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精選6篇)

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精選6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精選6篇)

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1

按照老師的要求,我通讀了《小學生家長手冊》,感覺受益匪淺。以前對孩子的教育也掌握一些片面的知識,但不繫統,只是想到哪做到哪,通過閲讀本書使我體會到作為新時期家長應當緊跟時代步伐,更新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作真正履行職責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只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而應當是孩子的教育者、關心者、期望者、鼓勵者、指導者、獎勵者、合作者、評價者、約束者、懲罰者等,作為家長我們要充分的扮演好這些角色。

通過家長自測,我感覺自己作為家長,大多數是做到了,但個別問題還需要在今後的生活中多注意。比如第(10)條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我做的就不太好。總感覺有時間應該讓孩子多學習、看書,再就是想給孩子留點自由空間,所以就沒有強調讓其做家務,其實這樣是很不好的,做家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俗話説“心靈手巧”,做家務是一種手腦並用的工作,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協調能力。第(27)條要求家長與學校和老師保持經常聯繫,以前對孩子的瞭解只能從孩子的描述中得知,這樣的瞭解是很片面的,不能對孩子其他方面有針對性的教育,以後要加強與學校和老師之間的聯繫。

在學習方面,不能一味地追求孩子的高分,而應該從小培養其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曾説“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在輔導孩子時,要重視指導,應告訴孩子方法而不是結果。

在孩子日常生活方面,通過第三章的學習,使我懂得了如何去培養一個好孩子,如何塑造孩子的良好行為,如何指導孩子去花錢,以及如何有效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家長的作用是很大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好孩子的日常行為習慣,會使孩子受益一生。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一點不錯,泰戈爾曾指出,預測一個人的未來成就,智商至多能解釋其成功因素的百分之二十,其餘百分之八十則歸因於、其他因素。因此,情商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所在。情商是指自我激勵、百折不撓;控制衝動、延遲享受;調試情緒;不宜煩惱;善解人意、充滿希望等。一個情商高的人,常常能清醒地瞭解自己並把握自己的情感,能敏感的感受他人情緒並有效地反饋他人情緒,往往能在生活的各個層面,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面的優勢。這些人的生活往往更有效率,更易滿足,更能運用自己的智能來獲取豐碩的成果。所以,我要按照手冊上的方法好好培養孩子的情商,使其適應將來的社會。

在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是與人相處。其實我小時侯就是一個不愛與人交往的孩子,所以有時候孩子遇到一些交往中的麻煩我也會不知所措。通過學習,使我學會了如何教育孩子去正確的與人交往,會處理一些與各類人在各種情況下所發生的問題。

孩子的學習、健康很重要,但安全更重要,要教育孩子從小樹立自我防護意識,注意交通安全,預防一些以外事件的發生。我最擔心的是“校園暴力”。孩子們都是未成年人,在學校不免發生一些衝突,或有些“小霸王”故意挑起事端,受欺負的孩子往往情緒低落,覺得自己無能,害怕上學,擔驚受怕,學習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希望老師關注孩子們的一些動向,相信我兒子的學校不會有類似事件的發生。

説起棍棒教育,我覺得這要根據自己的孩子而定。我兒子是一個比較老實、聽話而且膽子比較小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如果經常動棍棒的話,他會變得更膽小更不敢表達自己的思想了,所以我對兒子一般不動手。這樣對孩子也是一種尊重。

今後我會按照手冊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並嚴格要求自己,把孩子教育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未來有用之才。

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2

《小學生家長必讀》這本書,在女兒幼兒園的時候學校就發了一本,但是我沒有看。因為從學校的教育來看,仍是很傳統的教育,既然教學是傳統的,舊的,書也應該一樣。我是這樣想的。但這次又得到這本書,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我看了看,雖然還沒有看完,但感受已然很深。

就書的內容來説,吸取了當今社會比較新潮的教育觀點,與傳統的舊的教育觀念有非常大的差別,這正是我們這些做家長應該努力學習並實踐的。曾經讀過一句話,大意大概是這樣的:我們從生下來就不停地學習,學習很多人文地理科學知識,但有一樣我們從來不曾學習,在任何大學裏甚至都沒有這門課,就是如何為人父母。做父母只要達到了法律規定的年齡,身體健康就可以了,從來沒有説做父母之前要經過學習培訓,然而事實上為人父母是最需要學習的。

顯然迄今為止,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沒有經過任何的學習受過任何的培訓,我們做父母的方式方法都是從我們的父輩繼承而來。我們的父母如何對我們,我們就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或者父母是如何對我們,我們就不再那樣對待我們的孩子。我屬於後者。我努力克服我小時候家庭給我的負面影響,儘量不去打我的孩子,但我做不到不罵她。因為我還不能做到超越自我。這正是我要花時間花力氣去學習去解決的事,為此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比照我的父母談幾點我感受很深的問題,也是我們家長需要改變的幾個看法。

一、小孩的任務是讀書,讀書只要成績好就可以了。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還是這樣認為的。其實人從生下來就在學習,學習説話、走路、觀察,我們在學習中慢慢長大。讀書只是社會發展到現代,知識海量增長,我們不得不花時間力氣去專職讀書。在社會與生活中,做人做事比讀書更重要,弟子規説:“有餘力則學文”,就是這個道理。

我的父母就是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就行了,尤其是小學階段他們還經常讓我看書學習而不讓我去勞動,哪怕甚至是為了幫他們分擔家務或做力所能及的小量勞動。其實我是真心想幫父母分擔,可他們並不理解,反而加以斥責。所以小時候為了偷懶,我經常擺本書在面前看,以學習為藉口逃避做家務。當然這產生了兩個非常明顯的後果:一是越來越不想替父母分擔家務或勞動。小時候我想幫他們,他們不讓我幫;當他們想要我分擔的時候,而我也有能力分擔的時候,我已經養成袖手旁觀的習慣了。二是人越來越懶惰,讀書比做事更輕鬆,做人比做學問更難,我始終是這樣認為的。但從小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怎麼會勤快起來?懶惰的人怎麼會上學習的路上揚帆千里呢?“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生活青睞勤勞的人,學習亦如此。勤勞是生活的祕訣,也是學習的祕訣。

因為只重視成績而養成許多不良習慣與嗜好的人比比皆是,失敗的例子越來越多。有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考入名牌大學後沉溺網絡幾次被退學,但又幾次又考上,別人都畢業工作了,他還是考學與退學中徘徊,這樣的人學習成績好又有什麼用?這不是教育的初衷,也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結果。

學習是全面學習,素質是綜合素質。如果一個人成績好而道德敗壞,他對社會的危害將會更大。幸好我們的教育現在已經看到這個危害,雖然我們還不能擺脱舊觀念的束縛,但只要我們努力,就會衝破牢籠贏得一片嶄新的天空。

二、要求過高打消學習積極性,讓人產生負面情緒。我也不記得小學時父母曾經對我是怎樣要求的,但有一次與同學見面時,同學説我有一次因為沒有得三好學生而不敢回家。我也深感震驚,同時也感受到了我當時的無助與悲哀,還好我有純真善良的同學。我一直以來就非常羨慕別的同學,為什麼別人只考了一點分,他的父母依然愛他,我就算得了三好學生,父母也不見得滿意呢?久而久之也形成一種學習只是為了讓父母高興,取得好成績只是為了炫耀,並不能理解學習是為了自己。當年齡越大,逆反心越強的時候,學習的樂趣與動力越來越少,學習只是被迫完成任務。

高壓之下的我,從來不曾感覺學習有大的進步,到後來越來越討厭學習,直至產生厭學的情緒。到高中時更是覺得,這輩子再也不讀書了。事實上,學習是終身的學習,好的學習習慣與方式方法讓人受益終身。尤其是在工作中,學習的重要性不亞於在學校為了考試,善於學習的人在工作與事業中才可能取得讓自己滿意的成績,才是人生這場長跑中的最終勝利者。

三、只要學好書本知識就可以了,別的書不用看。以前經濟條件不好,課外書少,看書少點也可以理解。但其實可怕的是大家都認為,學生只要學好課本就可以了,看其他的書都是不務正業。因此我們被禁止看任何課外書,整天捧着課本咿咿呀呀,成績原地踏步踏。這不僅讓我們的生活失去了色彩,也讓我們失去了更多學習的機會。課內有限,課外無限。學校有限,社會無限。我們要學的更多是社會,要知道的更多在課外。光啃書本,成績提不上去,反而覺得枯燥無味,心生厭倦。學習其實可以很有趣,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看一些課外書,開闊視野,可以讓我們的思維更加靈活,學習的興趣更濃。

四、只有學習成績好才是有出息。我們的父輩是這樣認為的。社會發展到現在,我們或多或少的改變了這一觀點,但大部分人還持有這個觀點,否則唯成績論這個觀點也不會仍然大行其道。俗話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人們還是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才是高雅的出息。

其實對於一個普通的孩子來説,現在的很多觀點認為,不是因為他太笨,而是我們沒有找到適應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孔子説的因材施教沒有做好。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模一樣人。不一樣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天性,他們的天然稟賦在不同的領域。我們家長要做的是讓梨子成為最好的梨子,讓桃子成為最好桃子,而不是讓梨子成為桃子,讓桃子成為梨子。讓孩子在自己的領域內發展到自身的最極致,就是成功,就是有出息。

從自身的經歷中我體會到了幸福快樂對於童年的重要性。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正是我要追求的目標。然而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唯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才能達到這個目標。而這本書給了我很好的指導。

其實我並不奢求孩子有多大出息,取得如何大的成績,只希望她能夠自立自強自信,會生活會做人,能夠讓自己過幸福快樂的生活。

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是我對孩子最大的希望。為着這個目標,我需要認真學習,努力實踐,敢於探索,像他爸所嘲笑的那樣,站在潮頭浪尖逆流而上。我要堅定這個決心和勇氣,而這本書給了我責任和力量。

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3

很少看書的我,最近花了好幾個晚上讀完了這本書,真的感觸千萬。

平時一直在忙忙碌碌,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實在有限,慢慢的孩子就長大了,而我卻還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帶孩子。不知不覺中女兒和同學們已拉下了許多,自己卻不知該如何去幫助孩子。書本上有許多地方簡直都是對號入座的。以前雖然也能發現一些問題,但就不知如何去解決問題,往往也就很簡單的處理一下,很少去和孩子溝通。平時我對孩子很嚴的,久而久之,孩子看見了我就有一種畏懼感,而一旦我不在她眼前,就膽大包天了,慢慢的把孩子變成了兩種性格了。管怕管死,放怕放壞,以前我就是這樣患得患失。現在有了這本書,就給我帶來了方向,真是一本現學現用的好教材,對我個人來講,幫助實在太大了,有了它的參考,一定會慢慢的去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正確的引導孩子,給她打下堅實的基矗同時也學到了許多經驗,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孩子會越來越好的,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的。在此真的十分感謝老師們的一片心意,讓我少走了許多彎路。

我是古小四年級2班梁木子學生的家長,現在縣政協機關上班,平時由於忙於業務工作,很少有時間能靜下心來看書,最近花了好幾個晚上讀完了《小學生家長讀本》這本書,感慨萬千,在教育孩子,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等方面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去借鑑。

由於我平時一直忙於單位財務工作,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少之甚少、實在有限。慢慢的孩子長大了,而我卻還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帶孩子。不知不覺中孩子在某些方面與同學們拉下了一定的距離,自己卻不知該如何去幫助孩子。書本上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借鑑學習,比如,如何去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行為以及孩子欣賞與創造美的能力等方面的經驗。以前我雖然也能發現孩子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為,但就是不知倒如何去解決,往往也就很簡單的處理一下,很少與孩子溝通交流。平時我對孩子管教很嚴,久而久之,孩子看見了我就有一種畏懼感,而一旦我不在他眼前,孩子有時又變得比較調皮,真還不知道怎麼去教育幫助孩子去改掉那些不好的習慣。現在有了這本書,就給我帶來了方向,真是一本現學現用的好教材。對我個人來講,幫助實在太大了,有了它作為參考,一定會逐漸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正確的引導孩子,給他打下堅實的基矗同時,我也學到了許多經驗,相信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好,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通過學習《小學生家長讀本》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在此衷心感謝老師們的一片心意。

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4

拿到這本書很久了,一直空閒的時候反覆在閲讀每一章節,感覺這是一本簡單、通透、很實用的書。對於我們八零後這代家長,在教育引導孩子學習和成長方面有着莫大的幫助和指引。我讀了這本書是受益匪淺的,這本書結合了當下發生的真實案例,讓我們家長感同身受,從而更好結合自己情況反思家長的不足之處。比起以前一些專家死板的大道理更通俗易懂。

本書共十二講,每一講都是由問題——案例——分析——建議——實踐五個部分組成。清晰的脈絡很方便閲讀。每一講都很實用並且很有感觸,尤其第一篇“更新關念,走出誤區”。文裏有一句話説的很對:“家庭教育

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其次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其實班主任李老師每次家長會都會和我們家長探討溝通這個問題,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生下來的第一任老師。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圍是能影響到孩子的性格、舉止投足等等的方方面面。比如最簡單的説普通話、不説髒話,即便在學校老師怎樣苦口婆心地糾正,家長在家不配合不營造,孩子還是不會去説,不會堅持去説。雖然我和孩子的爸爸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我們和孩子走的最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都做了溝通,最起碼當着孩子面前不能説髒話,盡力不用地方語言和孩子説話,

我感覺現在經過班主任李老師精心的指導和教育,家長努力的配合,孩子的普通話是越來越好,越來越文明瞭。而且慢慢還愛上閲讀,喜歡上了朗誦,讓孩子更加有自信了!就像書裏説的一樣:“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直接影響着孩子日後的發展的潛力和趨向……”家長要從態度和點點滴滴的小事開始慢慢引導孩子。21天反覆做一件就會成為“習慣”,所以我們去責怪孩子這樣不好,那樣不聽話,不如自我反省下作為家長給孩子平時塑造的什麼形象,讓孩子在我們身上學到了什麼?……這些都是讀完這本書的深刻體會。《小學生家長必讀》這本書是值得珍藏的“寶典”,應該經常翻閲、品讀,以上一點點個人心得,我們家長會積極配合李老師,讓孩子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5

今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一字一頓地閲讀了《一位母親與家長會》。讀後,我情緒一下子到了極點,心潮澎湃、激動萬分,心中有千言萬語想向人傾訴。高爾基曾經説過:“世界上的一切光榮與驕傲,都源於母親。”我今天真證驗證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這篇文章主要記敍了一位母親在多次家長會,把老師對兒子作出的評價,用假話向兒子轉述。兒子因此學業進步,最後被清華錄取了的故事。

當我讀到“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了你,説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時。深切為這位母親那時的心情感到同情,為母親的傷心深表同情;為母親的假話深感偉大。想到文章這位母親懷着無比的沉痛説出這番話,同時保護了一顆天真無邪的童心,不讓這顆童心因老師一時的評價而被無情地摧毀。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位母親對兒子那股偉大的母愛。回想往事,就像重拾沙灘上的貝殼一樣。往事無堪回首。

記得在一個寒冬臘月的時候,媽媽被調到總公司任職,加上爸爸在外地,家裏只有我孤零零一個人,唯有那光管陪伴着我。我一邊吃東西,一邊看電視。不知不覺,又到了6點鐘,突然身子冷冰冰的。我一下意識到自己着涼了,立刻鑽進被窩。可是天公不作美,兩極冷熱交化,使病情加重了。媽媽知道後,不顧一切拿起雨傘,頂着大雨,狂奔回家。媽媽二話不話,把我送進醫院。院方要求住院觀察病情,媽媽辦好手續,馬上在病房陪伴我。在深夜裏,我聽見了媽媽不停地打噴嚏,看見了媽媽那蒼白的臉色,想必一定是冒雨回家時染上了的。媽媽不停地撫摸着我,還為我蓋被子,公司不斷責罵媽媽的工作效率……

讀了《一位母親與家長會》,我深切地體會了世界上偉大的莫過於母愛了。以後,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十幾年含辛茹苦的母親。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小學家長讀書心得體會6

《一位母親與家長會》這篇文章讓我深受感觸。本文講了一位母親用善意的謊言一直鼓勵兒子到最高學府。之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但她都咬牙扛了下來。

誰會相信,從幼兒園就不被老師重視的孩子最後會考上清華大學?每一次家長會,母親總是對兒子説,老師表揚他了,只要他努力些,會做得更好。這種“謊言”一直持續到小學畢業。她不管老師不屑於兒子,親自吞下所有的苦與累,只為兒子能夠優秀些。這位母親,跟我們的有些家長差得太遠太遠。有些家長呢,孩子哪裏不好了、不如他意了,就是打就是罵,從來都是把孩子的感受擱得遠遠的。到頭來呢,孩子如何?真的優秀了麼?沒有啊!

或許,我們有一位嚴厲的母親。不像文中的母親那樣鼓勵孩子。但我們必須知道,她永遠是愛我們的,這是不容改變的。只是,她表達愛的方式,略有不同而已。面對母親的責罵和嘮叨,你是不是也頂過嘴呢?沒錯,我頂過嘴。可是,我忽略掉了母親的感受,沒有能體諒到她的那顆關愛我的心。一次,因為媽媽的嘮叨,我和她大吵一架。吵完了呢,我還在氣頭上,卻無意瞥見了媽媽眼中的失落。一下子,心中的怒火被冷水一下子澆滅了似的,剩下的,只有內疚和心酸。我咬着下脣,硬是不肯去和媽媽説一句話,但心裏早已愧疚到了死:媽媽,聽到我那樣的話,肯定會很傷心的吧…

是呢,面對母親的嘮叨,我們總是要去頂上幾句。可是,吵完了呢?心裏真的爽快了?或許,再想想,母親那一句句嘮叨,包含了多少濃濃的愛呢…母愛無私,正如有句名言所説:“世界上一切光榮與驕傲,都來自母親!”

母親,世界上一本永遠永遠寫不完的書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7ooy9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