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實用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三篇

實用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三篇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三篇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我很有幸地聽完xx局長精彩的講話後,使我明白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重要性,一位好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將是一生的。

自己身為教師,在要求學生的同時,也應該提高對自身的完善。從知識、思維、修養等各方面去發現自己的缺點,進而改正。智者説:“如果你想要抓住沙子,你抓得越緊,沙子就會從你的指縫中流出,只有你的力氣適當,沙子才會握住。”所以,我們對學生的愛,應如何把握愛的“度”的問題,是十分關鍵的'。為此我覺得我們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事業心強,以事業為重,能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有愛心,熱愛學生。教師必須做到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

第二,做與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變化,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一起來學習,而不是簡單地把知識教給學生。所以我們教師首先應與學生交朋友,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還要以心換心,與他們溝通情感,成為他們的好朋友。

第三,加強學習,善於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教師應該做到博學多才,因為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才多學,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有紮實的專業知識。

第四,教師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時代的日新月異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批挑戰,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專業知識、業務能力都必須緊隨時代車輪,不斷地更新、拓展、充實、提高。

以上是我認真聽完xx局長講話後的心得體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進取,使自己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讓我對新教育又有了一個更系統的認識更全新的瞭解。

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發展為起點,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把閲讀作為實驗最重要的基礎活動。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新教育對閲讀的重視。

朱永新老師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閲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閲讀的水平,一個沒有閲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世界已進入知識世紀,一切的競爭與價值都以知識為主,而一切知識的'基礎都自閲讀開始。縱觀世界各國,凡是崇尚閲讀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頑強的民族。一個國家不能靠巨大的人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人口素質,只有重視全社會範圍內倡導閲讀,才能真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不竭動力。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動之一是“營造書香校園”,倡導閲讀生活。現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擠佔了學生讀書的空間,學校中無書可讀的現象遠未銷聲匿跡,學生無暇讀書、不想讀書的情形也不少見。除了幾本乾巴巴的教科書,學生幾乎不再有也不再讀其他的書。新教育就在這時給我們倡導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培養他們健全的心智。朱老師説,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着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晨誦—午讀—暮省”,這一兒童生活方式課程是新教育探尋的重要成果之一。讓孩子們能在他們的童年和這些美好而永恆的經典相遇,讓這些經典為孩子們鋪展一個豐厚廣闊的智力背景,從而開啟美好的人生

讓我們和學生共同閲讀,共同成長,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聞名教育家陶行知説:“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説,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説,教育更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教育承擔了使每一個社會成員社會化的重任,對中學生的法制教育在其中的意義更是毋庸臵疑。

人生在世,難免遇到難以抉擇的時候,但,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抉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尤其是我們青少年。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試教育的陰影仍然存在,不少學生成了應試教育條件下的'失敗者。他們年齡還小,心理壓力大,心理髮展很不穩定。

在他們身上,容易養成不良習慣,發生違法行為,加上一些學校應試當先,忽視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極易導致上述學生造成或輕或重的法律後果,使得青少年犯罪率越來越高。因此當前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充實和完善學校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加強法制教育,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尤為重要。

.在我們身邊,一些同學老是犯錯誤,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為: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不過俗話説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

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收集你失去辨別善惡的能力。漸漸地,你就會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

人之初,性本善。但由於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性格也會變得迥然不同。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正是學習知識,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學法,用法。學習法律是為了防止自己由於無知而觸犯了法律,用法則是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到傷害。 多數中學生都希望獲得相關法律知識,對法律問題感愛好,但卻對法制教育感到困惑。我對本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所有學生都希望學法、懂法、用法,但普遍對法制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所以我們應該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法律。其實學習法律的方式很多:可以看法制節目,可以聽法律講座,也可以閲讀相關書籍。

總之,只要我們肯去學,就不會不懂法。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作為祖國的希望,作為青少年的我們,為了我們能夠健康成長,為了我們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嚴於律己,改掉不良習慣,學法守法,做一個合格的當代中學生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edo4k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