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地球脈動》觀後感300字(通用11篇)

《地球脈動》觀後感300字(通用11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球脈動》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球脈動》觀後感300字(通用11篇)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1

就在昨天,我們看了一個很好看的科教影片——《地球脈動》。聽唐老師説這部影片可是獲了很多國際大獎的,觀看了以後,果然精彩絕倫!電影的每一個畫面都是那麼精美,每一秒鐘都讓人賞心悦目,每一個片段都那麼緊張刺激,同學們不時發出驚歎,感歎電影的不可思議!

裏面有一個場景是介紹鹿羣的生存經歷,可憐的小鹿最終還是讓大灰狼給吃掉了,同學們看上去都很討厭狼,因為狼太殘忍,就連很小的鹿都不放過。我也不例外,真想上去幫小鹿一把啊!

電影裏面還介紹了南極冰川的企鵝。企鵝個個憨態可掬,張開翅膀,昂着頭像個紳士一樣走來走去。更讓我們敬佩的是,企鵝媽媽很勇敢,因為小企鵝要在冬天才能孵化。在孵化的過程中,企鵝媽媽要一直守候在蛋寶寶的身旁,相信企鵝媽媽要在南極受冷受餓,我就覺的企鵝媽媽特別勇敢無私。

動物們真是充滿活力與激情,只要好好觀察就一定可以看到許多美妙的東西。原來我們的地球這麼美麗,大自然如此的神奇,科學真是他奇妙了,只要我們用心去探索,就一定能體會到其中的奧祕!

也許你會問科學是什麼?也許你會和我同感,科學為什麼這麼神奇,那麼就來看看《地球脈動》這部電影吧,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2

今天下午我們學校觀看了科技電影《地球脈動》,主要寫了北極熊、獵狗、黑斑羚、企鵝和食人鯊等動物。它們互相殘殺,並且環境也很惡劣,地球遭到了破壞。我們一定要保護地球,保護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

那些小草都因為環境的惡劣有的變黃、有的都枯萎了。《地球脈動》上面講了許多的動物怎麼捕獵,可是地球受到了破壞,許多的小動物們都沒有了自己的家園。因此捕獵當然更困難。有一次,幾隻獵狗在捕殺黑斑羚。有一隻小黑斑羚跟隊伍走散了,獵狗的目標於是轉向了它,那隻獵狗把它追到了河裏面,因為獵狗不會游泳,所以它們只好在河的四周等待。過了一會兒,從森林的另一頭傳來一聲叫聲,這叫聲表示已經抓到了獵物,獵狗們一聽到就趕快跑回森林裏,共同享受美餐。而這隻黑斑羚安全了。鬣狗雖然很兇狠、很殘酷,但它們的團體精神令我感動。它們這樣做是因為地球的環境很惡劣,獵狗們實在忍不下去了,就去捕殺獵物。

所以我們以後一定要保護地球,讓地球沒有互相殘殺,多種植花草樹木,多保護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3

今天,我看了一集紀錄片,名字叫《地球脈動》。片裏有一羣大象經過500英里的一片乾旱荒漠後找到了一條溪水,它們在水裏翻過來翻過去,不停地打滾,真的是太快活了!

你知道40萬隻雪雁在天空飛翔是什麼樣子麼?你知道有鳥類竟然可以飛躍喜馬拉雅山麼?你知道最大的地下洞穴中的奇妙景觀麼?看《Planet Earth》,譯《地球脈動》或是《行星地球》——由英國BBC拍攝和製作的11集地球紀錄片。維基上説它是對地球空前絕後的禮讚。

片子的每一個鏡頭都可以用來做桌面。我看了後覺得一點也不誇大,零下60度帝企鵝整齊的隊伍、新幾內亞島上華麗的天堂鳥起舞、大白鯊躍起一口咬住逃亡的海狗……還有山巒間的顏色如何迅速地由新綠到翠綠到金黃到豔紅,直至蕭瑟的冬意凜然。

巨大的預算,前後5年的拍攝時間,高畫質的攝影,革命性的高超速攝影機,細膩的衞星畫面,使得這部紀錄片有了極度震撼人心的力量。奔湧河流,雄壯山脈,幽深洞穴,冰雪世界,蔚藍海洋,蒼茫沙漠,奇幻叢林,浩瀚草原……每一集都是一場絕對的視覺盛宴。

我看的是第一集《兩極之間》,地球如此之大,有的地方生機盎然,還有的地方不適宜生存。撒哈拉沙漠裏,象羣成了極忙碌的一份子,他們在遷徙,不計一切只為尋找充足的水源。

畫面中一頭未成年的小象仍在不停地邁動步伐向前走動,但它並非掉隊小象中幸運的那一部分,它迷路了,向着沙漠更深處走去。儘管付出了像這樣的代價,但最終,大部分象羣到達了預想的目的地。看着體積如此龐大的非洲象在水中自由歡快遊動的畫面,我受到了很深的觸動。

看完了《地球脈動》,我瞭解了許多東西。到現在,我才發現地球是多麼奇妙啊!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4

地球脈動拍攝團隊走遍全球各地,才拍攝到地球脈動。地球上的野生動物正在減少,逐漸走向滅絕。

如大鼻羚已從100多萬隻減成幾十只,如居住在懸崖峭壁上的阿比西尼山羊因戰爭時戰士們飢渴難耐食物匱乏,打山羊吃,所以被逼到懸崖上生活,在遷往懸崖前,還有幾千只,現只剩下150只,在保護後,又起死回生般增加到了600只。如全球蛙類三分之一已滅絕。因天氣變暖、冰層流失,使北極熊失去了大多的繁殖區和狩獵區。東北虎只剩下30多頭了,在剛果盆地,一隻只無手的猩猩在地上跑,就因為人們盜獵。人們在剛果盆地反盜獵巡邏,動物才得以生活。

就因為人們獵殺動物,所以才滅絕,就因為人們醒悟,動物才得以生存。我想説:“保護動物,人人有責,不破壞食物鏈,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地球才會更美。”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5

大家看過《地球脈動》這部電影嗎?假如沒看過,那也沒關係今天我就向你們介紹一下我看這部電影最令我難忘的片段吧!

最令我難忘的片段是:在一片美麗的的海里,有兇猛的鯊魚、奇形怪狀的魚和一些活蹦亂跳的蝦子們等,突然鯊魚從海里竄了出來只見它那嘴裏的鋒利的牙齒緊咬着一直小海豚,小海豚也試這掙脱,但最後還是被鯊魚大作美食享用了,看見這樣殘忍的畫面我想:要是沒有鯊魚就好了,這樣海里的小動物能自由自在的生活了。隨後轉念又想:假如世界上沒有鯊魚,那生態就會不平衡了,再説了鯊魚翅一些海里的動物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假如鯊魚不去捕食一些動物吃,它們就會餓死。因此我知道了動物世界裏有善也有惡,假如世界上沒有了狼、鯊魚這些兇猛的動物存在世界,那麼世界就會失去生態平衡,那些食肉的動物去吃一些鹿羊等動物,這就是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無論是那些兇猛的動物還是弱小的動物,我們都應該去保護,這樣我們的地球才會變得更加美麗。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6

從昨晚的熱烈討論中足見有許多人在關心着,也在身體力行着環境保護的事情。這當然值得褒獎。

可是我總覺得,這個問題在根兒上就不是那麼方向正確。

保護這個詞,從來都是用在強者與弱者之間,從來都是大的保護小的,強的保護弱的;環境是什麼,他/她/它為什麼需要你的保護?環境是比我們弱還是小?

這樣的説法,根本上是人們藉着科學理性狐假虎威。因為手中的科學,就以為自己能掌控環境,破壞了環境,然後在修補環境。美其名曰保護環境。偽善的人們哪……

其實,環境問題的凸顯,是在人們眼見身邊的環境今天不似昨天,今天糟糕甚於昨天,身體的某個部位昨天好好的今天就疼了癢了變樣了,才開始抓後腦勺了,人就是這麼短視和近視。

人們為了環境做點什麼,不是保護環境,而是保護自己。自我保護從來都是人第一位的事情。所以無論你藉着環保的名義做了什麼都沒有那麼大公無私。

關於環境問題,人不改變對待自然對待環境的態度,不理清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無法改善環境惡化的狀況的。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7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大自然兩極之間的奇妙之處和壯憾的景象。如南極的冬天雪花飛舞,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上百隻企鵝搖搖晃晃的向前走去,小心翼翼地保護着它們的蛋。那時我就想希望企鵝寶寶快快出世,這樣就不用媽媽再辛苦的帶它們。其它還有很多:比如動物尋水源、大鹿羣遷徙、野狗巧捉鹿等。

大鹿羣遷徙————播放時我被嚇到了,因為從上面汪下拍,鹿羣密密麻麻的像小黑點,我都不知道那是什麼,那個景象實在是太壯觀了,上千上萬只鹿羊都一起遷徙,但是遷徙不是都一帆風順的,幾隻餓狼邁着沉重的步伐,緩緩向它們走近。這時我心砰砰跳動,希望狼不會得逞。狼瞄準時機嗖地衝了出去,鹿羣被這突如其來的危險驚恐萬分,整齊的隊伍也立馬解散了。狼羣向幼鹿追去,它們的目標是幼鹿,果不其然有一隻幼鹿落單了。

狼羣用盡全力追補。這將是一場速度和耐力的較量,跑了好久好久,我以為小鹿會慢下來,但出乎意料,小鹿速度絲毫沒有慢下來。這時我心中為它鼓勁,小鹿,加油啊,可能過一會狼就半途而廢了,小鹿加油啊,生死之別就在一念之間。

最後小鹿還是被狼追到了,但我覺得它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敬佩!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8

最近,我看了一部很精彩的紀錄片——《地球脈動》。從中我瞭解了許多自然界的知識,認識了許多有趣的動物,還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集叫《從南極到北極》。影片中介紹了南極冰川的企鵝。企鵝憨態可掬,張開小翅膀,昂着頭像個紳士般走來走去。更讓我敬佩的是,企鵝們在遇到暴風雪時,它們緊緊地圍成一團,互相幫助,共渡難關。而在地球最熱的地方,非洲大草原上也有一種有着團隊精神的動物——鬣狗。它們長相醜陋,生性殘暴,它們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強大的動物之一,因為它們在捕獵時講究合作,發揮團隊協作的作用,總能讓它們捕到獵物,飽餐一頓。

這兩種動物能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就是因為它們有着團隊協作的精神。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可以説,一個班集體要取得好成績,一個球隊要取得勝利,甚至一個國家要強大,沒有團隊合作精神,什麼事也辦不成。就好比一個合唱團,如果人心不齊,自己唱自己的,那唱的就不成歌了,那合唱團也不叫“合”唱團了。所以,我們班級要取得好成績,就需要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有“愛班之心”,緊緊的'團結在一起。

因為,“團結就是力量”!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9

生存的法則是什麼?是迷惑敵人,還是隱蔽自己?NO!紀錄片《地球脈動》這部紀錄片告訴我:生存的法則是速度和耐力。

在紀錄片《地球脈動》中有這麼一個場景:一頭狼對一頭和媽媽走散的小馴鹿窮追不捨。那頭小馴鹿拼了命地快速奔跑,只要它可以堅持跑1000米,狼就會放棄。這注定是一場速度和耐力的較量戰爭。可是最終那頭小馴鹿還是沒有堅持下來,這也意味着他將會走向滅亡。果不其然的,狼最終撲到了馴鹿的身上……看到這我不禁想着:如果那頭馴鹿能夠一鼓作氣堅持下來,狼也會就此放棄,也許就不會有這場悲劇的發生。

是啊!速度和耐力都是生存的法則,生活中也不正是如此嗎?那次跳繩比賽,練習集體跳的我因為站在最後,而那位甩繩的同學又甩的很高,所以我跳的有些吃力。“一、二、一、二、一……”口號又喊了起來。我心裏想着:為了班級,為了集體,我要堅持!“啪”,繩子打了下來,我便再次跳起,我跳過去了!事實上,我跳過去的不只是繩子,還有一道催我放棄的坎兒,還有成功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是的,生活中既需要耐力,又需要堅持。只有鍥而不捨,才能催開希望之花,結出勝利之果。

紀錄片《地球脈動》這部電影讓我知道生存的法則是速度與耐力。同時他還讓我體會到成功的法則是努力與堅持,只有努力與堅持共存才能成功。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10

地球是我們唯一生存的地方,他無時無刻地養育着我們,讓各種生物生活在地球上,給地球帶來了生機。

從被擠到南極,我在北極看到了企鵝和北極熊在-70℃的低温下生存。企鵝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成羣在一個地方縮在一起,而北極熊一直生活在洞裏。在許多地方,即將到臨冬天時,許多動物都向南遷移,從高數往下看時,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就像一個小小的芝麻在移動,在遷移的過程中,它們都在隨時警惕着。生怕被身邊的某個獅子盯住。所有的動物在沒到達目的時,都遇到許多危險,看,一個羚羊被狼追捕着,一開始羚羊可以逃離被吃的魔爪,但是羚羊還是逃不過被吃的命運。一羣大象正在沙漠上找水,面對又累又渴的情況下,他們繼續向前走,找到水源,不幸大象們的眼睛被灰塵覆蓋了於是有一些小象跟媽媽走失了。幸運的大象最後終於找到了水源,在河流中嬉戲玩耍。

在茂林叢林,裏面居住着幾百種昆蟲魚鳥類們,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着,楊宇這個兒女。

在海洋裏,鯊魚是一個兇猛的魚類,看到它吃掉一個海狗,但海狗沒有一下子被吃掉,他靈活的地游到別處,但鯊魚的力量是非常大的,這時,就上演着靈巧與力量的鬥爭。

説了這麼多,感覺世界上的萬物都必須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沒有了地球,就沒法讓生物沈村,也沒法讓人類生存。

《地球脈動》觀後感 篇11

構成地球血脈的是什麼呢。是島嶼,山脈,草原,森林,沙漠,海洋,城市上的動物,植物。今天看的是山脈專題。剛開始映入眼簾的是羱羊。別看它是一個食草動物,但它可以在陡峭的山峯間來回穿梭。用它軟軟的蹄子,踩着綴在陡峭坡度上的碎石上山下山。攝像頭按照小羱羊視角位置照了一下,媽呀,視線拉到了好遠,頭腦一陣眩暈感。有恐高的人立馬就會想趴下。

然後出來的金鷹。金鷹的翅膀一張開長度足足有兩米,飛起來就像一架小型的戰鬥機。它們盤旋在高聳的雪山上,目距可遠達三公里,地攤式的搜索它的獵物。有一隻金鷹找到了一塊腐肉,帶到了自己的領地準備食用,然而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飛來了另一隻更加兇猛的金鷹,來勢洶洶,要爭奪它的食物。背景音樂瞬時變得緊張急促起來,它們擺出來一副即將開戰的架勢,緊接着有一隻先發出了攻擊,用自己的利爪朝對方的肚皮勾過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kvxy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