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抒情作文 >

抒情美文:細雨聽古韻,錦書畫初春

抒情美文:細雨聽古韻,錦書畫初春

抒情作文就是通過借物或者借景來抒發自己情感的作文類型。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欣賞吧。

抒情美文:細雨聽古韻,錦書畫初春

  細雨聽古韻,錦書畫初春

細雨聽古韻,錦書畫初春。一襲煙雨,得閒情幾許,看冬去春來,黃梅凌亂成泥,楊柳吐新綠,看寒冷減卻,春風似剪,天地漸濕。

——題記

細雨霏霏,將這個三月的早春,渲染的一片朦朧,那千絲萬縷、綿延不絕的雨絲,繫着整個季節的希望,在人間揮灑。清風徐來,雨滴便如一種情感,平平仄仄的遊走在詩人的筆尖,最終綻放出燦爛的芳華。這種情感,是綿長的,也是唯美的,如天籟一般,橫亙在我們心頭,久久不肯散去。

雨滴,落在髮梢上,衣襟上,我想伸手挽留,卻總是若有若無。自雨中遠遠望去,但見草木黃綠相間,山色空濛飄渺,真是美不勝收。恍惚間,不知從哪裏飄來一陣行雲流水般的琴聲,更為這份意境增添了無限的神往與美妙。

那琴聲,若即若離,令人忍不住想上前探個究竟。琴聲悠悠,古韻深深,越過流嵐一般的煙雨,彷彿把人們帶進了那個久遠的世紀。迎着那吹面不寒的春風,我似乎忘記了塵世的宂雜,似乎忘記了生活中所有的酸甜苦辣。天地間,似乎只有自我,在沉靜中漸漸的迴歸,迴歸到那個最真的我。温暖和安寧,佔據了我的心扉,只此一瞬,彷彿已是永遠。

我最終打住了去探尋的念頭,想來,那奏琴的主人,也沉浸在這細雨朦朧的意境中不願被打擾吧。我們在生活中揹負前行,難得有閒暇來照顧和審視自己的靈魂。物質的快速發展需要精神的進一步提高,才能在塵世的喧囂中,尋求一隅寧靜的港灣,才能在碌碌的生活中,覓得一席精神的桃花源。

這短暫的沉靜與祥和,也許會温暖着以後許多個風雨交加的日子吧。世事榮祿,坎坷沉浮,難尋一席休憩之所,而如今,我卻在早春的雨中,在悠遠美妙的琴聲的聆聽中,讓身心得到了温暖和昇華。生活中,安靜的做自己,把自己牽掛的人,放在內心的一隅,不去驚擾,不如意的`事,放逐山水,隨風而去,便是這雨中古韻給予的啟示吧。

初春的煙雨,在古韻中,顯得更加富有詩情畫意了。古代的詩人們,也趁早春之際,寫下了諸如“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的美妙詩篇。而很多畫家們,也用自己的水墨丹青描繪了大量的春和景明的氣象。著名的有徐悲鴻的《春之歌》、《灕江春雨》等。這些詩情噴薄、惟妙惟肖的書畫,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細雨濛濛中,黃柳條濕,玉蘭吐蕊,迎春盛開。在百花還未來得及展示婀娜風情時,迎春率先開放。在街道兩旁,在不為人注意的角落,甚至在鄰家的窗台,都有它的蹤影。“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衝寒折嫩黃。”迎春不懼寒冷,最終贏得“百花千卉共芬芳”。

自雨中望去,一片片迎春,正開的如火如荼。那纖細的枝條,隨風舒展成優美的弧度。那弧度上,兀自盛開着一團團一簇簇鮮豔的小花兒,正在跟雨滴調皮的眨着眼。迎春花,堅強的紮根於適合自己的土壤中,不與梅雪並春,不與桃李爭豔,用自己特有的品質,來迎接春的到來。這種看似柔弱,實則堅韌與頑強的精神,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此時,琴聲古韻已漸漸遠去了,周遭一片寧靜,偶有飛鳥下來覓食,看到有人,便倉惶飛走。春雨更加細密了,雨霧升騰,如夢如幻,真是醉了春韻,美了詩行!那早春的景色,在氤氲中更加生機勃發,顯示了春天的精彩與活力。

而我相信,雨後的早春,會更加清新與明媚。那滌盪人心的新綠,也最終會收穫歲月的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一場春與雨的邂逅,成就了明媚與芳菲的相約。一場萌動與收穫的交替,寫滿了四季的滄桑和不屈。一如人生,歷經歲月的洗禮,四季的交替,依然明媚如初,儘管容顏老去,但內心的風景,依然如春。

細雨聽古韻,錦書畫初春。這個早春,在細雨古韻的縈繞中,我用內心寫就了簡單的文字。沒有浩浩湯湯,沒有驚鴻一瞬,只有簡潔和自持,頑強和不屈。我想,倘使這樣,那麼再滄桑坎坷,再跌宕起伏的人生,也會從此雲淡風輕、明媚如春了吧。

  一抹暖色

深冬,清晨,站在陽台上,遙望東方。此時,太陽還沒露臉,只見東方呈一抹暈黃,那天空如一幅暖色調油畫,好美。遠處,三兩隻布穀鳥要又在叫了,咕……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窗外,無風,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一份好心情在清晨放飛。

時光流逝着,轉眼又是新的一年。新年第一天,一大早,友人就發來信息:新年伊始,相守依舊。讀來,心瞬間柔軟,為她的這份淡淡的約定,而感動。我們都是淡然的女子,平時都不大交流,可是我知道,她在,一直都在。輕輕的把這棵像徵友誼的幼苗,種植到我的庭院裏。

坐在冬的深處,看着窗外的陽光,不禁想念,千里之外的良人。想起,有一年,我們一起度過的,陽光燦爛的下午時光。記得,那一年,九月份,我生一場大病,良人特請了假在家照顧我。某天,良人硬是扶我出來,帶我到菜地邊,看他起花生。那會,我們還住在廠區裏,廠區有許多的空地,婆婆就開了一片地,種菜,也種花生。良人在菜地的樹下,放了一把藤椅,把我安置在藤椅上,並細心的找來薄毛毯給我蓋着。

我在樹下靜靜的坐着,看着良人拿着鐵鍬挖花生。妹妹,(我的小名)你看,這棵花生結了好多。妹妹,你看這棵花生,還有許多嫩果,沒長好,可惜了。妹妹,這棵花生上結了一個小公雞(家鄉,把結一個殼三個果的花生,稱小公雞)送給我最美麗,可愛的妹妹……良人一邊挖花生,一邊一刻不停的和我嘮叨着,我知道,那是逗我開心。那個下午,陽光燦爛着,風兒柔和着,那温馨的畫面,永遠記在了腦海裏,時時翻閲,時時温暖。此後經年,我們為生活忙忙碌碌,極少有機會呆在一起,享受那般悠然時光。

白音格力説,心細膩的人,內心就有旖旎風光,能從一些細小處,瞧見美好。也許吧,我也是一個內心有旖旎風光的人,常常的,能發現一些細小的美景,因那美景,還會痴念一個人。少女時,某次,在路邊池塘邊,看見一少年,在柳樹下站着釣魚。那是一個怎樣的畫面啊,一方池塘,一池閃耀金色光芒的水面,一排楊柳,一個少年。那少年周身,彷彿也發出金色光芒,於是就痴了,醉了,於那一刻喜歡上那個少年,放在心裏暗暗喜歡好多年。現在回頭想想,只不過喜歡那景罷了。

偶然間,發現小區綠化帶一角有一株梅,遙遙的看去,滿枝的黃色花苞苞。等到近前,只見有幾朵已然開了,像一個個黃色的小燈籠一樣,掛在枝頭,那香,只能用暗香襲人來形容,梅,經了一冬嚴寒的洗禮,開出的花,香味,令人迷醉。那天,我也穿了件黃羽絨服,發暨上別了一個深黃髮夾,和這梅花正好相和,一株梅,一個人相映成趣。久久的在花下陶醉着,不肯離去,那一刻,已把心花開在那一株梅上了。

此時,一抹冬的斜陽,透過玻璃窗,淡淡地照在書桌上,雖已沒了温度,內心依然歡喜着,因那是我喜歡的一抹暖色,它和我氣息相繞,温柔契合。陽台上,秋菊卻在這冬裏,寂靜地開着。採一朵,寫上小字,寄給天涯那個人。一陣風吹來,花枝拂動,清香四溢。安靜地坐在紅塵一角,在一份靜中,細看心中那一抹暖色。最温暖的心事,莫過於,彼此牽念,花枝拂香,而我在字裏行間,碎碎的把你,温暖念起。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裏

春天到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家燕返回家鄉後,便是共建造自己的家園,有時補補舊巢,有時建一個新的巢穴。記得小時候爺爺對我説:“燕子不進愁門。”我家堂屋有一個燕窩,每到春天,總有一對燕子來我家孵化小燕。那時,燕子在屋裏唱歌,羣燕在藍天白雲間穿梭飛行,給我帶來歡樂,也是我們家鄉一道美麗的風景。燕子窩是燕子用自己的唾液拌着一粒粒泥塊壘成的。燕子的巢穴,是所有鳥類動物中最漂亮、最結實的,一根根細草和動物毛,被一點點泥巴糊得結實牢固,巢穴半圓形。許多鳥獸在人類追殺中,瀕臨滅絕,燕子卻“人丁興旺”,奧妙就在於燕子的智慧。雖然遠離了嚴寒的無情,雪霜的殘酷,但北巡南移並沒有讓他們悠閒地享受春天的美好時光。春雨淅瀝的天氣裏,燕子會在草叢裏掠來掠去,像是尋找丟失的東西。

燕子來了,清澈的河水依舊是那麼見底,挺拔的松樹依然是那麼翠綠。小草破土而出,柳樹發芽。原野上一片春意昂然。輕盈的在春風裏盪漾看見了,我看見燕子回來了雙雙對對的在屋檐下呢喃。慢慢的,緩緩的,柔柔的我步入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所有的鳥的共同特點都是怕人,它們將巢築在大樹和深山之中,以免遭到人類襲擊。燕子卻不然,它將棲息的鳥房建在人類房屋正堂的樑上,卻沒有人故意去傷害它,這就是燕子的精明之處。燕子似乎清楚地懂得,人類是既不能離他們太近,又不能離他們太遠的一族。過去,民間在蓋新房的時候,都會在堂方上釘上兩顆五寸長的釘子,放上一塊瓦片,等待着在春暖花開時,燕子飛進家裏在這瓦片上做窩來繁衍後代,然後年復一年,這裏也就永遠成了這窩燕子的家!

春天來了!高高的樹幹冒出綠油油的葉子,大地上冬眠的小草也伸出嫩嫩細芽了。萬物甦醒過來了,辛勤各種動物又在開始忙碌起來了。燕子是候鳥,鳥綱燕科,捕食昆蟲,故為益鳥。“燕來不過三月三,燕走不過九月九”。人們總會把燕子跟春天聯繫起來,柔柔的春風,飄忽的細雨,花草叢中優雅翩然的燕雀,透露出春天的温暖氣息。在暖陽覆蓋的藍天下,疾飛的黑箭射穿了金黃金黃的光環,騰躍在沒有約束、沒有煩惱的雲霧裏,自由自在地尋覓着明天的幸福和歡悦。期盼着未來的美滿而踏雲破霧,尋找着重建家園的基地目標,機敏地盤旋着,艱辛地奮鬥着。有誰能説清這可愛的小燕子,在前世裏造了什麼孽,南來北去、長期沐浴在萬紫千紅、鳥語花香、山清水秀裏的苦衷。老人説:三月三燕子還沒來,那今年就有災害。九月九過後,颳起了重陽風,天漸漸冷了,此時已不適宜燕子在這裏繼續生存下去,燕子飛回到遙遠的南方去越冬。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裏……”每當春天來臨,我都會想起這令人興奮不已的曲調,哼起它彷彿又回到了那天真無邪的童年,赤着腳在小院裏和村裏的幾個孩子一起捉迷藏、逮狗娃、玩石子……而一身黑油油發亮的背羽的燕子,在小院上空飛來飛去,我們高興得蹦阿跳阿地玩個沒完沒了,整個小院成了我們歡樂的天堂。燕子給人們帶來歡樂,也帶來煩惱。特別是今年剛好趕上H7N9,人們都害怕這些南方來的禽類,燕子回來了燕窩神祕地不見了。燕窩沒有了,這些燕子只好重新銜泥築巢。燕巢築好後又被人捅破,燕子再築巢,可是燕窩剛築成,又被人捅破了。但是,燕子依然在不懈努力築巢,辛勤的奔忙,為春天的絢麗家園平添活力。據説,燕子是多情的。每年,春風還薄薄的時候,它們就從老遠的地方回來。回到舊日曾住過的雕樑藻井、檐下廊邊,細語商量不定。它們忙了剪風裁柳,忙了銜泥做窠,又忙了呢喃訴説許多遠方可悲、可喜的故事。年年從不爽約。

有時趕上春夏節假日回老家,看見窯檐下燕子側影飛過,似乎我的童年快樂就顯現在眼前。在我童年的思維裏總想到燕子也有粗心大意的時候,像我們小學生一樣丟三落四的,找不到鉛筆頭。燕子成雙成對,燕子一般一年兩次育雛,當燕子窩裏孕育出了新生命的時候,母燕子在家裏保護着乳燕,而公燕子到處覓食,一趟一趟,一天到晚不停。小燕子嘴巴黃黃的,嫩嫩的,每天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呆在窩裏,伸出腦袋,等着老燕子銜回來的食物。如今燕子很少築巢在農家院裏,現在的農村建設逐步城鎮化,老房子老窯洞不復存在,新房子建得如城裏一樣精緻,哪裏還捨得燕子的定居。難怪老人們説:“如今燕子也越來越少。”再唱起小燕子的童謠,對未來人如同童話一般的遙遠。我只希望H7N9狂躁的今年,北歸的燕子們能被往年的主人們收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shuqingzuowen/l244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