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教學心得

《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教學心得

論文關鍵詞: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教學心得研究型教學靈活的教學方式和手段

《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教學心得

[論文摘要]在多年的公路工程管理專業《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教學實踐中,發現在《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教學中實施研究型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採用以研究型教學方法為本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既可解決本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又能保證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在工作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在新形勢下,高校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特別是職業道德素質。

1 引言

《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是土木工程類專業的主幹課程。眾所周知,所有建築物都坐落在地基上,都通過基礎把上部荷載傳遞給地基,地基基礎是建築物的根基,其穩定性和可靠性對上部結構的穩定安全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土力學與基礎工程》的突出特點是內容豐富、理論性和實踐性非常強,房建、水利和道路橋樑等工程的興建均離不開《土力學與基礎工程》的理論支持。該課程涉及的工程問題複雜多變,有時甚至出人意料,而且解決的手段和方法通常都不是唯一的,隨着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出現可能還會有更好的方法,因此教師在該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研究型教學指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真正把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放在教學活動的首位;研究型教學模式,更加關注教學過程中的動態因素的作用,既強調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又充分強調教師的指導、幫助作用。實施研究型教學模式,實質上就是開展創新性教育,這種教學模式更具有明顯的合理性和説服性。因此,在《土力學與基礎工程》課程的`教學中,採用研究型教學方法,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用教師精講為主、學生自學為主等方式,寓啟發式和工程實例教學於其中,各種方法相得益彰,取長補短,這樣既可解決本課程內容多、課時少的矛盾,又能保證教學質量。教學過程中,立足培養出基礎知識紮實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這就需專業課教師付出大量的創造性勞動。

2 教學方法

2.1 以研究型教學為核心,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土力學與基礎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重點內容,可採用教師講解為主教學;其它內容,可採用學生自學為主的教學方法。

課程中一些專業術語和基本原理,例如“土壓力”、“沉井基礎”等,學生以前從未聽過,單純讓學生自主學習,肯定會降低學習效率、影響授課進度。以教師講解為主,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本門課的最佳狀態,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教師講解為主,應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學生聽了一清二楚,知道哪些是需重點掌握的,哪些是需一般瞭解的。教學不僅要講清楚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而且要講解、啟發學生思考相關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繫,並重點突出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例如,計算主(被)動土壓力的朗金土壓力理論是基於土的強度理論(極限平衡理論)發展起來的,課前先安排學生複習土的極限平衡理論知識,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這樣學生便易於接受朗金土壓力理論。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基坑支護設計等計算中都需計算土壓力,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土壓力計算的重要性。教師精講的同時,不忘啟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創新打好基礎。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產生和更新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也許很快就會被更新,要適應這種變化,人們就必須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終身教育並不是意味着一輩子在學校學習,而是大部分要靠自己自主學習,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就要形成終身學習的思想,掌握自主學習的本領。

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教師確定適合於自學為主的內容,例如“地基處理”一章,淺顯易懂,鼓勵學生不僅閲讀教材相關知識,而且運用圖書館和網絡教學系統自主學習,在自學基礎上寫讀書報告。通過網絡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拓寬知識面,還能充分把握學習的主動權,及時掌握學科的最新動態,並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他們的探索意識和自學能力。

2.2 在教學中貫穿工程實例教學、啟發式教學等方法

研究型教學不僅注重思維認識事物的結果,更注重思維的過程,旨在為學生提供探索知識的思維方法。將實例教學、啟發式教學等方法運用於教學全過程,是研究型教學的需要。 將啟發式教育貫穿於教學全過程,給學生必要的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在介紹“土中附加應力計算”時,可以採用自學為主教學方式,因該節涉及具體情況較多,可提示學生從各情況的荷載分佈、作用面積、座標選取、計算公式幾個方面列表學習,並畫出示意圖,這樣不僅一目瞭然、而且便於學習和總結規律性。即使是精講為主的內容,也不意味着教師從上課不停地講到下課,滿堂灌,不顧學生的反映與接受程度,而是要想辦法給學生積極思維創造條件,引導啟發他們積極思考所學知識,主動接受所講內容,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始終不能忘記自己的角色是知識的傳遞者,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教學中始終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放在第一位,這對教師的知識和能力是新的挑戰,要求教師必須要有多方面知識的儲備,充分備課,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每個教學環節,對此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特別是職業道德素質。

3 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職業道德素質

高校和高校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其擁有人力資源優勢的競爭。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梅貽琦在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多次強調了自己的辦學理念:“大學之良窳,幾全繫於師資與設備之充實與否,而師資為尤要。是以吾人之圖本校之發展,之圖提高本校之學術地位也,亦以充實師資為第一義。”

高校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本學科的最新理論和先進技術,積極參與科研和生產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拓寬專業知識面,及時瞭解本專業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教師在不斷提高學科專業素質的同時,加強自身教育專業素質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本學科的最新理論、技術和工藝及時傳授給學生,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教師走在本學科的前沿,才能培養出具有高起點的學生,為學生的發揮創造提供堅實的基礎。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才能順利開展多媒體網絡教學活動。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教師考核標準的不斷提高,教師的工作壓力與日俱增,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高校教師忙於科研和生產服務,可能意味着在教學上投入的精力會減少。研究型教學卻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為教育事業全身心的付出,因此在崗位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更要加強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師要處理好教學、科研以及為社會服務的關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質量為重心的工作態度,為高等教育事業而奮鬥終身。

4 結論

《土力學與基礎工程》中實施研究型教學,採用一整套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將啟發式和工程實例教學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實踐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學生學習本課程積極性很高,自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加強。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學生具備了紮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為其在競爭激勵的社會中,始終處於優勢奠定了專業基礎。為了保證好的教學質量,教師自身素質特別是職業道德素質的提高也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2] 汪勁鬆,彭方雁,汪蕙,等.實施研究型教學,推進創新性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03;(6):26-28. [4] 王娟娣.注重實踐能力培養-《土力學與基礎工程》課程教改管見[J].寧波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4):82-8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kjg2w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