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面對巨人》觀後感

《面對巨人》觀後感

電影《面對巨人》是由埃裏克斯·肯德里克(Alex Kendrick)執導,埃裏克斯·肯德里克、Bailey Cave等主演的劇情片。下面是《面對巨人》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面對巨人》觀後感

《面對巨人》觀後感【篇一】

《面對巨人》一片已過去,留在腦海中的仍是不停的興奮。

勵志的好片。

由於價值觀等問題,完全認同它。

但觀後感觸還是頗深的。

讓人想起一句話——要用信仰重拾勇氣。片中洛克老鷹隊主教練及該隊成員由敗轉勝正印證這句話。做任何事,要想幹好,首先要有目標,有夢想,其次要自信,相信團隊的力量。全心全意地做,堅持下去很重要。同時,永遠不要讓人覺得你不夠格。人要生活,要戰鬥,工作會給你供應需求,帶走恐懼。最後告訴你:沒有不可能的事。

《面對巨人》是部好片,推薦你去看!

《面對巨人》觀後感【篇二】

不常看電影,更沒寫過觀後感。

十年前,在華東神學院聽了國家特級教師王聖民女士的幾節有關“電影藝術”的講座,之後才開始學着去判斷一部電影值不值得看,並怎樣去看。最近看了幾部,其中震撼最大的就算《面對巨人》了。這部電影是看過的少數的幾部可以使我流眼淚的電影, 是一部呈現活潑信心、激勵人心的電影。雖然有些部分可能稍顯稚嫩,但底藴和內涵,質樸得感人。許多演技精湛、聲勢浩大的片子,給人的只是感官上的滿足。但《面對巨人》給我的震撼是心靈的、深入的、持久的。這就是觀後要記幾句的原因了。

人的盡頭,神的起頭

主人公足球教練泰勒,在他的六年教練生涯中,從未在賽季中獲勝。當球隊中最優秀的隊員決定轉學後,他們連在新賽季中獲勝的希望都隨之而去了。賽季一開始便輸了三場比賽,之後泰勒發現那些學生家長們決定解僱他。隨之而來的似乎是所有不幸都一起降臨了:家庭經濟的拮据,年久失修的房子,一輛經常拋錨的老爺車,人家背後的竊竊私語,甚至作為一個男人,卻因為自己的原因無法使妻子懷孕。那種窩囊感、挫敗感令他完全失去了希望。“上帝,你在做什麼?你在哪裏?為什麼會如此困難?”此刻,恐懼、失敗、痛苦、無助讓他崩潰。在人生的最低谷,他孤獨的面對自己,他淚流滿面……

泰勒是個有信仰的人。在痛哭一場之後,他到聖經裏去尋求答案。第二天清晨,他帶着聖經獨自來到樹林,為了他所不明白的,所遭遇的,求問他的神:“主耶穌啊,我需要你!……我覺得恐懼和失敗像巨人一樣俯視着我等待把我壓垮……但你是我的上帝,你坐在王位上。……你對我有怎樣的使用……請你啟示我。”

人的盡頭,神的起頭。上帝出場了!但影片的可貴之處,就是並沒有象傳統宗教影片一樣出現神祕的聲音,或是奇異的景象,而是藉着學校裏的一個敬虔的老牧師布里奇斯,他常常摸着學生們的儲物櫃,為每個孩子禱告。一天晚上,他來到泰勒的辦公室,翻開啟示錄,然後開始唸經文:“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同時,他給泰勒講了關於“兩個農夫”的故事。藉着這位老牧師,神將啟示傳達給泰勒。

泰勒開始重新思考,人活着是為什麼?到底球隊的意義是什麼?他告訴他的隊員,橄欖球是使上帝得榮耀的一個工具,踢球的目的在於榮耀上帝。他説,無論是輸還是贏,我們都要讚美上帝,都要將榮耀歸於上帝,拼盡權利去榮耀神,至於結果,就讓上帝來決定! 我們看到,泰勒的生活在轉變,他清理自己家的屋子,他關心球員的思想,並引導自己的隊員遵行上帝的旨意。泰勒因為上帝的憐憫與啟示,因着信念的.轉化,他和他的隊員重拾信心與勇氣。當一切為了榮耀神的時候,奇妙的恩典就臨到了泰勒和他的球隊身上,他們用信仰擊敗了恐懼,創造了奇蹟……

我們的潛力比我們想象的還大

為了改變隊員的信念和提升他們的勇氣,泰勒給隊員們做了“死亡爬行”的遊戲。讓一半隊員扒下,雙手撐着,膝蓋不能着地,讓另外的隊員翹腳仰卧在扒着的人身上,不能掉落。下面的人揹着上面的人必須爬過球場10碼。結果,到達目標時,所有的人都筋疲力盡在喘氣。

接着,泰勒叫出隊長布魯克和隊員傑米裏,讓布魯克揹着傑米裏再做試驗。布魯克以為教練要自己挑戰30碼的距離,那知教練提出要闖50碼時,布魯克搖頭,他説,我做不到。泰勒要他盡全力,經過泰勒鼓勵,布魯克表示同意,不管結果如何,一定直到筋疲力盡。為了不在某一點上扒下去,泰勒給布魯克蒙上眼睛。在泰勒的指導和激勵下,布魯克不是爬50碼,而是爬完了整個球場!全場的隊員都起立觀看,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想這個教訓,對布魯克隊長和那天所有在場的隊員一定很深刻。我們常常被自己的恐懼限制,卻不知道,唯有神曉得我們的底線在哪裏。

就這樣,一個改變了的教練,一支改變了的球隊,從必輸無疑,一場場打入複賽。但是,複賽第一場就輸了。泰勒很難過,他們那麼努力,他希望能讓隊員贏一場。結果,跟他們比賽的球隊,由於舞弊被取消資格,他們又重新進入比賽。最後,居然打進了決賽。對手是人數比他們多三倍的巨人隊。這真是一場歌利亞和大衞的對決。打到最後,疲憊的球員,在教練的大喊之下,拼盡全力,為榮耀上帝而戰。他們做到了。他們贏得最後兩秒鐘的得分機會。小個子大衞上場,他的任務是踢出51碼的球,還是迎風的。他毫無信心,他説他平時最遠只踢過39碼。教練在禱告,讓對方叫暫停,對方教練果然叫了。泰勒再次告訴大衞,“你相信上帝如果要讓你進球,他就能做到嗎?”大衞説,“如果他想,當然可以。”“那麼,你就盡你的全力,把結果留給上帝。” 大衞看着球門,“上帝,請幫助我踢出這個球。”高處國旗飄揚,風向轉了。教練大吼,“現在,現在。”大衞一記遠射,球高高拋起,毫無懸念地進入球門。他們以一分之差贏得了州冠軍。

上帝總是把機會預備給準備好了的人

當那位敬虔的老牧師布里奇斯向泰勒宣讀了《啟示錄》3:8節的經文“我知道你的行為,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之後就走了。似有所悟,泰勒追了過去,對老牧師説:“我也祈禱了,但不知道神在這裏。”老牧師對泰勒説:“有兩個農夫都在祈求上帝下雨,但只有一位農夫在祈求的同時,也去田裏除草、鬆土作準備。你想是哪位會得到上帝的雨水?”“當然是那同時準備的。”“那你會是哪一位呢?”

上帝不會幫助一個懶惰的人,上帝也不會把機會留給不肯準備的人。我們國人也説,天助自助者矣!泰勒得着啟示之後,並沒有一刻懈怠,這真是活生生的信仰。他變了!他開始改變自己的觀念,開始説積極的話,在家裏找出臭味的根源,在球場關心球員的思想品德,幫助球員懂得遵行上帝的誡命,尊重家長,一個個轉向上帝,一個個互相認罪,球場上呈現出一片和諧復興的景象。鏡頭閃回,那位虔誠的老師撫摸着一個個儲物櫃,為這些學生禱告,求主興起一代信他的人。這禱告,沒有落空。馬特去向他父親道歉,這位成功人士正在開會,他的商業夥伴説,“如果可以,我願意砍掉右臂,換我兒子對我説那幾句話。”一個人的改變,帶來他周圍關係的改變,這樣的改變,也影響到其他人。一切,都不一樣了。他引導球隊依靠上帝,教導並訓練他們象尼希米帶領的百姓同心合意,羣策羣力,用52天築好耶路撒冷城牆一樣,凝聚球隊似一道銅牆鐵壁,堅不能摧。這些,就是這支球隊到達成功的必要準備!

上帝沒有做不到的事

在奪得錦標賽冠軍之後,回到休息室,泰勒叫過大衞,對他説:“今後,不要讓任何人對你説,你是不行的,是二等的。今天,我看見了上帝的奇蹟顯在你身上,你面對巨人,確切説是85個,你得勝了。大衞,你説,上帝有沒有做不到的事?”“沒有!”然後,泰勒拍着每個人的肩膀,叫著名字問,“上帝有沒有做不到的事?”每個球員説“沒有。”“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一生中都記住這一刻。當我們跟上帝在一起時,任何事都有可能。”最後,泰勒指着自己説:“我也是,我也是。上帝可以任何方式作他想作的事,而且他讓這些事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為他愛我們,因為他的仁慈。希望今天是一個里程碑,讓它能夠影響你們的一生,如果你相信他。”

是的,每個人都在面對着巨人!這巨人可能是我們裏面那個陰暗的自己,那個“不能”的意念,那個難以改變的缺點,那個難以克服的困難,那個難以適應的環境。“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沒有!

泰勒回到家中,正向妻子描述着人生最美好的時刻時,妻子對他説:“泰勒,你又組建了一個新團隊!”“什麼意思?”“父子團隊!你剛剛加入了爸爸隊的行列。”泰勒驚訝地望着妻子,妻子伸出左手,託着泰勒的下巴問:“泰勒,告訴我,上帝有什麼事做不到的嗎?”泰勒淚流滿面,堅定地説:“沒有!”夫妻相擁着,流出了感恩的淚。

我,也流下了被感動的淚水!

《面對巨人》觀後感【篇三】

片子傳達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動和勵志。我們常常在得意的時候快馬加鞭,但在失意的時候常因為挫折而一蹶不振。明明潛力驚人,卻總是無法怕出自卑的泥濘,一步步走向墮落。我始終堅信每個人都是閃閃發亮的寶貝,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荊棘和石頭。需要我們鼓起勇氣劈斬荊棘,戰勝困難。

蒙着眼睛能爬更遠:教練在球場蒙着學員的眼睛,鼓勵他往前排。球員身負大漢,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教練説快到了。一步步得鼓勵,最終爬完了整個球場,做到了大家之前認為不可能的事情。

輸贏並不重要:你不希望我們贏球賽?

不希望,不能把它當作主要目標。為了贏足球賽而活,目標太小了。我跟大家一樣熱愛足球,即使是冠軍盃也有集滿塵埃被遺忘的一天。只是到目前為止一切都是為我們,要怎麼顯得好看,要怎麼得到榮耀。我越看這本書越覺得人生不是為了我們,我們存在不是為了得到榮譽、金錢以及死亡。

人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也許是一生修行的課題。我們的思維慾望所見際遇都會一步步推着我們向前進,什麼是最重要的也會在改變。

標籤: 觀後感 巨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g28no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