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熱門】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4篇

【熱門】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4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心得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4篇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

第一次接觸華東師範大學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是在灌南交流學習期間。還記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縣六塘小學教科室相帆主任榮膺灌南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縣教育局為了勉勵大家,特選贈了幾本具有紀念價值的教育專著作為獎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隨後,相主任就在每週舉行的“主題分享”活動中,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學校的每一位教師,從而,在六小校園內掀起了一股研讀“生本”,踐行“生本”的改革熱潮。

現如今,我縣教育局也將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為我縣教師今年上半年的必讀書目,足見這本書的教育指導意義非同一般了。

郭教授在書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紹到,他是通過以一個低年級成功的教育實驗改革實驗,作為引發思辨的源點,真實生動地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似乎開創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讓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學生的天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收穫像鮮花怒放。“我們把這樣的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為生本教育體系。”隨後,提出了“各個年級都行嗎?”迫切疑問,繼而通過大量的,真實的,鮮活的案例佐證這樣的觀點“只要保持生本狀態,只要不斷開發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封閉它,只要始終保持情境的適度挑戰性,只要讓學生有適合其年齡特徵的舞台,只要永遠使學習帶有與他們個體相聯繫的意義,在他們所認識到的越來越多的事物的比較和啟發之下,他們的求知和表現的要求就會更為強烈。”

生本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要讓兒童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兒童的內部自然來進行教育或教學。筆者認為,生本,生本,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為根本,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根本,以充分發掘學生潛能為根本,以強力保持學生追求的天性為根本。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對現行教育的深刻反思,是對人性迴歸的深切呼喚,郭教授作為“生本理念“的吶喊者,倡導者以及踐行者,很是關注現行教育是否能夠依據“人”自身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教學,他顯然是教育改革征程中標杆,是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的“教育理想”的追隨者:找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鬧、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2

翻開《教育有悟》,初讀感覺這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裏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學生考試作弊啦、新生點名啦、教師板書啦、課堂上表揚啦……

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麼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為學生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莫不形成反饋,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為一個雙向動態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是關於針對後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後進生。“後進生”不等於“後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生”當“人”,就不會再有“後進生”了。因為教育的奇蹟在於: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藴含的思考。內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摯的情感,讀着讀着,我被故事內容所吸引,所感動,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為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師,為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如何激發中間生的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如何讓班幹部樂於奉獻而毫無怨言;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它告訴我們什麼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讚,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温暖學生,亮麗自己!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是“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為了每位學生”。這裏的“一切的人”不僅指學生,還包括教師、校長、父母和一切與教育有關的人。新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讓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過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學生的生存狀態、學校的發展模式、教師的科研範式來實現這一目的。在我看來,實現這一目的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

我們一起閲讀、一起思考、一起寫作。老師和學生一起閲讀、共寫隨筆,無論對老師還是學生都是一種督促,有利於養成良好習慣,共同編織有意義的生活。為了寫得精彩,就必須做得精彩、活得精彩。閲讀滋養底氣,思考帶來靈氣,實踐造就名氣。

我們一起晨誦午讀暮省,探索積極的生活方式。新教育實驗的兒童課程包括晨誦——用詩歌開啟新的一天,午讀——用美麗的童書滋潤童年,暮省——學會反思的生活。其實,這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也同樣適合教師,教師要和學生一起晨誦、午讀、暮省。

我們一起推進每月一事。我們一起學會吃飯,學會節儉;我們一起不闖紅燈,學會遵守規則;我們一起種樹,培養公益意識;我們一起踏青,親近自然;我們一起掃地,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善於勞動;我們一起唱歌,學會欣賞藝術;我們一起玩球,學會健身;我們一起笑着和別人打招呼,學會交往;我們一起閲讀,一起求知;我們一起寫家書,學會感恩;我們一起演説,學會表達,培養口才;我們一起寫日記,學會堅持,學會自省。

我們一起構建理想課堂。課堂是屬於學生的,老師是課堂的護衞者、服務者、促進者和協作者。構建理想課堂,落實有效的教學框架、發掘知識的魅力、實現知識社會生活和師生生命產生深刻共鳴,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我們一起聆聽窗外的聲音,一起培養卓越口才,一起建設數碼社區,一起締造完美教室,一起研發卓越課程,一起合作共建家校……

我認為,在新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努力做到一下幾點: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要首先做到。

比如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等等,我們老師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學生閲讀、寫作、演講、關心社會。教師要為學生樹立積極正面的榜樣。教師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生才會有法可效。《論語·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教給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讓學生學會如何對待未來、對待工作、對待社會、對待學習、對待他人、對待自己。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回想我的教育經歷,我的老師們教給我的很多東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時。

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

要特別注意的是是“影響”,而不是改變。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充實自我,通過專業閲讀、專業寫作和專業共同體來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向學生學習。

“三人行,必有吾師。”學習他們的純真善良、充滿活力,學習他們的堅持和較真,學習他們敢於提出質疑……

我們一起行動,一起堅持,一起成長。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來創造。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又一次拜讀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用心讀完後,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她,並不遙遠,她,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

這本專着在教我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孩子學習。"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為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孩子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面對我們的孩子,面對他們突然冒出的新花樣、新想法,我們常常會發出感歎:現在的孩子啊,我們常常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時,你的腦海裏應敲響警鐘:你已經落後於你的孩子了。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於酒囊飯袋、行屍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一線教師。這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二是用思想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於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複,不可替代,無比高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着承認孩子的差異,承認孩子的未完成狀態。教育應從寬容開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8y348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