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小學生寫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篇)

小學生寫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篇)

第1篇: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時光如梭、歲月入流。轉眼間,炎熱的暑假悄悄地走了,我們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學期。

今天下午,我們全班師生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當看完後,我的心被那些孝順的孩子、大人給深深地打動了,同時,我也有了太多太多的感想。

這次的開學和以往的不一樣,老師和我們一起在教室裏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講的是孝、禮、愛、強。

第一課是“孝”。這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話大王”鄭淵潔老師孝順他的爸媽,給他們送去電視。兒子鄭亞旗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次吃飯時也把對蝦讓給爸爸吃。鄭老師還提到他寫小説時,鋼筆經常寫到一半沒水,灌好水後再寫會打斷思路。有一次鋼筆寫了一個星期還有水,他很奇怪。一個晚上,發現原來是鄭老師爸爸怕打斷兒子的寫作思路,半夜起來給鋼筆加水。這感人的事蹟怎不叫我熱淚盈眶呢?

還看到一位叔叔騎着改進的摩托車,帶着他年邁的父親連續六年去全國旅行,我的心又是一陣感動一陣温暖,眼睛裏忍不住流下了熱淚。孝,是中國傳統的美德,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作為少先隊員的我們,怎麼不能不學習中華傳統的美德呢?

第二課説的是“禮”。禮也是中華傳統的美德。容祖兒老師和我們分享她小時候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容老師説:“小時候媽媽教我的習慣,令我受益終生,對我的幫助很大。”這句話觸動了我,我也暗暗反思自己,為什麼父母的忠言我聽不進,為什麼不養成好的習慣呢?聽了容老師的話,我受益很大。我也決定,在校聽老師的話,在家聽父母的教誨,養成良好的'習慣。

接下來的課講的是“愛”。這是一個令人永遠感動的故事,原黑豹樂隊主唱秦勇因得知4歲的兒子被診斷出重度感統失調,便毅然決定放棄自己從6歲就開始學習的音樂,當起了全職爸爸,不厭其煩地教兒子種種本領,當兒子大珍珠可以穩穩地坐上自行車騎上1小段路時,堅強的秦勇落淚了。我看到這時,眼眶早已濕潤了,我感受到了偉大的父愛,也對秦勇表示濃濃的敬意。

最後一課:“強”。這又是打動人心的故事。當我看到一個個孤兒上場表演武術,當我聽到她們一個個發出肺腑之言時,我被她們感動了,那是一個多麼動人的場面啊!武術教會了她們不用自卑,武術教會了她們自強。她們的張阿爸幾年來照顧她們,教她們武術,給了她們父愛。

在“孝、禮、愛、強”中,《開學第一課》結束了。這真是一堂受益匪淺的課,教會了我們孝順、禮貌、自強不息,愛自己還要愛別人,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並讓我重新認識了“孝、禮、愛、強”的意義。

第2篇:小學生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我的爸爸媽媽愛我如心肝寶貝,把我看得比自己還重要,生活上、學習上處處可見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記得有一次晚上,我發起了高燒,媽媽給我量了下體温,39度。爸爸買來高度酒,媽媽一邊用酒給我擦全身,一邊安慰我,還一直問我哪裏不舒服,媽媽一直陪在我身邊,擔心極了,一晚都沒睡好……還有一次,我成績很不理想,媽媽拿過試卷幫我分析考不好的原因,把我做錯的題目重新抄在紙上讓我重做,還不厭其煩地教我,直到我把題目全部弄懂為止,我看着媽媽那張憔悴的臉,心裏好難過。為了我的學習,媽媽都會不顧一切來幫助我。爸爸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加班加點,廢寢忘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我會把爸爸媽媽的愛永記心中,努力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來報答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我叫駱昱萱,今年8歲了,在瑞金北村小學上二年級,至今我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教我學走路時的情形。

記得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媽媽帶着我到月牙湖公園去玩。我像小企鵝似的,走路搖搖晃晃,歪歪倒到,一不小心我跌倒了,我趴在地上撒嬌,一邊哭一邊睜着一隻眼睛偷偷看着媽媽,希望她能把我抱起來哄我。可媽媽並沒有這麼做,她一邊拍手,一邊説:“好孩子,勇敢點,站起來。”在媽媽的不斷鼓勵下,我只好自己勇敢地站起來了。媽媽可高興了,一個勁地誇我説:“好孩子,你真棒!”

從那以後,我只要跌倒了,還沒等媽媽説話,我就一骨碌爬起來。漸漸地,我學會了走路,而且,越走越有勁,越走越穩了。

今天,媽媽教我寫作業。媽媽讓我坐好,我卻七歪八扭的。媽媽讓我這樣做,我卻偏反着。做着做着,突然有道題不會做了。我越是浮躁,題越是做不上來。我心裏想:“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想到這裏,我深吸了一口氣,沉下心來,認真思考,不一會,我還真就做上來了。

我不好好做的時候,媽媽就大發脾氣。媽媽耐心地給我講思路,可我總沒心情聽,真是不應該。以後,我一定好好學習,讓媽媽放心。

第3篇: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

如今的社會,“孝”這個字可能離的太遠了,天天都有那些不孝之事,是社會的進步太快了?還是人性消失了?還是人太懶惰了?古時有二十四孝,廣為流傳,但在如今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呢?

如今的社會,有很多的人,家裏父母健在的時候沒有好好去服侍,卻在父母死後,高調的舉行追悼會,以為做了這些別人就會以為你是個孝子嗎?還有這些人,對自己的父母不是罵就是打,甚至幾十年對自己的父母不管不問,也不回家看看,就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出生低微,而自己變成城市裏的人了,覺得在農村的父母有失你的身份了,還有的娶了媳婦之後,聽媳婦對自己的父母説三道四的,從而慢慢厭惡自己的父母。

那麼想想問問這些人,你們如果沒有父母給你們生命,你們有這樣成就的就會嗎?換個角度來説,你們有孩子嗎?如果你們老了,你們的孩子也是這樣的對你們,對你們就像陌生人一樣,對你們就像瘟神一樣,你們的心裏會有什麼樣的感想?

古訓雲:“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為什麼古人認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來,人們把父母撫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

如果説父母疼愛子女在相當的程度上是本於天性,那麼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人文教育,是後天教化的結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勞,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但這種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時施以正確的教導方法,使之生根、發芽、成長、堅固,則此種感恩的心情很快會泯滅掉,不知不覺中,認為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至於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教無人提醒,沒有成為我的生活習慣,乃漸漸遺忘於腦後,最後則渺然無知矣。幼童時期就沒有引導孩子形成孝道的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為孩子的自覺行動,長大後卻埋怨孩子不懂孝道,豈非是緣木而求魚!打小就培養孩子的孝道精神,從娃娃抓起,這是最關鍵的,也最容易見成效。

我家來了一個小客人,我和他玩的很開心。休息的時候,他好奇地翻看我的東西,我也一個勁地向他介紹。他對別的不怎麼感興趣,卻饒有興致地玩起了我的 小風扇。因為是夏天,他拿着它,愛不釋手地擺弄着,很享受的樣子,直誇這玩意兒真不錯。可是……一不小心,他把小風扇弄脱了手,只聽“啪”地一聲,扇片摔 壞了。我呆住了,視線頓時變得模糊起來,淚水跟着漫了出來,我哭出了聲。他很緊張,突然間跑進了廁所裏。

媽媽聞聲趕到,把我叫進了書房,對我説:“把淚擦乾,對他説‘我原諒你’”。我不幹,媽媽又説:“他的心裏也很不安,你不能因為這件小事,就不和他 玩了。”我啜泣着:“他弄壞……了……我的小風扇…….我……我很喜歡……小風扇。”媽媽安慰道:“不要緊,媽媽給你再買一個,但你得原諒他。”

此時他已跑到了樓下,我爬上窗台,對他大喊:“你不要傷心,我……原諒你!”他飛快地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第二天,他又來找我:“對不起,昨天我……”我説:“沒關係!”於是,我們又拖起了手。

寬容是一顆美好的種子,是媽媽將它播撒在我心頭。明日,它將長成生命中最美好的鮮花,來回敬我最親愛的媽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pejeq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