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音樂兒童劇《田夢兒》觀後感精選三篇

音樂兒童劇《田夢兒》觀後感精選三篇

兒童劇《田夢兒》,講述了路邊棄兒田夢長到12歲時,跟隨撿破爛的爺爺進城求學的成長經歷。下面是語文迷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兒童節的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田夢兒》觀後感_第1篇

人人心中都會有過謊言,但你可否想過,在謊言背後埋藏着愛的種子嗎?如果沒有,那麼,就和我一起走進《田夢兒》這個故事吧。

有個叫田夢兒的女孩,和爺爺、姐姐相依為命。爺爺靠撿垃圾供她們姐妹倆上學,同學們都笑話她有個“破爛王”爺爺,為了維護爺爺,她和同桌打了架。爺爺知道後,教育她不要打架,並給田夢兒五元午餐錢。班上組織捐款,善良的田夢兒將午餐錢全部捐了出去。即使這樣,不知情的同學卻嫌她捐得太少,可他們哪裏知道,捐出了僅有的五元錢,田夢兒付出的代價是餓着肚子。班長的'講述,讓大家明白了田夢兒的困境。同樣被爺爺撫養大的姐姐將爺爺的這份恩情傳遞給孤兒,用愛温暖孤兒的心。她去貴州山區支教卻不幸遇到塌方。爺爺得知後,一直瞞着田夢,他認為:一人傷心總比兩人傷心好。

看到這兒時,我聽到周圍有同學在説:“爺爺騙人!爺爺騙人!”爺爺是在騙人,可是爺爺的謊言騙不了自已,他的謊言只是為了不讓田夢兒傷心、落淚。這是善意的謊言。藏在這謊言背後的,是爺爺對田夢兒的深深的愛。他知道田夢兒和姐姐從小感情很深,為了不讓田夢兒擔心,他獨自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看明白這一點,你還會覺得爺爺騙人嗎?

爺爺、姐姐、田夢,他們是為愛而生的,雖然他們生活是貧窮的,但他們的精神卻是最富有的。他們將愛努力地傳遞到世界每個角落。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媽媽。每次吃魚時,媽媽總是把魚肚子上的肉夾給我吃,而她總是吃魚頭。有一次我不解地問:“媽媽,你怎麼不吃魚肚子上的肉呀?”媽媽挾起魚頭説:“我不愛吃魚肚子上的肉,我最愛吃的是魚頭!”現在,我明白了,媽媽那也是善意的謊言,只是為了我多吃點魚肚子上的肉。

我想,以後如果再吃魚,我也要用善意的謊言讓媽媽吃魚肚子上的肉。讓媽媽感受我善意的謊言背後那濃濃的愛。

《田夢兒》觀後感_第2

大型音樂兒童劇《田夢兒》走進南通,在通州區“童聲裏的中國少兒藝術創研活動基地”隆重舉行公益演出,這是省文明辦組織該劇在13個省轄市巡演的首場。

音樂兒童劇《田夢兒》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出品,以江蘇美德少年為原型,以高雅音樂兒童劇藝術為表現形式,講述了轉學到城裏的鄉下孩子田夢兒隱忍自強、最終成長為一名美德少年的故事。該劇是一部真正來自現實生活題材的難得一見的精美創意作品。省文明辦結合該劇在全省巡演,將舉辦觀後感徵文活動,評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並出版最佳作品專輯。

《田夢兒》觀後感_第3篇

由省委宣傳部重點投資、扶持的大型現代音樂兒童劇《田夢兒》在鎮江藝術劇場首演。該劇由金壇華羅庚藝術團排演,這也是該團推出的第7台現實題材新戲。

當日,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楊志純,省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省文聯副主席李朝潤,省文明辦副主任葛萊等,與鎮江潤欣實驗學校500多名師生及學生家長共同觀摩新戲。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觀眾邊看戲邊擦眼淚。

根據省美德少年真實事蹟改編的兒童劇《田夢兒》,講述了路邊棄兒田夢長到12歲時,跟隨撿破爛的爺爺進城求學的成長經歷。全劇通過調換座位、班級捐款、網吧圍堵、爺爺失蹤等情節,在不斷的矛盾衝突中,展現了城鄉孩子從理解到融入過程的純美情感。

《田夢兒》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主創人員都是《留守小孩》原班人馬,但圍繞“孝與愛”的劇情和立意均高於《留守小孩》。當天首演後,省委宣傳部隨即組織到場觀摩專家座談,商量進一步打磨新戲方案。本月,華羅庚藝術團將攜新戲進入上海演藝市場,走進中小學校與學生互動,徵求師生意見並加以修改。

華羅庚藝術團團長史國生告訴記者,按兩年新排一台戲的頻率,該團已先後排演《少年華羅庚》、《留守小孩》、《從長蕩湖來的女孩》等6部兒童劇,連續演出6200多場,觀眾超過600萬人次。此次《田夢兒》從排演到公演僅用26天,9月28日將在省美德少年評選頒獎晚會上整台演出,隨後赴全省各地巡演。他同時透露,劇團第8台新戲劇本已完成並進入論證階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peqw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