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2020最美奮鬥者心得體會(精選3篇)

2020最美奮鬥者心得體會(精選3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最美奮鬥者心得體會(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最美奮鬥者心得體會1

歲月是一首讚歌,而他們唱出了那崢嶸歲月的美麗,他們懷着夢想一路前行,讓青絲轉為白髮,卻未曾動搖過那最初的信念,他們有一個名字——最美奮鬥者。

xx年的新中國,鑄就一個民族的輝煌;40年改革開放,我們還世界一個奇蹟,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動車高鐵,港珠澳大橋,一個個舉世矚目的工程拔地而起。送“嫦娥”奔月,放“天宮”飛天,讓“蛟龍”馳騁大洋挑戰深海探測,大國重器再次燃起民族自信。大數據、雲計算,移動支付、高端“智”造,創新之花遍開華夏大地,贏得全世界的敬佩與喝彩。這些彌足珍貴的奮鬥記憶,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也浸透着奮鬥者的心血與辛勞。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習總書記曾發出過這樣的奮鬥動員令。在這個發展迅猛、競爭激烈的時代,奮鬥者能追趕進步大潮,能章盈溢彩。奮鬥者的號角已被吹響,這是屬於奮鬥者的時代。

與個人而言,奮鬥為夢想助力,為成功助跑;於社會而言,奮鬥增添社會正能量,使社會朝氣蓬勃向前跑。奮鬥的號角是歷史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選擇的結果。

奮鬥者能夠在奮鬥中充實自己,砥礪前行,能夠收穫更多驚喜。95後人大代表鄒彬,憑藉奮鬥的雙手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獲勝,用奮鬥詮釋中國實力。章丘鐵鍋傳人們,在一代代人奮鬥的積累下,彰顯大國工匠精神。收到英雄王繼才,以自己的方式奮鬥着,守護祖國江山。奮鬥者們不畏艱難,奉獻時間與汗水,鑄就自己的人生。這是奮鬥者的時代,只有奮鬥者才會被銘記。

對於國家也是如此,國家實力的崛起,民族的偉大復興,都與無數奮鬥者息息相關,與國家的奮鬥緊密相連。今天中國所取得的種種成就,又哪一個不是奮鬥博來的?從高鐵道墨子號,從移動支付到共享經濟,從5G到天眼建設,中國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中國也在以超凡的毅力在奮鬥。中國作為世界的“奮鬥者”,正在努力加快步伐,穩中求進,顯示大國風範。

反觀當下,無數青年以“佛系”為理由拒絕奮鬥,不少企業固守陳規,難以跟上時代潮流。為了成為新時代的奮鬥者,我們應該咬緊牙關,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為着實現夢想而努力,把奮鬥精神融入於工作崗位,融於日常。作為世界“奮鬥者”的中國,應發動羣眾奮鬥起來,營造積極向上的奮鬥社會,抓住科技發展的機遇,在世界競爭中充滿自信,不畏挑戰,努力發展。只有這樣,新時代的個人與國家才能不斷進步,謀求更長遠的共同發展。

敢為人先,樂於奮鬥。“何須淺碧深綠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弩筒的崗位上閃耀着奮鬥的燦爛光輝。量子研究者潘建偉,經濟體制的改革者林毅夫,數日的潛心鑽研,他們,奉行的是敢為人先,奮鬥不息的信仰。以奮鬥為槳,馳騁於自己人生的大海中,時而順風順水,時而逆流而上,就像魯迅所説的那樣:“敢做,敢想,這才是勇者的氣概”。

夢想,以奮鬥為槳,夢想人人都有,可卻很少有人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驚濤啪岸中匆匆返回,實在不是一名合格的航行者。如同司馬遷困於獄中仍忍辱負重完成史篇鉅著《史記》,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用思想的利刃喚醒着那個麻木的時代。他們的理想植根於時代之中,也在時代中奮鬥,如同鴻鵠有振翅之勇,有飛入青雲的恢弘之志。沒有經歷過風雨,怎能見彩虹?在巖峭絕壁處,舟不渡人可自渡,以夢想為帆,奮鬥為槳,必將衝破黑暗,迎接黎明。

齊億萬人民之力,振中華民族之復興。個人的夢想之帆構建祖國偉大復興的巨輪,看似微乎其微的個人奮鬥匯聚為中國前行的強大動力。古有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僅有“光纖之父”高錕兢兢業業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獻於國家,奉獻於人民。奮鬥,是兩萬里長徵過雪山,爬草地地堅韌,是秋瑾利刃下的雄闊吶喊,也會是當今千千萬萬學子奮筆疾書留下的汗珠和跌倒了仍能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奮鬥之魂融匯成海,成就中華的高速經濟與繁榮的科技事業,成就其偉大復興的夢想。

奮鬥者是國家前行的驅動力,國家為奮鬥者鋪就未來。為了實現個人的夢想,民族的夢想,奮鬥的號角已被吹響,新時代召喚着每一個奮鬥者來發光發熱。這是美好先進的時代,這更是屬於奮鬥者的時代。

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離不開科學家們繼往開來的發明與創新,而他們的名字也留在了光輝的歷史上。一個國家的製造業,只有基礎好,才能做大做強。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一號工廠首席技師王樹軍説: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工作要有盡善盡美的精神。從事高端裝備研製的他打破了精密部件、核心部件自主維修被外國廠家壟斷的局面,推動了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他們立足本職、誠實勞動,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他們守心耐勞、刻苦鑽研,於無聲處精進,不變的初心讓工匠精神薪火相傳;他們沐風櫛雨,踏雪披霜,耕耘不再只為個人夢想,真情揮灑温暖家園、天下;他們不耽於過往,不懾於開創,實現了莊嚴的中國承諾,唱響了新時代的奮鬥者之歌。他們從一個高度到另一個高度,一次次牽動國人目光,譜寫了共和國的輝煌篇章,托起了築夢新時代的信仰和力量。

新時代的奮鬥者永遠在路上,讓我們用作新時代的弄潮兒,用奮鬥成就夢想,用奮鬥定義健康,用奮鬥造福百姓,用奮鬥實現富強!

最美奮鬥者心得體會2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為國為民,先鋒衝鋒在前,這樣的民族充滿朝氣,這樣的國家充滿希望。

向英雄學習,向模範學習,必然激發奮進的激情,所有向前向上向善的力量,必定產生推動不斷社會進步的強勁動力。按照中央統一部署,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xx週年,廣泛開展先進模範學習宣傳活動,“最美奮鬥者”學習宣傳活動在全國全面鋪開。近日,各大媒體紛紛刊載他們的事蹟。據悉,根據各地各有關部門意見建議,經報中央批准,“最美奮鬥者”評選表彰名額由最初的200名調整為300名。應社會各界要求,在評選過程中增補了部分老英雄、老模範、老先進、老典型個人和集體作為推薦人選。由此可見,社會參與度之高,對老前輩的認可度之高,更彰顯出全社會對先進模範的高度認同。

“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涵蓋了新中國成立xx年來的各個不同歷史時期湧現的忠誠於黨、報效祖國、紮根基層、服務人民的英雄模範,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鮮明的典型性、強烈的時代感,是永載史冊、彪炳千秋的“羣英會”。他們的名字為我們所熟悉,他們的事蹟廣為流傳,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的每一個歷史時期,到處都留下了奮鬥者披荊斬棘的光輝足跡。

奮鬥的人生最幸福,奮鬥的姿態最美麗。每一位“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背後,都有一段精彩鮮活、富有説服力的故事,以小見大地詮釋了愛國奮鬥奉獻的偉大精神,揭示了新中國篳路藍縷、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他們當中,既有黃繼光、邱少雲、王進喜、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歷史上的楷模,又有羅陽、黃大年、南仁東、李保國、張富清、王繼才、杜富國等新時代的楷模。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智慧和汗水,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譜寫了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的壯麗篇章。

今日之中國,已然屹立於世界東方,實現了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回首新中國xx年,有激動更有感動,我們要永遠銘記新中國篳路藍縷、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我們要永遠銘記英雄模範承載的`愛國奉獻奮鬥精神,我們要永遠銘記各行各業奮鬥者為黨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貢獻,在全社會唱響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的昂揚旋律。

幸福源自奮鬥、成功在於奉獻、平凡造就偉大。“最美奮鬥者”是全社會學習的榜樣,是最強正能量,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

最美奮鬥者心得體會3

近日,278名個人和22個集體當選“最美奮鬥者”,這份沉甸甸的名單,涵蓋社會主義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既有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歷史上的楷模,又有黃大年、南仁東、李保國、張富清等新時代的楷模……他們身處不同時代、不同崗位,但都有同樣的特點,都是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都以“揮灑汗水、忘我拼搏”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奮鬥者的“最美”風采。

以“勇於擔當敢為先”的鬥爭精神,做努力奔跑的追夢人。“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鬥爭就會有犧牲,要鬥爭就會有付出,奮鬥者的腳步從不停歇。戰爭年代,他們堅持衝鋒在前,毫不退卻;和平年代,他們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勇於鬥爭的精神始終藴含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中。無論是開啟浙江義烏的發展傳奇的謝高華,還是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屢立奇功的“大功三連”,亦或是以紅手印開啟農村改革小崗村“大包乾”的帶頭人.....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讓夢想從“圖紙”變為“現實”,最少不了的還是勞動者們的堅韌勇氣和鬥爭精神。因此,無論身居何位,黨員幹部都應勇於面對各種風霜雨雪、烈火考驗,勇當勁草真金,把鬥爭精神轉化為挺身而出、化解矛盾的不竭動力。

以“擇一業而終一生”的奉獻力量,做勤勉務實的勞動者。有一種精神,叫甘於平凡;有一種情懷,叫傾情奉獻。在現實的磨礪與歲月的淘洗中,堅守理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貴在執着,難在堅守。侯雋説:“高舉起不倒的紅旗,接過父輩手中的工具,將路上殘石除盡,積雪掃清……為了這一切,我願獻出終生!”

所以她響應組織號召,紮根天津寶坻57年;林巧稚稱自己是“一輩子的值班醫生”,所以她未曾婚育,將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醫學事業......他們將對黨組織和人民的深情與感恩,化為了服務人民的切實行動,化為了立足崗位的不懈奮鬥。身為黨員幹部,自當涵養這般“擇一業而終一生”的大魄力、大情懷,時刻把入黨的初心和誓言銘記在心、把為民服務的宗旨融入血脈,堅守崗位、認真工作,把責任和擔當鐫刻在平凡崗位上,對黨組織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以“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家國情懷,做腳踏實地的奮鬥者。“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小家”同“大國”同聲相應、緊密相連,是華夏兒女的精神原鄉。甘祖昌和龔全珍夫婦,一位是將軍,戎馬一生,卻放棄理應享受的待遇回鄉務農,帶領鄉親們向貧困宣戰。一位是教師,卻放棄城市優越環境,毅然跟隨將軍丈夫紮根貧苦山區,投身教育事業……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卻在面對更多需要自己守護的人民羣眾,選擇舍“小家”、顧“大家”,以實際心動詮釋了“有國才有家”的精神座標。無論何時,黨員幹部都應將家國情懷牢記在心,使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多問問自己為國家能做什麼、做了些什麼,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社會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努力進取、不懈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9g08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