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開羅宣言觀後感

開羅宣言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開羅宣言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羅宣言觀後感

開羅宣言觀後感1

電影《開羅宣言》以二戰為背景,圍繞開羅會議前後發生在世界戰場上,包括東方戰場和西方戰場的大事展開敍述,再現了那段抗戰歷史,那段先烈們不顧個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險與敵人浴血奮戰的歷史,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電影開篇是1938年2月日軍對重慶的大轟炸,驚心動魄長達七分鐘。你可還記得那尋找爸爸的可愛小女孩幸子,就在慌亂與不措中無辜地倒在了這場轟炸中。她還那麼小,還僅僅是個孩子,可戰爭的無情就這樣剝奪了她生命的權利,戰爭的無情與殘酷讓所有人唏噓不已。

《開羅宣言》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重視日軍作為東亞小島國,對中國和美國的侵害,繼而引發世界各國不滿,並聯合展開制裁日本的故事。而“開羅宣言”正是這次戰役的成果,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交還侵佔領土,並向全世界公開道歉。

故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還有當年毛澤東在延安後方接受記者採訪的一段。當日本還未偷襲珍珠港時他就告訴記者以識破日軍伎倆。重慶大轟炸,毛澤東派人去重慶給蔣介石捎信,軍技室破譯密碼專家石劍峯憑着中.共資料破譯了日軍的情報。蔣介石根據情報進展轉手派人交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熟知美國不以為然。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才逐漸醒悟。正是那次事件後,美國邀請中國一起與他國形成反法西斯同盟,共抗日本等法西斯的侵略,最終以“開羅宣言”日本政府宣佈投降戰爭結束。

電影《開羅宣言》最大的亮點就是尊重歷史人物,真實刻畫了中、美、英三國的首腦人物,從正面刻畫了蔣介石這一歷史人物形象,也重墨於美國總統羅斯福,實事求是地描寫了對中國的幫助。還有小人物的視角,石劍峯、江户英子都讓我們感受到濃烈的`國家情懷。 用國家情懷勾勒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史詩,以告訴我們不忘歷史,警鐘長鳴,爭愛和平!

開羅宣言觀後感2

日本對華擴張、殖民統治、侵略、霸佔台灣,應該追溯到120年的甲午戰爭。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是加害者,中國是受害者。日本自身最後也遭到了滅頂之災,民族險些滅亡。對於這樣一段歷史的產生、發展過程,中國年輕一代應該有所瞭解,應該銘記歷史的經驗教訓。同時,我們對歷史的學習應該有達到幾個效果:

第一,作為一箇中國人,能夠進一步激發自身熱愛祖國、勤奮努力的家國情懷,將來報效祖國,防止戰爭的悲劇重演;

第二,要結合當前國際形勢的發展,去認識目前日本安倍內閣倒行逆施所帶來的危險性;對日本整體,仍然應全面客觀地去分析。我們在今天紀念反法西斯戰爭抗戰勝利,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在中日兩國2000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歷史主流。令人遺憾的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年的今天,日本一些政治組織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認日軍侵略的野蠻罪行,依然在執意參拜雙手沾滿鮮血的戰犯亡靈,依然在發表美化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的言論,依然在藐視歷史事實和國際正義,依然在挑戰人類良知。這些做法,不僅違背了日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承諾,而且背離了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和廣大亞洲國家人民的感情。

中國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為寬廣的胸懷,但我們的眼睛裏也決容不下沙子。事實就是事實,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實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黃、指鹿為馬的言行都是徒勞的。黑的就是黑的,説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説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黑的。一切顛倒黑白的做法,最後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7kg88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