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精選6篇)

《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精選6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精選6篇)

《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1

假期閒餘,隨手翻閲了一本宋詞。翻開《宋詞三百首》,則為其中的細膩真摯所吸引,而不能自拔。詫異於文字的魅力竟可穿越千年不朽,思接千載。試想穿越千年的風雲變幻,和古人吟詠着同樣的詩歌,感受着同樣的情感,那是何等神奇的事情。

忽然想起一句話“其實時間是靜止的,流動的是我們自己”,似乎有悟。品讀宋詞,感覺他們真情湧動,真切如一縷縷微風,從古代飄到當今,而且還要繼續飄到未來;它們又象涓涓溪流,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不間斷。心情好的時候,我喜歡讀詞。

喜歡和柳永一起感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真情;喜歡和蘇軾一起“把酒問青天”,感慨“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也喜歡讀詞。柳永的輕輕訴説“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我深有同感;蘇軾那斷腸的“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的淒涼滄桑,我聽後,會和他一起憂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的“愁”,彷彿感染了我的“愁”。

讓我也反思是否我有些“為賦新詞強説愁”?但是無論心情好亦或是心情不好,總有兩件事我很喜歡做:一是能感動自己的,再則是能為自己的心靈創造一份感動的。所以讀細膩的宋詞成了我所喜歡做的事,因為古人飽蘸感情的文章總能拂動心絃。

我喜歡蘇軾,他的豪邁是一種幾番大起大落後的徹悟;我還喜歡李清照,她的詞脱俗而清新,委婉而細膩……每每讀到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辛棄疾的“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我總會覺得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讀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時,當讀到“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難”,不先求解釋而光看字面,就能體會到琵琶聲的清脆婉轉;讀曹植的《洛神賦》時,單簧管讀到“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不用細想這句話的解釋,也同樣能體會到那種輕塵出俏的脱俗;讀辛棄疾的《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更會被他“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豪言所折服……

讀古詩在我看來是一種享受。品宋詞卻是一種心靈的溝通,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我是在品讀一個人。我喜歡那種從不知所云到有所領悟的境界。的確,我鍾愛着宋詞,但也有個小小建議:不要太過於鑽研它們的情感,會讓你走向“林黛玉”呀。但仍要説:“我愛宋詞!”

《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2

經過上次與孩子共讀古詩詞以後,發現孩子對古詩詞比較感興趣,於是這次又安排孩子讀《宋詞三百首》。雖然孩子年紀小,一時不能理解很多宋詞的含義,但是古詩詞平仄有序,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琅琅上口,悦耳動聽,多讀多誦能體味韻律美,音樂美。反覆誦讀,大膽想像,能領略意境美。詞人或吟詠生情,或感物詠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誦,體驗情感美。

歐陽修在《生查子》中寫到:“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這首詞描寫相思,明白如話,饒有韻味,語言通俗自然,饒有民歌風味。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如夢令》中寫到:“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詞人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一起身便急問收拾房屋,捲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歎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此詞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辛棄疾的《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中有這樣一段:“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詞人運用對仗手法,“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裏,“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着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

希望孩子通過大量誦讀古詩詞,積累着詩詞的語言,感受着詩詞的情懷,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領悟詞句中比喻、誇張、對比的精妙之處,賞識能力得到提高,語言底氣就足了。有了底氣,才有靈氣,孩子在今後的學習中,思路更加開闊,想像力進一步增強,行文下筆輕鬆,語言流暢,直至形成言簡意賅的文風。

《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3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有數不清的文人雅客留下了流傳至今的文字。早在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便寫下了長篇抒情詩《離騷》,後來又出現了《論語》、《史記》等鉅著。到了唐、宋、元、明、清時期,詩詞歌賦、小説更是各具風采。

愛詩之人,必定從小背誦《唐詩三百首》,而愛詞之人,當然少不了有一本《宋詞三百首》。小學時,老師很少提到宋詞,上了中學,我漸漸對宋詞有了瞭解並喜歡上這種文學體裁。著名詞人蘇軾、辛棄疾、李清照都是我經常在朋友、家人面前提起的對象。這個暑假,我還特意買了一本朱祖謀的《宋詞三百首》回家欣賞。

在《宋詞三百首》中,有許多我從未聽過的詞人,像時彥、周紫芝、袁去華,但他們的詞句仍讓我陶醉:“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一竿殘照。”“梧桐葉上三更語,葉葉聲聲是別離。”“喚覺來厭厭,殘照依然花塢。”……

宋詞,它不用像唐詩,每一行的字都一樣多,但卻有一定的詞律格式;它也不用有一個能概括全文的恰當名字,只要有詞牌名就足夠了,這樣反而讓人忍不住想去看看詞的內容;它更不用像小説,要有人物、環境和情節,完全是作者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很好地抒發了寫詞時的感情,讀起來彷彿是身臨其境。

正是因為宋詞的傳神、飄逸,才讓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春天,一個美麗的季節,我想,人們看着窗外的美景,一定會吟上一句:“綠柳煙外曉雲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等到夏天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到鄉村去度假,晚上,若是在小路上散步,一定會有和辛棄疾一樣的感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不知不覺,秋風已將樹葉吹黃了,詞人秦觀正是在這時寫下了《浣溪沙》中的名句:“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秋天,還有一個家人團聚的節日,那就是中秋節,或許,一個幾乎不會中文的外國人,也知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的千古絕句。一個人難免會有遇到挫折的時候,這時,他就像陸游筆下的梅花:“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如果想讓自己重新振作,那就大聲背一遍岳飛的《滿江紅》吧:“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裏面的語句可以讓任何一個人鼓起勇氣。

宋詞就是這樣,它不但可以描寫各種景色,而且能抒發各時的心情,可謂是“文學大家之絕唱”。我很喜歡這本《宋詞三百首》,而且會把它推薦給更多的人,相信它一定能陪伴我成長。

《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4

閲讀完《唐詩宋詞三百首》這本書,頓時感覺到自己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微小的塵埃,讓我深深感覺到中國古代文學的偉大。僅僅一句詩,一句詞,就能表現出詩人的思想情感、志向和當時社會的背景。唐詩宋詞乃國之精粹,體現了中國古代史的輝煌,他們就像文學中的兩頭巨龍,用它們脱俗的韻律纏鬥出一代文學之勝,代表着輝煌一代的文學之國。

唐詩可以説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巔峯,唐詩把各種思想、藝術、音律和文字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魯迅先生曾經説過:“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全部做完。”由此可見,唐詩難以被超越、難以企及。於是便湧現出兩千多詩人,其中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形成了初唐時期詩的颶風,他們是領導者,開啟了詩的殿堂。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李白,就像被上天賜予了神手一樣,作出了一首又一首絕詩,堪稱史之絕作。一首《渡荊門送別》巧妙地運用現景,表達出自己深深的思鄉之情;一首《蜀道難》更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作,最能體現李白豪放奇麗的詩風,使我能聯想到崎嶇、難以跨越的蜀道,該詩反覆詠歎的寫法給我強烈的震撼,令我每每讀起都十分的感歎;一首《將進酒》借醉意寫出了他對當時社會的憤懣,不願酒醒對寂寥;《清平調》三首更是絕詩,一首將人帶入空間世界,一首走進楚漢時代,描寫了當時的榮華富貴。李白的詩説盡了那個時代的許多事件,也是這些事件的見證者。

説完李白,再來説説杜甫。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處於戰亂時期的他,也有許多曠世奇詩,多首詩描述了中唐之後日漸衰敗的社會風氣。一首《望嶽》表述他心甘情願為祖國奉獻的精神。他的“三吏”“三別”《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垂老別》《無家別》整組詩創作於安史之亂的社會大背景下,使我感覺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但杜甫在此環境下仍然心繫祖國,不忘祖國。他的《春望》《兵車行》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對人民的深切同情。他的詩風大多就是這樣了吧。當然還有許多絕世好詩:《使至塞上》《虞美人》《從軍行》《春夜別友人》《過故人莊》……我現在沉醉於詩的意境中,在“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仗長”中驕傲,在那難以超越的唐詩中懷念那些遙遠的歷史人物,回憶那些歷史長河中悲歡離合的事物。

宋詞歷來與唐詩齊名,最早的稱謂是隋時有樂曲調藝術特色的“曲子詞”,但宋詞詩人也為宋詞由唐入宋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中便有我最喜歡的幾首詞。柳永的《定風波》中思婦心中的“免死年少光陰虛過”,率意大膽的詞風使之成為柳永“俚詞”的傑作。范仲淹的《蘇幕遮》中“明月樓高休獨倚”魂牽夢繞,遊子思鄉,即使風景無限好也難抵思鄉之情。此詞氣勢開闊,柔中有剛,是羈旅詞中難得的佳作!還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此詞上天下地,又像歌一樣動聽。這種雄渾豪放的新詞風,把人的一切幻想盡納其中,“何似在人間”是蘇軾給人們幻想的答案。此時,我又想起他的《浣溪沙》中“誰道人生無再少?”一個問句起頭,又借喻巧妙作答,隱含着對人生深深的思考,表明人間凡事無絕對。結尾更是運用典故別出心裁地突出了作者永不放棄的人生態度,此詞真是使人感悟至深啊!

唐朝的詩人們,大宋的詞人們,他們幾乎把自己的滿腔熱血奉獻給了國家,他們的思想都圍繞着祖國的江山社稷轉動,他們的感情都貫注給了國家,他們值得我們紀念!閲讀每一首詩,每一首詞,我們都能從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聯想到歷史的畫面,聆聽到時代心聲,感受到詩人的意境!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些當年在詩壇、詞壇中的風流人物已經全部消逝在歷史的遺蹟中。但是,他們流傳下來的詩詞,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經久不衰,就好像陳酒一樣散發醇香。沒錯,詩詞中的精神是永遠不會被磨滅的,詩詞中的奧祕更值得我們去探究。所以,中華民族的兒女們啊,中國文學的輝煌需要我們繼續傳誦、繼續昇華!品讀經典唐詩宋詞,弘揚中國詩詞的濃厚文化底藴和不絕的民族精神,需要我們中華兒女擔起傳承民族精神的責任。我相信,偉大的中華文化必將永遠令人驚歎,令人仰望!

《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5

我所教的科目是地理,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廣泛涉獵專業知識外,我更喜歡文史方面的著作。有時候知識就是這樣,“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我是堅信“成功是屬於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的。當你講解我國34個省區簡稱由來的時候,當初哪裏會想到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渝州”就是古時的重慶。閲讀後無意間收穫的驚喜無形中又為我提供了攀登“人類進步階梯”的動力。

漫長的暑假,提供了寶貴的閲讀時間,我願在書的海洋中度過這段時光,樂此不疲。宋詞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早在學生時代,“枯藤老樹昏鴉”的蒼涼,“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境,“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以及“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婉約,無不在我心中種下了求知的種子。而今,當一本《宋詞三百首》捧在手時,我便迫不及待地想去揭開她神祕的面紗。

人世間最能讓人感動而又讓人淚下的莫不是一個“情”字,“情”的描寫透露於字裏行間。在詞中,我讀到了情怨、幽怨與哀怨,無論是“別來不寄一行書”(晁衝之《臨江仙》)、“漸行漸遠漸無書”(歐陽修《木蘭花》),還是“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晏幾道《阮郎歸》),妻子對書信的渴求那是對丈夫無聲的關切,也許大丈夫當修身、治國、平天下,但是妻子的那份依賴更與何人説。

有一種等待叫“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李清照《元日》),有一種思念叫“衣帶漸寬人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有一種期望叫“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歐陽修《浪淘沙》),有一種欣慰叫“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正是因為有“情”,眼中的世界,心中的一切,筆下的文字,才會撩撥人們喜怒哀樂的心絃,引起共鳴。

除“情”的描寫細膩外,宋朝的詞人們,在文字的推敲方面,也有值得人佩服的地方。賀鑄《蝶戀花》中“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向人們展現的是“微風輕吹,淅淅瀝瀝的小雨已經停住;夜色朦朧,一彎淡月靜悄悄地懸掛空中,雲彩在幽幽地飄來飄去”的景象,一個“約”字,風雨相約,風來雨住,映射出一種和諧的美。宋祁《木蘭花》中“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擬人化的描寫,刻畫出了一幅爭春、鬧春、春意盎然的畫卷。

張先也是一位工於詞句的典範,他在《千秋歲引》中也寫出了“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的佳句,正是梅子青青的季節,雨點輕輕,風卻狂暴。不過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擅長對“影”的描寫,“張三影”的由來便是因為以下詞句:

a、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

b、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青門引》

c、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木蘭花》

瀏覽詞句之餘,意外的收穫總是有的,讀書的樂趣有時也在於此。有一首歌叫《寂寞沙洲冷》,蘇軾在《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就有這樣的句子“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不正是歌名的出處嗎!?那麼當你讀到歐陽修《蝶戀花》中“庭院深深深幾許”、張先《千秋歲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時,你會不會想到瓊瑤劇呢?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書的海洋中你能感受到自然的“春夏秋冬、風霜雪雨”,也能體會到人世間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我願乘一葉扁舟,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三更有夢書當枕,半牀明月半牀書”也許會是每一個讀書人的最高境界?

《宋詞三百首》讀書筆記6

許多中國人,都是在唐詩宋詞裏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長。

小的時候,誰沒有跟着李白看過“牀前明月光”?雖然不懂得什麼叫思鄉,但孩子的眼睛卻像月光一樣清清亮亮。誰沒有跟着孟浩然背過“春眠不覺曉”?背詩的聲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紛紛啼鳥。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在“青山綠水,嬌鶯戲蝶”的意境中寫下了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或是秋思浩蕩,或是春風飛揚,或是明月千古,或是斜陽晚鐘,又或許是田園林泉和詩酒流連。

翻開《唐詩宋詞三百首》,你應該會聽到江南淅瀝的雨聲,看到碧波上泊着的烏蓬船。青蓮居士當時“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豪氣,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帶給我同樣的震撼,一個是詩仙俠士,一個是愛國不惜生命的偉人,在歷史這條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河中,他們流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在杜甫“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的纏綿俏麗中,我又感受到了詩人把這美如畫的情景描寫的如此惟妙惟肖,留給我們的是清雅秀麗的餘韻。“宛轉峨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這幾句詩,不正是把那種感歎時光無情的悲涼之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嗎?這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把對時光的不捨與感歎融入了這一個個字中。

從留有濃濃墨香的唐詩宋詞中,我們還能讀到那濃濃的愛國情懷。它們也許是李後主“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深沉歎息;也許是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激情;又或許是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報國無門的情感。詩人任思想在伏案揮毫中狂舞,任對祖國的滿腔熱血在紙上揮灑,留與後世的一代又一代愛國兒女久久瞻仰。身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為祖國擁有如此豐富、瑰麗的文化感到驕傲,我們現代的少年更是要取詩之精華,學詞之涵韻,在這些令人浩氣長舒的詩句中,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jyv8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