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

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

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1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創作的。

整個作品以“貓”的視角觀察人的心理。這是一隻善於思索、有見識、富有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捕捉老鼠的貓。不會捉老鼠的貓應該是是一隻假貓,它的靈魂已經被“夏目漱石”更換了。所以,有時候,這隻貓會產生幻覺,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思想家,能夠統治宇宙的超級貓咪,人類在它的眼前晃來晃去,他們傲慢,自私,虛偽,懦弱…卻又在陽光下大聲説笑,在煙霧繚繞的書房裏高談闊論,在餐桌前祈禱上帝賜予的食物。他們會分給它一些食物,是憐憫?是責任?還是高興時的施捨?它不屑於他們的慷慨,常常遛出去,可是轉了一圈不爭氣的肚子開始咕咕的叫,在飢餓面前還談什麼貓的尊嚴。吃飽喝足後,伸過懶腰趴在那裏無聊的拍打着尾巴,忘記了思考。有的人見了我,常説什麼:“像貓那樣,多快活啊!哦?説的什麼啊?我是一隻有文化素養的貓!在“苦沙彌”的長久薰陶下,這隻貓已然是半個知識分子,自然有些清高,不屑於與那些凡夫俗子同類。它站起來邁着貓步優雅的離開。但是,做貓的確有一點好處,可以隨意出入鄰居家的客廳,有如領導視察民眾生活的疾苦。這個世界容許了太多自作多情,有人被女人斜着眼睛瞟了一眼,就覺得自己是萬人迷。它巡視了一圈,發現了諸多問題,有一股正義之氣激盪在胸懷,但最終只是發出了一聲悠長的“喵……”聲。它黯然的走進黑色的夜裏,它需要涼涼的露水和清冷的月光。

貓世界之事,畢竟只有貓才能理解。不管人類社會怎樣發達,僅就這一點來説,是萬般無奈的。何況,人類並不像他們自己所認為得那麼了不起,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2

暑假,終於把很早之前買的《我是貓》給看完了,之所以會買《我是貓》這本書,還是因為我喜歡貓。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早期的代表作。既可以説是抒情的寫生文,也可以説是結構鬆散的小説。

本文的`主人公是貓。是以貓的視角來看人類世界的。剛生出來的時候因為長得太醜,被人唾棄,撿得一命,後被被人稱為“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收養,自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為好奇,落入了酒缸中,被淹死了。

《我是貓》中的這隻貓,雖然還沒有名字,平時也沒少受主人家女僕的氣,卻能夠在人貓兩個世界中來去自如。而主人和他的一幫朋友梅亭、水島寒月等的對話則盡收耳中。而其中,又屬梅亭最能折騰人。苦沙彌老是被他折騰得夠嗆。例如他剛出場時,帶着一副金邊眼鏡,認認真真地要苦沙彌畫畫他自稱是位美學家。苦沙彌對畫畫可是個外行,正要向梅亭討教,梅亭便一本正經的説:“是啊,不可能一開始就畫得好嘛......從前意大利畫家安德里亞曾説過:餘作畫者,莫過於描繪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華;飛者為禽......怎麼樣?假如你也想畫出像樣的畫來,畫點寫生畫如何?”

於是,苦沙彌作恍然大悟狀,對安德里亞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事實上,安德里亞壓根就沒説出這話,是他的朋友瞎編的。

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就這樣,在小貓的眼中如此不堪,實在是可笑。相比於這隻無名的小貓,它的主人真該感到汗顏。相比於許多人,這貓很富於哲理,善於詞辯。對人類的弱點有精細的研究,就連抨擊社會,也很有見地。它説:“説不定整個社會便是瘋人的羣體。瘋人們聚在一起,互相殘殺,互相爭吵,互相叫罵,互相角逐。”......並由此最終得出了“被幽禁在瘋人院裏的才是正常人。”的結論。雖然有些滑稽,但卻也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風氣。

在《我是貓》中,苦沙彌和他的朋友應該屬於窮酸潦倒的知識分子之列。正如本文譯者所説,“他們面對新的思潮,既順應,有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好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難捱時光。他們時刻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卻又時刻遭受命運與時代的捉弄與嘲笑。”《我是貓》中作者所描寫的景象,應該是當時人們精神世界空虛的真實寫照,這也無怪一隻小貓會將人類世界看得不過而而了。

總而言之,這隻無名小貓雖然神通廣大,卻又時而自作聰明,雖然看多了人類世界,卻又因為一時好奇,最終還了性命。也許正是因為好奇,才使得它對人有了這麼多的瞭解,也就有了這本《我是貓》。

看完《我是貓》,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一隻貓,有好奇心,因為好奇,才會讓我們發現更多新的,美好的東西。

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3

《我是貓》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夏目漱石的處女作,發表於1905年。作者在書中以貓的身份來觀察生活。這是一隻善於思索、有見識、富於正義感、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抓老鼠的貓。它觀察着當時的人們,發出了自己對人類的看法,以及對自己的男主人——當代的一名知識分子的一些看法。

這隻沒有名字的貓,在一位窮教師家居住着。它是一隻在主人眼裏並不重要但是還是在主人家生活的貓。它非常想學會捉老鼠,可是晚上捉老鼠卻被老鼠給捉弄的一塌糊塗,最終主人驚醒了,還以為來賊了呢!雖然在貓咪的世界裏顯得傻呼呼的,可是在某些方面看起來非常棒,它總是在客人來的時候待在主人的身邊,主人的朋友和主人聊天,它聽完了,總會悟出道理。

這隻貓確實傻呼呼的,但是在傻呼呼的幹傻事的過程中,會得到一些教訓,就不會去幹這些傻事了。有一次令我記憶猶新。這隻貓在廚房裏偷吃年糕,不料被年糕粘住了牙齒,怎麼也拔不掉。到最後,它只好站起來,前爪把碗往外拽,後腳站了起來。最後還是被主人的兩個小姑娘看見了,母親讓女僕幫助貓把碗拔了下來。

這是一隻哲理貓,也是一隻“蠢貓”。書中字字句句讀下來,還包含着哲理,還生動有趣,不死板乾燥。我很喜歡這本書。

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4

《我是貓》是一本很好的書,它以犀利的筆鋒,強烈的諷刺了日本當時的腐敗社會,讀者只要細細品讀,一定可以品出作者寄託在這本書上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本書到底好在哪裏吧,請仔細看。

文章站在貓的角度上,俯視日本社會的風尚,粗暴、邪惡似乎已經成為了日本的代名詞。但是,作者一人是絕對不能改變日本的,所以,作者把這種思想寄託在這本書上,希望日本看到它,可以改邪歸正,與別的國家可以友好相處,這是作者最大的希望,可惜這個夢想還是沒能讓日本改變,我們感到十分惋惜。

在《我是貓》中出現了很多角色,這些角色大部分都與當時日本的社會風氣驚人的相似,都是貪婪的化身,雖然有一些人相對來説比較善良,但是貪婪、無知還是這些人的特色。

《我是貓》筆調詼諧,乍看上去像一篇笑話,再細細品讀,發現它是一把利劍,刺得我們心痛。

吾輩是貓,但還沒有名字!

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5

寒假裏,我讀了這本《我是貓》。它是一本批判性的小説,是用一隻貓的態度和口吻講述身邊的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作者當時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中小資產階級,所以整本書都在用“貓”詼諧幽默的語氣揭露那時資產主義社會的不良風氣。我當然不生活在二十世紀初的日本,更不會理解那時作者真正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可是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倒是有一點自我的想法。

其實不管處在哪個時期、哪個國家,人們的做事方法和思想都差不多,現代社會也有很多像書中人物一樣迂腐、軟弱、勢力、唯利是圖的人,包括我自我。人性是有弱點的,人類本來就自私,為了自我的利益什麼都幹得出來,這也是不可避免的。這本書的作者也以往説過“比嘲笑他們我更嘲笑我自我”,我想他在批判文中人物的同時也在深深地批判着自我。

既然人類本來就是這樣,我想我們應當努力去改變,去剋制自我,而不是去避免,去欺騙自我。我們不可能成為小説、漫畫中那樣完美的人,那種人也是不存在的。但我們至少不要像文中的人物一樣被金錢和勢力矇蔽了雙眼。

我也明白長大以後有很多事都是出於無奈,可能必須要自私,會與我期望的偏差一些,但我期望我能夠守住底線,長大以後也能夠活得真正的歡樂。也許我以後真的會變得和書中的人物一樣,但至少我此刻還是很歡樂的。

大家必須要去看看這本書,真的很好看!

高二《我是貓》讀書筆記6

夏目漱石先生無疑成為了我欣賞與敬佩的作家之一。

在小説《我是貓》裏,濃郁的東方古典韻味和幽默諧趣的語言交織其間,既飽含現實主義批判,也不乏深刻的哲學思辨。

關於主題“我是貓”,我的解讀是,作者夏目漱石、主人公苦沙彌、主角貓三者既為一體,又各自獨立。中學教師苦沙彌不吃喝嫖賭,也不講究穿着,終日待在自己的小書房裏讀書寫字,有妻女三人為伴,有一蕪雜庭院棲身。但他並不是徹徹底底的無慾無求。苦沙彌腸胃不好,卻十分貪吃。閲讀時讀不了幾頁就在書房睡着了。這些細節表明,作者本人雖然傾向於無慾無求,但他作為一個肉體凡胎,依舊還是會被世俗的煙火氣息干擾。與此同時,作者又化身為一隻無名的貓,以冷靜、客觀的態度旁觀人類的生活。既不摻雜進人世間的種種虛妄、荒誕,反而又對各種亂象作出鞭辟入裏的見解。如果説作者是通過苦沙彌的肉身入世,那麼貓的意象,就是他通過上帝視角解構人間百態。小説裏的種種思想和情節體現出,夏目漱石先生應該是位哲學語境上的悲觀主義者。我本以為作者會安排貓與其他人物的生活就此綿延下去,直至自然死亡。我未免太過簡單。

結局貓的溺水而亡恰是全書悲觀主義和批判思想的頂峯。貓明知自己無法逃生,與其奮力掙扎,不如看淡一切,不再強求。而人呢?大部分人顯然沒有貓的覺悟,也沒有貓的勇氣,這是現實語境下真正的悲哀。

標籤: 讀書筆記 高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9pzzj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