選擇適合的方法與病人溝通,做健康教育

作為一名責任護士,應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通過我們的優質護理服務工程,我們從繁重的病歷書寫中解放出來,讓我們和病人溝通的時間多了,能獲得更多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瞭解不同病人的需要,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更好地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症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並進行飲食、生活及健康教育指導。只有與病人交流溝通,才與病人建立感情,生活上給予關心和幫助,才能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我們把每一位病人當成自己的家人,儘量給病人以家的感覺。我們和他們談心,瞭解他們的不同需求,跟病人交流,瞭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有利於身心的恢復。

3.細節決定成敗

在護理工作中也是如此,在我們看來很小的、無意間的一個動作也可能會讓患者倍感温暖。比如在病人入院的第一天,責任護士必須熟悉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病情。與病人的第一次溝通,要做完整的自我介紹,給為病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及信任感,及時做好病人的入院宣教。每天牀頭交接時,我們親切稱呼病人為某某阿姨、某某大爺,同時瞭解患者的睡眠情況等等,拉近與病人的距離。在病人離院時,責任護士最好送送病人。告知病人回家後注意的事項,囑病人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打電話詢問,提醒病人定期複查等。出院禮貌相送,給病人留下美好的回憶,增加醫患之間的和諧。作為一名責任護士,還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全面掌握病人病情、護理和治療。病人的一些細小微妙的變化,反映着某種疾病的發展趨勢,責任護士必須深入病房密切接觸病人,仔細連續地觀察病人症狀和體徵,及時、準確地發現病情的變化,為醫療診斷提供有效依據。作為一名責任護士,不僅要有嫻熟的技術和高度的責任心,愛心、同情心,耐心、細心更要相伴左右,用不怕髒、不怕累的思想和美好的心靈去維護我們白衣天使的光輝形象,視病人生命和減輕痛苦高於一切。通過我們和藹的態度,細心的'服務,真摯的同情,精湛的技術去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共同創造出護患雙方的和諧。

4.排班模式的改變到工作職責流程的改變

示範病房開展後,從排班模式的改變到工作職責流程的改變,負責護士也從繁瑣的文書書寫中解脱出來了。我們本着以病人需求為中心提供優質滿意服務為宗旨,我們科室多次召開護士會,制定了新的工作職責,工作標準,工作流程,共同討論保證基礎護理落實的排班模式,以保持天使良好的職業形象。一週每日都有工作重點,比如週一核對過敏標示及護理級別,週三責任護士彙報病史等。

5.嫻熟的護理技術操作及紮實的專業知識

護理技術操作是護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作為責任護士必須熟練地掌握各項護理技術操作,在減輕病人痛苦的同時,也獲得病人的信任,給病人以安全感。護士的熟練操作技術是一種綜合性的非語言交流,是維繫護患關係建立護患和諧的橋樑。

護士的工作辛苦又瑣碎,要想做好護理工作,滿足病人的每一個合理要求,就必須有愛心、耐心和細心。病人來醫院治療,他們需要醫護人員的同情和關愛,作為責任護士,對病人要有同情心,關心體貼愛護他們,説話温和,表情親切,耐心聽病人講解病情,細心觀察病人病情的變化,為醫生提供病情信息。做到眼勤、手勤、腿勤,讓病人體會到護士無微不至的關心,消除他們的各種恐懼感。多跑、多講、多看、多微笑,做醫患間的橋樑。

護理心得體會3

南丁格爾説:一個護士就是一隻沒有翅膀的天使。

當一個人生病了,第一次走進醫院,心裏存在着各種惶恐和不安的時候,他首先接觸到的是我們護士,如果我們給了他一個温暖的微笑,然後耐心的詢問他的感受,那麼接下來的交流自然而然就會更加的順暢。相反,如果我們只是冷漠地和他交流,我相信接下來就會出現很多的不愉快。

病人首先是“人”,其次是“病”,人是各種各樣的,疾病也是各種各樣的,人和人溝通好了,才可以更好地去治病。由於社會、職業、地位、民族、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和病情輕重不同,要使千差萬別的病人能達到治療和康復所需的最佳身心狀態,本身就是一項精細的藝術。而護士則是集走路的藝術,談話的藝術,操作的藝術於一體的,都是給病人帶來幸福、安寧、健康。

我們要重視和病人有效的溝通,履行告知義務,對病人的生命與健康,權利和需求,人格和尊嚴高度關注,讓病人感覺就醫方便、舒適、滿意。要學會換位思考,給病人真誠,信心,愛。用優質的服務讓病人及其家屬感受到關懷。

人的需要有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所以,我們更要因人、因時、因病、因實、因境、因式而異為病人營造舒適的就醫環境,讓人、健康、環境、護理與人性之愛融為一體。

以往護士只是被動的執行醫囑,注重疾病護理,忽視病人的心理感受與生物體驗,習慣於醫院要我做什麼,只是單純地重複地機械地把護理工作當任務來完成,工作中對病人缺少關愛、尊重和理解。現在我們要轉變“護士實施什麼樣的護理,病人就接受什麼樣的護理”為“病人需要什麼,我就護理什麼”。多走幾步去病房巡視觀察,多問幾聲病人的主觀感受,和病人的每一次的交流多留笑臉。

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天使是播撒愛的精靈。我們要用無盡的愛温暖每一個生病的人。

護理心得體會4

在為老年人提供護理時,社區護士應當通過健康評估,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為老年人提供各種治療、護理、康復、轉診服務,以及培訓照顧者等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保健及護理措施,以滿足老年人的各種生理、心理需求,使老年人實現健康老齡化。

(一)指導老年人自我保健

社區中有些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或雖然有慢性病但無明顯的殘障,對這些老人,社區護士的工作重點應當是指導老年人自我保健,增強其自我照顧能力,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和損傷。

1.提高預防自理缺陷的意識社區老年人保健的宗旨是協助和維持其自理能力,防止廢用加速老化導致生活上的依賴或殘障。社區護士應通過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認識到自我照顧與幫助他人同樣是有價值的社會活動,從而使其自覺自願地在生活上克服和預防自理缺陷。

2.培養自我觀察與判斷能力通過健康教育,社區護士要教會老年人通過視、聽、嗅、觸的方法瞭解自身健康狀況,及時發現異常或疾病的早期症狀,掌握自身健康的薄弱環節,指導他們一旦發現異常症狀或體徵時要及時諮詢,主動尋求幫助,以免延誤診斷治療。

3.指導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年人要起居有規律和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的營養膳食與充足飲水;戒煙,控制飲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進行心理調適,保持心理平衡。

(二)創造良好的居家環境

指導老年人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居室採光要充分,每日定時通風2~3次,每次20~30min,室温夏季保持在26~28℃,冬季20~22℃,濕度50%左右;同時,要保障居室地面平坦,防滑,室內按需要設保護設備等。

(三)合理膳食

社區護士推薦給老年人的膳食原則應當是:①食物要粗細搭配,易於消化。②積極參加適度體力活動,保持能量平衡。另外,由於老年人渴覺不敏感,常常是感到口渴時已處於輕度脱水狀態,因此,一般狀況下應督促老年人每日飲水不少於2000ml.

(四)良好的睡眠

老年人由於新陳代謝減慢及體力活動減少,因此睡眠時間減少,每天6h左右。對於睡眠質量下降的老年人,社區護士可指導其採用如下方法促進睡眠:

1.生活規律,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2.情緒安定,勞逸結合;

3.創造適宜的睡眠環境;

4.採用睡前洗腳、頭部按摩等方法誘導睡眠。

護理心得體會5

自從開展示範病房,全科護士在護理部及護士長的帶領下,我們從環境、設施、模式、態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從前的病房陰暗、潮濕、環境簡陋,自從開展示範病房後,將病房搬至3樓,走廊變得清新素雅、潔淨美觀,病房裏温馨舒適,安靜怡然,温馨提示隨處可見,更重要是我們都用快樂的情緒,積極的心態,真誠的服務感染着每一位患者,為患者解除病痛,增添快樂。

每天早上我們7:30來到病房,為病情重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刷牙、洗臉、梳頭等,併為每一位患者整理牀單位,我們皮膚病人大多數來自農村,因為住院時間長,私人物品特別多,牀上牀下、牀頭櫃、窗台上到處都是,我們一遍遍為他們整理打掃,以保持病房整潔。我們主動熱情幫患者打開水、整理牀單元、協助更衣、協助大小便、洗頭、剪指甲等等,我們還在走廊牆上貼上了醒目的人性化標語,以提醒病人注意安全。由於我們科室很多術後病人都必須卧牀休息、制動,為了讓病人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護理,醫院還特意購買了一台洗頭機,讓患者可以在躺在牀上洗頭,這樣病人覺得住院和在家裏一樣舒適。過去病牀呼叫器響了,家屬或者患者呼叫後才能見到護士,而現在護士不斷巡迴病房,主動及時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護士在病房的時間長了,對患者的病情觀察越來越仔細,連醫生對我們都讚不絕口。記得我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鱗癌術後的病人,由於術後需要卧牀休息並且制動,術後我為患者洗臉、餵飯、協助大小便,患者出院的時候非常感謝我們,看見患者臉上的笑容真的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沒有愧對白衣天使這個稱號。

在全科護士的努力下,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病人的充分肯定,從開展優質護理病房開始,我科室患者出院滿意度調查都是100%。病人對我們工作的鼓勵和認可也大大增強了我們努力工作的信心和服務於病人的信念,病人回報給我們的每一個笑臉,每一句真誠的感謝都讓我們心裏覺得很欣慰,病人在意見欄裏寫給我們簡單的幾個字:工作很棒,加油!會讓我們很感動,對我們來説就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肯定和鼓舞,我們會覺得自己努力工作是值得的!

優質護理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我們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為患者做健康教育,要用精湛的技術贏得患者的信任,優質護理讓患者更信任我們了,真正做到了病人滿意,家屬放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mz49n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