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00字(通用8篇)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00字(通用8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00字(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00字(通用8篇)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1

“提出問題是智慧,解決問題是能力。”“發明千千萬,起點是疑問。”這些名言都充分説明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下面結合具體案例説一説在實際教學中的具體做法。

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第一個信息窗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讓學生仔細看圖,圖中告訴你了那些信息?

學生説出了很多信息,其中也有無價值的信息,然後引導學生整理信息,把有價值的信息摘錄到黑板上,

(1)已經掛了26個牌子,還剩3個;

(2)給小樹掛牌的有15人;

(3)澆花的有15人;

(4)已經澆了23棵,還剩20棵。這就是第一步讓學生整理信息。

二、引導學生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學生提出了下列問題:一共掛了多少個牌子?一共有多少棵花?掛牌的和澆花的一共有多少人?掛牌的比澆花的多多少人?學生能順利提出這些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關鍵是對圖中的信息進行了梳理,去掉了沒有價值的信息,根據有價值的數學信息因而提出了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因此,在低年級的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除了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外,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對圖中的信息進行整理,根據有價值的數學信息才能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問題意識才能得到培養。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2

20xx年x月xx日上午,我有幸參加了《洛陽師範學院送教下鄉伊川縣小學數學教師培訓》,聆聽了數學專家楊建濱老師的《在"問題"的驅動和引領下實現深度教學》專題講座,讓我茅塞頓開,收穫頗多!

一、第一次明白了什麼是“深度教學”。

深度教學是建立在教師深度教的基礎,通過學生深度的學來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深度學習的重要性。

為學生的繼續學習發展做奠基,以問題為核心,解決問題為目標,自主探究為主要方式讓學生置身於複雜而有意義的問題情境,通過討論,探究,表達等學習活動,解決教學問題,發展學科關鍵能力。

三、深度教學的核心素養。

新的課程標準:四基,四能,三會。現在新課標指的“四基”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即通過數學教學達到以下要求: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四能是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過去僅僅強調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現在加了兩個,就是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三會"是指平時的教學中要多培養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嘗試深度教學,促進學生學科關鍵能力的發展。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3

7月22日,我校富有教學經驗的劉平、温樹民老師對六年級青島版數學上下冊教材進行了解讀,做出了詳盡的分析和指導。因為我馬上要教六年級了,所以我分秒不敢懈怠,仔細聆聽,努力領悟,並不時記錄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記得我在去年剛接觸青島版教材時,我一直被那些情境圖所困擾。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我認識到要把學習知識點傾向於學習的方法策略。因此,在聽兩位老師的教材分析時,我開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思考一些問題。下面談一談我個人的體會與收穫。

這一天教材培訓,兩位老師分單元進行了教材解讀,就教材各部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材的編寫意圖、信息窗、練習題的使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作了深入細緻的講解、分析與説明。劉平老師就六年級下冊回顧與整理,從教學內容的編寫意圖,例題設置的功能等,使老師們明確了信息窗包含的數學知識體系,掌握了教學的基本步驟,清楚了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特別是對新教材與原來的教材的一些變化講解得非常透徹,對這種變化如何教學,她以“數的認識”這個信息窗為例,談了自己對教學的思考,讓老師們心中有數。她對教材解讀精闢,有獨特的見解,贏得了全體教師的陣陣掌聲。

在聆聽中有了進一步的收穫和感悟,也讓我深深地覺得鑽研教材、吃透教材的重要性。其實只要我們深思教材,就會發現教材編寫的真正意圖,只有這樣才會用好教材,才會真正的用活教材,更好的做好數學教學工作。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4

巧設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給課堂增添了趣味性,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實現了教學目標的手段。

今天在看新課程視頻時,專家講到吳正憲老師在《商不變的規律》時,引發了這樣的故事情景,小猴子分桃子:3只猴子分6個桃子,小猴子們一聽不高興了説:“太少了。”;於是媽媽説30個桃子分給15只猴子吧;小猴子們還是不高興地説:“還少了點。”媽媽又説道:“600個桃子分給300只猴子吧!”小猴子們聽後高興的説:“太好了。”媽媽聽了也笑了,吳老師趕緊給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同學們,誰是聰明的一笑呢?”

雖然這只是專家在敍述,可我聽後感觸頗深,首先想:“課堂上為什麼我沒有提出學生這樣感興趣的話題呢?如果我也能巧設問題,我的學生一定能夠積極地去思考,他們的`思維也能得到相應的拓展。”再者想:“精心設計一個小小的懸念,為本節課內容塗上一層神奇的面紗,可以使學生去思考、去研究,為探究埋下了伏筆,為合作搭建一個良好的平台。”在平時的教學中,説探究、合作只是作表面文章,很少有實效地應用在課堂上,現在這一情景的出現使我豁然開朗。

在備課中就要備學生、備教材,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年齡愛好設計問題,教師還要不失時機地根據學生的提問和質疑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按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不能夠以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為目的。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5

伴着炎炎的夏日,我們開始了全縣教師的暑期培訓。我們純化鎮的小學數學教師可謂隊伍龐大,教師的年齡也相差很大,有年齡50多歲的老教師,有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不管培訓多麼累我們都堅持着,在堅持的過程中我們感悟到了很多。

在培訓安排中我有幸帶領我鎮的教師梳理三年級下冊的教材。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我真沒有認真的進行梳理過,更沒有在這麼多人的場合發言,我的壓力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我根據今年的教學經驗,認真分析了每一個單元,不僅指出教材中的內容、目標、重點、難點,我更有針對性的分析了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特別是針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展開了與大家的討論,我更是抱着向大家學習的心態與大家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全體教師共同討論了:

1、428÷4中,“十位上不夠商1,怎麼辦?”你是怎樣講解的?

2、你怎樣講解“軸對稱”這個概念的。

3、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怎樣講解第二部分積的位置的?

4、怎樣引導學生區分周長和麪積的。

沒有想到我的發言帶動了老是這麼熱烈的討論,從中我受益很多,相信教師們也受益很多。

藉着暑期培訓的東風,把我以前沒有做過的事做了,我有這麼一個機會來展示自己,同時來解剖自己,改掉以前的惰性心理,重新看自己,在痛苦中蜕變。

我感歎:我參與、我收穫、我快樂!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6

回顧這十幾天的學習培訓歷程,雖然感到很忙碌,很疲憊,但是也很充實。培訓又讓我接觸了許多新思想,新方法,我認為這次培訓後要改善自己,改善就是智慧,改善就是行動。

聽了成玉立老師的報告,使我認識到“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意識是一種探索意識,是學生創造的起點。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有思考、探索、創新、發展。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嘗試用以下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1、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消除學生的,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敢問”。

2、精心創設問題的情景,讓學生進入情境之中,自然而然的產生出問題,善於引導學生思考,創設機會讓學生問,使學生“愛問”。

3、指導學生每週寫一篇數學日記,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如:去商場、超市購物時,發現數學問題及時提出,並寫成數學日記,搞好積累,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會問”。

總之,只有讓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善於提出問題,並在教師的指導下討論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

培訓感受頗深,縱有千言萬語也難表達自己的心情,這次培訓對我來説,不僅是業務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盪滌!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7

通過這次暑期培訓,我的心再一次受到了洗禮,並且在與各同仁的交流中,教育思想產生了共鳴,我的思路再一次為她們的理論而引領。

1、能力是練出來的,而不是聽出來的。

孩子是有思想、有靈魂的個體,我們不能因為他的年齡小,就顯得畏手畏腳,什麼東西也不敢給予孩子,但從我這幾年的教學歷程中看,孩子們並不是弱小的個體,而是有思想、鮮活的個體,我們要敢於大膽地給孩子們能力範圍甚至是孩子們跳一跳就能夠的着的東西,這其中就是靠反覆的、多層次的練習,以達到他們這一年齡段的能力,而這並不僅僅是聽能得來得。

2、學會——會學——樂學。

興趣是學習知識的法寶,孩子願意學,有興趣學,自然會很輕鬆的學到新知,甚至還會探索到更加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同時,當孩子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並能靈活的運用知識,這時,孩子在有駕馭知識的能力時,自然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3、爭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

作為一個老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從教育大局出發,從孩子的整體發展着手,讓自己跟着時代的步伐走。

4、孩子們的常規要做到長期抓、時時抓、細緻抓,直到養成習慣為止。良好的習慣是孩子一生受益的財富,作為老師要不厭其煩的幫助孩子,要與家長達成統一的教育思路,讓每個孩子都更好的發展。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心得體會8

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立足學生實際,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創造的空間。

青島版數學教材以“問題情境”、“合作探究”、“問題口袋”、“自主練習”四大模塊建構教材,充分展示探究的過程,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問題情境是探究的開始,合作探究是探究的具體實施過程,是探究的主體部分,問題口袋是活動過程的一部分,是探究活動的繼續和發展,自主練習則把探究延伸到課外。其中“合作探究”給了學生張揚個性,放飛想象的廣闊空間,學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畫一畫”、“試一試”、“測一測”中,大膽地探索,成功地發現,盡情地體驗數學探究的樂趣。

教學內容的開放性給教師、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創新的空間。探究的內容的開放,教師可以自主選擇和取捨;探究方法的開放,師生可以自主選擇和創新;探究結論的開放,教師可各盡所能,盡力而為,而最終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運用數學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與學,必須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宗旨。

當然,青島版教科書只是提供了一種模式和樣本,我們要在理解和挖掘其教育內涵上下功夫,創造性地重組教材,進行優化選擇和取捨,把教科書變成“活教材”,真正領悟編者的意圖,引領學生活學活用會創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kjdd4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