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1

杜威在《藝術即經驗》一書中談到了“一個經驗”的概念,並將之界定為:“我們在所經驗到的物質走完其歷程而達到完滿時,就擁有了一個經驗。”該界定顯示出“一個經驗”至少具有兩重含義。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歷程”。二是圓滿性,即“達到完滿”。完整性和圓滿性共同構成了“一個經驗”的內涵。

應該説,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大多能尊重幼兒對完整經驗的需要,比如。給幼兒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幼兒唱完一首歌,幫助幼兒完整地經歷一次科學探索活動,等等。然而,不少幼兒園在追求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幼兒所獲經驗的圓滿性。例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會不斷地催促幼兒完成其作品;為了在活動結束時讓幼兒得出答案,教師會縮減探索的時間,給予幼兒過多的直接幫助。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表面上看來,教育活動是完整的,教師引導幼兒獲得了完成某一個教育活動任務的經驗,但這種經驗卻是膚淺的,不具有累積性。在有限的時間內試圖完成一個完整的任務,常常會在關注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以犧牲幼兒經驗的圓滿性為代價。

那麼,如何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使幼兒獲得的經驗既完整又圓滿呢?

一是分解。

分解就是把原先過於龐大的“一個經驗”分解為一個個小的“經驗”。比如。要讓幼兒瞭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讓他們通過幾次活動分別來探索水的顏色、味道、流動,物體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對一首歌曲的學習,可以通過體驗理解歌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演唱與表演、音樂遊戲與創造等幾個層層疊加的活動分步驟地逐漸達成。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每一次都獲得了相對完整的一個小的“經驗”。而每一個小的“經驗”的不斷累積便構成了既完整又圓滿的一個大的“經驗”。這就好比我們成人在讀長篇小説和看電視連續劇時的經驗歷程模式。

二是留白。

留白是國畫創作中的一種構圖方法,以收到虛實相映,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動設計時間歇性地預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學安排的時間。有了在活動設計時有意識的留白後,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才有可能從急迫的教育任務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來觀察、分析幼兒:當教師意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活動計劃不一致時,才能根據幼兒現場的反應調整教育計劃,切實追隨和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使他們通過活動獲得深人、滿足的體驗。

三是時間。

充足的活動時間是幼兒獲得高質量經驗的條件。要讓幼兒的經驗完整和圓滿,教師必須學會放慢腳步,善於等待,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按自己的步調進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動時間,教師才可以不急於讓幼兒獲得某個既定的結論,幼兒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尋找結論,自己發現和修正錯誤。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幼兒才會體驗到挫敗與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動、喜悦、失落、難過等各種情緒,幼兒所獲得的經驗才會是飽滿、充實的,並在與原有經驗的匯聚中成為推動幼兒成長的重要力量。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2

一、老師應當有一雙會説話的眼睛

好教師的眼睛是帶着感情的,那是母親般温暖的目光,每一個孩子在他的視野中應該是平等的。在日常工作中,老師會用自己的眼睛尋找孩子,關注他們在做些什麼;課堂上,老師會用自己的眼睛注視着孩子,捕捉孩子對知識學習的每一個信息,以調控自己的教學進程;生活中,老師的眼睛能給孩子温暖,孩子能在老師關切的目光中勇敢地走出課堂,走向社會!

二、老師擁有一顆寬容的心

有人説得好:如今我們身上的全部長處都是以前老師曾經誇獎過的地方,我們身上的大部分缺點也是當年老師曾經批評過的地方,我們至今還沒有涉足的領域,也是當年我們初次涉獵,遭遇失敗被他人抱怨或者嘲笑的地方。所以一個老師,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要學會賞識孩子。在評價孩子中,你要能保持鼓勵性的傾向,使孩子時刻感到自信,能激發孩子的學習慾望和興趣;孩子犯錯時,能給孩子一個台階下,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別忘了給孩子送上一片掌聲;孩子有疑難時,老師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和真誠的朋友;當孩子大膽表現自己時,老師是最好的欣賞者。教師潛在的人格魅力會深深地感染孩子,真誠的讚美、友善的態度中時刻不忘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

三、老師要營造一個富有詩意的課堂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師應能充分相信孩子的潛能,挖掘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展孩子的個性。“讓每個孩子追求成功”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一個好老師一定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富有詩意的課堂,使教學成為師生生命發展的載體,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幼兒完整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課堂裏,師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知識是師生互動生成的,孩子成績的評價是全方位的。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3

相信大家對《孩子是天我是雲----應彩雲幼兒教學案例隨筆選》這本書不陌生吧!今天我花了一點時間讀了書的序言、前言、小班這些篇章,書中的很多理念就像一頓豐盛的大餐讓我滿足的享用,深深冉起了敬佩之情。書中的好多觀點、方法將使我受用終生,為我今後在工作中的前進指明瞭航向。

應老師在孩子的天空裏,努力飛舞,努力讀懂孩子、理解孩子,去播撒愛的種子,並在孩子的成長中找到一位幼兒教師的價值。這也是我們每位幼兒教師畢生所追求的。記得觀摩應老師與孩子們的教學活動,氛圍輕鬆,配合默契,師生關係體現出強烈的交互主體性的教育理念,孩子們在一個活動中獲得了寬泛的知識,經驗的提升,並且是每一個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了發展。教師的角色是多元化的:觀察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環境創設者融於一體,體現《綱要》理念。教學策略和方法的隨機化,提問對話的開放和巧妙,迴應不同兒童的教育機智和智慧都為我所折服,所膜拜。細細品來,正是應老師以對孩子們的瞭解、觀察為基礎上所設計生成的。“小班”這一章節中所寫到的小班教學案例都與孩子們的生活經驗有關,與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相吻合。應老師“以一顆敏感的心、聆聽、發現和追隨孩子的學習興趣,捕捉教育契機,促進孩子教育主題的產生。”教師應做孩子生活中的有心人。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易受環境、情境等影響,教師應使自己的活動具有意義化,就像美國著名幼兒教育專家莉蓮.凱茨説:“真正有意義的活動,不僅要能吸引幼兒的興趣,還要能使幼兒持之以恆……”記得在新年快來到之際,我們小班組舉行的一個家園配合的“迎新年活動”,具體是由家長準備新年禮物,由教師扮演的新年老人送各班孩子禮物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的情感、社會性得到了積極的滿足,我嘗試問我班的寶貝:“媛媛,你的圍巾是媽媽買的還是新年老人送的?”孩子用開心的口吻對我説:“不是媽媽買的,是昨天新年老人送的”。第二天,我園的褚老師所扮演的新年老人給孩子們送糖果來了,孩子們更是高興地歡呼起來,放學時,對接他回去的奶奶説:“奶奶,看,這是新年老人送給我們的,明天他還要來看我們了。”邊説邊把手中的糖果像鑽石一樣的向奶奶展示着,無比的自豪與激動。孩子們都相信因為自己的表現棒,所以新年老人會二次來看他們,也因此在各個活動中,他們都自覺的管好自己,努力地、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新年表演。孩子們在遊戲中、情境中、在與環境的不斷互動中得以發展、提升,掌握寶貴知識的。因此告誡我們要將教育活動作為一種平實的、細水長流的工作,融於一日生活多種教育活動之中。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4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在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同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俗話説“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記不可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對學生象管家婆一樣吆五喝六。學生尊你為父,你自己也千萬不要把這當成是你對學生有恩。真正有師德的教師即使有恩於學生,也不會念念不忘的。

在授業方面,師德師風不像其它有些事情,可以“以一擋十”。特別是在大學,越是有才能的教師,越是學術地位較高的教師,你對別人的影響力就越大,也就越輕易得到別人的相信,對學生更是這樣。學生敬重你,是希看能從你這裏學到更多知識,所以我們應該耐心地循循善誘,深進淺出的把自己所有的相關知識都教於學生把握。

現實世界是極其複雜的,你一人不可能包打世界,尤其是在理論和技術領域,總存在着大量的你不懂或暫時不懂的題目。碰到學生提問,若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一定要對學生直言你對該題目不懂或暫時不懂,允諾待過一段時間後再回復學生或與學生一起探討該題目,而且一定要言而有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作為教師,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樣做,不僅不會降低教師的威信,反而會有助於進步威信。千萬不能環顧左右而言它,支吾搪塞,由於這樣不僅會誤人子弟,而且實際上也是在貶低自己。

師德師風的傳承。良好的師德師風是極需要發揚光大和傳承的,由於它往往是一個學校優良傳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國內外的著名高校不乏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關於師德師風的經典例子。而且,師德師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它需要總結,需要豐富,需要與時俱進,需要老中青教師間的傳承,更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學校才會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和傳統,使學校一步步地走向更高層次。

在崗位上,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腳踏實地,盡心盡責做好每一件工作。同時,主動並虛心向教職工學習,虛心的接受他們的意見,從而使自己的工作不斷完善。

加強師德建設,進步教師素質,強化教師的事業心、責任感,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淨化教育行業風氣,都具有重要意義。

歷時發展到今天,教育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民族興衰密切相關,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為全社會廣大人民所關心和支持。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可以説一肩挑着國家民族的前途和未來,一肩挑着千家萬户的幸福和希望。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5

隨着幼兒不斷的學習與發展,他們無論是在認知還是在經驗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進步,他們的探究慾望和能力也越來越凸顯。此時我們要如何繼續滿足幼兒的在科學領域的學習需求呢?今讀《利用科學活動促進幼兒深度學習》(20xx)深受啟發。朱鳳老師指出,所謂“深度學習”是指學習者以高級思維的發展和實際問題的解決為目標,以整合的知識為內容,積極主動地、批判地學習新的知識和思想,並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種學習方式。例如,在烏龜的飼養中,幼兒對烏龜吃什麼、烏龜的爬行、烏龜什麼時候生蛋、烏龜的種類等問題非常感興趣。幼兒提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但這些問題是比較粗淺的,只能通過觀察、探究、資料整理、記錄等方式才能夠幫助幼兒真正的解決問題。所以通過幼兒感興趣科學問題我們可以建構一個深度學習項目,通過深度學習項目的建構與實施幫助幼兒通過不斷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構比較系統、更具邏輯的知識與經驗,從而促進幼兒學習。

首先,要關注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幼兒感興趣的地方非常多,我們有必要深入幼兒當中,去了解和感知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從內容的參與引出疑問,從而推進研究的展開。要着重於從以下四方面展開。一是是什麼的問題;二是為什麼的問題;三是怎麼樣的問題;四是對我有什麼用的問題。第一個問題興趣解決的是認知,第二個解決的是動態的過程思索,第三個解決的是判斷、預測的問題,第四個是自我聯繫,揮發自我的問題。整個問題關注幼兒興趣的集中點,且層層遞進,對幼兒深化學習具有先決推動作用。

其次,要幫助幼兒梳理探究問題。有限的閲歷和知識不足以讓幼兒能夠深刻把握問題的全貌,我們有必要參與其中,幫助幼兒梳理問題。在問題的梳理上,我們關注於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孩子們觀察到的不解現象;二是孩子們的想象疑問;三是實踐技巧、方法層面的問題。在梳理的過程中,不能剝奪幼兒的主導地位,要注意觀察,採取合適的方法介入到孩子們的問題探索之中,發揮作用,但不影響孩子們主導地位的興趣發揮,這是我們實操的基本要求。

此外,要建立學習項目。我們要從生活着手,尋找素材,結合孩子們的實踐現狀和實踐興趣,確立適合孩子們參與的科學內容,通過探究的層層深入後一步一步建構起微項目。在深度學習項目的構建上,從一開始我們就鼓勵孩子們的參與,內容的構建,程序的安排,材料的統籌準備等等,孩子們都可以參與其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微項目的方向,要堅持能力和興趣並重的原則,以此為基礎,和孩子們一起,充分合作,完成深度學習項目的構建。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6

這是一本介紹幼兒教師從初步形成到一步步走向專業成長的書。書中從教師的專業化概念、幼兒教師的成長曆程、教師的職業道德與職業關係、走向專業成熟以及做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等五大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論述與講解。

看了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章“走向專業成熟”,可能是我覺得最符合我們我的實際,也是我們每位新教師所希望和渴求自己能夠儘快的走向專業成熟吧。我仔細閲讀着每一字每一句,想從中獲得些對自己有利或有幫助的信息和經驗,讓自己更專業更成熟。

感觸最深的是第五章的第一塊內容:教師的專業成長==經驗和反思。初任教師職業的新教師,成長為具有實踐智慧的優秀教師,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科學的自我反思,以及外部的支持與協作,是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樣,教師才能快速的進步和成長。

作為一個只有幾年教學經驗的新老師來説,各方面都是處於學習階段,除了要管好孩子外,在上課方面也要經常性的進行反思、總結、積累一定的教學經驗,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着許多的不足。看了此書讓我明確行動研究對教師的成長有着巨大的作用,因為行動研究能把理論與實踐聯繫起來,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性提高,讓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將教、學、做合二為一,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及研究能力,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統一,增強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我深知每一位教師的經驗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在教育教學中獲得的,是一種實踐性知識,它是無法通過陳述和傳授獲得的。我將在以後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以研究者的身份和思想來面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思考我在教學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及時的發現問題,反思反思其原因及症狀和探索解決問題,這樣不斷的反思、探索和創造、持續的積累經驗,才能獲得豐富的經驗,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型的成熟教師。

教師要成為研究型的教師,就要積極開展行動研究,這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教師要在實踐中就自己的一些教育細節進行反思,進行研究。如果做了不思考,作了一百遍也很難有長進,好還是好,不好還是不好,偶爾瞎貓碰上死耗子,卻不知道為什麼。如果能做之前想想,做什麼都有清楚地自覺;做之後想想,總能用一雙慧眼去觀察自己,反省自己,教師就能每天都有進步和提高。幼兒園的教研活動是借大家的眼睛和腦袋,幫你發現你看不見的東西,向你提出你意識不到的問題,打你一棒有點疼,但也促你成長。

在文章中,有大部分文章可供我們參考、借鑑學習的資料,在分享與對話中的個別小案例也是我們生活、工作中常常出現的問題;資源平台中的反思體驗設立了好多的專業問題,以供我們閲讀、反思等。資料庫中的多種專業資料,不僅使我們增長了不少專業知識,也為我們提供了工作、生活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總之,在看此書的過程中使我受益匪淺。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7

讀《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之“為什麼她總是最後一名”,腦海中出現的滿滿都是小侄的形象。“慢騰騰地進入活動室,小口小口地吃東西,磨磨蹭蹭地將玩具一件一件收拾到玩具筐中,慢慢地脱鞋脱衣服,慢騰騰地鋪展被子,還不忘與旁邊的小朋友説話……小侄活脱脱就是“小曼”的翻版。任由你焦急催促也好,耐心勸導也罷,他都不為所動,依然“我的世界我做主,我的速度我做主”。雖嘗試過許多方式引導改變,但收效甚微,不由得讓人灰心喪氣起來。

文章的“細節透視”從幼兒的生理、心理及發展規律進行深入剖析,又對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進行了分析闡述,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指導策略,讀後給人豁然開朗的啟示。

首先,文章讓我對幼兒磨蹭的成因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做事磨蹭、拖拖拉拉這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問題,追溯其中的原因,既有孩子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即氣質類型偏於抑鬱質的孩子生性就是動作比較慢的,又有後天環境和教育方式失當帶來的副作用。孩子出現做事磨蹭拖沓,成人並不是要去過分的責怪這一現象以及過分糾結於對這一結果的喜惡,而是應該思考如何幫助孩子養成抓緊時間,不磨蹭不拖沓的良好習慣,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

其次,文章的細節透視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思考一:我有沒有真正從內心接納磨磨蹭蹭地孩子?我的態度和教育是温和與真心實意的嗎?教育首先是愛,沒有愛就稱不上是教育,沒有真心實意的愛,再好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將難以成效。文章這樣描述:孩子的心是敏感清亮的,他可以透過成人世界的層層偽裝,感受到成人的真實情感。相信,真正讓孩子感受到了你的關愛,這已是教育成功的一半了。

思考二:我的家長工作力度和方式到位了嗎?平時雖也做家長工作,但力度和頻率不夠。家長工作應採取多樣形式,切實展開。除了當面的交流外,還可以採取給家長打電話,發短信及書面聯繫等方式溝通交流幼兒在家在園情況,家園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共同督促和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思考三:我的引導工作持續漸進,夠耐心細緻夠堅持性嗎?老師首先不能急於求成,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孩子逐漸改掉缺點。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不僅要以尊重和賞識的態度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還要以此為基點積極建立幼兒改正缺點的信心和勇氣;不僅要有意識地加強孩子大小肌肉動作地發展,提高孩子動作地速度和準確性,還要創造機會使他們能感受到快速完成事情的愉悦;不僅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有規律的,穩定的生活環境,同時還要幫助他們掌握合理的行為規則,並能夠將這些行為規則內化,從而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種種所有這些,都需要家長和幼兒園的通力合作,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去啟發轉變,遵循小步子前進的原則,循序開展步步深入。

讀罷全文,掩卷沉思,深有感觸:《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指向性強,慢慢品味,真是受益匪淺!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8

首次翻開《致教師》這本書,就覺得這本書不僅很適合我,也適合其他的教育工作者。這本書的作者是朱永新,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祕書長、常務委員會委員。朱永新教授於20xx年發起的新教育實驗,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宗旨,吸引了全國各地20xx餘所學校加盟實驗,踐行着新教育理念與行動,深刻改變了200餘萬師生,正積極影響着中國教育。

看完這本書給我留下了許多感想和啟發,其中看了“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這篇讓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兩個詞就是“自由”和“勇敢”,這兩個詞對於每個人來説都很重要,我很贊同書中的觀點“真正的勇敢必然與智慧聯繫在一起”,是啊,沒有智慧的勇敢那就是魯莽,是衝動。這樣的“勇敢”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只有將勇敢與智慧聯繫在一起,這樣才能做到有勇有謀。

那麼智慧如何來?我覺得這就需要教師來扮演重要的角色,“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人只有通過書本,通過學習,通過教育才能使自己更加智慧。對教師來説,“教書育人”是職責,但是如果能將這職責漸漸地成為興趣,享受這過程,與孩子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又何嘗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

看到“因為魅力所以美麗——如何尋找教師生活的美麗”這篇,也讓我產生了很大的觸動與思考。在喧囂、功利的時代,選擇教師就是選擇了一種職業生活方式,選擇了一種對幸福的闡釋,選擇了一種生命的意義,選擇了一種與世界交往的方式,選擇了一種“關心自我”的可能。我選擇這種職業,是因為我熱愛這個職業,教育是一種關懷,需要捨棄教師私我,拋卻功利的羈絆,從各種評價我們的具有各種侷限的標準中解放出來,尋找到那個迷失的真正自我,獲得自由,以無我的慈悲之心接近孩子。

作為教師的我平時要面對幾十個孩子,他們的性格各有差異,發展水平各有高低,能夠關注每一個孩子,並愛護每個孩子,是教師所具備的能力。我覺得關注每個幼兒,就是要做到關注你覺得發展水平最低的幼兒,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特別之處,一旦孩子發現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力。當孩子們獲得被期望的信息後,也會產生鼓勵的效應,更加努力,長此以往不僅師生間的距離近了,孩子對自己也會充滿自信。

當書本讀到尾聲的時候,我覺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我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論上的支柱和共鳴。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我跟專家不一樣,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孩子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裏,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師應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我很贊同書中所説的“面對孩子,面對世界,教師需要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理想其實是青春的表徵。有理想的人永遠不會老去。”是啊,一個人只有有了理想,生活才會有動力,有激情,這樣的生活才更有意思。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9

對一本教育類書籍的的閲讀方式有多少種可能性呢?安靜地進入,讓作者帶着你簡單遊弋在各種教育觀念間,尋覓着教育中的清風明月,陳震老師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書做到了。

陳震老師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語言功底深厚,善於敏感把握身邊事物,對各種話題,信手拈來,皆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敍述,日積月累,堅持書寫,然後構成了二十七萬餘字的教育類著作。傷感美文

書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煉,無贅言贅語,給人很強的閲讀愉悦感。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師為師、為學、為人的自在尋覓過程。應對現實的瑣碎與繁雜,陳震老師始終以教育者的智慧關照教育現實,展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姿態。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態。

書中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態提出了很多推薦,如:教師的基本要求是發奮創設寬鬆的和諧環境,調節構成寬容的內部心境,堅持寬厚關愛的溝通心態;“小疑獲小進,大疑獲大進”,能夠發奮培養出有懷疑態度,批判思維與創新精神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不斷尋求的!

對於教育者的工作姿態陳震老師認為有境界為上,然後借鑑王國維先生對於境界的經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調,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並無優劣。教知識,教方法,教心態能夠成為教育的三種境界,對於成長中的人來説,知識,方法,心態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然後低層次是知識獲得,高層次是心態培育,只要能夠有效整合,就能促進終生的和諧發展。同事生日祝福語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有品質的生活姿態是內涵多元的,閲讀是良好的通道。讀書能夠愉悦身心、提升自己。然後讀書讓生活更有品位,讀書使人內心更加寧靜,讀書使職業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傳承與引領者,讀書不僅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職業的要求。一位教師只要願意與書為伴,堅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就能尋覓到心中的清風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讓每一點感動在心中融化,讓每一點感觸在心中發芽,並將思考記錄筆端。陳震老師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為我們帶給了工作與生活姿態的良好範本。

讓我們以温潤的內心,尋覓着教育中的清風明月,成為温暖的教育者!白下進校俞洋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10

杜威在《藝術即經驗》一書中談到了“一個經驗”(an experience)的概念,並將之界定為:“我們在所經驗到的物質走完其歷程而達到完滿時,就擁有了一個經驗。”該界定顯示出“一個經驗”至少具有兩重含義。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歷程”。二是圓滿性,即“達到完滿”。完整性和圓滿性共同構成了“一個經驗”的內涵。

應該説.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大多能尊重幼兒對完整經驗的需要,比如.給幼兒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幼兒唱完一首歌,幫助幼兒完整地經歷一次科學探索活動,等等。然而,不少幼兒園在追求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幼兒所獲經驗的圓滿性。例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會不斷地催促幼兒完成其作品;為了在活動結束時讓幼兒得出答案,教師會縮減探索的時間,給予幼兒過多的直接幫助.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表面上看來,教育活動是完整的,教師引導幼兒獲得了完成某一個教育活動任務的經驗,但這種經驗卻是膚淺的,不具有累積性。在有限的時間內試圖完成一個完整的任務,常常會在關注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以犧牲幼兒經驗的圓滿性為代價。

那麼。如何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使幼兒獲得的經驗既完整又圓滿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過於龐大的“一個經驗”分解為一個個小的“經驗”。比如。要讓幼兒瞭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讓他們通過幾次活動分別來探索水的顏色、味道、流動,物體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對一首歌曲的學習,可以通過體驗理解歌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演唱與表演、音樂遊戲與創造等幾個層層疊加的活動分步驟地逐漸達成。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每一次都獲得了相對完整的一個小的“經驗”.而每一個小的“經驗”的不斷累積便構成了既完整又圓滿的一個大的“經驗”。這就好比我們成人在讀長篇小説和看電視連續劇時的經驗歷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國畫創作中的一種構圖方法,以收到虛實相映,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動設計時間歇性地預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學安排的時間。有了在活動設計時有意識的留白後,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才有可能從急迫的教育任務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來觀察、分析幼兒:當教師意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活動計劃不一致時,才能根據幼兒現場的反應調整教育計劃,切實追隨和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使他們通過活動獲得深人、滿足的體驗。

三是時間。充足的活動時間是幼兒獲得高質量經驗的條件。要讓幼兒的經驗完整和圓滿,教師必須學會放慢腳步,善於等待,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按自己的步調進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動時間,教師才可以不急於讓幼兒獲得某個既定的結論,幼兒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尋找結論,自己發現和修正錯誤。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幼兒才會體驗到挫敗與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動、喜悦、失落、難過等各種情緒,幼兒所獲得的經驗才會是飽滿、充實的,並在與原有經驗的匯聚中成為推動幼兒成長的重要力量。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11

1、賞識孩子是賞識孩子的優點、長處和進步,而不是忽視孩子的缺點和弱點。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但是分寸應當適度,實事求是,不宜過分誇大,尤其是不可只講這一個片面。孩子的成長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點和弱點的克服,只有調動和依靠孩子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點和弱點的目的正是為了發揚長處和優點。忘記這個目標,孩子就會感到一無是處,失去前進的信心,結果是缺點和錯誤也難以得到克服。

2、實際生活是十分複雜的。有些缺點和錯誤之中往往包含有合理的內涵。有時長處和優點,可能暫時未能找到正確的表現形式。這些都要在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細心地加以體察。

3、恩格斯曾經指出,人只為可能達到的目標努力奮鬥。如果目標不可能達到,或孩子認為不可能達到,就會失去自信,從而生氣努力的動力。所以,賞識孩子不僅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為孩子設置恰當的奮鬥目標,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力。更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勵,加以強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為一種定勢,就會成為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障礙的強大動力。人生的道路充滿着各種艱難險阻,“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點幫助孩子有這樣的思想準備。人才的成長更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這是無法迴避的。但是人生又應當是快樂的,不能以吃苦為目的。片面地強調苦讀、苦學、苦幹,不容易為孩子接受,更不可能有持續的動力。重要的是使孩子從每一步前進中感到克服困難的愉悦,收穫愉悦,達到新境界的愉悦,戰勝自我的愉悦。奮鬥本身就是其樂無窮。有了這樣的感受,有了這樣的人生態度,各種艱難困苦就都不在話下了,就都會成為“玉汝於成”的條件。能夠笑迎困難,笑迎挑戰,含笑去克服自身的弱點和缺點,自然能夠勇往直前地攀登一個又一個高峯。

4、賞識,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賞識,可以順應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創造條件使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不是扼殺,從而達到一般情況下似乎不可能達到的成就。但是絕不是無限誇大孩子的潛力,為孩子設置“超凡入勝”的目標,更不是為了讓孩子付出太苦太累的代價給家長的臉上增光。因此,賞識也應當恰如其分,有多少説多少。更注意到,在肯定孩子的每一個進步的同時,讓他看到新的目標,產生征服的願望。我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們順其自然,讓這些“才”長得好,每一個人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能夠發揮的一份作用,他在社會上就會有自己應該佔有的一席之地。每一個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充分發揮出來,融入到社會整體的努力之中去,就會匯成歷史的浩浩蕩蕩的洪流,人類的幸福就會與日俱增,這是確定無疑的。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12

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千百年來,無論歷史的風雲如何變幻,教師的光輝形象依然熠熠生輝,為個人,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作為人生啟蒙的幼兒教師,也被賦予了更高的讚譽,更高的期望,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怎樣才能讓每一朵花蕾健康綻放呢?

首先,要明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的標準是什麼?答案可謂眾説紛紜,除了共民職業道德規範中規定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眾、奉獻社會外,一個好的幼兒教師的標準大概可以概括為這樣幾類:1,豐富的專業知識,要了解並熟練掌握各年齡階段幼兒的心理特徵及生理特徵,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專業知識,領會其核心內容並貫徹於實際的教學行動;2,高超的管理藝術,能夠高效管理班級,管理幼兒,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和課外遊戲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3,擁有高尚的人格,熱愛幼兒,每一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需要耐心去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用愛心、耐心、細心去點燃每一盞渴望的燈台;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榜樣;4、多種能力的全面發展,敏鋭的觀察力,良好的創造性思維,生動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要有強烈的求知慾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促進自我教學實踐智慧的生長;

那麼,作為初出校門,踏入工作崗位的我們,怎樣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不斷縮小與老教師的距離,讓自己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幼兒教師呢?不可否認,在大學的四年裏,我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卻只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沒有轉化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更沒有轉化為實際的能力,面對一羣生動活潑的孩子,怎樣才能臨場組織一次活動呢?

從我個人來講,覺得應該從這些方面來努力:首先,要放下身段用心學習,大到一次活動的組織,小到一個生活環節,甚至一句話,都要去仔細的學習,用心揣摩其中的智慧,學習如何控制課堂,如何引導幼兒;其次,要不斷反思,把實際的教育情境與理論相結合印證,用實踐充實理論,用理論豐富實踐,不斷在實踐中昇華自己的教育思想;再次,要刻苦鑽研,不斷更新,不斷吸收最新的教育理念,多讀、多看與幼兒相關的書籍、論文、最新科研成果,並不斷總結自己工作中的優點和不足,保留有點,改進缺點;,最後,要培養良好的內在修養,嚴於律己,靜以修身,增強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始終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平等友愛地對待每一個幼兒,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動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有正確認識差距才能明確努力的方向,不再迷茫,不再幻想,不再彷徨,腳踏實地地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或許要走的路很長很長,或許這一路上會遇到無數的挫折磨難,只要堅定了信念,再遠的路也有到達的時刻,一步步,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13

首次接觸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是在組織活動時,我在前面講,孩子在後面講的場景。我一直在探索讓孩子願意聽我講話,能夠專心聽我講話,並積極迴應的方法。工作中也在不斷地嘗試各種方法,但是一直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也許這本書對我會有一些幫助吧?也許書裏無非是“尊重、理解、接受、包容、平等、站在海孩子的角度”等等……這些個詞吧?帶着這兩種想法,我開始翻閲這本書。瀏覽中,案例圖片深深的吸引了我。不僅因為每次我的處理方式都和錯誤的範例不謀而合,而且還有那些正確的引導方式讓我佩服。細讀下去,又有了其他的收穫,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克服了一般書籍空洞的理論説教的毛病,它結合眾多的故事,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了很多簡單實用的方法。我覺得這本書本質上是一本人際交往的書,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僅適用於家長與孩子之間,也適用於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

通讀全書後我有一些粗淺的收穫:

一、關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消極情緒對幼兒入園情緒問題的啟示:

在小班,早上入園經常會出現幼兒哭鬧着不肯來園的情況。一般情況,當幼兒情緒不好,我們總試圖用成人的觀念去安慰、用自己的道理去説服他。孩子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想把自己的情感説出來並得到認同,找到一種歸屬感。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需求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人人都有歸屬與愛的需要。也許理解、贊同才是最好的安慰良藥。當孩子感受到被接納,他們才會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認可孩子的感受,並用適合的話説出來你的理解,不要急着給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自己説出自己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傾聽者的角色幫助幼兒走出自己的困境。

那麼該如何讓幼兒面對他們的感受呢?書中給了我們可操作性的建議:1、全神貫注的聆聽。2、認同孩子的感受。3、把孩子的感受表達出來。4、借住想象滿足孩子的願望。

二、關於如何誇獎孩子對美術活動作品評價的啟示:

我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或行為時不經意間往往用“你做的很棒”,“這幅畫很漂亮”。有時甚至不知道從哪裏評價。評價語言通常存在着用詞單一、內容空洞貧乏。這樣一來評價語言成了純粹的形式語言,對幼兒語言表達、情感提升的幫助幾乎為零。書中對於如何誇獎孩子提出以下方法:描述你所見的事物,描述你的感受,用一個詞來概括孩子值得表揚的行為。在評價時,可以先描述一下眼睛中看到的事物,説出自己的感受,也引導孩子來説説自己的感受。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14

這本書裏的問題、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位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區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描述。其中在教師與家長這一方面,這本書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夥伴。教師有責任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作為從事教育職業的每一個教師,特別是我們幼兒教師,重在研究教育的同時,還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視家教指導工作。因此,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才能共同把兒童教育工作做好。對於我還是一位剛剛從大學裏走出來毫無經驗的老師,在對於家長溝通方面中怎樣善於抓住時機,在隨意交談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長的心聲。怎樣有藝術的向家長宣傳、指導保教知識,還存在着一定的難度,我也在慢慢摸索中。

如何解決與幼兒家長溝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難?看完這本書後,我認為應該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在賽諾雙語幼兒園很好的一點就是每個星期都會有一次家長訪談,小班一般注重的事生活方面,家裏的爺爺奶奶都會比較關心這一方面,聽到最多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吃的好不好呀,睡得好不好呀”。而爸爸媽媽則少部分會關心幼兒在學習方面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要針對家長的需求有針對性的訪談,説到家長心裏去。過去,我總是認為對家長就是要把幼兒往好的方面説不能説孩子的不好,其實每一位幼兒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只是我們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對家長要有方法的去説。不能只説好的,也不能開口就説孩子的不好的。如果不能很好的跟家長溝通,很難讓幼兒得到好發展。當然不能當着孩子的面就和家長就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孩子也害怕。這樣,既不利於孩子克服缺點,也不利於家園配合。比如可以讓孩子先去看會書或是玩會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然後再與家長交流,這樣既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也可以保留孩子的“面子”。在賽諾雙語幼兒園我以為做到了這一點。

雖然我還是剛剛進入幼兒園的新手老師,但是我相信以後在賽諾雙語幼兒園裏我會學到更多更多東西,不斷的提升自己,不斷充實自己。

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開,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意味着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摘抄15

本書提到了77個經典的圖畫書故事,梅教授對每個故事都發表了自己獨到而經典的解讀。很慚愧,這些故事我只讀過一小部分,而且對於故事的明白也僅限於表面,在給孩子們講述時也是蜻蜓點水,照本宣科。有時自己也想思考:“這個故事是不是還有更深刻的資料呢?它還想向我們傳達一種什麼思想呢?”但是好像總是尋找不到答案,因此漸漸的我也對圖畫書失去了原有的興趣。

這些天,當我讀過梅教授的《閲讀兒童文學》之後,我才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平時被我忽略的圖畫書中竟有着如此豐富、精彩的生活,這些生活無處不影響着、改變着孩子們,從而讓他們更加的熱愛生活、珍惜生活。

讓我印象頗深的是,此書中梅教授解讀的《爺爺必須有辦法》。這個故事在大班上學期的教材中也有,配合圖畫書來講解,孩子們十分喜愛。在聽完故事後,老師按照慣例又進行了總結,如廢舊物的利用啊,發展創造力啊,培養環保意識啊等等,這個故事就算完成了。而在梅教授的解讀中,這但是一個十分奇妙的故事啊。

這本書寫的不僅僅僅是爺爺。如果約瑟同意把又破又舊的毯子丟了,而不是拽住了不放,那麼爺爺有辦法又有什麼用?毯子就沒有機會在爺爺的手中變成外套,直到漸漸地變成鈕釦。故事寫了約瑟的愛惜。寫了一個孩子對於長輩的禮物和愛的珍視,這不是很多孩子都有的感情。恰好是孩子的幼稚,他們會沒有珍惜的意識,一條“毯子”被扔棄是童年很慣見的事,直到中年和晚年才悔惜,但是“毯子”不可能回來。品味着這些話,我被梅教授的獨特見解深深折服。而這樣一個珍重的教育契機,卻被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忽視掉了。

梅教授還提醒我們,在和孩子們分享這個精彩、奇妙的故事時,必須別放下了欣賞每一幅圖裏的普普通通的温暖生活,屋裏的情景、街上的快樂,很多的眼神、很多的笑容。看見了約瑟的小妹妹了嗎?他還有一個小妹妹呢。看見面包圈和那張開了嘴巴在説話的鸚鵡了嗎?它們是這個社區裏的每一天的聲音和快樂,是孩子們每一天的太陽光和一輩子的惦念。看見屋頂上最樸實的瓦片和路上最經走磨的石頭了嗎?它們不聲不響地許多年地保護了温暖,別處的人喜悦地走進那裏,也把那裏的期望帶去天下。他們(它們)是這個故事的環境,也是這個故事的原因,要不,這樣的奇妙故事就不會得在這兒出現了。

梅教授説:“我們都是點燈人!”,其實他就是一位最好的點燈人,點亮的不僅僅僅是孩子的心靈之火,還有我們教師和所有關心孩子的人。我想這就是梅教授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我們所有教師的最親切的期望。這樣的期望是送給老師最真誠的祝福,也是送給孩子最精美的禮物。這是一本凝聚着深情和智慧的書,期望作為老師的我們,能把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我們也能把它帶給孩子。

輕輕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我暗下決心:從此刻開始,梳理那些以前讀過的兒童文學名著,靜下心來品讀那些還沒有讀過的圖畫故事,做好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點燈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dl7kl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