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梵高傳觀後感

梵高傳觀後感

梵高的一生是艱辛的。但他卻並沒有為此放棄自己的目標。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梵高傳觀後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梵高傳觀後感(一)

儘可能抽下班與休息的時間,在五天內讀完了《渴望生活——梵高傳》。總覺得要寫點什麼,可不知從何説起。

整本書的基調和梵高的畫一樣,在我印象中是偏褐色、黃色與金色,那是大地與太陽的顏色,讓人感覺温暖與安全。可是主角文森特·梵高的整個人生卻是波濤洶湧的墨藍色,在冰冷中沉浮。

先是遭受失戀的打擊,梵高的愛認真、執拗、非常具有爆發力,甚至不顧一切。為了見到心愛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飢餓與疲勞,徒步幾晝夜只為遠遠望上一眼;他可以藐視的罪孽,將手心放在燭火之上以示堅決。可是飛蛾撲火,這樣的愛情終將化為灰燼,而文森特一生都無幸得到自己的愛情。

接着是事業的挫折,明知不喜歡不合適,梵高一開始也曾很努力的成為一名牧師,只可惜身處人間地獄似的礦地,看着採礦人家的痛苦、掙扎和死亡,他雖盡其所能的行施佈道,都只是精神上的欺騙,信仰與上帝並沒有帶來救贖,梵高的努力甚至被教會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否定與批判,這讓他情何以堪,最後連自己都迷失了。

幸好在絕望之時,他找到了一生的事業與追求——繪畫。

在繪畫中,梵高認識到,所有的痛苦都是為了做鋪墊,所有的不幸都是靈感的源泉,他可以把痛苦當做觀察生活的放大鏡,去捕捉那平凡而真摯的幸福。是的,他的模特兒是“醜陋”的,礦工、農婦、郵差、等等,那些個皮膚粗糙,身形佝僂,都是在生活中苟延殘喘之人,梵高將之捕捉到了畫中,並沒有同情與修飾,也沒有虛偽的傷痛與呻吟,梵高只是一個記錄者,用最深刻的筆觸,最真誠的顏色將他們記錄下來——這就是生活的真實一面,沒有雕欄玉棟,沒有寶馬香車,大多數有的只是辛苦勞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燈光下吃着土豆的人。

由於起步較晚,梵高開始拼命拼命的衝刺,他不停得畫不停的畫。為了某一處風景,他可以在海邊坐上一天,任憑風吹雨打;他可以在烈日下之下,曬到紅斑禿頂。那羣鴉亂飛的麥田,紅葉斑駁的森林,星月流動的夜空……都存在在他每天早出晚歸,日曬雨淋,忍飢挨餓的困頓生活中了。梵高是天才,不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繪畫天才,而是一個努力的天才,他不僅僅將繪畫當成一項事業,而是生命。每一幅畫注入了他的生命,每畫一幅畫他的生命也隨之縮短。吃飯、睡覺、生活都是為了延續繪生命,而生命存在的意義只是繪畫,即使是愛情、友誼對於梵高而言,也就是給畫添上了不一般的`亮點。最後繪畫完成了,身體機能雖然在運轉,生命的意義結束了,梵高用一顆子彈結束自己短暫卻完整的一生。

梵高是孤獨而任性的,他不被人理解,大部分時間都在孤軍奮戰,可是藝術本來就需要耐得住寂寞,況且在梵高的背後還有那個無限包容他的弟弟迪奧。總覺得迪奧是梵高的影子,有了迪奧的支持——精神上與物質上,才成就了梵高。然而即使是弟弟,也沒有理由這樣不計報酬的幫助兄長,每個月150法郎,即使自己拮据的時候,也不間斷,這是怎樣一個負擔啊。但是迪奧一點沒有抱怨,沒有懷疑,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是梵高的分身,梵高也是他的分身,梵高的創作就是他的創作!他們對於藝術都有夢想,梵高不顧一切的去追求藝術,迪奧就不顧一切為他創造條件,如果説繪畫是梵高的精神支柱,梵高就是迪奧的精神支柱!所以在梵高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迪奧的精神也崩潰了,不久之後離開了人世。

迪奧之於梵高,不僅僅是兄弟,更是知己。

《渴望生活——梵高傳》是美國傳記小説之父在二十六歲時寫的,讀起來其實很像小説,不過二十六歲這個年紀,對於梵高這樣的人生能有多少感想?我不喜歡一本傳記,都是裸的讚美與崇拜(中國的偉人傳記都是這樣),也不喜歡大段大段作者的感情白描,一旦作者把主人公當成了自己情感的容器與化身,那傳記便不再對別人的紀實性的描述,而是自己的情感發泄了。很高興《梵高傳》沒有讓我看到這樣虛假的東西。

一本好書,看了讓人思考。我沒有梵高的覺悟,當然也絕不會有梵高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夠學到那麼一點點呢,再努力一些,是不是能夠離夢想近一些呢?

啊,梵高!

梵高傳觀後感(二)

合上了最後一頁,梵高的故事還在腦子裏迴響。

梵高最後最後的激情創作是在阿爾,法國南部的一個小城市。在那裏有強烈的陽光與恐怖的西北風,梵高每天早上背上畫架,晚上帶着幅滿意的作品,趕着黑夜歸來。阿爾惡劣的天氣,營養不良,失眠,長期的精神亢奮(這是他畫畫的唯一動力),他患了可怕的癲癇病(更像是精神分裂)。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送給一個妓,他被送進精神病院。他一旦在理智恢復時,又開始創作。可是隨着精神的衰退,他明白自己的激情已逐漸消退。為了不給他弟弟增加負擔(梵高從開始繪畫時,經濟來源都是弟弟提供的,也是弟弟在精神上支持他)他用手結束了生命。而他永遠都不知道,他的繪畫成為了博物館的珍藏品,被後人景仰膜拜。

梵高的一生是艱辛的。但他卻並沒有為此放棄自己的目標。他用十年的時間表達着他的藝術。他在阿爾畫的“向日葵”,被當時的一位欣賞藝術的醫生説:“我這一身,如果能創作這一幅畫,就成功了。”不論在惡劣的煤礦,還是精神極度痛苦的阿爾,他都認為繪畫是工作,是他能存活唯一精神動力。有人説,只要長期的堅持一件事,不管怎樣也會成功。或者更準確的説,長期從事時,必定要加入激情,加入單純對事業的追求。

標籤: 梵高 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goqzq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