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愛彌兒》讀書心得(精選7篇)

《愛彌兒》讀書心得(精選7篇)

讀了《愛彌兒》之後,在屬於他們自己的天空裏自然、快樂地成長!讓我們全方位接納兒童的世界,釋放孩子的天性,還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愛彌兒》讀書心得(精選7篇),歡迎大家閲讀。

《愛彌兒》讀書心得(精選7篇)

《愛彌兒》讀書心得 篇1

《愛彌兒》是盧梭著名的教育著作,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獻。它是盧梭20年苦心撰寫3年才完成的,發表於1762年是一本小説半論文體形式的著作。全書共5卷,以一個出身顯貴的男孩愛彌爾的教育培養為線索,全面揭露了當時封建教育的荒謬和醜惡,設計出了順應自然和發展兒童天性的理想教育藍圖。

在《愛彌兒》中,字裏行間都透露着作者對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別強調教育應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應使教育對象成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這些思想不免有其侷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兒童是無法學到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但瑕不掩瑜,盧梭以平等博愛的心懷教育他的愛彌兒,這個假想的孤兒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強迫的自由世界。但願,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幸福的愛彌兒。不難看出,《愛彌兒》的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尤其是與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是殊途同歸的。

他認為對兒童進行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要求,順應人的天性,反對成人不顧兒童的特點,按傳統偏見強制兒童接受違反自然的教育,干涉和限制兒童的自由和發展。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盧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身體強壯、心智發達而又感情豐富,能愛能仁的人,是封建政權的掘墓人。他認為當時的封建教育把人的身心桎梏得無法自然發展了,使人屈服成為現有制度和風尚的犧牲品。

盧梭認為人們生而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後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結果。而這種教育來源有三個方面,即來自自然的,來自周圍的和外界的事物。我們的本能和器官的內在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是人的教育;我們對影響我們事物獲得良好的經驗,是事物的教育。當三種教育的方向一致時,有能夠圓滿地配合時,兒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三者之中,自然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們決定的,事物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夠由我們決定,人的教育時光全由我們控制。因上,盧梭要求後兩種教育必須同自然教育配合起來,按照兒童自然發展的要求和順序去進行教育。他説大自然希望兒童珍視短暫的童年生活,關心兒童的遊戲,允許兒童充分地進行自由活動,而不應強制兒童像苦役似的不斷讀書。盧梭從觀念和先天道德出發重視教育的作用並要求教育遵循兒童天性,考慮自然的教育必須是自由的教育,因為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權利是自由,所以自然教育必須保護兒童善良的個性,使其身心得到自由的發展。他堅決反對壓制兒童的個性,束縛兒童的自由,強迫服從,強制灌輸,嚴酷紀律和體罰等封建的經院主義的教育。盧梭還認為勞動對人的生存意義重大,只有自食其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另外培養自由的方式也應該被動地接受成人的説教,或單純從書本上進行學習。他認為教師的職責在於引導兒童直接從外界和周圍環境中進行學習,幫助兒童審慎地選擇,避開無知和荒謬的東西,獲得有用的知識與合理的教益,而不在於教給兒童各種知識和灌輸各種觀點。

書中還有這麼一段話,挺值得借鑑: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

盧梭這位劃時代的教育思想家,反封建的`教育先驅,不曾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也未曾長久地從事教師工作。但通過頑強的自學和吸收前人先進的思想,通過對當時社會各個階層的深刻觀察與思考,在深刻批判封建教育不合理性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自然教育的理論;抨擊了封建教育的目標,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標培養自然人,找出教育的出發點兒童的身心特徵,強調教育應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依次實施,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兒童的興趣,反對教師、成人的干涉等,這些在當時都是極不平凡的見解,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一定的科學性。雖然由於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其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偏激性,片面性、保守性和落後性,但無數深刻的教育觀點,現在讀起來仍具有建設性和可操作性。

《愛彌兒》讀書心得 篇2

盧梭的《愛彌兒》要求打破教育要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為標準的傳統,在教育史上掀起餓一場影響巨大的革命。盧梭從他的哲學觀出發,主張對兒童進行自然教育,培養資產階級王國的新人,即自然人愛彌兒。他主張兒童接受自然教育、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教育。因此,她塑造的愛彌兒,既有哲學家的頭腦和判斷力,又有勞動者的體格和手藝,而且還有高尚的品德和博愛仁慈的胸懷。

全書共五卷,以一個出身顯貴的男孩愛彌兒的教育培養為線索,全面揭露了當時封建教育的荒謬和醜陋,設計出了順應自然和發展兒童天心的理想教育藍圖。掩卷沉思,盧梭的思想讓人震撼。他認為對兒童進行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要求,順應人的天性,反對傳統偏見強制兒童接受違反自然的教育,反對干涉和限制兒童的自由和發展。他在書中説道: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他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就是説,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這種渴求個性解放的自然教育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要讓兒童從個人活動中求得知識。冰心曾經説過:讓孩子像鮮花一樣自然生長。當然,呵護學生個性的花蕾,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地成為他自己,在現實中做起來也許很難,但我們要試試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羅盤,朝這個方向不斷努力!

首先,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不要依從學生要求什麼就給什麼,而是要給他們所需要的。還要適當地讓學生經受挫折,因為勇於面對挫折將會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如果處處對孩子呵護有加,他們只會成為温室裏的花朵,永遠不會獨立成長。

其次,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學會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做到因材施教。如何理解天性,如何讓孩子順着其天性發展呢?孩子就像一張白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在白紙上留下烙印,這一筆下去,到底是錦上添花還是塗鴉一片,值得每一位教師深思。因此,我們應該慎重對待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自然的錘鍊。

最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充分認識教育應該遵循兒童成長的自然規律。著名教育學博士李鎮西教授説: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刻也不會忘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這就要求我們要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心靈去感受。因此,我們要深刻地理解兒童、尊敬兒童,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實施不同階段的教育,充分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的生動、活潑和主動地發展。正如盧梭在書中所説: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遊戲,使他們快樂,培養他們可愛的本能。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那始終是喜笑顏開、心情恬靜的童年?你們為什麼不讓天真爛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為什麼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蹋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像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你們為什麼要使那轉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老師們,當我們為怎樣教育孩子而絞盡腦汁、黔驢技窮的時候,讓我們先解放自己,放手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裏,在屬於他們自己的天空裏自然、快樂地成長!讓我們全方位接納兒童的世界,釋放孩子的天性,還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愛彌兒》讀書心得 篇3

從大一上外國教育史王秀麗老師介紹《愛彌兒》這部書到大三《中外教育名著導讀》課中自己選擇並從頭到尾閲讀這本書,再到這門課程在大家的忙綠、批判與贊同的聲中正接近尾聲,我的感觸頗深。

首先,來談一下《愛彌兒》這本書。此書由法國教育家盧梭創作。撇開社會背景、地域文化不談,我看到得是愛彌兒在教育家的指導下,由嬰兒長至成人並與自己的所愛結為伉儷的過程。愛彌兒是幸福的,更是幸運的。看看我們現在的孩子,似乎從出生得那一刻,他的人生軌跡已由父母繪製好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從頭細想,教育真正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我想我們是悲哀的。

其次,在經典教育名著的選擇上,我想説説自己的看法。所謂經典,即經久不衰的作品。老師們給的著作名很多《最偉大的教育家》、《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大眾心理研究》、《夢的解析》等等,十有七八都是國外的,為什麼?難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為大丈夫也不是現代人所缺乏的嗎?難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不為我們感動嗎?難道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修身不再重要了嗎?我很失望。我想着去讀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學專著《學記》,不足千字的著作,而且老師在課程上也説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讀讀,可是,沒有。我沒有去批判,也沒有走歪路,仍選擇了老師所推薦的書。這就是教育帶給我們的老師,教育帶給我們的學生,我也為自己蒙羞。

最後,再説説教育名著了吧。我覺得這種另類的教學形式很好,但我沒看到老師預想的結果。記得何老師在第一節課上説如何我們每個人都好好的讀一本書,我們一百個人,最後,我們每個人就都讀了一百本書。然而,結果卻不是的。再説説我們的老師,有的教師在學生講時並不尊重學生,讓我很失望。不過,中國的老話還是有用的萬事開頭難,我想,在大家的評論中,何老師及眾位老師會把《教育名著》課辦的更好,一起期待!

《愛彌兒》讀書心得 篇4

《愛彌兒》法國傑出的啟蒙思想家盧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説體教育名著。寫於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巨大。在此書中,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

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從他的自然人性觀出發的。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享受着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之後,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從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狀況,他主張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展過程的自然教育,以培養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新人。

盧梭的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通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與自然教育密切相聯的,盧梭還主張對兒童進行勞動教育和自由、平等、博愛的教育,使之學會謀生的手段,及早地養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體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習慣。

全書共分五卷,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進行的體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愛情教育。這種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無疑是一大進步,但這種分期以及把德、智、體教育的截然分開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學的。

《愛彌兒》讀書心得 篇5

早就聽説《愛彌兒》是一本很好的書,有一次在班裏的讀書角發現了這本書,就拿回來看,但磕磕絆絆到目前只看了120多頁,沒想到這區區120頁也讓我受益匪淺。這裏我摘錄一些觀點並附上一些我的感受。

“多給孩子們以真正的自由,少讓他們養成駕馭他人思想的習慣,讓他們自己多動手,少要別人替他們做事”。我們家長往往會想要讓孩子“乖”,順着自己的心意,尤其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多麼乖巧的時候,就會心態失衡,甚至還會發怒。其實我們不就是在“駕馭他人的思想”嗎?而心情好的時候,又是有求必應,毫無原則。

“辨別善惡,明瞭一個人之所以有種種天職的道理,這不是一個孩子的事情。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這個是我比較贊同的一點,孩子是很天真的,12歲之前是一個人對這個世界感知最強的階段,如果我們把這些寶貴的“天賦”都浪費到一些機械的、毫無靈性的事情上,簡直可以説是暴殄天物了。盧梭還認為,孩子在12歲之前的主要教育目標是體育,雖然我覺得有點極端了,但也確實有它的意義。這裏的體育並不是狹義的體育或者某項體育訓練,而應該是“用身體感受世界”,去爬爬山是體育,去小區樓下的花壇裏看看蟲子也是體育,把自己的自行車搬到樓道里也是體育……。而不是忙着往那個小腦袋裏“塞東西”。

“你以為是用道理把他們説服了,其實是因為他們被你説得厭煩和害怕了。”

成年人其實大多因為太多所謂理性而沒有什麼“靈性”了,且不自知。期望把所謂的“經驗”和“生活常識”灌輸給孩子。而事實上,人都是感性動物,我們生活中大多數難解決的問題都是“感性問題(情感問題)”,而理性恰恰不是那麼難獲得的。正如呂老師總説的:在任何事情上,你們的教育都應該是行動多於口訓的,(其實這句話盧梭也説過)。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孩子很容易忘記他們自己説的和別人説的話,但是對他們所做和別人替他們做的事情,就不容易忘記。

結論就是“少灌輸,多用行動影響”,收起自己“成年人的傲慢”。

最後回到題目-多給孩子真正的自由。這個自由到底是什麼,恐怕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盡相同,也許只能家長和孩子共同去探索了。

《愛彌兒》讀書心得 篇6

《愛彌兒》這本書文字字體看着很不習慣,用“啃”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每晚必須在毫無雜念的心境下逐字逐句閲讀,才能有所領悟。熬過了前面幾十頁才稍稍有所明白:盧梭是想借着他假想的教育對象——愛彌兒來闡述他對教育的真知灼見,並希望通過對愛彌兒嬰兒、幼兒等不同成長階段的教育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看完了嬰幼兒期的教育只覺得自己看這本書太遲了,雖然他的有些想法較理想化也顯偏激:比如提出作為學生的條件是:活潑健康,絕對服從,而對於身體多病的孩子,絕對不願意照管等。但更多還是能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如:“在給孩子以幫助的時候,應當限制在他們真正需要的時候才幫助他們,絕不能依從他們胡亂的想法和沒有道理的慾望。”“多給孩子以真正的自由,少讓他們養成駕馭他人的思想,讓他們自己多動手,少要別人替他們做事。”即使是在嬰兒時期,“當一個孩子希望得到他所看見的東西時,最好還是把他抱到他想得到的東西那裏,而不要把東西拿過來給他。這種提示方法是適合於他的年齡的。”這一點經常會在不經意間被我們家長忽視了。

在《愛彌兒》96頁,盧梭論述了一個最重要也最有用的教育法則:對孩子的教育“不僅不應當爭取時間,而且還必須把時間白白地放過去。”咋一看,還真是個怪論。看看我們現在的社會,“早教中心”盛行(而“早教”也是教育界的共識)。家長們唯恐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胎兒起就要抓緊寶貴時間進行胎教,怎可讓“時間白白地過去”?細細閲讀之後,才明白“把時間放過去”,指的是“最初幾年的教育應當純粹是消極的。它不在於教學生以道德和真理,更不是知識,而在於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惡,防止他的思想產生謬見。”我非常贊同他的這一觀點。可是究竟怎樣才能防止孩子的心沾染罪惡,思想產生謬見?難道就像盧梭説的由一個老師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培養嗎?這太理想化了,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孩子畢竟是處在社會中的,是要與人交往的(而社會總是有其陰暗面的)。又或者不教給學生道德、真理或知識,學生的心靈就不會沾染罪惡,思想就不會產生謬見了?疑惑還是疑惑。

再往下看看吧。“大家都不願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要把他教育成一個博士,所以做父親和做教師的不論罵他、誇他、嚇他、教他、改他的缺點,答應給他東西和對他講道理,都操之過急,做的不是時候。”讀到此時,方才恍然大悟,“把時間白白放過去”真正藴含的意思是:教育不可操之過急,不可急功近利。不知我的理解對否。對照一下,我們現在的教育確實有點急功近利。很多家長籍着“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藉口,把孩子送進各種各樣的“早教班”或興趣班,如“英語班”、“珠心算”“小小主持人”等等。為了把孩子教育成博士、鋼琴家或者是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家長們更是“誇獎、物質獎勵或者打罵、恐嚇、威脅,答應給他東西和對他講道理”等無所不用。而這些是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惡習。而一旦孩子染上什麼偏見和惡習,就會大大抵消教育效果。就像盧梭説的“如果能把孩子健壯地帶到12歲,即使他還分不清哪隻是左手,哪隻是右手,但你一去教他,他的智慧的眼睛就會向着理性睜開的;由於他沒有染上什麼偏見和惡習,因此在他身上不會有什麼東西能夠抵消你的教育效果。

他在你手中很快就會變成一個最聰明的人;你開頭什麼也不教,結果反而會創造一個教育的奇蹟。”願我們的教育能心平氣和,遵照自然的規律,讓孩子成為孩子。

《愛彌兒》讀書心得 篇7

《愛彌兒》是一本不尋常的教育著作,開篇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這是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騰感情的文化結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作者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主張人性本善,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主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

縱使人性本善的理論是高尚的,但是從時代的立場來看,從進化的發展史來講,也是不科學的。教育如果只培養自然人是不行的,教育並非不顧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而讓人性生物般地任性發展,而是要靠教育作為橋樑,把兒童引向社會。當然,如果我們現代的教育不顧天性的發展而硬把成人所需要的向兒童灌輸,是錯誤的;但像盧梭所説那樣放縱天性而忘掉社會需要,同樣也是行不通的烏托邦。每一個國家都是按照他所需要的或者生存規律需要的人才來塑造人,這是無可厚非的。如果真的有上帝,上帝創造了我們,但是並沒有教我們怎麼樣的去做,我們也不是有意的去讓人性善的東西變壞,也不願意去強使一種土地滋生出另一種土地上的東西,更不願意讓自然的生物變得歪歪扭扭。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上帝並沒有教我們如何走捷徑,我們只好在曲折中摸索,我們的宗旨就是美好的教育!

《愛彌兒》認為我們生來軟弱,生來愚昧,我們在出生的時候所沒有的東西,我們在長大的時候所需要的東西,全都要由教育賜予我們。這種教育,我們或是受之於自然,或是受之於人,或是受之於事物。我們每個人都是由這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教育不同而互相沖突的話,那麼對他的教育就不好;如果三種教育都趨向於同一個目的的話,那麼他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愛彌兒》也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對於這一點我是舉雙手贊同的。現代的社會給我們這些在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太大的壓力,把培養人的功與過全都規因到老師的身上,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教育工作者不單只是我們這些在校的教師,還包括家庭裏的父母親長輩等。縱使我們學校的老師要負起全部的教育責任,我們也只是盧梭所説的三種教師當中的一種教師,而不可能做到是三合一的全能教師。社會應當重視家庭教育像重視學校教育一樣來對待,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從心理上放棄,有些家長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老師身上,希望老師幫他們把子女培養成龍成鳳。其實當一個孩子從父母的手上交到老師的手裏的時候,這個孩子基本已經成型。打個比方説,當我們見到一個還沒有接觸學校教育的孩子時,從他的行為舉止就可以基本判斷出這個孩子是什麼性格的人;當老師的工作只是對他進行改造,好的保留鼓勵發展,不好的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剔除,我覺得教師的工作就是一個補救的再生產的工作,原材料已經定了,教師唯有嘔心瀝血地通過一些藝術工作讓這個材料變得更加的完美。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不是在推卸責任,像我一樣的千千萬萬的教師,當然明白自己身上肩負着重大的教育使命,也在竭盡全力地用自己的良心和才能培養出社會所滿意的人才。我只是希望社會不要把所有的教育責任都推給教師,我們的教師確實是一個很偉大的人,犧牲了自己成全了別人,我們雖然願意承擔起全部的責任,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請支持我們的學校教育,一起來當園丁,共同攜手創造更美好的園地!

標籤: 精選 愛彌兒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kdwyj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