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改寫作文 >

改寫村居作文12篇

改寫村居作文1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改寫村居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改寫村居作文12篇

改寫村居作文1

告別了寒冷的冬天,春天悄然來臨了!農曆二月的鄉村,春景異常美麗。

村子前後的青草都調皮地探出了小腦袋。青草們你挨着我,我擠着你,就像是快樂地做着遊戲,天空中的黃鶯在自由自在地飛翔,它們一邊飛翔,一邊歡快地鳴叫着,好像是在給人們報告着春天來臨的喜訊呢!

堤岸邊的楊柳也剛剛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微風吹來,柳枝隨風擺動,就像是一羣美麗的仙子在翩翩起舞,又像是一條條綠色的綢帶,輕輕地撫摸着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着。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當然,被這美景所陶醉的還有漫步在這裏的詩人高鼎,看着眼前所呈現的美景,詩人也沉浸在這大好春光裏了。

這時,詩人高鼎看到一羣手拿風箏的小朋友們,原來是剛剛放學回家的孩子們,他們一到家就放下書包,迫不及待的拿出風箏,出門放風箏囉!趁着東風,小朋友們將風箏放飛到藍天,各式各樣的風箏乘着東風越飛越高,有美麗的蝴蝶風箏,有威武的老鷹風箏,還有可愛的小鳥風箏……它們在天空中飄飄悠悠、忽高忽低,時上時下。孩子們奔跑着,歡笑着,玩得不亦樂乎!

詩人高鼎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吟誦起為後人廣為傳誦的絕句: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改寫村居作文2

農曆二月,正是一個早春的好季節,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瞧,小草在土地裏沉睡了一個冬天,現在也迫不及待地長出了嫩綠的葉子給大地爺爺換上新裝。一羣可愛的黃鶯飛回來了,在空中翩翩起舞,好像在説:“這裏的空氣真清新啊。”它們時而聚在一團,就像一朵美麗的花。當人們抬頭望向它們的時候,黃鶯們用力一蹬,原本聚在一起的“花朵”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愛心,好像在感謝人們給了它們一個舒適的環境,清新的空氣。

堤岸旁的楊柳樹吐出了綠芽,柔柔軟軟的枝條像小姑娘的長髮一樣。春風姑娘輕輕走過,它們輕柔地撫摸着堤岸。一眼望去,霧濛濛的一片,湖面上的景物都看不清了,楊柳被這朦朧的景色陶醉了,搖晃着身子散發一陣清香,你一聞,一定也會陶醉在這芬芳的清香裏面。你一定想把這美麗的景色帶回家吧!

放學鈴響了,孩子們一擁而出,吵吵嚷嚷的,不知誰提出了放風箏這個主意,大家都拍手叫好。

過了幾分鐘,孩子們紛紛跑到約定的地方開始放風箏了。他們一人用手託着線,一人站在原地。這時,一陣風吹過草地,牽線的孩子飛快地跑起來,風箏就凌空飛起,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一個小朋友激動地説:“你們快看,我的風箏放的最高,最好。”另一個小朋友説:“哼!我一定會趕上你的。”慢慢地,他們的風箏飛得一樣高了,他們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幾個小妹妹和幾個小弟弟也跟在他們身後笑着,拍着手。草地上到處都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天空中美麗的黃鶯,土地裏生長的小草,堤岸旁的楊柳撫摸着湖面,草地上,一羣活潑愛動的小朋友放着風箏,美麗的風箏隨風而飄。我愛這美好的春天!

改寫村居作文3

温暖的春天過去了,夏天悄悄地,悄悄地,來到大地上,走進人們的生活。

太陽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整天待在家裏也悶得慌,想想還是去小溪邊走走,沿溪看看風景。

我頂着太陽,漫步來到河邊。只見溪里長滿了碧綠的荷葉,猶如一把把大傘。在幾片荷葉之間,幾朵蓮蓬探出了它們綠油油的小腦袋,羞澀地向外張望。

往前走,遠處出現了一座茅屋,接着看見了兩個孩子,比較大的孩子頭戴斗笠,握着鋤頭正在豆田裏鋤草,可能是累了,也可能太熱,他鋤了一會兒,便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再繼續幹活。

較小的孩子,正坐在樹下,手裏不知拿着什麼。仔細一看,哦!原來是在編織雞籠。瞧他編得多仔細,多認真呀!拿起竹條一根根慢慢地拉過來穿過去,不一會便編好了。他來到兩隻雞的身邊,輕輕地把雞籠罩在兩隻雞身上。

這時,茅屋裏傳來兩人的對話。我抬頭一看,原來是一對白髮夫婦正喝着酒,用吳地方言聊着天。老婦人説:“你看,大兒子多勤快,每天一起牀就到地裏幹活,二兒子做事多認真、多細心,一件事一眨眼功夫便做好了。”“是呀,咱家就小兒子最淘氣,你看——”老翁補充説道。

聽老翁這麼一説,我才發現,在荷葉下面,有一個比前兩個都小的孩子,正趴在地上剝蓮蓬呢!瞧他的臉紅撲撲的,頭上扎着兩個小辮子,像兩個小鈴鐺,那雙肉嘟嘟的小手正一下一個地剝着蓮子,真是越看越可愛!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望着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夏天的炎熱好像不值一提了。

改寫村居作文4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一座茅屋坐落在一條小溪邊,那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像小矮人居住的地方,那小溪多美呀!溪水清澈見底,綿延千里,蜿蜒而下,成羣結隊的小魚在清澈見底的溪水裏悠閒自得地追逐着、嬉戲着,小溪邊是一片綠油油的小草,它們時而交頭接耳,時而手拉手,時而肩並着肩,守護着溪水,溪邊的小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像繡在一塊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羣的蜜蜂在花叢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茅屋前池塘,青翠欲滴的荷葉挨挨擠擠,宛如千把萬把撐開的綠傘,荷花開得正豔,有的白如玉,有的粉似霞,晨風送來了陣陣荷香。

這裏住着快樂、勤勞、善良的一家人,老爺爺和老奶奶坐在茅屋屋檐下,他們慈祥的笑着,説話的聲音又温柔又婉媚,談論着自己的兒子們,看着遠處幹農活的兒子們。大兒子在溪邊的豆地裏除草,只見他雙手不停地揮着鋤頭,頭也沒抬,身上汗流夾背,烈日當空照,他也沒有在意,認真的鋤掉一根又一根雜草,希望今年有個好的收成。二兒子,手藝真巧。正忙着編織雞籠,他細心的挑選着竹子,認真的一根根的編織着,誰也打擾不了他,像是在做一件藝術品一樣。老奶奶和老爺爺最喜歡頑皮淘氣的小兒子,他雖然不會做農活,但是他活潑可愛,腦袋機靈着,總是想着辦法找樂趣。你看,他想採蓮蓬了,可是個子矮小,根本採不到遠處的蓮蓬,他腦袋一轉,馬上躺在地上,伸直手,這樣就採到蓮蓬了,他腹部貼在地上,左手拉住岸邊的小草,右手伸直,一下拉住了蓮杆,很快就採到大大的蓮蓬。他躺在地上剝開外面的一層綠皮,露出了白白蓮子,連忙跑回家裏,給父母和兩位哥哥享用。

老爺爺、老奶奶看着他們三個兒子,各司其事,開心地笑了。

改寫村居作文5

午後,陽光燦爛,作者漫步在鄉村的小路上,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座造型別致的茅屋,雖然低小了點,但是很是風情依依。小屋的後面是連綿起伏的山丘,近處,是一片青翠挺拔的竹林,顯得生機勃勃。門前的小溪歡快的流着,溪水清澈見底,小魚兒在水中自由的快樂的追逐遊戲,一陣微風吹來,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水面上荷花朵朵,有的含苞未放,飽漲的好象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剛剛開放,微微露出了黃黃的花蕊,有的正在盛開,層層花瓣透出淡淡的粉紅,猶如一位頭戴紗巾的少女,是那麼羞澀嬌豔,楚楚動人。門前坐着一對老夫妻,他們相互依偎在一起,興許剛剛喝了點酒,臉上泛着微微的紅光,正用吳國的方言低低的談笑着,一會兒你推我一下,一會兒我拍你一下,是多麼夫妻情深啊!

在溪水的東面,大兒子正在鋤着豆苗裏的小草,只見他身穿短袖,頭戴斗笠,兩手緊緊的握住鋤頭,傾斜着身子,用力的鋤着,全然不顧額頭的汗珠悄然的滾落。他是那麼的專注,生怕一不小心,把幼小的豆苗鋤掉。二兒子頭扎紅巾,盤腿而坐,正在熟練的編織着雞籠呢,雖然是個男人,卻是那麼心靈手巧,,兩手不停的編織着,耳邊只是一陣陣“唰唰”的竹篾舞動的聲音,彷彿正在演奏着動人的樂曲呢!

小兒子最是可愛,他頭扎倆小辮,身穿紅色小衫,正趴在溪邊採摘着蓮蓬,豎起的兩條腿還不時的晃動着,多麼的悠閒自在哦,他把剛剝下的一顆蓮籽放進口中細細的嚼着,清甜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看着這一家悠然自得,其樂融融的樣子,真是令人羨慕不已啊!

改寫村居作文6

鄉下的風光,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是“拂堤楊柳醉春煙”,是“樹頭花落未成陰”。鄉下風光,是樸素的,是純潔的。

你看,溪邊有一塊田。夏天來臨,田地裏的草長得十分茂盛,倒映在清澈見底的溪水裏。水裏有多少種綠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綠得無以名之。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抹下這麼多的綠顏色吧!溪水平靜地流淌,綠也跟着流,猶如一面有靈性的鏡子。

田邊,一座低小的茅草房在一片綠色中格外顯眼,裏面傳出一陣陣説笑。喲,原來是一對老夫婦在邊飲酒邊聊天呢!“哈哈,今年風調雨順,看來又要大豐收啦!”老翁説着,舉杯幹了一杯酒。“是呀,你看這風景多好!咱們的三個兒子多好!”他們的一言一語都帶着吳地的方言,讓鄉村變得更温馨了。

老夫婦的三個兒子正在外面玩耍。大兒子看見田地裏長滿青草,想:“呀,今天還沒鋤草!”於是跑到田裏,拿起鋤頭,“嘿呦,嘿呦”地鋤草。二兒子看到他們家的雞從破籠子裏鑽了出來,急忙抓住雞,用竹條編一個新籠子。小兒子可調皮淘氣啦,他看見溪邊有一隻蓮蓬,開心地叫着:“有蓮蓬!有蓮蓬!今天能喝蓮子湯啦!”於是趴在地上,把蓮子一顆一顆剝出來。真叫人喜歡。

三個可愛的孩子,給純樸的鄉村增添了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改寫村居作文7

窗外,一聲清脆的鳥鳴喚醒了我春天的記憶。我推開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氣湧入屋內,讓人神清氣爽。屈指一算,哦,原來那萬物復甦的二月已到眼前。我真想出去走走。

鎖好門,我踏進了綠色的世界。早春的天氣有些濕潤,半空中籠罩着一種若有若無物的霧氣。看哪!那原本光禿禿的大地換上了新衣,那星星點點的草兒想必就是她的頭飾吧?我蹲下身,輕輕撫摸着這點點嫩草,它們俏皮地撓着我的手,綠得滴油的身子在春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它們是春的驕子啊!我站起身,體會着“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滋味。在屋中聽到的那聲聲啼叫又響在耳旁,抬起頭,忽見鶯兒燕兒的已飛來這邊,它們一邊飛,一邊鳴,四處傳播春已到來的信息。我真要感謝它們,使它們讓我知道了春的來歷,及時看到了早春的美景!

不知不覺已走到了堤岸邊,啊!堤岸旁,一排排柳樹亭亭玉立,它們在風中舞動長長的頭髮,任春風把它們輕輕拂上堤岸,甩進河裏。它們柔美的樣子,讓我覺得柳樹才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側耳傾聽,彷彿聽到它們在呢喃細語。

忽然,耳邊傳來孩子們歡快的笑聲。我循着笑聲看去,只見他們歡快地拿着紙鳶,一窩蜂朝草地擁去。呵,今天放學可真早!正好今天有適中的春風,為何不好好玩玩呢?瞧他們,鼓足了勁兒要把紙鳶放上藍天:有的舉着風箏使勁兒往上跳,有的拉着線使勁地跑……不多一會兒就有許多風箏飛上了天,它們在天上各顯雄姿,隨着風一起一伏,再看地上,這羣孩子都熱得出了汗,小臉因興奮漲得通紅通紅的,越發顯得可愛。

這春,這景,這物,這人,已讓我完全陶醉在其中了……

改寫村居作文8

微風輕輕地吹着,燦爛的陽光照耀着大地,遠處的溪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辛棄疾走出門,準備去小村莊裏散步。

他沿着小溪慢慢地走着,突然聽到了陣陣笑聲,就循聲走到一座茅草屋前。屋子很矮,稍不留意就會碰到屋檐,透過窗户,他看到一對老夫婦一邊開心地喝着小酒,一邊聊着什麼。

老翁説:“老伴,咱們的孩子多麼懂事啊!老大在東面的豆田裏鋤草呢,他是最能吃苦的。瞧,衣服都濕透了。”老婦向東面望了望,點頭笑着:“是啊!他真懂事,力氣活從來不讓我們做。”“咱們的老二也不錯,幹不動地裏的活就編雞籠,估計明天又要拿着雞籠去集市給他那調皮的弟弟換些好吃好玩的了。”

辛棄疾連忙往大樹下望去,只見二兒子正忙着編織雞籠,那孩子安安靜靜地,做事情特別專心,一看就是個好孩子。

老翁喝了一口酒繼續説着:“咱們那個淘氣包去哪裏了?”老婦帶着微微的醉意説:“在那邊,趴在地上吃蓮蓬呢!”辛棄疾順着老婦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小兒子正趴在溪邊剝蓮蓬。那孩子一看就活潑可愛,片刻安靜不下來,吃着蓮子,腿還一直晃來晃去,一會兒翻身,一會兒側躺,嘴裏還時不時嘀咕着什麼,讓人也忍不住跟着他高興起來。

辛棄疾望着老夫妻臉上的笑容,心裏也泛起了陣陣温暖。他心想,以後這溪邊還要多來幾趟,多嚐嚐這平安幸福的味道。

改寫村居作文9

微風輕輕吹過,午後的陽光隨着輕風灑滿大地,那麼柔和,那麼舒適……

詩人走在鄉村的道路上,享受着這美好的時光。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條小溪旁。小溪邊長滿了柔軟的青草,令人情不自禁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忽然,在詩人的耳邊響起一陣歡笑聲。詩人將目光落在了低小的茅草屋裏,坐在窗邊的一對白髮老翁、老婦身上。只見他們正操着吳音,説笑逗樂呢!雖然詩人聽不懂他們所説的,但還是感覺到了一股濃濃的幸福與温暖在他眼前,更在他的身邊……

在小溪的東面,有一個小夥子在豆田裏鋤着雜草呢!詩人走上跟前,與那小夥子拉起了家常。哦!原來那個小夥子是老夫妻的大兒子。老夫妻的`大兒子十分盛情,詩人也是如此。

坐在茅屋前的那位是老夫妻的二兒子。他專心致志地編織着雞籠,準備拿去市集賣呢!瞧那雞籠子,個個精緻小巧,多好看啊!

“嗯嗯,真好吃!”隨着這聲,詩人再次轉移了目光。只見在那長滿圓盤似的荷葉的小溪旁趴着一個調皮可愛的小娃娃,正翹着小腳丫,休閒地剝着蓮蓬呢!還一邊品嚐着美味的蓮子,一邊細細地欣賞那明如玻璃的小溪,看着在溪中嬉戲的小魚,聞着那一股股淡淡的荷葉清香,真是可愛極了!

多麼其樂融融的一家子啊!詩人深深地陶醉着,忍不住拿起了紙與筆,揮筆一作,就將眼前那幸福的畫面寫成了一首詞:“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詩人落筆後,繼續陶醉在這一幅美好、幸福的畫卷裏……

改寫村居作文10

我國愛國詞人辛棄疾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充滿了憂愁,我的故鄉啊!怎麼能被京人佔領呢?我是多麼想報國啊!一路上,多麼美好的景色,只有我憂心忡忡的心情,無意間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後面有一棵棵蒼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透露出鄉村恬靜的氣息。茅屋旁有一條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裏的游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陽光的照耀下,河面顯得波光粼粼。一陣微風吹過,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漣漪。溪面上有幾朵美麗動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開;有的含苞待放;還有的似放似沒放。白裏透粉,

粉裏透紅,像一位位面帶輕紗的羞澀少女。小溪旁有一叢叢青翠欲滴的小草,長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襯托下,更顯得碧清可愛。

茅屋前有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他們剛剛喝了一些酒,從他們紅彤彤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略帶醉意,靠在一起,用吳地的方言一起親熱的交談,旁邊的二兒子還不時插上幾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兒子光着身子正在小溪的東邊,豆地裏辛勤地鋤豆,幹得多麼賣力呀!而二兒子也並沒有閒着,正在用竹草細心地編織着雞籠,十分專注。而尚未成年的小兒子呢,幹不了什麼事,只能趴在小溪邊一邊調皮地逗着游魚,一邊剝着蓮蓬吃,搖着小腳的樣子真令人喜愛!

多麼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哪兒,久久不願離去...

改寫村居作文11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

二月草地

陽光佈滿了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勃。

一陣陣春風從東方拂過來,一路上撫摸着萬物,喚醒萬物。草兒一個勁地往上長,花則開得妖豔。平凡的野花像趕集似的從草叢裏冒出來,這兒一叢,那兒一簇。這些野花比貴族般的玫瑰還要美麗。花是那麼的樸素,點綴着遼闊的草地。草長得有密有疏,有高有低。草想長多高就長多高,若不想長就不長。一切都是那麼隨心所欲,那麼自由,但又那麼和諧。不像人來修剪過的那般整齊,卻又透出一種魅力。是怎樣的魅力?是自由自在的魅力,是無憂無慮的魅力!

一隻只黃鸝從詩人高鼎的面前飛過,停在樹上。仔細一看,她們穿着黃色的裙子,好像特地打扮過一般。稍停片刻,又開始在空中自由的飛翔,身體是那麼輕盈,動作是那麼輕巧。“撲哧撲哧”地兩下,就飛上了天空。在藍天裏飛翔,滑翔,俯衝……會各種動作,是一個天生的雜技演員。柳樹旁飛着幾隻黃鶯,像頑皮的小孩,躲進茂密的柳枝中,又出來。柳樹像一位姑娘,把柳枝垂進河裏,梳洗着頭髮。春風吹過,把柳枝吹起來,隨風飄揚。

這時,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個粗糙的風箏,也看不清到底是什麼,瞎塗亂抹般,有十來種顏色。一個孩子抓着風箏拼命地跑東跑西,好不容易才放起來了,又卡在了柳樹上。幾個人拿樹枝一起東搗西捅才把風箏給拿下來,接着又不知疲倦地繼續放着風箏,全是歡笑聲。

詩人高鼎見了,想起了兒時的自己,當場作詩一首: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並取名叫《村居》。

改寫村居作文12

在一個小莊裏,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線一條彎彎曲曲的藍色飄帶一條終年潺潺地環繞着小村莊。溪的兩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和荷葉。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一陣風輕輕的吹過,荷葉翩翩起舞像一位面帶輕紗的羞澀少女。魚兒在水中歡快地遊着,不時從水中蹦起“撲通”一聲跳進小溪,還躲在荷葉下捉迷藏。在陽關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瞧,溪裏倒映着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原來是溪前的一棵茂盛的大柏樹呀!柏樹旁,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條爬上了房頂,結了許多個大南瓜。屋後一片鬱鬱葱葱的松樹林。眺眼望去,那兒還種植這一大片的禾苗呢!

一對白髮夫妻在屋裏一邊喝酒一邊操着南方口音談笑風生,互相取樂。頭上泛着紅暈。老婆婆一邊幫着老爺爺按摩,一邊用手指着東邊的大兒子。他們的大兒子在豆田裏辛勤地鋤着雜草,只見他身穿短袖,頭戴斗笠,兩手緊緊的握住鋤頭,傾斜着身子,用力的鋤着,全然不顧額頭的汗珠悄然的滾落。他是那麼的專注,生怕一不小心,把幼小的豆苗鋤掉。二兒子正坐在大柏樹下編織着雞籠呢!他一邊編織一邊想:等我要快點把雞籠編織好,這樣小雞便可以住進來,這樣它們就會有既安全又舒適的家呢。樹下,他們未成年的小兒子趴在小溪邊搖着小腳調皮地剝着蓮蓬吃,還喃喃自語地念叨着:“人間的佳餚,我給爹孃和哥哥們帶個去!”瞧,他正忙得不亦樂乎呢!他那樣子格外討人喜歡。這真是一家老小其樂融融的鄉村生活圖啊!

標籤: 改寫 村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aixiezuowen/29p4x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