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民間傳説《白毛女》觀後感

民間傳説《白毛女》觀後感

《白毛女》是詩、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毛女》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民間傳説《白毛女》觀後感

民間傳説《白毛女》觀後感【篇一】

隨着年齡的增長,發現自己已不再為美國動作大片而熱血沸騰。一方面覺得這類電影故事情節缺乏深度,只獲取了短暫的視覺衝擊,卻難以得到心靈上的共鳴,另一方面,對於我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説,裏面大量的特技不但不會使我為之振奮,反而被弄得眼花繚亂。取而代之的是,我開始對國產的紅色經典老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每一部電影都讓我對那個紅色年代多了一些瞭解,同時也讓我對那個年代有了無限的嚮往。在那樣一個飢寒交迫的年代,大多數的窮苦老百姓雖然缺衣少食,但是精神世界卻非常充實,他們團結向上,他們慷慨激昂!每天都快樂地忙碌着,為了簡單的`衣食住行而勞作,勞動充實了他們的生活,使他們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去抱怨、去勾心鬥角。他們活得簡單而快樂,常常為了一頓飽飯歡欣鼓舞。在這些老電影裏,你完全看不到現代人的空虛、墮落,即使條件再艱苦,你從主人公身上看到的永遠是堅強向上的革命精神!

影片《白毛女》就是這樣一部值得深思的電影。在盜版光碟氾濫的年代,《白毛女》是我收集的唯一一張正版電影DVD。因為我覺得它很有收藏價值,它不愧為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其中一個場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就是楊白勞為了慶祝新年,用忙碌一年僅剩的一點錢給喜兒買了根紅頭繩,喜兒便高興得載歌載舞,一家人聚集在一起,每個人只能嚐嚐有限的幾個餃子,卻熱鬧非凡。而我們現在的新年,人人衣着光鮮地圍坐在擺滿大魚大肉的餐桌前,臉上卻少了喜兒那份真摯的快樂。大家虛偽地互相拜年,到處送禮、塞錢,把過年當成顯示自己闊綽或討好別人的平台,還有的為了獎金在忙着工作,至於家人難得的團聚早已拋在腦後,親情已不再是一道新年大餐。

《白毛女》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曾影響了一代人。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蕭條的經濟,戰亂後的杯盤狼藉,近百年被列強欺壓淪為奴隸的艱苦生涯,難免使很多中國人對新生活喪失信心。《白毛女》就在這時出現了,成為那個物質極度匱乏年代裏人們的精神食糧。而且裏面的主人公就是當時千千萬萬勞苦大眾的縮影,許多中國人在裏面看見了曾經的自己。它不但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也鼓舞了一代人,讓大家意識到喜兒的精神在新時代同樣值得傳頌。作為一個吉林人,我尤其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這部電影見證了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輝煌,從這以後,長春電影製片廠又相繼拍攝了像《董存瑞》《五朵金花》這樣的經典的老電影,之後便銷聲匿跡。

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年代,各種商業大片充斥着整個電影市場,大部分人們已將《白毛女》遺忘,許多年輕人甚至沒聽説過這部經典。但我覺得它應該被人們重新審視,它不只是一部土掉渣的老電影,它更是一份對艱苦年代的回憶,提醒我們要珍惜現在的一切。

民間傳説《白毛女》觀後感【篇二】

《白毛女》是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精神指引下誕生的大型新歌劇。是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的。根據1940年流傳在晉察冀邊區一帶“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加工改編而成的。

主題劇本通過楊白勞和喜兒父女兩代人的悲慘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農民之間的尖鋭矛盾,憤怒控訴了地主階級的罪惡,熱烈歌頌了******和新社會,形象地説明了“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主題,指出了農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民間傳説《白毛女》觀後感【篇三】

第一次看這種黑白電影看的這麼入神,情節跌宕起伏,看完之後心中有對當時社會的感慨,有對喜兒的同情,也有對黃世仁的憤慨!

我很慶幸我沒有生活在哪個地主和僱農矛盾尖鋭的時代,我也無法對喜兒這樣的命運感同身受,我也無法理解他們對地主的憤恨和無奈,但當我看到楊白勞被生生的按上了賣女兒的手印,當我看到楊白勞因無奈而服毒自殺,當我看到紅軍來時,羣眾們手拿棍棒向着黃世仁的時候,我可以想象他們對地主已經恨之入骨。

喜兒,這樣一個單純,漂亮,勤勞,善良的好姑娘,命運卻如此曲折。在家時,苦命幹活兒,沒有好日子,還好父親很疼愛她,記得楊白勞在掏出送給喜兒的紅頭繩時的唱詞:“人家的閨女有花戴,爹爹錢少不能買,扯下了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哎!紮起來!”;被黃世仁糟蹋後,懷孕了卻被趕了出去,還差點被賣了,經歷喪父之痛之後又經歷了喪子之痛,在山裏一夜青絲變白髮,過上了野人的生活,我真的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柔弱的姑娘,是如何承受的這麼多苦難!還好,八路軍來了,打到了地主,報了仇,和大春哥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還讓人有點欣慰。

慶幸如今世界太平!深感我很幸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r83d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