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500字

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500字

“國學小名士”改變了呆板的學習形式,寓學於樂,以遊戲比賽的形式讓學習變得活潑生動,引人入勝。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500字

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500字一:

詩詞是什麼?對於小時候的我們來説,詩詞就是那些一兩句難懂的古文。在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選拔大賽後我就不這麼覺得了。我現在認為詩詞就是中國歷史上一顆顆寶貴的珍珠,它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它是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化,還是抒發情感、飽含歷史的珍貴文物。

在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選拔大賽中,我不禁感歎選手個個都是精英。看選手們一個個自信地站在那裏,他們一定做好了賽前的準備,肯定讀了很多古書、詩文。不過,我還是在心裏替他們捏了把汗——他們還不知道會面臨什麼樣的難題呢。而當他們卡殼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手攥住了。當他們思索了一秒鐘後,就説出了一句句詩詞,我緊揪的心才放下來,同時也暗暗的佩服他們的詩詞量之大。

通過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使我對經典詩詞有了新的理解,我發現詩詞中還有好多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強烈地表現了文天祥愛國的情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則向我們點明瞭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長處,要互相取長補短……每一首古詩都有它自己的意境、韻味,需要我們仔仔細細地品味。我認為,我們中小學生更加應該學會這些詩詞名句、傳統禮儀。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接續國學薪火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藴。作為中國人應該以此為傲。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藝術繼續發揚光大!最後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國學學習的`行列中,繼承國學經典,發揚國學經典,讓我們在古詩詞文學的海洋裏遨遊吧!

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500字二:

今天觀看了《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之後,我受益匪淺,瞭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更為那些小選手們的精彩回答所折服。

在觀看時,我不禁感歎選手個個都是精英。看選手們一個個自信地站在那裏,他們一定做好了賽前的準備,肯定讀了很多古書、詩文。不過,我還是在心裏替他們捏了把汗——他們還不知道會面臨什麼樣的難題呢。而當他們卡殼的時候,我的心不禁緊張起來。當他們思索了後,又説出了一句句詩詞,我緊揪的心才放下來,同時也暗暗的佩服他們的詩詞量之大。

通過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使我對經典詩詞有了新的理解,我發現詩詞中還有好多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這正如我們剛剛學過的課文《小苗和大樹的對話》中季羨林老先生説的要做到“三貫通”,其中他就説到要做到“古今貫通”。我們中小學生更加應該學會這些詩詞名句、傳統禮儀。我們每學期學校都會要求我們背誦古詩詞,但是,比起那些小名士,我實在是差得遠了。我想,如果一天就背一首古詩,一年就會背三百六十五首古詩,十年就是三千六百五十首古詩。只要這樣不斷的積攢下去,累積下去,就會對中國文化的瞭解更加深刻。

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藴。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作為中國人應該以此為傲。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藝術繼續發揚光大!讓我們在古詩詞文學的海洋裏遨遊吧!

第三屆“國學小名士”觀後感500字三:

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我看完了《國學小名士》誦讀經典電視大賽,感受很多。十六字口號“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高度概括了活動的意義,也讓我

對國學有了新的認識。

我也喜歡背誦古詩詞,自己覺得記憶力不錯,也參加過學校舉辦的誦讀經典活動。看了比賽才發現問題,我的背誦大部分是死記,根本算不上理解,更談不上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選手們精彩的表現,特別是對經典內容的領會,深深的啟發了我,我也開始嘗試着去領悟自己背誦的國學經典,不懂的向老師和家長請教,也算是對以前學習不深入的糾正。

聽到選手們背誦了那麼多的經典名句,我簡直驚呆了。我真心佩服他們的勤奮好學,佩服他們的超強記憶力。我也更加懂得,如果沒有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就不可能有誦讀經典的動力源泉,也就不可能有比賽場上那麼好的表現。我終於明白了一個事實:為什麼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能夠源遠流長,發揚光大,正是因為我們世世代代熱愛這個民族,熱愛這個民族的文化,因為我們世世代代都有強烈的愛國情結。

誦讀是形式,傳承是過程,踐行才是最終目的。設計“拾廢紙”的環節,通過這樣簡單的舉動來考查選手們的品德修養,結果證明她是一個品德美好的文明人。我們所有觀眾看到這個細節,內心一定很不平靜,不要忘了那不是“賽場上”的公開對決,而是“生活中”的自覺行為。也許“誦讀國學經典”容易,可是“傳承‘家•國’‘親•情’美德”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要給優秀的選手們點贊!

選手們比賽前都作了充分的準備,賽場上的發揮更是了得,觀眾稱讚他們:博學多才,學習紮實,臨場沉着,機智靈活……

我心裏想,舉辦這樣的活動,賽場上輸贏是正常的事情,有贏自然也有輸。但是,在人生道路上我們不能輸,我們輸不起。因此,對待國學經典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zegk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