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交通安全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1

學校的安全宣傳,使我想起了一幕幕血的教訓。酒後駕車,醖釀車禍,到最後車毀人亡;擅自用電,結果觸電身亡等事例比比皆是,讓人觸目驚心。

一次又一次的交通安全失誤,都使小孩子們的幼小心靈受到巨大的創傷,他們的人生道路才剛剛開始,就因為一場事故,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上天對他們是如此的不公平,不公平……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不可以讓它因為自己的不小心而失去,這樣很不值得,一些平常很注意任何事,做事非常有原則的人,也許他們的警惕性會比較高,但也不可以隨便了事,因為這樣的人往往會以為自己一定會沒事,卻”聰明反被聰明誤”;一些平時對交通安全極度不留意,不關心的人,也許他們的交通意識比較淡薄,但到了適當時候,他們可能會變得十分小心,因為這樣的人知道”一失足成千古恨”。

通過學習,我有以下認識:首先,從思想上提高了認識,在參加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到了幾個數字,一是全國每年因交通死亡人數達10萬人;二是每5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車輪下;三是每1分鐘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而致殘;四是每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數百億元人民幣,可想而知,安全是多麼重要。其次,從行動上增強了自我約束能力。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一定要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為了自己的安全,為了不讓家人擔心,為了社會的秩序井然,讓我們都認真遵守交通規則,做好自己應做的事,造福社會。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2

當今社會,車多人多,儘管公安部門費盡了苦心,但還有交通事故頻頻發生。聽了交通安全講座之後,我對交通安全知識又掌握了許多。

講座總共分為四個方面,一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武陟縣是交通事故隱患大縣,去年大大小小交通事故有1485起,造成死亡人數27人,受傷人數726人,損失財產991萬元。光2016年至現在,就有563起交通事故發生,最多一天高達五十多起。這一個個驚人的數字説明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二是交通危害,交通危害猛如虎,如果發生事故,會造成當事人當場死亡或受傷,甚至危害到羣眾安全。這不僅對社會風氣有所傷害,還給親人造成沉重的打擊。

三是造成交通的事故的原因,多數人都是因為趕時間才造成超速、闖紅燈等違法行為,就在4月21日晚上,就有6人違法。所以,我們應多為自己的安全着想,不要因為趕時間從而造成事故的發生。

最後是交通事故預防,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平時,我們就應多學習一些交通安全知識,街道一般分為三道,分別是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走時都要靠右行。告訴大家一個悲劇:前不久,就在小原村,有三個高年級同學在馬路上,邊聊邊走,有一個人自行車技術非常高,他一直在那裏來回跑,正當他得意忘形的時候,一輛大貨車突然衝來,造成那個人當場死亡。這就是不遵守交通法規的後果,我們可不敢學他。

所以,同學們,讓我們爭當交通安全小天使吧!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3

交通安全,是一個多麼沉重的話題。在這方面,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有許多盲區。近日,交警舒小惠阿姨就給我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交通安全課,讓我們懂得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識。

舒小惠阿姨首先出示了一組數據:某某年我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傷。這一串數字多麼觸目驚心啊!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我們更要遵守交通法規。同學們,相信你們一定在電視上看到過這樣的事例:行人橫穿馬路時,儘管駕駛員趕緊踩了剎車,卻還是發生了交通事故。這是為什麼呢?舒小惠阿姨告訴我們,這是因為汽車是有慣性的`。當汽車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行駛時,司機踩下急剎車後車會繼續往前行駛一段距離,而在雨天、雪天由於路面較滑,司機踩下急剎車後這個距離就會更長!

除了我們走路時應注意安全,還要注意騎自行車、乘車的安全。我們現在還未滿十二歲,所以不能騎自行車上路,在騎車時,不能雙手離把、互相追逐,更不能車速過快。我們乘車時不能坐在副駕駛位上,乘公交車時須在站台候車,下車後,應隨即走上人行道。

通過舒小惠阿姨這堂課,我們更加懂得了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所以為了讓家庭美滿,讓生活美好,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讓生命長青!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4

交通安全關乎生命,生命沒有彩排。全世界過6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車禍,全世界每一分鐘就有人傷於車禍,全世界死於車禍比世界大戰死的還要多,而我國交通死亡事故是全世界第一,每天,都會有人命喪於那無情的飛奔車輪底下,成為交通安全路上又一個警示燈。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種事故領域的“頭號殺手”。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欠缺安全防衞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對少年兒童進行安全教育的形勢相當緊迫。

為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更好地珍視我們生命,在此,我向全體小學生髮出倡議:

1、我們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當我們徒步行走於人來車往的馬路時,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

3、當我們時馬路時,多一份謙讓與耐心,不闖紅燈,走人行橫道,絕不能為貪一時之快,橫穿馬路。

4、嚴禁12週歲以下的學生騎自行車。放學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隊。

遵章守紀,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當我們能做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們的社會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視交通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這文明之花,讓我們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吧。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5

通過論壇學習,我發現當前交通存在許多問題,如:超車、超載、超速、行人亂穿馬路、亂闖紅燈等。之所以存在以上問題,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們對交通安全目標和內容的理解不夠,對存在的交通安全隱患認識不足,從而導致車禍悲劇不斷髮生。

孩子們的生命安全牽動着每個家庭和教師的心,因此,要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防止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作為班主任要有強烈的交通安全意識,要把交通安全常掛嘴邊,每天放學都要記得叮囑孩子在回家和上學的路上注意交通安全,走在路上靠右行,不隨意在馬路中間穿行。徒步行走的時候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在馬路上嬉戲打鬧;過馬路時,要多一份謙讓與耐心,不闖紅燈,走人行橫道,絕不能貪一時之快,違規橫穿馬路。因為,一個疏忽、一個馬虎、一個走神都可能釀成危及生命的嚴重後果。作為班主任還要經常通過班級微信羣或者召開家長會對家長進行交通安全宣傳,引導家長參與交通安全活動,提醒家長在接送孩子的過程中注意交通安全,寧等一分,不搶一秒。從而影響孩子做一個有交通安全意識、遵守交通規則的小公民。

通過這次交通安全培訓,我希望學生們會把存在的交通問題一一改正,做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學生。讓爸爸媽媽放心,讓老師安心。每個學生都能平平安安回家去,安安全全上學來!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6

交通安全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的安全,關係到千家萬户的幸福。我校一直十分重視交通安全教育,從領導到班主任,到老師,一直到學生,層層落實,做了許多有關安全的工作和活動。

1、學校應舉辦有關“交通安全法”的宣傳圖片展,讓學生認識到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

2、學校應定期安排老師向同學傳授交通安全知識。通過該活動可以使同學們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知道自己平時參與交通時的錯誤,瞭解相關的交通法律,懂得相關交通知識,與爭做知法守法的小公民拉近了距離。

3、平時在網上或書報雜誌上看到有關安全方面的報道,及時地向同學們反講解。

4、和學們一起學習已實施的新交通法。

經過安全教育課,可以使安全意識深深地烙在老師和每個學生的心中。學生們提高了安全防範意識,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也懂得了自我保護的方法。通過學習讓同學瞭解更多更新的交通法規,懂得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自由與規則同行,生命與自律同在。生命彌足珍貴。

安全提供保障。安全維繫着社會的穩定,牽動着家庭的幸福,關係着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學校的正確領導和統一佈署下學習交通安全教育,廣大師生積極配合,熱情參與,交通安全知識深入人心,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交通安全心得體會7

提起交通安全,大家都熟悉不過了,可是,有些人卻明知故犯,沒把交通安全當回事,不守交通規則而造成傷害。下面的這個事故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一天,一名小學生睡過頭了,眼看上學就要遲到了。這名學生的媽媽為了不讓兒子遲到,就騎着電動車送他去上學。當他們來到一個十字路口時,紅燈剛好亮了起來,顯示屏顯示60秒。媽媽為了趕時間,毫不猶豫地直接衝了過去。這時,説來也巧,剛好有一輛大貨車經過,與電動車相撞,結果導致母子雙亡。

世界衞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2015年5月6日在《中國日報》發文稱,中國每年因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超過20萬人,而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他稱:“在中國,每年有超過1萬名15歲以下的青少年因為道路事故受傷而死,受重傷的人數更多。”一個個觸目驚心的事例,為我們敲響了安全的警鐘。如果這名學生的媽媽能多等一分鐘,能不闖紅燈,能遵守交通規則,就不會有這血的教訓。為了安全起見,請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紅燈停,綠燈行,不要亂闖紅燈。

2、按道行駛,不要逆向行駛。

3、不要隨意攀爬護欄,可以走天橋或地下通道。

同學們,老天對我們是公平的,請不要把生命當成兒戲。請記住,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請遵守交通規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23oje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