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歡迎大家分享。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1

趣者,學之師也——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之我見

動機是指個人的意圖願望、心理需求或企圖達到目標的一種動因、內在力量。

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學習過程的核心。能使學生在愉悦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托爾斯泰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所以,只有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才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那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呢?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與愛好是最好的老師。”都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結合十幾年的教學心得,我也認為千教萬教還得圍繞“趣”字做文章。

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也曾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

導入新課是激趣的好時機。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同樣,好的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我們應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通過各種手段導入新課,啟發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學習的外在興趣引入內在興趣,由抽象思維逐步轉入想象思維,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語又云“興趣是學習的先導”。筆者從教十幾二十載,深深體會到孔老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平常生活中我們該有所感悟,如我家小兒,叫他説書本上的東西,有時一問三不知。什麼漫畫卡通、灰太狼、藍貓等卻如數家珍,倒背如流……這就是興趣之體現。我曾試着陪小兒看《貓和老鼠》,結果健忘的我居然在捧腹之後難忘劇情。竟也喜歡上漫畫卡通了。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這話不假啊!

由此,筆者也悟一真理:“樂之者方為好之者,好之者才為知之者。”

當然,“趣”在這裏包羅萬象,如:學生心目中有‘趣’的老師;有‘趣’的學習方法;有‘趣’的學習環境;有‘趣’的生活圈等。因此,作為教者,我們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徵,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自覺學習。

誠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片面看法而已。在新課改的新形勢下,各位教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方法多變,教法教法,貴在得法。總而言之,教師不管採用哪種方法教學,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如果能巧用一切策略,“趣”字當頭,就能如魚得水地馳騁於教學之中。

但,現代教育理念又“怎一個‘趣’字了得”呀!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2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及縣教研室給我提供的這次學習的機會,通過這次學習,給我很大的震驚。震驚的是讓我對網絡備課認識更深了,對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有了更新的認識,還走進了名師的課堂,感覺非常好。下面我就把我自己的感觸最深的地方説一下:

在第一天,網絡大集體備課是學習的主題。本來這假期網絡大集體備課就開展的如火如荼,趁着此機會把備課進行中遇到的問題一一解決,使我們對網絡備課更純熟了,各位老師也都積極的學習當中。

其次還聽了網絡備課比較突出學校的報告,共絡備課中的好的經驗,共同討論其中的不足。網絡備課是教育發展的趨勢,每位老師尤其年輕教師都必須熟練掌握。在此我相信網絡備課會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教學感受,使每節課都是優質的,高效的。

第二天我們很高興能夠學習新的課程標準,由一小的夏老師做的講解,從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課程理念以及設計思路、課程目標、等思路來講解的。最後從課程標準轉移到教師最關注的問題:怎樣提高課堂效率上來。她又從幾個方面進行了耐心的講解。雖然外面的天氣酷暑難耐,可來聽課的老師個個如沐春風。相信通過這次學習,每位老師對課程標準的認識更深更準確了。

進入學習的而最後一天,老師們更是打起了精神,投入到激烈的討論中。首先我們觀摩了三節老師的優質課,那種感覺真是身臨其境。不同單位坐在一起,由朱老師主持,展開了對每節課的討論,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一起分享。這時候我們彷彿變成了課堂上的學生,在那裏積極的合作着,聽了全國優秀教師的課,感覺真是不一樣:那語言、氣氛、精神頭都是讓人感歎的。

三天的學習很快結束了,短短的三天,讓每位老師都學到了那麼多的知識與課堂上的本領,相信都收穫很多。在收貨本領的同時,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我在想與名師比我那地方做的不好,與名師間好存在哪些差距,如何縮短與名師間的距離,這是學完習後腦中的疑問。與此同時,我也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再次感謝縣教研室,學校領導以及朱老師給我們精心打造的暑期盛宴,真是讓我們打開眼界,希望還有更多的機會去享受語文課堂給我帶來的震撼。謝謝!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3

—日,我參加了在實驗一小進行的全縣小學科學骨幹教師培訓會議。這次暑期培訓跟以往不同,沒有過多的進行一些理論學習,而是注重了網絡集體備課的實戰演習,觀摩了名師高效課堂。同時這次培訓也讓我深刻體會到網絡化的教學時代已悄悄的走進了我們。通過這三天的培訓,我對網絡集體備課有了初步認識,下面就談一下我的幾點收穫:

1、開闊了視野

網絡集體備課是傳統集體備課方式的一種創新。傳統備課都是“各備各課”,每位老師都專注於自己的備課;而網絡集體備課有利於發揮“集團效應”的優勢,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擴大了教研工作的輻射面,調動了參與教師的積極性,為廣大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了一個嶄新的平台。

2、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傳統備課是一個人獨立思考,現在通過網絡集體備課,每位教師只備三至四節課,卻擁有全冊教材的教案,這樣節省了許多撰寫教案的時間,可以把大量的時間用在教案的調整上。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對主備人的教案進行調整,及時記錄教學的心得體會,並整理、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監控能力,逐漸生成對教學活動本身的理性認識。

3、實現教師資源共享

所謂教師資源共享,就是要打破師資管理中的自我封閉狀態,改變教師分佈不均勻、結構不合理、人員不流動的現狀,充分挖掘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潛力幫助層次較低的教師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網絡集體備課能真正實現資源共享。教師在網絡上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心靈的對接、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地探討,實現資源的共同擁有和個性的全面發展。對於好的課件教學設計,實現資源共享,彌補了教材的不足,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4、促進教師共同成長

網絡集體備課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形式。通過集體備課可以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勢,共同提高教學質量。俗話説得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大家羣策羣力,將個人的智慧和特點展現出來,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及時將教學過程中反饋出來的信息處理,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充實教案,完善教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互動中提高工作效率,選擇最適合自己實際的教學教法,從而使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三天的暑期小學科學教師培訓結束了,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回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不僅學到了不少教學上的啟迪,更感受到了大師們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這些成功的經驗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4

沒有教師的成長,就沒有高品質的教育。教師本身是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自身的成長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而不斷學習是教師素質提升的重要渠道。我有幸參加了這次骨幹教師的培訓學習,聆聽了領導老師的講座,觀摩了名師課堂,使我受益匪淺。

冉冉夏日,多數老師享受着假日,悠然自得的玩樂。可這四位領導教師卻在為我們而準備着,為教師隊伍業務素質的提高而努力着。他們對待學習的“韌勁”、敢於實踐的“闖勁”、積累時的“恆勁”,都給了我心靈上的震撼。回首學習內容,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對科學課程標準的解讀有以下幾點領悟: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是這場課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我首先認識到自身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明確新課程的內容和基本框架,瞭解教材的編寫思路,對新課標有更深的理解。我在這種方式的指導下,也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深入把握科學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對照自身的實際情況,提高教學水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努力做到靈活的、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積極探索、刻苦鑽研、開拓科學課程改革的新局面。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瞭解科學發展的歷史。

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探究的空間,並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將探究活動落在實處。因此在活動內容選擇上,我會精心選擇適合學生探究的具有典型性的活動,由於在《科學》教材中,並非所有的內容,或所有可探究的內容都具有“親歷活動”的典型性,也並非所有由學生參加的內容都具有“親歷活動”的典型性,它需要教師靈活使用科學教材,精心選擇、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親歷活動中獲得科學教育。比如學生通過養蠶這一親歷活動,學生了解了蠶的生命週期,從中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能,也體會到養蠶的艱辛,生命的寶貴。

課標中提倡小學生科學學習“以探究為主”,不僅因為探究式學習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識,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所以,在以後的科學教學中,我要儘量為學生提供一些器材,或者發動學生自己準備一些器材,利用這些器材讓學生自己去猜測―討論-操作-驗證,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真理。

三、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是科學教學的關鍵。

要想達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必須整合,沒有其他學科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做到有機滲透,學生的科學素養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與其他學科整合,特別是與青少年科技活動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各類活動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總之,科學教育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必須解放孩子的眼睛、雙手、頭腦、嘴巴、空間和時間,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親身探索,親近科學,發現科學,才能真正發揮科學的啟蒙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5

又是一個充實的週末,雖然沒有得到休息,但是收穫頗豐,讓我在學習中成長,在學習中進步。每一次的培訓都讓我有一種想拜師的慾望,有一種脱胎換骨的感覺。

週六一整天,都是全國著名教育專家xxxxxx老師的講座。我特別佩服這位六十歲的老人,不僅會跳芭蕾,還會唱歌劇,並且還是國家二級運動員,真是魅力無窮!更佩服的是xx老師六個半小時的講座都是站着的,中間沒有休息一分鐘,這樣的老師自然讓人肅然起敬。

xx老師的講座讓我們這些學員受到的是精神的洗禮和心靈的衝擊。“教師八喻”中八種動物是最形象的比喻:知更鳥代表着神聖信念,海豚代表着創造精神,特立獨行的豬代表着知識分子人格,貓頭鷹代表着思考者氣質,狐狸與刺蝟代表着學術積澱,雲雀代表着藝術才能,螞蟻代表着田野智慧。聽着“教師八喻”,讓我覺得每一個喻體都是那麼準確生動,我們就應該做全能型的老師。

在xx老師的講座中,讓我更加懂得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閲讀,一個個典型的案例,讓我看到了老師成功背後的付出,一堂課的準備需要做大量的功課,也不知道備課教師閲讀了多少的書籍,往往這些書籍都是xx老師介紹給他們的,並且還能夠説出第幾章第幾節,甚至是第幾頁都能準確無誤,不管是美術老師,還是音樂老師,他都能給出書名及建議。天呀!xx老師真不愧是“書痴”!

xx老師呼喚教師全面捲入課程研發,要求傳統教師的角色分離。因為我們教師是學生的促進者,所以必須奉行“不干涉”政策,做積極的“旁觀者”;營造寬鬆的氛圍,做學生的心理“支持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做促進學生主動而富有個性地學習的“引導者”;促進有意義的學習,做知識的“催生者”;賞識每一個兒童,積極評價兒童,做一個令人歡欣上進的“鼓舞者”;復活課文情境,做有藝術魅力的“表演者”。

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是經驗的創生者,是教學的研究者,是教育的思想者。xx老師讓我重新認識了教師這一職業,同時也在反思自己,要想進步,就必須多閲讀多思索,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充實自己的教育思想。做個會閲讀的教師,更好地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兩場講座結束之時,xx老師都會一展歌喉為我們高歌一曲,真像是位歌唱家,聲音是那麼的好聽,我們陶醉其中。xx老師不但為我們帶來了精神大餐,而且也為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掌聲就是最好的見證。

週日上午,我們認真聆聽了xxxx市教育科學研究院xxxxxx老師的《“煉製”主張,為教學行為“轉型升級”》,讓我明白了教學主張是什麼?為什麼要“煉製”教學主張?怎樣“煉製”教學主張?明白了原來教學主張是從過往鮮活的教學經驗中“長”出來;在當下之“實然”與未來之“應然”的裂谷間“樹”起來;於典型課堂提取精髓,把內藴的可複製性因素價值“放”出來;把平素已做想做和能做的理念策略等“接”出來,從學科特質與規律中掘出內核將教學之舵“撥”出來。結合一個個的案例教會了我們如何去“煉製”自己的教學主張,聽後讓我們茅塞頓開。最後,馮老師告訴我們“煉製”教學主張及其後續行為要注意的問題及建議。

我想以後也需要改善、改造自己的教學,課堂上預設核心問題、加工性問題,生成追加性問題,在“教學主張”的引領下,使自己不斷地進步,成為家長和孩子認可的教師。

最後一場講座是幽默風趣的xxxxxx的《教學理解與教學表達》,整個會場都被笑聲籠罩。趙老師為我們詮釋了教學理解,從文理理解到男女理解,從優差理解到考試理解,從權利理解到教學理論理解,從而讓我知道了要慎用學不好的定性權和為你好的愛心權。平時這兩個權利,我一直在使用,所以或許對孩子的傷害太大了,自己都不知道。今天趙老師點醒了我,我也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慎用這兩個權利,真正地保護孩子們。

教學表達,則從怎樣研課到怎樣備好一堂課,從怎麼上好一堂課到怎樣聽好一堂課,從怎樣評好一堂課到怎樣寫好一堂課,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優秀的教師,告訴我們怎樣才能成長,這些都是我們這些做教師應該具備的素養。除了趙老師的理論知識武裝了我的頭腦,同時他的詼諧,會場輕鬆活躍的氣氛,也讓我受到了啟示,無論做什麼,都應該有良好樂觀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教育。

短暫的兩天培訓,有三位專家知識的引領,讓我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像xxxxxx老師説的那樣,我們既要有狐狸式的博覽,也要有刺蝟式的精專。就讓我們向着這個目標前進吧!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6

20xx年8月5日-8月7日,我有幸參加縣教研室舉辦的全縣小學數學骨幹教師培訓學習。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更進一步掌握了有關現代信息技術的知識,提高了認識,理論水平、操作水平也有所提高,現就這次培訓學習的收穫、體會做一總結:

一、網絡教研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教師要適應現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需要,就應該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需要。小學數學科開展的網絡教研,為我們數學老師提供了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平台。的確在教學中,我們總遇到一些困惑。網絡教研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敞開、明亮的世界。網絡教研作為一種新型的具有活力的教研方式,憑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以豐富的資源被教師們所接受,為教師搭建了開放、平等、交流的學習研討平台。

二、網絡教研的優勢

“網絡教研合作共同體”這一模式,充分發揮了各校的優質資源,整合了共同體內教師專業發展的人力資源,交流了各校的教研工作先進經驗,為資源共享,共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提供了網絡交流的平台。網絡資源共享的優勢為教師們的交流分享、專家的跨時空的指導、討論的及時跟進成為了可能。

在這裏教師對所有教育活動進行點評,這裏面有建議、有批評、有表揚;教師及時發表自己的觀點,並隨時對其他人的觀點進行分享。教師在這種跟進式的交流中思考、借鑑,在專家的點評、啟發、開拓,形成了思維的自主性,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在這裏,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不光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還要加強網絡知識的學習。

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到網絡教研學習中,在網絡集體大備課中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加大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等,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

骨幹教師學習培訓心得7篇7

今年有幸參加了市骨幹教師培訓,在這10天的培訓中,我感覺自己獲得了很大的提高。

在這次培訓中,馬培函老師做了新課程與課堂教學的講座,在這裏,讓我對課程有了新的理解與認識,而對我震動最大的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雖然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但在馬老師結合新課程講起來,讓我認識到,只有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那才會有真正的教育,吸引我的注意力,讓我全身心投入到培訓過程中去!

在馬老師的講座中,也提到了教師的專業成長,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指明瞭道路:那就是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反思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與素質!

在劉雪莉教師的講座中,讓我感覺到,數學課,不應該是單一的數學課,我們應該有與國際接軌的思想,讓自己的教學有多種學科結合的思想。應該積極學習新的理論,為培養全面發展健康和諧的學生而努力!通過中外教育的比較,讓教師對教學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這次培訓中,也有心理學角度講教師的壓力與學生心理;也有從策略方法來講如何教學的;也有從課題方面來講教師如何研究的。這都讓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與素質提高不少!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陶繼新教師的講座!

在這次講座中,我重新認識到的讀書的重要性!其實我一直在讀書,而這次,我才明白:讀書,要讀好書!這是一句多麼重要的話!

讀書,如果説是我最深的感觸,那陶教師的成長,對我來説,更是一種激勵!他能從一名平凡的教師,成長為專家,為什麼?

值得我深思的是:我也是教師,而且是專科畢業,生活條件也好,最起碼比陶老師要好得多!而我卻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師,而且還是有無數抱怨與煩惱的,一事無成的教師?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情況?也許是我的態度不端正,不能正確看待工作與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這也就是説,我應該好好學習,改變自己的工作態度!

是什麼造成這種情況?是我的努力方向不對!作為教師,應該是圍繞着教師專業成長而努力!所有的工作,都應該是為教學服務!讀書也好,學習也好,反思也好,這一切,都應該是為教學服務!而這時,也確立了我在博客指導工作中的態度:利用博客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素質與能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是什麼造成這種情況?是我的性格!在教學中,我慢慢認識到,自己的能力也不低,素質也不差,就是性格不好,容易得罪人,也就是直脾氣!而這,解決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就是讀書!在教學中,提高自己,這不就是教學相長嗎?

其實,在這次培訓中,我獲得很大的提高,我的工作態度,我的教學方法,我的綜合素質等等,都有不小的改變與提高!更為重要的是,我在這次活動中認識到,作為教師,應該學會以人為本,尊重與理解,關愛與寬容,這才會產生真正的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e0dq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