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高中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高中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高中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

今天,我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的《開學第一課》這個節目,深有感觸。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節班會中的兩個殘疾人:楊孟弘和劉偉。

楊孟弘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個游泳運動員。但是10歲時,一次意外的事故使他失去了雙臂,可小孟弘不僅未放棄自己的夢想,反而更加強烈了。他每天都在用比別人多兩倍的時間拼命練習游泳。但是,他在參加選拔游泳運動員比賽時因排名第九,落選了,他不能參加2008年的殘奧會了。他沒有放棄,他想: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條路走不通,我換條路走。於是他選擇了讀書,因為在他眼中,人生只有兩條路,要麼默默地死去,要麼就精彩地活着。他選擇了後者。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山大學。

劉偉也是在小時候時因電擊失去了雙臂,他的情緒落入了低谷。但後來有一次,他看見別人彈鋼琴,便被琴聲美妙的旋律吸引住了,他開始練習彈鋼琴。在練習彈鋼琴的過程中,由於他失去了雙臂,所以他不得不用腳趾來彈奏為手指而設計的鋼琴,困難可想而知。“用自己的方法去適應別人的方式”是他在練習彈鋼琴時説的最多的一句話。最終,他經過了艱苦的努力,成為了一位鋼琴家。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自己的夢想,全力去追逐它,不拋棄,不放棄。抱着這樣的信念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終有一天會成功。人活在世上,對於有夢想但不去努力實現它的人來説,只能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度過一生;而對於全力追逐夢想、不斷努力的人來説,卻能精精彩彩、快快樂樂地度過人生美好的歲月。

在生活中,我的理想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着,有時候想當老師,有時候想當運動員,心裏想着要怎麼怎麼樣,但我從未努力去追逐過,總是堅持一小段時間就不想幹下去了。“空想不如實幹”,如今我的理想是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為國家做貢獻,讓貧困地區的人能獲得我的幫助和鼓勵的人,我想我會堅持下去的。

為實現我的夢想,我要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長大後做國家的棟樑,準備着為國家效勞。我的夢,中國夢!

高中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

7點30分,全國兩億中小學生將同時收看中央電視台一套大型公益節目201_年《開學第一課》,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

節目分為“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中國夢”4個篇章,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試飛英雄李中華、電子商務應用大師馬雲、武術高手李連杰、電影明星成龍等知名人士參與了錄製,一批少年英雄登台亮相,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與祖國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節目還通過網絡徵集了全國中小學生的10萬個夢想,讓同學們感到非常親切。

這開學第一課為什麼選擇“夢想”作為主題?因為,人們意識到,社會要發展要進步,要生活得幸福,必須有夢想,有信仰,有追求。社會上一些社會現象值得深思:比如深圳富士康接連發生的跳樓事件;比如隨着社會價值多元化,功利主義和物質主義現象的盛行,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裏,甚至生活裏到處是拜金女、物質女……這些現象孩子們也看到了,而且對他們的影響是很大的。那麼,怎樣讓孩子的未來不走那些悲慘的老路,怎麼樣讓他們感到生活有意義?怎樣幫助孩子們未來的生活變得更有價值,讓他們所生活的時代、國家更加強盛?樹立美好的夢想和理想,是一把金鑰匙。

幾年前,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去世之前,提出了一個刺痛我們民族之心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如果目光短六十鋪淺,只看重眼前利益,沒有既為個人,也為國家、為民族奮鬥的內在動力,青年學生的未來在哪裏?中華民族的未來在哪裏呢?

温家寶總理説過:“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開學第一課》,就是想提醒孩子們要仰望天空,要有夢想。有了夢想,才有創新進取的人生,才有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

201_年,中國有一個舉世矚目的大手筆,那就是上海世界博覽會,那正是中國人民百年夢想的實現,也是千萬個夢想升起的地方。中國人心中有夢想,“中國製造”才有可能在未來變成“中國創造”。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夢想,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力,鼓勵孩子們原創和發現,尊重創新精神,對中國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夢想提供了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動力,夢想提供了信念的支撐。有夢就有未來。每一個孩子的夢想聚集起來,就匯成了明天的中國夢。

確定夢想的主題後,實現夢想的支點是什麼?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解讀夢想?《開學第一課》提供了“靈丹妙藥”:堅持、協作、探索。就是説,實現夢想需要堅持,需要協作支撐,需要積極探索。對個人來是説,就是相信自己、相信生活、相信未來。

希望廣大的中小學生從小就有夢想,一直能堅持夢想,最後實現夢想,享受擁有夢想的幸福。

高中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3

幸福如一杯淡淡的茶,雖然身在其中,但要細細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甘甜。

轉眼間體育加試的日子就要到了,而我跑步的成績還不理想,當然倍感焦急。於是,我開始執行起我的訓練計劃:每天放學跑兩圈。這看似簡單的計劃,執行起來卻不輕鬆。由於平時鍛鍊太少,一下子加大運動量,當然會不適應:咳嗽、頭疼,渾身痠痛。於是,我開始打退堂鼓了。

放學後,我來到操場,一眼就看到了早已等候在那裏的父親。我極不情願地走了過去,本想告訴他我的想法,但是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因為我知道對於“倔強”的父親,這是不可能的。我只好走到起跑線,深吸一口氣,好把我的沮喪揮去。

“準備——跑!”父親極認真地説道。我一下子衝出了起跑線,向着渺茫的終點飛奔。開始的一百米還算順利,但是跑過彎道後,各種疼痛便湧了上來。我努力試着調整自己,但糟糕的是,我不但沒調整好,反而又添了個麻煩:供氧不足。於是,我的大腦發漲,雙腿變軟,速度自然就減慢了許多。

“快跑!快!”父親的一聲催促如軍令一般傳入我的耳朵。我一機靈,趕快加速。但心中還在抱怨:哼!我這麼累,還讓我跑!不過想歸想,做歸做,我終究還是加快了速度,在堅持跑完六百米時,我意識到:該衝刺了。我深吸着氣,試圖加快速度,但是我的腿猶如灌了鉛水一般,怎樣努力都無濟於事。我搖了搖頭,心想:這下可完了!

正當我要放棄的時候,眼前突然閃過一個肥胖的身影。什麼?是父親。只見他向我招手,示意讓我追上他,便飛快地跑了起來。我咬牙向他跑去,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終於,我跑到了他的後面,緊追不捨。我凝望着父親的身影,這普通的身影一下子高大起來。這身影彷彿是洶湧大海上的一盞航燈,給我帶來了希望;這身影彷彿是叢林深路中的一塊路標,給我帶來了信心;這身影彷彿是無邊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給我帶來了動力。在這身影的帶領下,我忘記了疼痛,忘記了怨恨,終於衝到了終點,衝到了我向往已久的終點。

當我休息之時,幾聲重重的咳嗽聲敲入我的心。我回頭一看,原來是因

為剛才跑得過快,父親着涼了。我才意識到父親也已經工作一天了,而仍拖着疲憊的身子為我帶路。一股暖流衝滿了我的全身。我閉上雙眼,仔細地品味。哦!這是幸福的暖流!我靜靜地站着,細細地品味着,一起溶入這暖流中……。

幸福是什麼?幸福沒有高山的恢宏,沒有大海的磅礴,但幸福是温暖的,美麗的。只要你細細品味,幸福就在你身旁。

高中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4

2010年的九月一日,是有一個新學年的開始,我就和全國兩億多中小學生齊齊響應號召,和爸爸媽媽一起收看了由中央電視台及教育部共同錄製的——《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讀後感—高碩發。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我愛你中國”,顧名思義,是以“愛”為主題展開。共分為四個部分: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展開,通過講述四個有關“愛”的故事,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愛不是語言、不是單一的,是一個實際行動,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愛是承擔”讓我格外感動。 故事要從一個叫馬鵬飛的孩子講起……

馬鵬飛是一個失去雙親的的孩子,由奶奶撫養。但生活拮据,奶奶為了省下錢給他生活,導致雙目失明,十分絕望。但馬鵬飛卻沒有絕望,從此操起家務。而且依然上學,成績優秀,直到今天。其作息表更使在場的所有人流淚。

寫到這兒,我也不禁為馬鵬飛這種不服輸和堅持感到佩服。一個人如果能堅持幾天或十幾天,我並不奇怪。但他竟然堅持了近十年。在現在的社會中,還能有這樣“十項全能”的青少年,這讓人怎麼也無法相信,讀後感《開學第一課讀後感—高碩發》。但馬鵬飛做到了。 仔細一想,也倒不是沒這個可能,愛既然能化成力量,能讓他人分享,自然就能讓人學會承擔。

就像電視裏曾經播的,一位與丈夫離異、身患重病母親與一對子女相依為命,曾經嬌生慣養的子女,似乎一下子都長大了,互相操起了家務,照顧重病的母親,直到他們十六歲那年,母親病逝。姐弟兩個靠母親留下的一點積蓄,哥哥繼續照顧妹妹,直到兄妹倆雙雙大學畢業。這也便是馬鵬飛説的“理所當然的承擔”,是愛的力量使他們學會承擔。 如果你覺得這種偉大的愛你無法承擔,那生活中,你也可以將對事物的小愛,表現為一種承擔:

對父母的愛使你懂得幫助他們;對身邊朋友的愛使你懂的關愛他們;對老師的愛使你懂的尊敬他們……總而言之,要你承擔的不一定是大愛,還有用愛心、博愛、友愛等。 這堂開學第一課十分有趣,它既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承擔,又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

高中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5

新學期的第一課是在高一(6 )班,講的是湘教版地理必修1前 言部分:走進地理學。這是開學的 第一課,也是高一新生進入高中以 來的'第一節地理課,所以,在之前 備課的時候我就很重視。我一直在 考慮怎樣上好這第一節課,上一節 輕鬆、愉快又能提起新學生學習地 理的興趣。

45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上完課 我如釋重負,但思緒仍然停留在課 堂上,這一節課效果到底怎麼樣? 有什麼得失?別的老師會怎樣上這 節課?抱着學習的心態,我去聽了 同課頭的一位資深老教師的課,課 後又和這位馬老師討論了這節課應 該怎麼上最有效果。

我把自己開學第一課的得與失 總結如下:

首先是值得肯定的地方。考慮 到對同學們來講,既是新學期的第 一節地理課,也是第一次接觸新老 師,所以,我以一種輕鬆、幽默的 風格來對待這節入門課。通過我風 趣的自我介紹,幽默的授課風格以 及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的授課 內容,課堂氛圍非常好,效果也很 不錯。這也使我更加肯定了這種輕 鬆、幽默的授課方式,使我對以後 的教學更加有信心。

這裏重點總結這節課的不足之處。

由於考慮到上課的條理,我過 度地依賴課件,使整節課有一些呆 板,有些照本宣科的意思。更好的 做法應該是:先確定本節課的主線 索,然後利用學生們日常生活中常 見的實例來説明和豐富課堂主線及 內容2016高中開學第一課教學反思2016高中開學第一課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中忽略了課堂時間的 分配,或者説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 有做到收放自如,整個教學過程沒 有設計中的那麼流暢,致使課後剩 餘了較多時間。這個問題的解決辦 法是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應該注意 每一項活動的時間,在課堂教學過 程中注意把握,既要給學生留有思 考和活動的時間,也要保證整節課 的流暢性。

課堂上教學語言的使用還不夠 凝練,過於口語化和贅述較多,使 整個教學活動有一種繁宂的感覺。 這就要求自己在以後的教學和學習 過程中多聽課,學習其他老師的優 點,多思考,注重教學語言的組織 。

總體想來,這節開學第一課雖 然有可取之處,但需要改進的地方 還有不少,需要學習的地方也有很 多。總而言之,教學工作是一門缺 憾藝術,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這更要求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 學習、總結,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的職業素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j2rmo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