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500字(通用11篇)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500字(通用11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500字(通用11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500字(通用11篇)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1

所有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強奮鬥的故事,每一個人都有一段艱難前行的經歷。終於,他們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鮮血。他們曾經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們繼續前行的起點,他們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撓就是最貼切的寫照。

殘奧精神包含着一種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賽場內外,殘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戰和超越生命的極限,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以自我素質的提高和自身價值的實現,獲得人們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憐憫。同時也教育人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用積極進取的態度點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簡單的六個漢字,概括了48年殘奧會運動史的真諦。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殘奧運動已經成為世界和平的象徵。殘奧運動發展到今天,對於所有殘疾人運動員來説,不再僅僅是對獎牌的嚮往,更多的是對超越自我和堅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對於一個國家來説,舉辦一場殘奧會也不再僅僅是展現該國運動員實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現一個國家對殘疾人事業的關注和發展情況;對於整個奧林匹克運動來説,不僅僅是為了彙集世界各國殘疾人運動員參與到競技中來,更多的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整個人類和平、友誼、進步的進程。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2

中國又驚豔了世界。

2022年的冬殘奧會開幕式在萬眾矚目下終於呈現了。這次的開幕式與2008年相比截然不同,這一次沒有了鑼鼓喧天的紅色,取而代之的是冰清玉潔的白色;沒有整齊劃一的千人團體操,只有天真爛漫的幾百少年。經過時間沉澱的中華文化更加具有歷史韻味,內涵更加豐富。

當傳統立意與冬奧會相碰,中國人便使這場盛會更加浪漫。因此,這次的倒計時別出心裁地以二十四節氣開始,當每一幀唯美的畫面從我眼前閃過,我更加堅定了中華的文化自信。當畫面定格在立春時,我知道新的希望永遠存在,它永遠不會隨着時間的消逝而消逝。

各國代表團按筆畫順序依次入場。引導員手舉雪花形狀的引導牌帶領世界各國依次入場,藍白相間的禮服,古典雲紋的配飾,清新而又不失優雅,使人眼前一亮。最後雪花形狀的引導牌被聚攏成一個更大的雪花,以橄欖枝圍拱,這讓“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口號深入人心。

最使我自豪的是奧運火炬的點燃方式,當兩名火炬手將火炬放入矩形雪花中間時,並沒有出現想象中的熊熊聖火,仍是隻有那束來自希臘的小小火焰在燃燒,這是北京冬奧會綠色、低碳、可持續原則的真正體現。這次的點燃方式簡約卻不簡單,它燃燒着全世界的激情、熱愛和浪漫。

同呼吸共命運,北京冬殘奧會充分體現了這一里面。在奧利匹克精神的照耀下,人類定能攜手前進,走向未來。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3

3月4日,世界的目光將再次聚焦國家體育場“鳥巢”,備受關注的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將於4日晚精彩亮相,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今晚將進行演出前的最後一次彩排。

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將以“生命的綻放”為主題,在80分鐘左右的時長內,秉持殘健融合的理念,通過十多個場上環節,在温暖、感動的氛圍中,展現殘疾人對“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已經跟冬奧開幕閉幕不一樣,冬奧還是冰雪藍,而我們是這樣的一種五彩斑斕的感覺,表達出熱烈的情感、打動人心的情感來,而這個特點恰巧是冬殘奧會最能達到的。我們加班加點把這場開幕式充滿感情的這個點突出,也許我們就成功了。

本次冬殘奧會開幕式匯聚了來自全國多地、各行各業的參演人員,其中殘疾人佔比為30%,主創團隊運用仿真排練技術,提高排練效率,突顯人文關懷,通過將殘健融合的理念貫穿於內容和形式當中,闡釋自強不息、同心與共的精神內核。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導演沈晨:我們表現殘疾人自己這方面,肯定是温暖、感人的,因為講的都是每一個殘疾人自己的故事,但是我給了一個比較重要的理念,就是從頭貫穿始末,一直在強調“同心圓”的概念,無論是我們的舞美空間、視覺空間以及表演空間,“同心圓”本身是一箇中國古老的文化概念,而且“同心圓”裏面還有個非常好的寓意:團結、友誼、平等,對於殘健共融的這一屆冬殘奧開幕式,這個理念是最重要的亮點。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4

由九個火種匯聚而成的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聖火3月3日展開第二天的傳遞活動,“九天之火”繼續温暖前行。

北京冬殘奧會火炬傳遞活動3月3日上午分別在以“逐夢冬奧”為主題的張家口市民廣場、以“舞動雪韻”為主題的崇禮太舞滑雪場、以“古鎮新姿”為主題的蔚縣暖泉古鎮和以“綠色生態”為主題的懷來官廳水庫濕地公園上演。3月3日下午,聖火還在以“萬國園林”為主題的北京世園公園傳遞。另外還有來自國際殘奧委會大家庭的21名火炬手,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進行了閉環內火炬傳遞。

在河北張家口崇禮太舞滑雪場,曾帶隊獲得2008年北京殘奧會舉重比賽金牌,去年又帶隊奪得東京殘奧會舉重項目三金兩銀佳績的教練員孫曉剛是火炬手之一,他説:“能夠擔任火炬手是一次很光榮的經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蔘與體育鍛煉,感受體育的魅力、體育的快樂,將奧林匹克精神傳遞出去。希望運動員在冬殘奧會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享受比賽過程,留下美好回憶。”保定市體育局教練員、前殘奧會乒乓球冠軍葛楊也説道:“能夠參與這次火炬傳遞我十分激動,回去後將在殘疾人體育運動方面繼續做貢獻,讓更多人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

國際殘奧委會副主席杜安·卡勒3月3日下午也參與了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閉環內的火炬傳遞活動,他説:“1994年我就來過中國,如今能夠在這裏握着北京冬殘奧會的火炬,我感覺非常棒。特別期待運動員們能夠在那些美妙的場館裏,上演精彩的運動表現!”

3月4日,火炬傳遞活動將繼續在以“自強不息”為主題的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指導中心、以“追夢之路”為主題的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和以“冬奧之家”為主題的北京冬奧組委駐地傳遞。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5

在最後的衝刺賽段,日本運動員川除大輝大口呼吸着加快了滑行節奏,最終以52分52秒8的成績衝過終點,獲得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殘奧越野滑雪男子長距離傳統技術—站姿冠軍。

川除大輝衝線後,在終點等成績的中國選手蔡佳雲跑上前去,邊表達祝賀邊俯身幫他解開固定器,脱下雪板。

所有運動員完賽後,蔡佳雲最終僅次於川除大輝,名列第二。

在混採區,蔡佳雲格外興奮,“特別高興!我有點不敢相信這是我的成績。平常都沒滑過隊友邱明洋,今天運氣好,贏了他,拿到了這枚銀牌。”

雖然蔡佳雲在賽後顯得非常輕鬆,但實際上這名小夥子在賽前緊張得失眠,輾轉反側到今天凌晨三點才睡。“昨天晚上壓力特別大,腦瓜裏一直在想今天比賽的選手會不會特別厲害。後來就找了心理輔導老師,接受了輔導,慢慢才睡着。”蔡佳雲告訴記者。

記者們在混合採訪區也問到了蔡佳云為川除大輝解開固定器的事。蔡佳雲認為運動員們互相幫助再正常不過。

“之前和川除大輝比過一次賽,雖然沒説過話,但我不會因為不認識他就不幫助他。我們是練體育的,不分國籍,都有一樣的目標,應該互相幫助。”説到這裏,他顯得有些激動,“我們為了人類而戰,不是為了自己而戰的,我們要突破人類的極限!作為殘疾人運動員,更該互相幫助。”

蔡佳雲今天的出發順序比較靠前,所以要在終點區等候較長的時間。而他在終點區也不只幫助了川除大輝。“因為在這兒等成績嘛,他們來了我就尋思幫助一下。”蔡佳雲説,“我過終點後就很累,當時就希望有人能幫我脱板,那時候就很難受。看到其他運動員進來了,我知道他們當時的感受,大家行動也都不方便,所以就想幫助他們一下。”

談到後面的.比賽,蔡佳雲信心很足:“還要比3月9日自由技術短距離和3月12日的自由技術中距離。希望能進前三吧!”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6

剛剛結束的北京冬殘奧會殘奧冬季兩項女子短距離(視障)比賽中,中國運動員王躍和楊倩茹分獲第四名和第五名。“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讓世界看到我。”賽場上,中國運動員道出心聲。

北京冬殘奧會女子短距離(視障)比賽共有9名運動員參賽,其中有兩位是中國運動員。根據比賽規則,視力殘疾的運動員是在引導員的引領下完成比賽,運動員使用電子氣步槍,通過感受激光射線的準確度,以聲音頻率作為反饋信號,指示運動員調整射擊角度,完成最佳射擊。

根據出發名單,中國運動員楊倩茹在引導員於洪順的引導下第2個出發,王躍在引導員李亞林的引導下第5個出發。在和引導員的密切配合下,兩位運動員順利完成了比賽,王躍獲得第四,楊倩茹獲得第五。

“今天的表現比賽前預期要好,我發揮出了自己的實力。”賽後採訪中,楊倩茹對比賽結果非常滿意。

2001年出生的楊倩茹是來自北京的運動員。剛進入北京殘奧越野滑雪隊時,身高一米七的她體重只有90斤,連完成訓練都非常困難。為了變得強壯,她每晚睡前吃5個雞蛋,為了追趕隊友,她早晚各加練一堂課。終於,她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強壯,和他人的差距也越來越小,並在亞洲盃上奪得兩枚銀牌。

楊倩茹説,她要感謝所有支持她的人,尤其是引導員和教練。“他們當中缺了任何一個,都不會成就今天的我。”楊倩茹説,比賽過程中,引導員於洪順一直在為她喊加油,給了她克服困難的勇氣。

“我從來沒選擇放棄,我會比從前更努力,更堅定。”本屆冬殘奧會,楊倩茹還將參加殘奧冬季兩項中長距離項目的比賽。

22歲的王躍來自河北秦皇島,接觸冰雪運動時剛滿17歲。作為一名殘疾人運動員,在訓練的道路上,王躍遇到的困難常人難以想象。但無論多困難,她都從未想過放棄。

“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讓世界看到我。”王躍説。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7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將於4日晚上演,在浪漫、唯美、富有詩意的冬奧會開幕式之後,冬殘奧會將呈現一場怎樣的開幕式?近日,冬殘奧會開幕式導演沈晨在接受採訪時進行了介紹。

據悉,本次開幕式的名稱與核心內容為《生命的綻放》,通過質樸的情感、簡約的編排,表達“自強不息、突破自我、殘健融合”的理念,展現殘疾人生命綻放的動人時刻。參演人員中有30%是殘疾人、70%是健全人,將以殘疾人表演者為主要角色。

與冬奧會開閉幕式一樣,冬殘奧會開閉幕式也將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進行。雖然是同一個場地,而且同樣運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紹説,冬殘奧會開幕式與冬奧會還是有所不同。

在色彩方面,沈晨説:“冬奧會開幕式講述了冰雪的故事,閉幕式是蔚藍色浪漫和紅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殘奧會開幕式中,我們將用大家能夠看到的所有顏色來融化和兼併。”他表示,冬奧會開閉幕式更多傳達的是一種中國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別等。而冬殘奧會開幕式則從創意階段開始,就明確要講述殘疾人自己的故事。

“為什麼是這樣的?因為我們想表達的是每一個殘疾人內心最美麗、最精彩、最絢爛的綻放瞬間。每一個殘疾人,都有自己內心的故事,每一個人都在改變着世界,也都在創造着世界。”他説。

與此同時,中國元素在冬殘奧會開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徵團結、友誼、共融的“同心圓”概念將貫穿始終。沈晨介紹説,開幕式倒計時、國際殘奧委會標誌展示、文藝表演以及點火瞬間等等,都將有“同心圓”出現。“之所以是‘同心圓’,就是讓大家不斷聚焦、不斷感受那份團結、友誼以及打破壁壘後的共融。”

此外,沈晨還透露,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也將在開幕式上閃亮登場,在運動員入場時帶領大家歡迎遠道而來的殘疾人運動員。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8

以一路領先的姿態到達終點,中國選手鄭鵬奪得北京冬殘奧會越野滑雪男子長距離(坐姿)項目金牌,也為中國隊取得了在該項目上的歷史最好成績。

奪冠後的鄭鵬在受訪時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為他實現了四年前的夢想。在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賽中,鄭鵬獲得第四名,創下了當時中國隊冬殘奧會個人項目的最好成績。

雖然已經成績不俗,但四年前距離領獎台僅一步之遙的鄭鵬仍不免遺憾。“前幾圈如果控制再好一點,可能成績會更好。”彼時的他這樣總結自己的表現,同時立下了更高的目標。“回去繼續加把勁,努力爭取登上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領獎台。”

他做到了。“今天把這幾年的訓練水平都給發揮出來了,感覺滑的節奏都比較順,中途可能有點小失誤,還是及時地調整回來了。”

與四年前不同,鄭鵬認為自己能夠在長距離比賽中奪冠的關鍵就在於對節奏的掌控。“畢竟是18公里,就怕前面的節奏太着急了,會影響後面的體能分配,今天還是節奏把握得比較好。”他説。收穫金牌的鄭鵬面對記者提問總是能夠冷靜分析比賽的得失,而他成長為專業滑雪運動員的道路其實佈滿荊棘。今年29歲的鄭鵬出生在福建莆田。2011年,在一家汽修廠當學徒的他被升降機砸傷雙腿造成殘疾。

2013年,鄭鵬在家鄉殘聯的推薦下報考北京一所殘疾人體校並被錄取,從此與滑雪運動結緣。進入國家隊後,在上強度的訓練中,鄭鵬也會滑倒摔傷,但他仍咬牙堅持,日復一日地朝着自己的夢想進發。

時隔四年終於圓夢,站上最高領獎台的鄭鵬卻沒有過多提及自己的艱苦付出,而是將更多感謝給予了自己的教練和隊友。“四年來我們按照教練的系統訓練計劃提高體能,在勻速訓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能分配方式。”他説。

與教練提供的訓練指導相比,鄭鵬認為隊友給予他的更多是心理上的支撐。“今天我們有三位隊員參賽。如果自己真的發揮不好,還有隊友在後面接棒,讓我感覺輕鬆不少。”鄭鵬笑言。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9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於3月4日至13日舉行,中國代表團總人數217人,其中運動員96人,參加全部六個大項的比賽。這是我國參加冬殘奧會以來,代表團規模最大、運動員人數最多、參賽項目最全的一屆。遼寧省派出15名運動員、8名教練員、5名工作人員共28人蔘加殘奧高山滑雪、殘奧單板滑雪、殘奧越野滑雪和殘奧冬季兩項共四個大項的比賽。

3月6日,遼寧省殘奧運動員劉思彤、張海原、陳亮、李響、孫鴻勝、孫豔龍、王輝、韓沙沙、王擎雲將在殘奧高山滑雪超級大回轉項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馬靜將在殘奧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賽中登場。

19歲的孫奇來自朝陽,他曾在殘奧單板滑雪荷蘭世界盃的男子坡面迴轉LL2級比賽中兩獲金牌,為我國殘奧單板滑雪項目首次爭得國際賽事最高榮譽;葫蘆島籍運動員劉思彤剛剛獲得一枚銅牌,四年前她便是平昌冬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參賽運動員,填補了中國運動員這個項目的參賽空白。備戰北京冬殘奧會,省運動員、教練員在中國殘聯國家集訓隊的組織下刻苦訓練,通過冬夏結合、賽練結合等方式,運動員競技水平不斷提升。

近年來,遼寧省殘疾人競技體育和康復健身均衡協同發展,以積極承接中國殘聯殘奧會、冬殘奧會國家集訓隊項目和參加全國殘運會及國際大賽為契機,推動殘疾人大眾體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殘疾人體育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2021年第十一屆殘運會冬季項目比賽中,遼寧省運動員在高山滑雪、單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兩項四個項目中,獲得金牌19枚,銀牌11枚,銅牌21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遼寧省圓滿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兩項國家隊各項訓練保障工作,為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備戰作出貢獻。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10

2月剛剛過去的北京冬奧會,每一天都在給觀眾製造驚喜與感動,自豪與驕傲。我們由衷地為參賽的運動員們激動,熱搜上也掛滿歡歡喜喜的報道,熱熱鬧鬧的運動盛況。只是,和鋪天蓋地的冬奧會相比,冬殘奧會的關注度顯得有些冷清。

和大家熟知冬奧會的很多明星運動員相比,對殘奧會的天才運動員,以及他們的每次進步與突破,卻知之甚少。中國殘奧會運動員們,值得大家更多的關注。相信他們每個人背後的故事,都能不斷地激勵着大家。

與激烈爭奪金牌榜的奧運會不同,中國在殘奧會獎牌榜上,一直是一騎絕塵,傲視羣雄的存在。自2004年雅典殘奧會上,一直是殘奧會金銀銅全包的「榜霸」。尤其在2016里約殘奧會,更是以總獎牌數239枚的成績,打破24項世界紀錄。

然而,冬季殘奧會中的很多冬季項目,在中國起步較晚,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越難,中國人拼搏勁就越強。3月4日即將開幕的北京冬殘奧會,相信運動員們能用自己拼搏不熄的精神,和生命中最精絕的力量,給大家留下最珍貴的啟示。

冬殘奧會温暖與感動常在心得體會11

熊貓“冰墩墩”和燈籠“雪容融”是一對好朋友,為了準備參加迎新年的滑雪比賽,他們相約去皇后滑雪場訓練。

這次,他們要一起完成團體滑雪越野賽!他們信心十足,在訓練的時候鉚足了勁兒,把一同訓練的其他選手甩得遠遠的。“冰墩墩”沾沾自喜地説道:“就憑我們的實力,冠軍就是小菜一碟!”話音剛落只聽撲通一聲,剛才還美滋滋的“冰墩墩”現在已經人仰馬翻地摔在雪堆裏。原來“冰墩墩”根本沒有注意到小夥伴“雪容融”發出的雪道變化提醒,因為突然出現的冰稜路段而失去了平衡,捲起一簇雪霧直接衝到了賽道邊上的護網和雪堆上。已經滑出一段的“雪容融”趕緊運用平行式急剎車停下來,掉頭趕回來幫助“冰墩墩”,“雪容融”説:“加油,墩兒,沒關係!”,稍作檢查後,兩個小夥伴又飛快地滑起來了。

有了這個教訓,“冰墩墩”再也不輕敵驕傲了,反而更加刻苦地訓練,每天都是第一個開始訓練,最後一個收隊離場。正式比賽的日子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以出色的成績如願取得了新年滑雪賽的冠軍!兩個小夥伴高興地擁抱在一起,相約在奧運賽場上繼續奪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70qm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