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精選6篇)

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精選6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精選6篇)

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 篇1

谷愛凌無疑是這一屆冬奧會的頂流,她將參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坡面障礙技巧、U型場地技巧3個小項的爭奪。7日率先進行的大跳台比賽資格賽中,谷愛凌在第一輪中跳出89.00的分數。儘管在第二輪出現失誤,但在第三輪中,谷愛凌頂住壓力,以總分161.25分,

大跳台本是谷愛凌的副項,2020年洛桑冬季青奧會上,她在該項目上奪得金牌,雖然在2021年世錦賽上女子大跳台是谷愛凌唯一沒有拿到金牌的項目,不過經過在奧地利的訓練,尤其是突破了前空翻兩週加轉體四周1440度的高難度動作,讓她在本屆冬奧會衝金的機會大增。

“我比三個項目會讓我壓力小很多,因為我有三個機會可以讓我去實現願望呀!”對於資格賽,谷愛凌表示目標就是要確保能夠進決賽,希望決賽能夠給大家帶來精彩表演。現在看來,谷愛凌的自信給她帶來了好運!

然而,相比於谷愛凌此時的風頭正勁,和谷愛凌一樣出生在美國的中國選手朱易的遭遇就不是那麼愉快了。在6日的團體賽女單短節目中,朱易發揮失常,排名墊底。網絡上出現了很多相關話題,“朱易摔了”“朱易冬奧首秀不完美”“朱易談冬奧首秀落淚”等話題迅速成為熱搜,甚至出現“朱易不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朱易不會説中文”等謠言。朱易一時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好在她於昨日的自由滑比賽中發揮穩定,順利完成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基礎分的損失。位列第五成功晉級。此前她表示,會在決賽中做出更高難度的動作,衝擊個人首枚冬奧金牌。

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 篇2

谷愛凌以自己無與倫比的技巧和樂觀的心態將比賽的勝利收入囊中,可謂手到擒來,當仁不讓。飛翔在雪場上,這位年僅十八歲的姑娘就是個活潑可愛的天使,如此享受,如此灑脱,好像整個賽場都是她的遊樂園。她那燦爛的笑容和冬日的暖陽一樣美好,讓億萬中國人民的再次熱血沸騰起來。讓我們再次祝賀她!!

對於朱易小姐姐,我們希望她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畢竟一次比賽的失利並不代表技不如人,朱易此前的一些列驕人成績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況且她歸化中國籍,代表中國參加比賽,自願承擔起那麼大的責任,已然是難能可貴,我們有什麼理由再去對她説三道四,橫加指責呢?

更有甚者,抱着險惡的用心對她蓄意造謠,説什麼她的參賽資格是潛規則得來的,又説什麼她不願意説中文,不會講中國話。要知道,一個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女孩子,並沒有義務要熟練地使用中文(要知道當初毛澤東的女兒李敏從蘇聯回來,也是滿口的俄文呢)。縱然谷愛凌可以使用流利的中文,並不代表我們一定要求其他的歸化運動員也做到這一點。運動技巧需要訓練,文化的再融入更需要時間啊,何必要吹毛求疵,頂一個踩一個呢?

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 篇3

對於發生在朱易身上的網絡暴力,我們深感痛心,同時也意識到某些中國人被“帝國意識”和“皇民情節”荼毒得多麼嚴重。在跨越國界,崇尚“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國際奧林匹克賽場上,每一個體育運動員,都首先應該是被尊重的人,然後才是“哪國人”對於任何一個有道德,有才華的運動員,無論他(她)來自何方,無論他(她)獲得了什麼名次,都值得我們鼓掌叫好。對於我們自己的運動員,那更應該關心愛護,萬不可以金牌來論成敗。若是按照某些人的邏輯,那些歸化運動員,贏了便是“為天朝增光,一心向化”,輸了就是“不配入中華”,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辦奧運會,乾脆辦“萬國來朝”的進貢禮得了。21世紀開放包容之中國,豈能容得下這種封建糟粕思想?中國的每一次國際盛會,都應該成為國際主義的大課堂,而不給狹隘民族主義任何借屍還魂的機會。

何況現在中國之國力,已經不需要用金牌的多寡來證明了。既然如此,讓我們放平心態,享受每一位運動員的精彩表現,為他(她)們喝彩加油吧!

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 篇4

今年的冬奧會格外引人矚目,不僅因為它在北京舉行,更因為冬奧會和夏季奧運會不同,冰雪上的比賽更具觀賞性和偶然性。不到最後一刻,輸贏就未定,賽場上一個小差錯就可以改變最後的結果,讓人的心情總是隨着比賽的發展跌宕起伏。

中國對美國的冰壺混雙比賽就在這樣“緊張”中開始了。早就聽説冰壺這項運動被譽為“冰上國際象棋”,不僅要用“力”,投擲壺、掃冰,把冰壺推到離圓心最近的位置;還要動“腦”,運用戰略和戰術,每一次投擲都要步步為營,想着怎麼排兵佈陣,既保住自己的壺努力擴大比分,又阻擋對方的壺完成防守任務。因此,坐在電視機前的我又新奇又興奮。中國隊出戰的是範蘇圓和凌智,他們都是年輕的小將,但表現得很沉穩,配合也很默契。賽場上載來他們的交流聲、呼喊聲,前三局結束時中國隊1:3暫時落後於美國隊。我內心也為他們加油鼓勁,“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們可以追回來的!”

第四局開始了,範蘇圓和凌智轉變戰術向美國冰壺位置發起撞擊。冰壺從範蘇圓手中推向美國冰壺的站位,凌智用冰壺刷使勁在冰壺前不停地“擦冰”,好減少摩擦力,讓冰壺朝理想的方向滑行得更遠。眨眼之間,中國隊的紅色冰壺撞到對方黃色冰壺,緊接着又反彈把另一個黃色冰壺撞出界限。“好一個雙飛,兩分!”這一步,為中國隊贏得了來之不易的兩分,兩隊比分在第四局追平!後面的賽程發展並不好,最後一局,中國隊的.兩位選手做出了放棄最後一投的決定,保留力氣為下一場做準備。

雖然中國隊輸了,但冰壺這項冬奧會項目,讓我感悟到在冰壺這項運動中,心態、理智、謀略、技術都是取得勝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精神也在運動員每一次投擲時體現得淋漓盡致!

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 篇5

自我得知2022年冬奧會要在北京舉行之時,心中的激動便已難以抑制。漫長的時光裏,我曾不止一次幻想過冬奧開幕時的盛景,而今日,我終於坐於電視前,與家人一起,與世界人民一起,共同迎接冬季奧運會的到來。

節目一開始,映入我眼簾的,便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圖文清新雅緻,美輪美奐。緊接着便是“驚蟄”,隨着時間的流逝,景色與節氣不斷變換,屏幕上的倒計時也不斷減少,最終定格在“立春”。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立春,在二十四節氣之首,不僅標誌着春天的到來,更預示着萬物的更新,在這一年伊始之際,冬奧會正式開幕了。

小孩子將蒲公英吹散,漫天的蒲公英種子飄向空中,在天空顯現蒲公英的焰火;一滴冰藍之墨,化為綿綿不斷的黃河水傾瀉而下……一幅幅畫面深深震撼了屏幕前的我,我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屏幕,唯恐錯過每一個美麗瞬間。

當五環破冰而出的那一瞬間,我的心中已然是熱血沸騰,激動之情洶湧澎湃。打破隔閡,相互走近,這不正是我們,是世界人民所希望的嗎?通過體育的紐帶,將世界相連,在競技中增進彼此情誼,我想這才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真正所在。

回望過去,在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第一次來到中國,為世界留下了別樣的中國記憶。

立足現在,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順利舉行,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雙奧之城”,再次為世界準備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驚喜。

展望未來,中華文化必然會影響越來越多的人,世界會因體育變得更加團結一心,交流互鑑。

“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已做好了準備。”

冬奧會比賽個人觀後感 篇6

一台電腦,一杯汽水,一個夜晚——北京冬奧會讓我無數次熱淚盈眶。一場盛況空前的開幕式,一次超今越古的矚目禮。胸中碧血難息,腔內丹心正旺。情似汪洋臨口幾言,在此成句卑表拙感。

二十四節氣,二月四日開幕,第二十四屆冬季奧運會,而中國代表隊於九點二十四分登場。我不敢説“二十四”有何標新立異的釋義,但我想,這份細節也應是冬奧組委及張藝謀導演,送給國際友人,以及全體中國人民的一份別具一格的禮物。

於是,便有了一場包含博大精深的儀式開始,有了一場藏懷金律玉典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雨水”,每一個節氣,都可以和一句經典詩詞。春雷響,萬物長,是驚蟄;風吹雨洗一城花,何似西窗穀雨茶;時雨及芒種,處處菱歌長;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每一幀都是包含芬芳的源遠文化、壯麗山河、矯健健兒,每一幀,都滿滿藴含着獨屬你我的中華情懷——於是,我也情不自禁的誦起那詩,“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體會到了那回味無窮的漢家美味。

之後,無論是巨型帷幕式的屏幕,或是破冰而出的奧運五環,都讓我眼前一亮,大年初四的上空激盪着煙花絢爛,一個個奧運冠軍選手一炬、一炬,將奧運聖火傳揚到大雪花上,雖無巨型火炬燃燒時的震撼,但更多了一份全體人類文明火種般的希望。如若是説2008北京奧運會是一鳴驚人的話,那麼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則備有一番方興未艾、雲淡風輕的意味。但我認為,這更是一個大國精神的凝聚體現——正如此次奧運會口號“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團結”一詞,是我們最有力,無懈可擊的證明!

中國是一個友善的國家,但從不是一個懦弱的國家。我們有“有朋自遠方不亦説乎”,也有“待我以禮,還之以禮,待我刀兵,還之刀兵”。整個冬奧會最令我動容的,就是各個年齡段,民族,職業的同胞們,衣着形彩各異,臉上笑靨如花,將鮮豔的五星紅旗迎力傳心地交接,交接到身筆挺面堅毅的“兵哥哥”手中,升起國旗,奏響國歌!

另外,冬奧會的各個小細節也讓我陡然淚目。二十四節氣倒計時中,夏至一幀中的武大靖;小朋友們組成愛心火炬時,接一個東南方向“迷途的孩子”回家;氣氛組小紅和小橙都快跳不動了,看到中國隊出場直接活躍到最高點等等如此,温暖的每個畫面都是中國的温柔。

冬奧會開幕式所開啟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體育項目,更是一個個令人動容、催人前進的的精神!正如冬奧口號,讓我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起向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ovvg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