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1

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實現和諧家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構建和諧社會又為實現和諧家庭提供了保障。社會和諧離不開家庭和諧,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保證每個“細胞”都真正和諧了,社會整體才能健康發展、充滿活力,促進和諧的目標才能最終實現,同時,構建和諧社會又為實現和諧家庭提供了重要保障,可以想象,沒有一個和諧的社會,家庭和諧也不現實,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一、和諧社會的內涵理解

和諧,是指 “配合得適當和勻稱”,延伸廣義是指是各種矛盾和關係配合協調,使之相生相長。社會是指“由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構成的整體,也叫社會形態”。所謂和諧社會,就是構成社會的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各方面利益關係得到有效的協調、社會管理體制不斷創新和健全、穩定有序的社會。具體地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有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全面進步、富裕安全、穩定有序、充滿活力、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和的一個社會理想。

二、和諧家庭的內涵理解

家庭是以婚姻為基礎,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以社會道德和法律認可的社會生活的組織形式,由世間關係最親密、情感最深厚的人組成,是人類共同生活的基本單位。幸福和諧家庭是以家庭成員的全面發展為基礎,以營造積極向上的家庭價值取向;民主平等、團結友善的家庭(鄰里)人際關係;勤奮好學、艱苦奮鬥的家庭創業氛圍;遵紀守法。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2

家風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在一個家庭,老人要宣揚家風,結合自己的經歷,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晚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我的父母沒多少文化,但他們以自己的人生經驗一直告訴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親常給我講身邊的人不孝的結局。比如附近三個盜墓賊,沒一個善終。如有老人無疾而終,父親感慨,説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終。從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個人的規律,當違背了這一規律,人就有災難。

馬克思與女兒有這樣的問答。問: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麼?答:剛強。問: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麼?答:温柔。其是,這個話題與家風有關。男兒當自強。這裏的自強一則是韌性剛強,一則是有理想抱負。男人無志,家道不興。一個男人定要有責任有擔當,否則,在家庭中沒地位。你啃老或吃軟飯,別人能尊重你麼?農村人説,女人不柔,把財趕走。所謂旺夫相,實則是慈眉順眼的賢嫻之態,不是女漢子,更不是河東獅吼。用老人的話説,悍婦不僅不利,而且賤己。

家和萬事興。對一個國家而言,強盛祥和很重要,對一個家庭而言,和睦和諧更是關鍵。比如在家庭裏,長者處事公道,晚輩心服口服。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融洽。有了困難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有好家風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數。然而,虎父無犬子。他們的後人也往往是一時俊彥,如曾國藩之孫曾紀澤、孫曾廣鈞,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張之洞之子張權,李鴻章之子李經方、侄李經羲,譚繼詢之子譚嗣同,陳寶箴之子陳三立等等。梁啟超五個兒子三個院士,一個上西典軍校,一個上南開大學。我以為,他們的兒子沒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這與他們的家風家教密切相關。《曾國藩家書》便是明證。

城市化之前的中國農村是熟人社會,那時,家風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親後,雙方都要要打聽對方的家道,説到張家李家,有時甚至剖根問祖。一般來説寧折十座廟,不拆一家親,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要麼不説,要麼只説好。但是,有實在人説實在話。有人會這樣説,説人家那家人從老到小沒的説。娶媳婦看丈母孃,説丫頭她媽是個好人,賢慧本分,鍋灶好針線好。如果有什麼問題,比如説,有人説,娃娃我不瞭解,但他們爺爺就是個龜賊、她奶奶作風不正等等。往往或許就是這麼一句話一門親事黃了。農村稱這種人是“塞磚頭”的。由此足見家風家道的重要性。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試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風、好家道,自然就會有好社會、好世道。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3

孩子的成長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方面。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為了給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20xx年8月21日上午,縣教育局特邀請教育專家白薇老師到廣平縣第四實驗小學為我們做了一場生動感人的講座,使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家風,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家風的形成乃是父母德行素養的薰陶。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着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智商與家境沒有太大關係,與孩子在這個家庭裏獲得的尊重,愛和鼓勵有關。一個孩子的成長依靠的是父母真正擁有的東西,比如愛,把這種愛化作責任,化作智慧,化作力量,盡我所能,傾我所有,即使是一株小草也要讓它舒展茁壯!

我們選對了愛孩子的方式,才可以真正把愛傳遞給孩子,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我們只能誠懇地接納這種不完美才能全情愛家人,才能收穫一個温暖的家,一顆美好,善良,勇敢的心靈。

行動比什麼都重要。我們每個人都守護着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門,門外可能寒風凜冽,荊棘叢生,但更有陽光,雨露,和花香。讓我們一路同行,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吧!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4

在我看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同樣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氛圍。家庭教育對孩子從出生到小學階段顯得尤為重要。而一個成功的教育同樣離不開和諧。

一、朋友相待是和諧教育的前提。

和諧教育重在相互溝通,彼此成為朋友。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也只有這樣,你才會指引着一個從“不懂事”到“自以為是”的孩子漸漸的長大懂事。

讓孩子把父母當作自己的朋友,也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首先你要會和他玩,並且與他做喜歡的遊戲或活動。玩的過程是你教育的過程,也是你成為他朋友的第一步。其次,你不能把他當作是還不懂事的孩子,應該讓他明白,他也可以為你排憂解難,你也需要他的關心和幫助。例如,我們會當兒子的玩伴,一起下棋,一起打球,一起上網打遊戲……我們會為單位的事,生活中開心不開心的事,在家庭中進行探討,也會讓兒子發表發表見解,為我們想辦法,拿主意。我們把兒子當作朋友,當作我們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他也會主動與我們交流,經常把學校中的、生活中的趣事、高興事、煩惱事説一説。這樣,我們就能隨時瞭解到孩子的思想動態,引領着他健康的成長。

二、民主平等是和諧教育的基礎。

要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父子母子關係,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感情,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的批評或處罰,一定要尊重事實,處理得當,決不能主觀武斷地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思維確定。不能總認為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還得大人做主,家長“一言堂”。其實,應該更多的讓孩子拿主意,不管是生活、工作、學習中的大小事情,都可以讓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員發現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並尊重他的意見和選擇,讓孩子自由充分的展現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價值。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的過程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情感。家庭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着對孩子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平等和互相尊重。比如:在家庭中也可以經常開展家庭會議、交心談心、星星評比等活動,讓孩子測評測評爸爸媽媽的表現呀、舉手表決有關事宜,互相交流交流感情等。

三、和諧家庭是和諧教育的保障。

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孩子快樂成長的搖籃。作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的做到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夫妻恩愛,語言、行為文明。孩子有着慈祥爺爺奶奶的.愛,有着恩愛父母的愛,在這和諧、樂融融的大家庭,才會有健康的心靈和對美滿生活的快樂追求。

在我家,幸福和快樂時刻洋溢。一早起牀會聽到大小男人歡樂的歌聲,或兒子大聲地向家人們道“早安”。上班了,上學了,我們會互相吻別,祝福一天的快樂。晚上,兒子也總會帶着爸爸媽媽的愛,掛着幸福的微笑甜甜的入睡……生活中,不要避開孩子的浪漫,一些小小的舉動,一些美美的話語,會給孩子一片晴朗的天,讓他快樂的自由翱翔。

四、方式方法是和諧教育的`根本。

家庭教育同樣要講科學性、藝術性。教育的科學性是指教育的內容健康、科學、合理,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教育的藝術性是指在內容傳授、教育方法等方面有所創新,有所技巧,讓孩子願學、會學、樂學。讓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是快樂的而不是痛苦的。

快樂式的教育。教育孩子我們首先應該保持輕鬆愉悦的心情,試想孩子面對一張嚴肅或“黑”着“板”着的臉,容不容易接受你的觀點或指責呢?其次,我們不能一味的只會讓孩子看書、背書、做作業……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教育會引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説過“生活即教育”。我們和諧的家庭教育主要就是在生活中不斷充盈孩子的智慧。讓孩子從生活中領悟科學、領悟道理。例如:每到週末,我們一家人都會外出玩耍,或逛濱江路、或去打球、爬山等等。在遊玩的時候,我們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成語接龍,才藝表演,猜迷語,説笑話,編故事,探討問題。這些活動兒子可喜歡啦!既活躍了氣氛,又鍛鍊了兒子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鼓勵式的教育。鼓勵是對孩子能力的尊重和信任。多用鼓勵之後,你會發現,孩子培養了自我意識,並能愉快地承認和改進自己不足的表現。要讓孩子清楚的看來通過自己的努力所獲得的每一個進步,每一份收穫,每一次成功。父母也要樂意與孩子共同分享他進步、收穫、成功的喜悦。例如,我家兒子從6歲開始學習鋼琴。學琴之路是枯燥乏味的。雖然孩子時有抱怨比其他同學玩的時間少,但他每天總會自覺得抽出至少1個小時的時間練琴。那是因為他的琴聲能讓他的爸爸媽媽歡快得在屋裏跳舞,他的琴聲能得到左鄰右舍的羨慕和讚美,他的琴聲能得到台下無數人的掌聲……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學無止境的學問。成為一個稱職的,合格的,孩子喜愛的父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和諧是一種美,更是一種境界。和諧,是家庭教育的永恆!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5

現在班中大部分孩子都比較認真,比剛進入二年級懂事了很多,學習,紀律各方面也有所進步,但還是有那麼一部分孩子,總是令我很失望。小恆,清秀可愛,喜歡畫畫,看課外書,字跡端正,發言聲音很響亮,課後愛與老師嘮嗑。但他卻是一個不自覺的孩子。作業拖拉,速度慢,經常會發呆。怕吃苦,容易失去動力。

媽媽曾做過老師,自身素質較高,在上海一個公司工作,早出晚歸。爸爸在太倉外企工作。兩人每天都要6:30回家。

上學期瞭解到,放學奶奶領回家之後,他就是看電視,玩。到父母回家,才開始做作業。再加上媽媽比較嚴格,對作業質量要求高,因此經常要到9,10點睡覺。早上就更加沒精神,連吃飯都會發呆。為此,我和他也交流過,希望他養成好的習慣。但似乎效果不大。也曾有一陣,放學後在我辦公室做作業,然後再由奶奶來接。但由於奶奶要接幼兒園的小孫女,不方便,就也做罷。原以為這學期應該好一些,誰想,一天晚上9:00,她媽媽在qq上和我訴苦了。現在,他是有一個阿姨接回家,就一個人在家,那情況就可想而知了。他的父母經常和我交流,他爸爸表示,自己對孩子要求不高,只要他快樂。認為他媽媽對他太嚴格了。而他媽媽則認為,自己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怪他爸爸什麼都不會管,太放任,自己很累。

我仔細分析他們的情況,還是覺得他們都要有些改變。爸爸的要求似乎太低了,低年級,必須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如按時完成作業,同樣培養一些好的學習品質,如刻苦,鑽研,仔細等。媽媽的要求可能稍微高了一些,如在檢查他的作業時,發現有問題,會怎樣的重做。批評,教育是必須的,但久而久之,孩子會失去信心,反而對學習產生厭倦。媽媽額外的還會再加一些要求,孩子可能接受不了。因為對於孩子現在的情況,首先要保證學校的內容完成,對學習要有興趣,媽媽要求太高,心太急,所以經常折騰到很晚。自己累,孩子也累。

我如實和他們説了我的想法,希望他們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好好地交流,達成一致。

針對這個情況,我在班中進行了調查。放學到家的時間,完成回家作業的時間,看課外書的時間,睡覺和起牀的時間。放學後一個人在家,還是有大人陪着。小女孩楊菁也經常一個人在家,自己吃晚飯,自己洗漱睡覺,而她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對一些能及時完成作業,早睡早起的孩子,尤其是大人不在,能自己管好自己的孩子進行了大力的表揚。希望能以此讓對小恆有些觸動。

作為一個老師,其實非常清楚,儘管我們日復一日地進行着我們的教育,但是真正六年裏被我們改變的學生有多少,學生又被改變了多少。很多家長都和我反映,孩子在家和在學校是兩個樣,孩子只聽老師的話。這是我們想要培養的人才嗎?其實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學校。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6

英國作家薩克雷説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説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

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着認知潛力和行為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3~4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説,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和諧家庭活動心得體會7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

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8ge0d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