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課堂紀律心得體會

課堂紀律心得體會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堂紀律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堂紀律心得體會

課堂紀律心得體會1

一、從我自身方面找原因,可能我上課表情不嚴肅吧,我總是笑笑的,他們覺得我管不了。我試着厲害,但是我覺得我的厲害都是裝出來的,他們當然更不怕了。

二、奧數的知識難度太大,有好多題目我自己都要深思熟慮才解得了,更甭提小學生了,學校安排課時很緊,一堂課五個例題,每個例題還有三個練習配合,這都講完怕是他們本身就難以接受。做不出題目感覺有挫敗感,常常不會做就導致了習得性無助,失去了興趣,也就開始不聽課了。

三、可能我講課方式讓他們覺得沒趣兒,我主要是講例題,然後讓他們自己解題,解出來的學生給獎勵,但是,貌似為數不多的孩子願意主動思考,其他的人都不動手,就等着我講答案。

四、他們對輔導班不夠重視,我和孩子們課下聊過一些,他們都反映自己不想來補課,但是家長非逼着孩子來,就好像不補課會比別人差一樣。於是,來了就是應付差事。我批評學生,他們根本不在乎。平時用獎罰制度鼓勵他們學習,但獎勵對他們來説好像沒有吸引力,懲罰對他們來説也無所謂,人家都不在乎。説扣分,人家説:“扣去吧,我也不想要”。説考試,人家説:“考試那天我不會來的,我家有事兒。”説開家長會,人家説:“我家長一分鐘能賺好多錢,才沒時間來這裏開會,我爸要開的重要會議多着吶”

課堂紀律心得體會2

(1)教師語氣。教師的語氣,語態,體態都會影響你對偶發事件的處理。處理偶發事件時要注意速度要不急不慢,引用一些常用語言“有理不在聲高”等聽起來順耳又教育人的話,如“年輕人,冷靜點”請勿擾亂課堂,課後有理再説也不遲。不要對學生一味的“氣勢洶洶‘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能讓氣氛緩和儘量緩和,事後在進行教育。

(2)不偏心。特別注意“先入為主”的心理,如果在處理問題時對學習好的偏心,那麼你這個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會大打折扣。一定要立場公正,處理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則,獎懲分明,是非分明,不包庇成績好的,對成績差的不要有偏見,即注意這種“一好遮百醜”“一醜遮百好”的心理。

(3)冷處理。不急於處理,不急於發表意見,師生共同冷靜思考幾分鐘,以免影響課堂教學。讓學生心裏有數,課後再進行處理,讓學生説出事情原由,分析厲害關係,分析自身優缺點。不一定總讓教師來説明情況,講明道理,對於初中生來説,他們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在成長中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逐漸成熟起來。

課堂紀律心得體會3

在課堂教學中,難免出現各種課堂問題行為干擾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所以説課堂紀律是順利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通過課堂紀律管理,可以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創設一個最佳的教學環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加強課堂紀律管理,對於維持良好的教學環境,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就課堂紀律的基本內涵一般來説,紀律有三種基本涵義:

1.紀律是指懲罰;

2.紀律是指通過施加外來約束達到糾正行為目的的手段;

3.紀律是指對自身行為起作用的內在約束力。

三種涵義中,我覺得後兩種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自制力,那麼就需要教師及時進行對其進行紀律約束,當然,這種約束並不簡單的指教師去管理。課堂紀律是與課堂教學氛圍十分相關的。在課堂上要合理組織好內容,優化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讓學生過於活躍,否則不利於控制課堂紀律,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要跟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跟學生走的太近,不利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形象。

我班內就有一名課上經常睡覺的學生,觀察多堂課發現:這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少,其他學生在積極回答老師問題和老師互動時,他卻走神,沒有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去。我分析原因是他沒有體會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快樂,已致沒有學習的激情。由此出發,我在課下時,會走到這位學生身邊,詢問在課上收穫了什麼,有沒有疑問(目的是讓他意識到老師是關注他的);在平時小練中,對於這位學生的解題小毛病,我會不失幽默的指出;在之後,我點出了他課上總是走神,睡覺的問題(這時他已回主動承認,願意主動糾正)。總的收效還是不錯的,之後的課上,小練上都是很積極。

課堂紀律管理是需要教師輔助,學生自行約束的,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活動,在平時與學生相處中要樹立教師的威信,課堂上要努力關注到每位學生,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發光發彩,體會學習的樂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ekg99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