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7篇)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7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銀河補習班》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7篇)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1

父親這個角色,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特殊,很遠又很近,少不更事時,覺得父親不解風情、不通情理,自己到不惑之年後,才發現父親有多了不起。

《銀河補習班》很坦誠的講了一個有一點老舊的父子故事。但它融入了兩位導演的個人經驗。因為倆人也都是父親,片中放置了很多他們自己對為人父、為人子女的困惑、迷惘及感悟,並把這一切,一股腦放進了故事裏。

鄧超坦言想做一個父子主題的電影很久了:“這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我倆當父親後冥冥中的看法一拍即合,當爸爸的經歷讓我獲得了很多能量,孩子們給我們一個重新學習的機會,讓我們重新學習如何去愛”。導演俞白眉坦陳:“這部作品凝聚了自己的人生體驗”

這個故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故事的時間跨度。它從1990年的第11屆亞洲運動會講起。走過1992年亞洲盃,1997年香港迴歸,1998年洪水,20xx年張國榮去世等等充滿回憶的時間點。並且穿插了大量熟悉的道具、回憶中的歌曲(《走四方》、《快樂老家》),以各種方式,去喚醒年代記憶。這一刻,講述故事的他們其實並不是父親的身份,而是兒子,因為這些都是俞白眉和鄧超兒時的回憶。

在故事中,爸爸問兒子:人生的目標是什麼,兒子説“上清華北大”,爸爸説不對啊,這是過程,並不是目標,以後想要做什麼才是那個答案: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就因為有這樣的父親,兒子才能從一個“吊車尾”逆襲成為“學霸”,最終實現夢想,成為了一名航天員。

涉及成長,探討的自然離不開家庭與學校,離不開社會。你的孩子為什麼要上補習班,因為他(她)的成績還不夠好,因為為人父母的總是擔心成績不夠好的孩子們,被浪潮洶湧的社會淘汰。然而,為什麼許多孩子總是越補越差呢?難道是天生愚笨?

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怎樣面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故事裏提供了很多觀點。比如孩子母親代表的是更傳統的管教——辱罵與批評,而鄧超出演的父親,則更現代,它代表了溝通、交流與理解。

不同的家庭教育觀,自然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銀河補習班》中,最讓我觸動的語句,其實是鄧超對兒子説:“這是我第一次當父親,我在學習做父親。”

是啊,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親,第一次當母親。會困惑,會茫然,會無措,但也會摸索,學習,成長,努力做個好父親、好母親。比如要跟孩子做朋友,去真實分享你的困惑與感受,與他一起感受這個世界,更要感受在冰冷的現實世界之外的夢想。儘量不要強迫他,命令他,而是和你孩子一起從現實中抬起頭,仰望星空。去實現孩子心中的夢想。

這是一個關於教育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在有限的鏡頭和對白無法觸及的更深處,其實有更多的愛需要細細剖來。所以才有了這本和電影同名i的書。它以更加細膩動人的文字,讓這份天底下最深沉最平凡的愛,得到了更完整的呈現。

可憐天下父母心。看一場電影,你可能會在煽情時刻忍不住抹眼淚。但如果你僅僅滿足於煽情的故事,懷舊的場景,那麼這部電影就算是白拍。這是關於我們每一個人成長的詩篇。千言萬語,每一個鏡頭,只是為了讓你真切地感受到,我們每一個人都同時是孩子,也同時是父母。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2

假期裏有機會看了《銀河補習班》,依稀還記得剛上映那會兒的熱評,有好的也有壞的,有冷嘲熱諷的,也有全力支持的。

現在以自己的角度看這部電影,覺得裏面有很多觀念還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首先,學習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並非如上學一般是階段性的,即使考上了好的大學也並不意味着學習這件事就已經結束了,可以告一段落了。

就拿我來説,學習對我來説一直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上學也是,但是上學的時候也並未明確的認識到自己以後要做什麼,這個概念很模糊,似乎也很遙遠。我有種錯覺,覺得上學就是為了考大學,只有考上了大學,未來才會有更好的前途。

這個命題乍一看似乎沒什麼毛病,但仔細分析你就會發現其實上大學和好前途並無必然關係,並不是只有、才的關係,而只是個相對概念。但在所有的家長眼裏,這是必然的,必須的,不可抗拒的。

也許許多家長都吃過沒好好讀書的虧,所以到了下一代他們就希望自己的經驗教訓不要在孩子身上重演,於是就想方設法為孩子創造學習的條件,哪怕砸鍋賣鐵也可以。

這似乎沒有錯,但是孩子最重要的應該是知道自己是誰,想要幹什麼,想要成為什麼,而不是在一味地追求上名校中迷失了自己。

其次,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是發自內心的原動力。不需要別人不絕於耳的督促,也不需要他人寸步不離的約束。

如果一個人要解決自身所遇到的問題,那他自然要請教別人,自然要想辦法通過學習來獲得方法,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而不是不知目的盲目學習的過程。

當然,瞭解事物的基礎和原理不會有錯,但是當他本身不需要這些時,這些知識在學習的當時就顯得多餘,大腦自然而然的去過濾這些多餘的信息。為了考試,為了得高分,又強制自己記憶,於是考完試,很快又忘記了。大腦不喜歡這些不愉快的經歷,它會選擇性遺忘。

不知道自己學習是為了什麼,因為什麼而學,遲早也會誤入生活的盲區裏。因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第三,只知盲目學習而不聯繫生活,導致工作生活中屢屢碰壁,倍感挫折。

有多少學生因為課業壓力大而難以承受,有多少家長為了孩子的成績焦頭爛額,有多少老師諄諄教導孜孜不倦反而仍舊被別人説三道四,教育的矛盾讓很多人都陷入了焦慮和恐慌中。於是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學校和家長有時候誤解很深,學生們對自己的前途更是一片迷茫。

成績好的考上了好大學,光耀門楣,成績差的一度陷入自卑和沮喪的惡循環中。一分之差,天壤之別。高考雖然是分水嶺,卻不是唯一標準。如果用成長的發展觀看清了學習的本質,瞭解了學習的最終目的,就不會如此草率的否定自己和孩子,讓他們得到更加健康的生活環境,心理髮展也更加完善。

最後,我想説,這世上沒有銀河補習班,也沒有完美的教育方法,但卻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每位家長和老師都有義務和責任引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他們才能在受挫時不悲觀,意外時不僥倖,獲得成就時不驕傲,正確看待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保持一顆平常心,認清自己的位置,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3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銀河補習班》。我認為這是我看過的電影裏最好的一部了。

影片的開始,是白宇飾演的宇航員馬飛坐在太空艙裏面臨着百年不遇的失聯危機,這時,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所以整部電影基本都是馬飛回憶自己的小時候。5歲的馬飛總是不聽話,還很笨。因為幼兒園裏給火炬手的.歡迎儀式裏馬飛的動作老是做錯,也因此被老師罵缺根弦,還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可誰曾想到,火炬手馬皓文就是馬飛的爸爸。為什麼是火炬手呢?因為馬皓文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師,他建了一座大橋,如果沒有這座橋,那麼要想過去到橋對岸,需要走很遠很遠。可這時,橋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突然塌了。馬皓文因此被判了七年,進入了監獄,也因此錯過了馬飛的成長。

馬皓文出獄後,得知馬飛因為看武俠小説而即將被開除,於是跟學校主任打了一個賭:如果馬飛的期末成績年級前十,那就不開除。主任很爽快的答應了。因為馬飛的成績永遠是墊底的。馬飛本來是寄宿學校,後來改成了走讀。馬皓文對於馬飛並沒有嚴加管教,而是一種另類的教育方式。

眼看着離考試時間越來越近,馬皓文卻突然給馬飛請了半個月的假,説是要去看航展。大家都覺得荒謬絕倫。回來的路上,馬飛看爸爸睡的正香,就想準備點飯給爸爸吃。誰知上車的時候上錯了車,這時也下起了暴雨,馬皓文醒來後發現馬飛不見了。父子倆就分別下了車,開始尋找。可是很不幸,他們遇到的是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馬飛所在的地方洪水已經沒到脖子處了。馬皓文找不到馬飛很着急,就拿了一個擴音器,大聲喊道:“馬飛,我是爸爸!我不知道你能不能聽見!如果你能聽見,要看看身邊有沒有什麼可以利用的東西!腦袋要一直想一直想!”另一個地方的馬飛聽見了,就努力尋找 。馬皓文已經近乎絕望了,又聲嘶力竭的喊了一句:“我相信你一定能出來!”當地的軍人趕緊催馬皓文走,正當馬皓文正準備走的時候,聽見了哨子聲,驚喜的回頭。看見了一束燈光和吹哨划船的馬飛。原來,馬飛找到了做木筏的工具,又找到了手電筒和哨子,自己划船過來了。從那一刻,馬飛長大了。

回去以後,馬飛迎來了考試。成績出來後,他真的拿到了年級前十名!

一轉眼,很多年過去了。馬飛考上了航天員。第一次登上宇宙飛船,就遇到了失聯,原因是太空碎片。眼看着氧氣越來越減少,馬飛想起了爸爸。而此時的爸爸正注視着天空,用手電筒的光朝天空射去。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心有靈犀吧。最後成功與地球取得了聯繫,成功回去了。

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因為我明白了:並不是必須要有苛刻的教育才能取得成功,我們不妨試試另類的教育方式,沒準也能成功。馬飛就是一個例子。但我也覺得心痛。因為就在馬飛上宇宙飛船的前一天,白髮蒼蒼的馬皓文去找馬飛了。高興的説大橋塌了的案子被偵破了。原來是有人在背後搞鬼。可這時馬飛説出了令人心寒的一句話:“爸,你的事那麼重要嗎?這麼多年過去了,已經沒人記得,你有必要嗎,別折騰了吧。” 馬皓文的笑容瞬間僵在了臉上。説了一句我的教育是失敗的就離開了。我感覺很心酸,所謂的孝順,不只是噓寒問暖,更多的是一個懂字。馬飛根本就不理解馬皓文是有多重視這個案子,可是馬皓文在最關鍵的時候還是派上了很大用場。馬飛説過,這個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4

正值暑假時日,《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排行位居前列,我便去觀看了這部電影。

看完這部電影,我只想説,這部電影拍的太牛了,能再拍一部嗎?

言歸正傳,這整部電影幾乎是以一個人的講述為中心由此展開所有的情節,以馬皓文的東沛大橋和馬飛的成長為線索,穿插交織出這一則完美的故事

故事的開頭是一個輝煌的事件:奧運聖火傳遞。馬皓文十萬火急的趕到了奧運聖火傳遞現場,抱起了馬飛送給他一個生物禮物,與此同時,講述人(長大後的馬飛)在自我回憶中説:而我也明白這是我爸爸一生中最巔峯的時刻。從這句話我就推斷出接下來可能有不好的事要發生。果然,接下來在大家都笑臉盈盈地等待着東沛大橋的開啟儀式時大橋轟然倒塌,大家的笑容都凝固了,而馬飛還在笑呵呵的拍手説:“爸爸這個魔術太牛了能再變一次嗎?”

接下來,一切的一切開始走下坡路,馬皓文因東沛大橋事件進了監獄,妻子離他而去,馬飛被小學同學欺負。過了幾年,馬浩文從監獄跑出來,去到了兒子的學校,正逢兒子被處分,等待退學,於是他跟教導主任打了個賭,如果在期末考試中能讓兒子考到全校前十,就不讓他兒子退學,主任笑了,周圍人都笑了,一種嘲諷的笑。

在這個情節中,我就能感受到,這個承諾將使接下來的事情開始走上坡路。

馬皓文把兒子接回了家,沒有向我想象的那樣,買回一堆厚重的輔導書,開始制定學習計劃,逼迫他每一天學習,而是教他學習的方法,學習的目的以及為何要學習,(馬浩文把輔導書倒進垃圾桶的鏡頭,真的很霸氣)他的教育理念,其實跟我也有幾分相似,也應當跟絕大多數同學都相似:不要一頭扎進書本里頭死學,最終學的死板,以至於忘了自我真正要幹什麼。這也真是當代教育體系正在努力克服的弊端,學生在新型教學觀念和老教學理念的影響下,便催生出了“偷學”風氣(咳咳,有點扯遠了)。所以説,這部電影從某些方面來説,應當也是對如今教育邁向新理念新觀念教育的催化。馬皓文對他兒子談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知識,馬皓文讓馬飛所做的行為讓馬飛的班主任十分着急,為此還專門找馬皓文進行了一場談話。最終竟在離期末考一個月的時候帶着他兒子觀看了航空展,卻在回來時遭遇了事故,而正是這次事故成功證明了馬皓文的教育理念是沒有錯的:馬飛憑着所學的課外知識,成功將自我逃離了一場特大洪水將會帶來的危險。

自那以後又經歷了許多,許多。馬飛,最終還是留在了這個學校,逐漸長大,成了一名飛行員,隨着講述的結束,整個電影也快結束了。結局自然是喜人的,馬皓文東沛大橋事件得到澄清,被恢復所有的名譽,馬飛獲得了優秀稱號,馬皓文與成功着陸後的馬飛見面後,説出了那句話:這個魔術太牛了,能再變一次嗎?

以東沛大橋為線索,讓我看到了人性的殘缺,以及世態的炎涼,以馬飛成長為線索,點綴出了無限的父愛以及成長的艱辛。整部電影的情節架構都做得十分好,自然也是十分感人的,從兒子小時候對天上晃手電筒,期望父親能找着家,到父親老了,對天上搖手電筒,保佑兒子平安;再到父親讓兒子難過後,説出: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學着做爸爸,到兒子長大後讓老了的父親難過以後説出: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學着做兒子。等等,無一不能看出情節的細微縝密,可是,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晃手電筒的情節了,環境把氣氛烘托的十分到位。

最終將電影中的那句話送給自我:人生就像射箭,如果沒有箭靶子,那麼每一天的拉弓也就毫無意義。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5

前不久,觀看了一部教育題材的電影——《銀河補習班》,有很多感觸。網上影評有説是獲得優質情感體驗的一部好片,也有講是一碗沒有現實操作性的教育雞湯。拋開電影好壞不説,這裏簡單談談我對影片所講故事中體現的學校教育及家庭教育問題的感想。

首先是學校教育。無疑,作為主流、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教育途徑,學校教育在人才教育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相對來講,擁有穩定師資的校園可以説是教育質量可靠且有保障的地方,能夠滿足人才成長的大多數需要。作為在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我們在保障教學大綱要求的主體教育內容傳遞及教育質量的同時也在儘可能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在身邊沒有遇到過類似於以閻主任(李建義飾)為代表的校園教育經驗守舊派,但很難説我們身上完全沒有他的“縮影”。在電影中爸爸馬皓文(鄧超飾)在犯錯是説自己是第一次做爸爸,兒子馬飛(白宇飾)在犯錯時説自己是第一次做兒子,很暖。我們教師雖然不是第一次從事教育工作,但面對的學生各異,有經驗可參考是好事,但不能守舊,也要根據教學開展情況和學生特點及時調整。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可能真的很難做到人人滿意麪面俱到,所以要儘可能的挖空心思去設計趣味性強、參與度高、接受效率好的課堂,教育改革從教師改革做起,做個好老師。

然後是家庭教育。很顯然,家長應該明確教育孩子不只是學校的事情,同時也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是孩子教育成長不可或缺的。不能不説,有馬皓文這樣的家庭教育革新派爸爸是很幸運的,能夠很好地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去思考,去學習,去實踐變通。對於“普通”父母又能從哪些方面去着手教育影響孩子呢?我想,無論父母有着怎樣的教育背景,身處什麼樣的社會行業,都應該盡力去多跟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難處,傾訴自己的不易。更為重要的是,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去面對困難,一起去嘗試解決困難,做好榜樣,多思考,多嘗試,多修正,多總結。

學校教師及家長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角色,最終的目的都是讓孩子成才。成才是沒有唯一標準的,如果非要尋找一個指標,可能育人成功的狀態就是被教育者日後從事着自己喜歡的工作,對生活有着滿心的熱愛。我們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那麼怎樣才能教育出來這樣的人才呢?怎樣育人,思考了很久。我認為與其帶着孩子去尋找未來,不如引導樹立目標反推現在。也就是説,要引導他們思考,想做什麼樣的人,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成為這樣的人從事這樣的工作需要有什麼樣的素質,具備這樣的素質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學習到這些內容需要多長時間,每天要怎樣做才能在這樣的時間內完成······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一個成才的底層邏輯——習慣。如果一個人擁有了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只要確定了目標,在習慣的加持下,通過時間的推移,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達成。因此,教師和家長要特別注意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

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明確就是,自主學習習慣。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全靠老師教,沒有自主學習能力,那就很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就不會進步。教育參與者,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做到為人師表,教師和家長不僅是講給學生聽,更要做給學生看。因此,培養好的習慣,把學習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再給小草一點時間,他們定能長成參天大樹。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6

浩瀚天空,航天員意外失聯,在這絕境中他想到了那個最了不起的爸爸。回憶這漫長時光,故事裏充滿了歡樂,温暖,淚水和奇觀。

爸爸一手抱着兒子,一手舉着火炬,望着自己設計的東沛大橋,説道:“兒子,爸爸變了一個很大的魔術。”話音未落,大橋塌了,馬皓文也因此被捕入獄。

在獄中,馬皓文每時每刻都在思念兒子,兒子也每天用手電筒在漆黑的夜空為父親指引回家的方向,盼望爸爸回家。

多年後,父親出獄了,兒子也長大了,可馬飛的成績和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當閻主任決定開除馬飛時,馬皓文承諾讓他帶孩子,期末若不是年級前十名,即可開除。同學們的笑聲,閻主任不屑的眼神,並沒有使他灰心,從他的眼裏我看到了堅定和信心。

“人生就像是射箭,理想就是箭靶子。人生若沒有目標,每天的拉弓有何意義呢。”“人生就像一張答卷,試卷上的答案應不止A,B,C,D,還應有E,F,G…。在未來的人生中,難道每碰到一道難題就會自動跳出A,B,C,D四個選項嗎?”我認為不是的,每個人的答案應是千姿百態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你想選哪個選項取決於你自己,一旦選定,就去努力吧,讓你每天的拉弓變得有意義。

“我才不管你是不是年級前十,我要的是你的腦子一直在轉,一直在想。”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都開始忠於分數論,竭盡一切力量,只為讓孩子考上清北,可在這種心理下成長的孩子的未來一定會美好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可“望”字在當今社會卻變了味,成了“逼子成龍”。他們培養出來的孩子在學業上可能很優秀,可他們的天性活潑卻被掩蓋了,變成了每天的鬱鬱寡歡,腦袋裏只有每天所學的知識,從未感受到新鮮事物,不會思考,這樣的孩子難道真的是父母願意看到的嗎?我想爸爸媽媽每天想看到的孩子應是活潑開朗,愛異想天開的,而不是死氣沉沉的。

就比如説閻主任就是一位典型的“分數論”舊時代教師。他認為馬飛就是一塊煤球,無論怎麼洗終究成不了鑽石,壞學生就不能平等享有權利,在他眼中,好學生就像他的親子女,而成績差的學生就如那坐在路邊的乞丐。對於成績差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多鼓勵,關注他們的成長。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尚未雕琢的璞玉,他們的潛能是要挖掘的。

作為一個傑出的青少年要有開放發散思維,讓自己的大腦積極運轉起來。其次,還得有理想,有了理想,便是堅持,最後達到成功的彼岸。如片中的馬飛在期末考試中語文作為0分,可其思維的發散和知識的豐富卻被不少老師讚揚,最後打了高分。人生中只有參考答案,沒有標準答案。又比如高三時,閻主任懇求馬飛考取狀元,為校爭光。可馬飛卻堅持了自己兒時的理想,報考了飛行員。理想和命運不是掌握在別人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片尾,在馬飛執行任務前,父親找到了他,告訴他,他找到了真相,法院已經受理,馬上就可以翻案了。而馬飛為了自己的前程説:“爸,過去的事,咱能不能別折騰了?”馬皓文聽了,那一句“我的教育終究還是失敗了”,讓無數人淚目。返航後,馬飛望着自己的父親,飽含深情的説道:“這也是我第一次學着當兒子。”與前面馬皓文的“我是第一次學着當爸爸”相呼應。

看完影片,感觸頗深,有感而發。

《銀河補習班》觀後感7

“保持腦子一直想,一直轉,你就能想到辦法!”馬飛在浩瀚的宇宙中,默默地想着爸爸的話,可以説這句話影響了他的一生。此時的馬皓文,也在默默地看向宇宙,雖然他們一個在天,一個在地,但他們父子的心靈是相通的。

我在影院欣賞着這部佳作,觀眾們並不喧鬧,偶爾還會傳來幾聲抽噎。馬飛從一個“缺根弦”的懵懂小孩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這一路的辛酸,我懂。馬飛6歲時,因舞蹈動作不協調被老師説成“缺根弦”,連媽媽也一直説“他本來就很笨”,教導主任也屢次強調“煤球再怎麼洗,也成不了鑽石”,馬飛也認定自己是個“會把爸爸蠢哭”的孩子。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如何能夠成功逆襲並大膽地追尋自己的夢想的呢?原來馬飛在學校一次又一次地闖禍,教導主任決定開除他的學籍。馬皓文出獄,他當着全校師生的面和教導主任打賭,他堅信兒子的成績能進年級前十,並堅信兒子將來會是這個學校最出色的孩子。

馬皓文主動要求撫養孩子,但卻窘迫到跟孩子一起吃麪時還要求“多放辣椒,多放葱花,多放湯,多放麪條”,這樣的日子雖然很苦,但馬飛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這種快樂源於爸爸的陪伴。馬皓文每天早起騎自行車送孩子上學,還帶他在初春的草地上感受“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奇妙;雖然他們的家境並不寬裕,但他清楚地瞭解兒子的喜好,好不容易掙來的錢換成了孩子朝思暮想的電腦;兒子心心念念想去看航展,他便帶兒子走到了北京,走向了航展……這些,都是馬飛永難忘懷的温馨時光。

馬皓文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滿滿的愛給予兒子馬飛自由成長的空間,教會兒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麪對困難的勇氣。果然,馬飛不僅學習成績提高,還變得自信和快樂。高中畢業後,他成為飛行員,後成為宇航員,從幾千人中脱穎而出入選航天計劃,他實現夢想飛向了浩瀚無垠的宇宙。

電影即將結束時,馬飛駕駛着飛船與地球失聯,茫茫的太空像一座無情的墓場,隨時都可能吞沒渺小的馬飛。這時他想起了爸爸的陪伴、教導和期盼,他沉着冷靜地修復了飛船,終於化險為夷。我看着馬飛脱險後與爸爸的真情對白,淚水瞬間湧出了眼眶。待影院的燈光亮起,我才緩緩地退出了這個故事。我問自己,從童年時代的“缺根弦”到青年時期的航天英雄,究竟是什麼讓馬飛有了如此巨大的轉變?我想,對孩子來説父母的陪伴恐怕才是孩子最好的補習班。

我6歲前,爸爸媽媽因為忙於工作,只好將我送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可想而知,那段時間,我就如同放飛自我的馬飛,整天無所事事,不僅愛看電視,還沉迷遊戲,成績在班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孩子中也算是墊底的了。小學一年級時,媽媽把我接到了城裏,從此,媽媽每天的悉心陪伴,學校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我認識到自己的與別人的差距並一點一點地努力一點一點地蜕變。如今,我是親戚眼中的“乖乖崽”,是同學們羨慕的“小作家”,是媽媽心中的“小暖男”,我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改變,都是與爸爸媽媽的悉心呵護和傾情陪伴分不開的呀!

看完這部電影,我情不自禁地拿自己與馬飛比較起來,父母給予我的關懷,使我如沐春風;父母對我的熱情鼓勵,使我信心倍增;父母與我的朝夕相處,是我幸福的源泉……這些年來,正是因為有他們牽着我的手,才令我在人生之路上留下一串串成長的印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k3zx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