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抒情作文 >

記憶裏的端午抒情作文

記憶裏的端午抒情作文

端午節是美好的,總有粽子的飄香。我們在記憶中懷念過往的端午節。

記憶裏的端午抒情作文

  記憶裏的端午作文

下午,就週末了,也是端午的假期,三天,準備依舊回家鄉村莊的老家去過端午。

而和一個親戚在先前也約定,如果天氣晴好,還想翻越秦嶺,去西安轉轉,只是,看了預報,大概天氣不好,要下雨了,下雨了,出去到處濕漉漉的的,終歸是沒有意思,這約定,怕難以成行了。不過,也好,就安心的在家鄉村莊的小院裏,在雨中,感受村莊的幽靜,或者看人打牌,或者和人聊天,或者和人喝酒,也是別有情趣的事情。

因為下雨,不但不能和親戚實現約定,而這個端午,過的怕也就與以前過的端午有所不 同。

記憶裏,每逢端午,天氣總是很好的。天碧藍,碧藍的,村莊四周的羣,綠的旺盛,村莊裏的樹木,葉子也茂盛,碧綠,果樹的葉子間,藏着青澀的果實。田地裏的玉米,長的綠油油的,河邊的水草,也油綠,油綠的,野柳,拖長了柳絲,長着細長的柳葉,給人輕柔的感覺。蘆葦,也茂密,碧綠,像綠色的牆夾持着河流,河水清澈,在綠色中,嘩嘩的歡快流淌,河裏,有鴨子在嬉戲,水中,有魚兒,在悠然的遊着。村莊在綠色的掩映中,在河水的映襯下,充滿了幽韻。

早晨起來,村莊的人就忙碌着,去扯了艾蒿,和菖蒲回來,插在了門楣上,窗櫺上,村莊裏,就蔓延着節日的氣氛。

再忙,節日裏,村莊裏的人,都會閒下來,這天是不用幹活的,要過端午。

早晨,隨便的做了飯吃了,就忙着準備過端午的飯菜。

那鄉間的路上,就行走着女人,揹着孩子,挎着包兒,那是在端午的節日裏,回孃家的人。

陽光撒滿了村莊的時候,羣山就綠的充滿了生機,泛着綠色的光芒,村莊也就在節日的氣氛裏,富有田園的氣息,充滿了韻致。

女人在家裏忙着準備飯菜,男人就和關係好的人,下河去弄魚了。

有的人,是釣魚,有的人有鐵椎砸石頭震魚,有的把那河流旁的小支流堵了,讓水乾枯捉魚。還有把手伸進石頭洞裏去摸魚,還有給跨籃裏裝了青草,放在石洞前,用棍子捅石洞,魚兒就進了有水草的籃子裏捉魚。還有的找了山坡上,一種樹木長的葉子,那葉子很是苦澀,把葉子搗亂了,推進河裏,魚兒河了葉子的汁水,就發悶,泛白了,人們趟水捉魚。那時毒魚兒的農藥,還沒有放開了買,能買到的,都是有權力有錢有勢的人,把那種藥水倒一點兒在河裏,河裏的魚兒,就紛紛泛白,用這樣的方法,捉魚容易,捉的也多。為了過端午,家鄉村莊的人,真的是用盡了各種的辦法捉魚。

也許,捉魚並不是目的,而是在這樣陽光明媚,温暖,河水也温熱的時節裏,在河裏邊趟水,邊捉魚,捉了魚兒回來過端午,桌子上就有了一道鮮美的菜,也享受了趟水的樂趣,彷彿回到兒時,無憂無慮的時代,那温熱清澈的河水,也滌盪去了一身的疲憊,和塵世裏, 落在身體上,內心裏的濁氣。

魚捉回來了,在小河邊,就坐滿了各家的人,在邊剖魚兒,邊説着話,説捉魚的樂趣,也説各自家裏怎樣過端午,河邊,就充滿了端午的熱鬧氣氛。

家鄉的河裏,有麻魚,有紅尾巴泥鰍。體型都不大,麻魚因為背上是麻的,因此得名,家鄉人就這樣叫,麻魚做成了湯,味道鮮美,肉質細膩。做了面魚兒吃,焦脆,噴香。泥鰍細長,尾巴是紅色的,也因此得名,家鄉人這樣叫它。紅尾巴泥鰍,做了湯,味道也鮮美,肉質細膩,而炸了面魚兒吃,肉質細膩,嚼起來更勁道。而兩種魚,如果曬乾了,麻魚兒脆,紅尾巴泥鰍勁道,有嚼頭。

不過,家鄉人除非端午前一些日子就捉的有魚兒,晾曬乾了,可以吃乾魚兒。端午現弄的魚兒,就只有做湯,或者面魚兒了。在河邊,熱鬧中剖完了魚,就各自端着各自的魚兒,回各自的家裏做菜,過端午了。

每每在家鄉過端午,在晴好的天氣裏,我也總是享受和家鄉人,在小河裏,用了各種方法捉魚兒的生活,彷彿回到了兒時,也讓河水的清澈,滌盪去了一身的疲憊,塵世落在身心裏的濁氣。

午後的時候,各家的菜就先後做好了,村莊裏,飄散着飯菜的香味,充滿了濃濃的節日的氣氛。

各家回孃家的女子,帶回來的孩子,就和自己家的孩子,也感受着端午的氣氛,在場院裏蹦跳,樂呵,無憂無慮中,一樣的高興。

菜做好了,端上了桌子,一家人圍坐在桌子上吃飯。小孩子,也上了桌子,總是先迫不及待的吃,吃一陣子,大人在喝酒,他們卻吃不了,依舊去場院上蹦跳,玩泥巴,抓石子,做他們喜歡的遊戲,或者沉醉在所做的事情裏,靜默着,或者哈哈笑着。

屋裏的人,依舊沉醉在節日裏,放開了喝酒。不過,喝酒前,喝了雄黃酒,把雄黃酒給眼睛上也抹了一點。説這樣可以辟邪,一年裏人總是有好運氣,文字也不會進眼睛。孩子不能喝酒,但是,給孩子的眼睛上,也摸了雄黃酒。

飯在吃菜,喝酒,説話中進行着,説的是關於生活的話語,對未來的渴望,以及各自家裏的日子,在訴説間,有了瞭解,更增加了親情。

就這樣邊吃邊喝邊聊,氣氛一直達到了高潮後,就逐漸結束了,各自的家裏,端午節,就在這樣喜慶,熱鬧裏過了。路比較遠的女子,會在孃家歇一夜,路近的,就説家裏有事,門沒有人看,就揹着孩子回去了。那挎着的包兒裏的東西,送給了孃家,而走的時候,母親又給裝了許多的東西,包兒依舊沉甸甸的的,在這些東西里,寄託着濃濃的親情。

人們就聚集在場院裏説話,説捉魚的事情,説過端午喝酒的事情,村莊裏就格外的熱鬧,蔓延着端午的氣氛。直到暮色裏,興盡了,各自散去,端午,就成了美好的記憶了,留在每個人的心中。

家鄉村莊的人,沒有什麼文化,只知道端午的節日,是前輩就過的,這樣流傳下來的,人們只享受這節日裏的喜慶,快樂,而沒有去考證,也不知道,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一個詩人,是為了屈原。

不過,這並不妨礙家鄉人在端午節日裏的快樂。而家鄉人樸素裏去河裏捉魚兒,雖然沒有想到屈原,卻無形中與屈原有關,避免那投江而死的屈原,不被魚兒吃掉。讓詩人的詩歌,和詩人,永遠的活在人們的心中。

我就這樣想着。只是,面對這個端午,如果下雨,這樣的情景,就不會再有了,那過往的晴好的端午,就是心裏,最美好,最温馨的記憶了。

  記憶裏的端午作文

記憶中的端午節,是孩提時的那一份寧靜美。早晨起牀,揉開睡意朦朧的雙眼,趁着縷縷的朝霞,邀上三五夥伴,去村旁的小河裏盡情地洗浴嬉戲,一時間笑聲,打鬧聲,攪亂了村莊的寧靜。正所謂:晨起洗浴奔走忙,霞光璀璨碎河牀,歡聲笑語九霄外,端午洗浴人無恙。

如今,那些童年的趣事,早已悄悄地流逝,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端午節的含義,讓我思索了很多很多……

端午節我想到了緬懷。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各地都會以不同的習俗來緬懷屈原。其內容主要有:插艾草,佩香囊,綁五線繩,賽龍舟,盪鞦韆,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愛國詩人屈原雖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精神卻時時激勵着我們。此正是:“淡然如菊,浩氣沖霄撼乾坤,山河破,亂世風雲渡經綸,汨水拍岸淚四濺,江河歎英魂……”

端午節我想到了愛國。“愛國”之情自古有之。在我國特別是漢唐以後,愛國成了民眾情感世界中極為重要的構成部分。就説屈原吧,“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給予屈原“瑾瑜比潔,日月爭光”的極高評價。他的愛國情懷,個人氣節,歷久彌新,為國人所景仰和熱愛。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名言,激勵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勇於探索真理。

端午節我想到了感恩。兒時的端午節,母親是最操勞的,不僅要為我們準備好吃的東西,還要給我們製作香囊,綁上五線繩祈福。她的操勞,讓我逐漸明白了事理,曉得了感恩。所以,我覺得在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們除了要紀念屈原,還有必要利用這個假期,回家看看辛苦一生的父母,陪他們吃個團圓飯,拉一拉家長裏短。有道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端午節裏回想父母的恩慈,兒女應該成為父母一生辛勞的返息,千萬不要等到失去親情的時候再後悔,到那時則悔之晚矣。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俗話説,人生在世只能走一回。但如何走卻值得我們深深思考,或玩物喪志頹廢一生,或厲兵秣馬放手一搏。在這裏,我無權評價他人人生的選擇,但需要記住的是,人要活出自己的激情,放射出自己的光彩,去贏取周圍的尊重。

在這個緬懷感恩的日子裏,我們應該記住民族史上的愛國英雄,記住血濃於水的親情,記住自己是一箇中國人,並將這份情感傳承下去,為了自己,為了子孫。同時把情感轉化為積極向上的拼搏力量,吶喊出民族鏗鏘的聲音。

  記憶裏的端午作文

記憶中的農曆五月初五,沒別的,獨有滿屋子的粽子,太香了,這也註定了我與粽子間的不解之緣。

很小很小的時候,最期待的莫過於端午節。等到了那一天,外婆總是忙裏忙外地包粽子。而我就站在一旁,饒有興趣地看着,覺得這就是生活最大的樂趣。看着外婆嫻熟的動作,將蘆葉卷好,把糯米倒入其中,用繩紮好,這樣,一個稜角分明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看着,我也有點兒耐不住性子了,也學着外婆的樣子,將蘆葉卷好,倒入糯米,只是蘆葉卷得不嚴,漏洞自百出,害得糯米掉得滿地都是,到了扎繩子的步驟,又是手忙腳亂的,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外婆就會開心地笑着,並認真地教我,於是形狀各異的粽子就從我手上誕生了……待粽子香飄滿屋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品嚐自己包的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到了再大一些的時候,沒有時間看外婆包粽子了,只是等到了粽子飄香時品嚐幾個,不過,此時的心境不同了文章高一作文--關於粽子情的作文700字出自,轉載請保留此鏈接!。有一次,我天真地問外婆:“為什麼要送粽子給屈原呀?”外婆笑笑説:“他很善良而且愛國呀#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 end#,善良的人永遠是值得紀念的。”於是,我開始瞭解屈原的品質、屈原的精神內涵。之後,品嚐着清香醉人的粽子,靜靜地體味着歷史的滄桑,還會不時地在心中默默地想起勞動人民的淳樸與善良,真是別有一番情趣啊!

而現在,端午節的時候,已不能在家中與父母團聚了。回想起童年包粽子的趣事,回味着外婆那句純樸的話,以及隨着年齡增長對屈原的瞭解,我心中頓時百感交集,一陣陣甜蜜湧上心頭

今年的端午節我又回家了,外婆仍然在忙着。我悄悄地彎下腰,像小時候那樣,學着外婆的樣子包粽子,於是就有了方粽、菱粽、子母粽……仔細一看,比以前的美觀大方多了。

我又品嚐着自己包的粽子,一種熟悉的滋味湧上心頭,如同粽子裏的糯米那樣味道醇厚,又如蘆葉般清香脱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shuqingzuowen/qwd8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