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通用10篇)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通用10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通用10篇)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1

如果不看這部電影,你永遠不會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是有多麼幸福!

今天就看了一部讓人潸然淚下的一部佳作《天堂的張望》這部電影於2020年上映,這次這部電影講的是一位7歲的張望和父親相依為生,生活雖是清貧,比較艱難,每天吃的都是鹹菜,最大的願望就是吃方便麪,儘管如此但父女倆的生活還算幸福。

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名叫張望的小女孩,她是一個棄兒,從小被爸爸張國華在山林中撿到的。張國華的生活條件很貧寒,但善良的他還是決定收養這個被父母拋棄的小女孩,還告訴她,有自己一口吃的,就有她一口吃的。爸爸張國華覺得小女孩是他的希望,因此取名為“張望”。

張望才僅僅只有7歲,父親在一旁編竹簍,張望在一旁獨立的做飯,她自己裝好盒飯(鹹菜和白米飯),背上書包,拿着手電筒,跨過山和水,才終於到了學校。

在學校裏,張望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可雙百分的她一點兒也不會覺得驕傲;因為家裏窮,所以經常被同學欺負,比如,中午被後桌的同學把飯打翻到地上,可有能怎麼辦呢?如果不吃,她中午就沒飯吃了。所以她選擇把飯從地上撿起來,繼續吃。看到這,我不禁想,現在,我們的飯菜掉到桌上,都會嫌髒,不吃。可她得飯掉到了地上,她還繼續吃,讓我不由得心酸了。

她假期幫爸爸一起賣蘋果掙錢,一位阿姨要兩斤蘋果,她瘦小的力氣被秤砣狠狠的重壓,稱秤沒拿穩,稱杆打到阿姨的臉上,阿姨一個巴掌狠狠打在她的臉上,並罵了一句:“天生就是窮人的命!”她沒有哭,她回到家還給爸爸説,我錯了,是我弄疼了阿姨,這次她哭了,因為她覺得是她錯了。想起打的那一巴掌,我心疼了,她被別人打了,沒有指責別人,而是先考慮別人的感受。

小女孩上體育課一直喘,跟不上隊伍,體育老師説她體能差,讓她好好補補。小女孩一如既往回到家給爸爸做飯,認真寫作業,卻流鼻血止不住,血滴到作業上,爸爸正好回來帶她去診所,醫生説,有人可能是上火導致的。可流鼻血的次數越來越多,而且每次的血都止不住,醫生和爸爸發現了不對勁,於是醫生讓張望到市裏的醫院看看。後來被確診為了,急性白血病。

由於這個病,需要骨髓移植,治療需要三十多萬,爸爸借遍了整個村湊到一萬多,小女孩很堅強,樂觀。爸爸也沒有放棄,不合眼編簍賣錢,變賣家裏所有能賣的東西。同病房的小孩父親是一位畫家,小女孩聽叔叔説畫畫能賣錢,就讓叔叔教她畫畫,她學的很認真很認真。爸爸去找村裏最富有的人家大富借錢,給人跪下,可大富不借,説如果你能找包工頭要來欠八萬的款,我就把八萬借給你,爸爸立馬去找賴皮要錢,被拳打腳踢了一頓,頭破血流,灰頭土臉的離開。爸爸白天去幹日結五十的工作,手磨了很多泡。小女孩看到爸爸的樣子,寫了一句話:“我自願放棄治療”。她們離開醫院回家了,被之前那位好心的護士知道,她有一個姐姐是在報刊工作,這件事就被媒體電視台報道採訪,很多社會好心人為小女孩捐款,來看望小女孩,爸爸一個個記住她們的恩情,爸爸的眉梢終於不再那麼緊,因為她的女兒有救了。小女孩化療剃光了頭髮,做穿刺一根針扎進去,她沒有喊疼,醫生為她的堅強震撼了。眼看着她一天天身體變好,我揪着的心也慢慢放下。

電影的結尾,小女孩病情加重惡化,經歷很多次搶救,連續二十四天沒進食,偷吃了方便麪,最後搶救無效,永遠的離開了世界,去了天堂。

在張望生命的結尾時,她對醫院的劉“媽媽”説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給一個失明的小哥哥。讓我鼻子一酸。

我的心很痛,可悲劇的主角終究救不回來,“我來過,我很乖。”張望的故事,讓更多的人同感,讓更多的人堅定,讓更多的人踐行。

願天堂沒有疾病,願懂事的張望能活得開心,願你一切的一切都美好!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2

《天堂的張望》是老師推薦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非常感人。

張望是一個撿來的孩子,她不僅聰明可愛,乖巧懂事,還是一枚妥妥的小學霸,每次考試都是一百分。可是,這樣如此可愛的小女孩兒不幸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治病的費用是30萬。30萬對一貧如洗的張望家來説簡直猶如晴天霹靂。小張望得知自己的病情和鉅額治療費後,心裏非常難過,要讓爸爸籌到30萬的治療費,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張望知道家裏的情況,也明白爸爸的難處,小小的她寫了“自願放棄治療”這六個字,這一舉動驚呆了所有的人。看到這裏,我被張望的勇氣與堅強深深地感動了,流水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後來,在護士小夏姐姐和記者小月阿姨的幫助下,全國各地都知道了張望的故事,許多好心人紛紛慷慨解囊,捐款相助,很快,治療費就籌集了50萬。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醫療費是籌集夠了,但是匹配的骨髓卻還沒有,沒有合適的骨髓,小張望的病就得不到救治,這就意味着她的生命可能會結束。最後,張望提出了她想參加她考人生中的最後一次考試。醫生含着淚水答應了她的請求。當張望拿着滿分試卷的時候,小張望開心地笑了。

在張望生命之花凋謝之前,她對她的醫生媽媽説,她死後,請把她的眼角膜捐給那位盲人小哥哥,再把別人捐給她的50萬元捐給其他患有白血病的小朋友。看到這裏,我熱淚盈眶,為張望的無私與博愛而感動。

可愛的小張望,雖然你的生命之花凋謝了,但是你的善良之花,你的勇敢之花,你的堅強之花燦爛地綻放在我的心裏,永不凋謝!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3

提到“天堂”這個詞語你會想起什麼呢?是美麗又舒適的歸宿?還是像天堂一樣純潔善良的人?還是……不不,都不是,其實這裏的天堂指的只是一個舒適的地方而已。是影片的主人公——張望的歸宿。

故事的開始,一座山,一個村莊,一户貧窮的人家,一個父親和一個女兒。這個故事講得是主人公張望不幸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最後不幸身亡。有一句話使我特別感動:張望坐在病牀上,説:“我是撿來的孩子,害不起這病。”是啊,治療白血病需要三十萬,而一個貧窮的家庭怎能負擔得起呢?張望的父親為了給孩子治病幹了許多事:別人討債、在村子裏挨家挨户的借錢……最後因為記者王小月發動的籌款活動,張望才有錢治病。可好景不長,張望在與病魔作鬥爭的道路上並不容易,她經歷了多個生死關頭,但因為張望在絕食的第二十四天太餓了就吃了一點方便麪而消化道出血,最後她還是去了天堂。

我很喜歡這部影片,通過看這部電影我也明白了很多。我也要做一個善良、懂得感恩的孩子。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4

她是個孤兒,但養父用愛守護,用生命呵護。

她七年從沒有擁有過一雙襪子,但有醫生劉媽媽無意地發現,精心的挑選,愛的付出。

她生病了,但得到了許許多多的人的幫助,父親不離不棄,記者姐姐用心籌集治療款,醫生叔叔阿姨盡力搶救,陌生人捐款奉獻愛心……

她雖然離開了,但用遺願中的五十四萬拯救了七個患有白血病的小朋友。

人間的愛給予張望短暫而美好的幸福,張望給予的愛卻讓人間充滿了愛的讚歌。

張望是不幸的,同時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她美好的像天使,也因為她停留過人間。人間還有許多許多的不幸,像新冠病毒帶走了患者的生命,疾病、意外、世間某個角落都可能發生着不幸,但天使永存人間,傳遞着愛和希望。

有愛,人間值得。讓我們學會珍惜,看到父女倆温馨的日常,更加珍惜本真質樸的親情,看到醫生記者姐姐陌生人的幫助,更加珍惜人間的温暖;讓我們學會奉獻,如趙瑞所説這個世界有太多人需要幫助,當温暖大於冷漠,當所有人都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凝聚起一種強大的力量,把整個人間都變得美好起來。

在這個車水馬龍的世界,默默流動着的暖流——愛,真的很重要。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5

《天堂的張望》這部電影講的是一位7歲的張望和父親相依為生,生活艱難,父親晚上編籃子,白天去賣,有時賣不出去一個,每天吃的都是鹹菜,最大的願望就是吃方便麪,儘管如此父女倆的生活還算幸福。

有一天,張望流鼻血不止,去大醫院檢查,才知得了急性白血病,治療需要30多萬的費用,借錢借不到的父親每天痛哭流涕。

在張望治療沒幾天,張望知道事實之後,決定放棄治療,記者王小月知道這件事後便去到了張望家,張望的父親告訴了記者王小月事實:在1997年的秋天裏,張望的父親揹着木柴準備回家去,卻忽然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猶豫再三依舊還是把嬰兒也就是張望帶回家。

記者王小月曝出了這件事,人們深受感動,世界地的人都給張望捐錢,一共捐錢超過五十萬,並且張望還在這段時期參加了一場考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可是最終張望還是去世了,帶着快樂去了天堂。願你在天堂沒有痛苦。

張望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生病期間還不忘參加考試,堅持每一次的治療!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6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天堂的張望》,在我的記憶裏這部電影是最有正能量,最感人的電影。

電影大概是這樣的:一天,一位叔叔揹着竹簍在樹林中路過時聽到嬰兒的哭聲,走近一看,真的是一個可愛的寶寶,他一直放聲哭個不停好像求教,叔叔急忙將孩子抱在懷中,四處尋找孩子的媽媽,可是並沒有蹤影,無奈之下他只好把孩子抱回家……時間過的真快,在這位“爸爸”的精心照料之下,小望長大了。她聰明又漂亮,學習一直是全班第一名。為了讓“爸爸”在外多掙點錢,她主動承擔起所有的家務。有一次她和“爸爸”去集市賣蘋果,小望一不小心把稱杆打在一個阿姨的臉上,阿姨急了,狠狠一巴掌打在了小望臉上,鼻血一直流個不停,“爸爸”急忙去醫院檢查,卻檢查出了晴天霹靂的結果,小望得了白血病。光手術費就需要30萬,“爸爸”一邊照料小望,一邊痛苦萬分到處借錢,但結果卻寥寥無幾……看着日夜消瘦的“爸爸”,懂事的小望決定主動放棄治療,回家休養。

好人終會有好報,這個年紀的她還可以擁有太多美好的明天,幾位好心的阿姨去電視台替小望求助,經過全國人民的捐錢,小望感激的痛哭起來,她説等她長大了,也要做個善良的人。手術費已經足夠了,醫生立馬安排做了穿刺手術,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個手術會讓人疼的撕心裂肺的時,堅強的小望卻默不作聲忍受着。

就這樣,大家一直等待合適她的骨髓,可天有不測風雲,她一直沒有找到,在她剛吃了一碗方便麪的晚上鼻子又開始冒出血了,就這樣,小望離開了我們,她的眼神裏帶着太多的不捨,太多的無助和無奈,她永久的離開了……她死後,如她所願將自己的眼角膜捐獻給了一個小男孩。

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小望像一顆頑強不屈的小草,任憑風吹雨打,她是那樣的堅強,她的形象一直留在我的心間。我要向小望學習,學習她的善良,她的堅強,她的偉大。我想,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平平淡淡才最真,我們只要和親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

願天堂沒有疾苦,願天堂能給你帶來幸福,小望,一路走好……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7

我看了一部叫《天堂的張望》的影片,不禁淚目。

在雲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住着張望和她的養父張華。張望非常懂事,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但他們家非常窮,只能吃鹹菜米飯。有一次她幫爸爸賣蘋果,不小心用稱杆打到一位阿姨的臉,阿姨被打得滿臉通紅,一氣之下,重重的打了張望一巴掌,打得她直流鼻血。 張華很着急,就帶她去了醫院。也是通過這件事,張華知道張望原來有突發性白血病,但她還是沒有放棄學習,畢竟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老師到她家裏幫忙補習,張望還考了兩個100分。後來,她的事被新聞播出,很多人給她捐錢,但沒有合適的骨髓,張望最終離開了人世,她臨死前説,把錢都捐給貧困的人。

這裏有幾個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張華在賣筐子,賣肉大叔把排骨剁碎送給張華,張華又推回去,大叔又拿給他。張華只好拿着肉回家,還給大叔一個筐。你們知道大叔為什麼要了嗎?不是因為他想要,而是因為他不想讓張華過意不去。有一顆慈悲之心,還能為他人設身處地的着想,多難得呀!

張望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雖然阿姨打了她,但她卻覺得是自己先做錯了。張華給他燉肉吃,把所有的肉都給她,説:“乖爸爸不吃。”張望卻説:“你不吃,我也不吃。”她多麼的孝順呀!

看完影片,我想對張華説:“張望是個好孩子,雖然你竭盡全力也沒有把張望從病魔手中救出,但在天堂中沒有病痛。這樣不好嗎?”

我想對張旺説:“你的養父現在過得很好,請你不用擔心,在天堂過得快樂點吧!”

張望對自己的養父都那麼孝順,但我卻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和爸爸鬧矛盾,我應該多向她學習。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8

假期間我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天堂的張望》。

影片主要講述了張望短暫又堅強的一生。張望是一個被父親撿來的孩子,她活潑可愛,既善良又懂事。7歲的她不幸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治病的費用是30萬左右。而張望家窮得連屋子上的漏洞都補不起,張望的父親只好借錢。村裏每一家都借遍了,只借到一萬多元,差的實在太遠了。張望父親冒險去向老闆借錢,結果,不但沒有借到錢,反而遭到了一頓毒打。張望父親為了籌錢給張望治病,差點兒都把腎賣了。張望指導自己家很窮,也明白爸爸的難處,她決定放棄治療。張望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護士小夏和報社記者小月。小月把張望的故事刊登在了報紙上,很多好心人看到了張望的故事,都紛紛捐款給張望。很快,張望的治療費籌集夠了。可是最後因為等不到匹配的骨髓,張望病情惡化,最終還是離開了世界。

這部影片給我很多感觸,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張望身上的美好品質,她純淨無暇的善良温暖着我,她的聰明好學激勵着我,她不可思議的堅強鼓舞着我。張望被買蘋果的阿姨打了一巴掌,她一點兒也不責怪那位打她的阿姨,反而説是她自己的錯,是她不小心用秤桿打到了阿姨的臉,阿姨一定是被打疼了,才生氣打了她。她還問爸爸以後能不能再見到這位阿姨,她要向這位阿姨道歉。多麼純淨的張望啊!多麼善良的張望啊!明明捱了打,心裏還想着別人的感受。這樣善良的張望怎麼能不讓人温暖呢?

張望聰明好學,對學習的熱愛讓我佩服不已。她重病在身,還要依然堅持學習,她自學課本知識,在醫院裏參加她認為很重要的期末考試,而且考了雙百。這是怎樣的學霸啊?自從她生病住院以後,她都沒怎麼上過學,全憑自學,居然都能考得雙百,這樣的學霸怎能讓人不佩服呢?張望真的是我學習的榜樣!

張望戰勝病魔的勇氣與堅強也是最最打動我的。張望只是一個7歲的孩子,她勇敢地面對現實,堅強地與病魔作鬥爭。刺穿、化療,這是多少成年人都承受不了的痛苦,而小小的張望竟然咬緊牙關,不聲不吭。這樣勇敢堅強的張望怎麼不令人佩服啊!

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好好學習的同時,一定要珍愛生命,一定要重視健康。只有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可能擁有一切美好與幸福!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9

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邊親人離開自己,可怕的是沒有面對貧窮的勇氣。席慕蓉説過:“貧窮不是羞恥,富貴也不是罪惡,粗茶淡飯與錦衣玉食也沒有太大的差別,只要我們有愛,孩子們就會有笑容。”

寒假裏的一天,我觀看了王老師推薦的電影《天堂的張望》。這部影片很感人,故事裏的張望讓我喜歡,令我感動。張望原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但不幸患上了急性白血病,他的爸爸為了給她看病到處借錢,好多好心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張望。電影裏的好多情節、好多場面都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張望原本可以和很多小孩子一樣,得到爸爸媽媽温暖幸福的寵愛,可以吃美味的大餐,可以穿漂亮的公主裙。但是,對張望來説,她的親人只有爸爸,她沒有媽媽。歌裏唱到:“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雖然張望沒有媽媽,可是她有疼愛她的爸爸。小小年紀的張望很懂事。儘管家裏很貧窮,可是她依然整天樂呵呵的。當我們這些“小饞貓”陶醉於各種各樣零食的美味裏時,對張望來説,一袋沒有營養的方便麪就是她最最自期待的“美食”。看到這裏,我心裏酸酸的,真希望可以做張望的好朋友,給她嚐嚐好多好多營養豐富又美味的'食品。

張望在省城大醫院住院時,她和同一病房的病友和睦相處,病友的爸爸還教她畫畫。因為要治白血病,所以要做化療,接受化療後的張望嘔吐不止,疼痛難忍,到最後頭髮都掉光了。可是,她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生命,反而更加堅強勇敢。她想為自己的爸爸賺點修房屋的錢,悄悄地把自己畫的畫拿去街上賣。看到這裏,我不禁流下了眼淚,多麼懂事的女孩啊!多麼讓人感動的女孩啊!她不顧自己生病的身體,只想着賣畫賺錢給爸爸修房屋!

在治病的過程中,她知道自己的病很嚴重,而且需要很多的錢,於是揹着爸爸寫了一張紙條,上面寫着“自願放棄治療”這六個字。看到這一幕,我心想:天啊!小張望如此堅定勇敢!面對重大疾病,面對家庭貧困,估計成年人都很難做出這樣的決定,她卻如此乾脆果斷。放棄治療就意味着回家等死,這是怎樣的勇氣?這是怎樣的堅強?我的眼淚再一次奪眶而出。

後來,在護士小夏和記者王小月阿姨的幫助下,全國各地的好心人都知道了張望的故事,大家踴躍向張望愛心捐款。很快愛心捐款超過了50萬,但沒有找到合適的骨髓,張望的病依然得不到救治。但如果再不動手術,張望的生命就結束了。危在旦夕的張望提出想參加她人生中的最後一次試,醫生含着眼淚答應了她的請求。張望以滿分來表達她對學習的熱愛。張望在生命的盡頭依然保持着對學習的認真和熱愛,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張望臨死前,躺在病牀上,對着她的醫生媽媽説:“我死後把我的眼角膜捐給醫院的小哥哥,再把別人捐給我的50萬元捐給醫院裏的白血病小朋友。”我再一次淚如泉湧。張望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刻,她還想着去幫助別人。這樣的張望,讓人怎麼能不感動呢?這樣的張望讓人怎麼能不敬佩呢?

可愛善良的張望,謝謝你!你教會了我積極樂觀,你教會了我懂得感恩,你教會了我幫助他人,你教會了勇敢堅強。故事的最後,你離開了世界,但是你燦爛的微笑永遠留在了我的心裏。天堂的張望,你是最美的天使!

《天堂的張望》電影觀後感 篇10

伴着撲朔往下掉的眼淚,我看了《天堂的張望》。願善良的人都可以被温柔以待。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給過我們冷漠,就讓它成為我們行善的絆腳石。我們不做那個冷漠的人,有大能力的,去做一些大幫助,能力小的,做舉手之勞。

世界因為我們的美好而運轉,我們因為世界的美好而幸福。

美麗可愛的雲南女孩張望,從小被父母拋棄,善良的單身漢張國華撿到了她並決定撫養她,和她相依為命。張望小小年紀做飯收拾家務,她要生存下去,有時需要依靠自己。張國華不能時時照顧她,小張望還要處處想到張爸爸的

生計。貧寒的家庭讓她從小就知道擔當,她賣水果,她要學畫畫;她像一個大人一樣想要賺錢養家,想要改善自家的生活。生活的不易,讓張國華的手藝沒有施展的空間,讓他沒有可以賺錢的門路。他們的生活始終掙扎在貧困線以下。小張望的白血病就是壓倒這個家庭的致命稻草。

品學事優的小張望,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漂亮的護士姐姐小夏,和藹可親的劉霞醫生,文雅的王小月記者…她們就是每個人在困難面前希望遇到的神仙般存在的人。卑微的張國華,還有朋友強子,一個面相兇巴巴的屠夫,沒想到他是一個俠義忠膽的英傑;同樣貧寒的山村大娘,沒有拒絕苦命的張國華,把裹了裏三層外三層的珍貴的鈔票交出來…輿論的導向着風化雨的影響滋潤,讓更多平凡的人感動。讓有的人有了彌補的機會,欠錢不還的老賴會被善良感染,他內心也有脆弱的角落;為富不仁的大富豪,終究被同情心激活的兒子感動…通訊的發達,讓大山深處的呼喚徐徐發散到世界各個角落,更多善良的人解囊相助、沙聚成山,滴水成海。小張望的財號有了超出預算很多的錢,她有希望治好病了。

世界有愛,世事滄桑。“你有的,還要加給你,讓你多餘;沒有的,把你有的,還要拿去。”馬太效應,真的就是槓桿一樣,讓悲劇一再發生,好像沒有人能夠抗拒。

我心很痛,悲劇的主角終究救不回來。”我來過,我很乖。”小張望的墓誌銘讓眾多人心酸不已。在病魔面前,人的力量是多麼的渺小,我們總在拼命想要抓住一些東西,金錢,權利,喜歡的一切東西,我們總想得到,不管付出什麼代價。殊不知健康的我們是多少人羨慕的對象,這個世界總有我們得不到的東西,我們要多想想自己擁有的,我們已經很幸福了。健康在任何東西面前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助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不做萬惡的資本家,要做善良路上的前行者。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v9yy9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