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天那邊觀後感彙總

天那邊觀後感彙總

《天那邊》觀後感

天那邊觀後感彙總

許小萌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口中句句離不開愛情的戀人小江的陪同下來到了偏遠的水咕嚕村,這樣一個偏遠而落後的小山村,對於在大城市生活慣了的他們來説是説不盡的新鮮與好奇。這裏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勾心鬥角的人羣,只有恬靜的小山,新鮮的空氣,清涼的山泉和熱情的村民與活潑的孩子們。

剛來到水咕嚕村的他們,受到了村民們的熱情款待,孩子們也特別的喜歡他們,這一切看起來似乎都是多麼的美好。吃慣了大魚大肉的小江突然來到農村,對農家飯情有獨鍾,但他對農家飯的愛也正如他對許小萌的愛一樣,經不起時間的折磨,因為他始終不屬於農村,他沒法忍受從天堂一下子掉進地獄的痛苦。也許他是真的很愛許小萌,但是他早以習慣了那種幸福的生活,在愛情與幸福的`生活之間,他放棄了愛情,回到了喧囂的城市繼續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也許每個人都會覺得他窩囊,沒志氣,為了自己的幸福把自己的愛人獨自丟棄在遙遠的山村。但是這一切能怪他嗎?如果他能,他還會放棄嗎?怪就怪現實的殘忍,怪生活的不公平。農村的粗茶淡飯使他不惜為了掉魚而被人丟進河裏,為了抓只雞而忍受被狗咬的痛苦。他放棄了,也許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悲哀。但是我們呢,我們是不是也該在嘲笑別人的同時反省一下自己呢?

也許最值得我們敬佩的是羅老師,他才是真正改變許小萌一生、為許小萌實現其人生價值的人。雖然他教學不規範,對孩子們的行為也很放縱,做事也會有自己的私心,但仔細想想其實我們每個人有何嘗不是這樣的呢?他教學不規範,因為他天天身處大山,沒有機會去接觸外面的世界,能怪他嗎,只怪教育體制的落後。他對孩子們放縱因為他和孩子們就像父子一樣,孩子們給他起綽號,因為孩子們覺得他親切,他很愛很愛孩子們,為了給小屁股們買作業本,他不怕得罪天天叫着要吃肉的貴客小江老師。他有私心不讓許小萌上課,因為他在為孩子們着想,也許他説的對:也許你覺得你是對的,但事實上卻是錯的。最讓我深思的是許小萌讓孩子們洗手的那一幕破羅説的那句話:你要是走了孩子們怎麼辦呢?是啊,對孩子們來説,他們只是三個月完後拍拍屁股走人的人,就算他們瞭解再多的情況,可是他們能在山村呆多久呢?三個月?半年?將來孩子們水平高了,他對付不了。再説他們走了,他們心裏不痛快,小屁股們心裏也不舒服。當孩子們想起他們的時候還是會哭,這對孩子們來説是多麼大的打擊啊,他們想得到像城市孩子一樣的教育,想和自己喜歡的老師長期在一起,但是卻每一次都只是幾個月的時間,這對他們來説,就好像一個遙遠的夢一樣,永遠無法觸及,他們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會因此而感到自卑。

破羅他有責任心,他自責自己害死了春秀的爸爸,他把春秀當自己的妹妹一樣負全部責任,他不讓春香進城打工,因為他害怕春香會像他妹妹一樣陷入污濁的社會之中而無法自拔,害怕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但不能對春香有所補償,反而會誤了她的一生。他是一位偉大的教師,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山村的孩子們,他把自己的青春埋葬在了水咕嚕村。他也有自己的夢想,也有自己的追求,但遺憾的是,當幸福還未開始的時候,他卻早早地離開了。他的照片還沒送到婚介所,自己的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他就這樣遺憾地走了。但是他應該走得很開心,因為有那麼多小屁股們深愛着他,還有所有感激他愛戴他的人們。

是他的行動讓已經回到城市工作的許小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夢想。在過去教學過程中她曾與羅老師發生多次衝突,不可否認的是,小萌的確有些過分,在不瞭解真相的情況下對羅老師大發脾氣。這一點是我們應該深思的,不管怎麼説,羅老師都是長輩,都應該受到尊重。但這其中又存在許多誤會。當誤會化解之後,她才發現其實羅老師是個很好的人,當她追江可可回來暈倒住院時,是羅老師寸步不離的守在她身邊,她回到城市後,羅老師還是不忘給她摘果子。當她從校長口中得知羅老師在修建學校過程中背黃泥土時遇泥石流連屍體都沒找到時,她才真正地認識到了什麼叫作犧牲,也許她之前在忍受愛人拋棄的情況下堅持過來的對她或是對江可可來説都算是極不容易的三個月,與羅老師此時的犧牲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於是她決定回到水咕嚕村,用自己的青春給孩子們希望,用自己的一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的到來,給水咕嚕村送去了另一個偉大的羅老師,讓為羅老師的死而痛苦的人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羅老師走了,但他的精神被繼承下來了。在最後的合影中,我們並沒有看到羅老師,而只是椅子上的幾束花,它象徵着即使羅老師走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他會在另一個世界裏看着孩子們快樂地成長,他的精神也將永駐人心。

真正的人生價值,在許小萌和羅老師身上都得到了真正的體現。但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而每一種選擇,只要是能夠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都是值得肯定的。在以後的人生選擇中,我們真的需要用心慢慢地去感受、體會、咀嚼……

 《天那邊》觀後感1000字

天那邊,火車穿過夜晚。

一個進山支教的志願者,一羣樸素的孩子,一個淳樸的老師,一個相當貧窮的村莊…一個為了理想,一個為了愛情,一次理想與現實的較量,一次愛情與信念的賭注。

對於電影我瞭解的、懂得的並不多,但我卻知道一些來自於身邊的小小感動,感動有時是莫名的,讓你想流淚,而流淚的多少能夠洗滌一些什麼渾濁的東西?在看這部電影時,我的淚水刷刷流着,被那一幕幕場景所感動。自己以後同樣也會走上教師這條路,試想自己又會如何、又當如何呢?

這部電影中:劉醒龍把老師比作“天行者”,也許正是應了《易經》裏德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看到《天那邊》這個題目,不禁讓我想踮起腳尖,仰望天空,俯卧大地。是啊!天那邊又是什麼呢?暮色蒼茫有有無中,地平線消失之遠啊!

天那邊還是天,但是那同一片天空下的土地,卻是不同的世界,貧富差異、階級等級、圈子層次,這些都能在我們的努力下融合,真正成為同一片天嗎?

這部片子給人以飄雪輕鬆地感覺,整部片子都是在喜劇的氛圍中蔓延的,但這種笑又不得不是沉重的,就如西方人口中所説的“鉛笑”。影片選取在意瀟湘之地,一個山明水淨的小小山村。《天那邊》用一種温情帶喜的敍事方式,講述了兩位來自“中心地帶”皇城根兒的大學生馱載着自己的理想幸邊支教的故事

標籤: 彙總 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ze3e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