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獵人筆記讀書筆記「精品」

獵人筆記讀書筆記「精品」

《獵人筆記》的作者是屠格涅夫。下面是獵人筆記讀書筆記,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獵人筆記讀書筆記「精品」

  獵人筆記讀書筆記一:

據一本外國文學史上説,代表屠格涅夫最高文學成就的作品是《父與子》,但出於對“獵人”那自由、冒險生活的嚮往,出於想象中對槍、射擊的喜愛,還出於對勇武、機警的獵人的崇拜,我還是先借了《獵人筆記》來看。

可是它的《譯本序》裏有這樣的介紹:“《獵人筆記》是一部借獵人出獵的見聞揭露沙皇專制制度下廣大農奴遭受農奴主殘酷奴役、處於水深火熱生活中的紀實作品。”這叫我大失所望。與此同時,出乎意料的是,序言裏所摘抄的對俄羅斯風光的描寫吸引了我。為了那樣的風景,下輩子投胎到俄國也不錯。

序言裏把我迷住了的是這幾段:

朝霞不像大火一樣燃燒,只是漫開一片淡淡的紅暈。太陽不像大旱天那樣火燒火燎,不像暴風雨前那樣昏暗火紅,而是那樣清澈明亮、温煦輝煌,它從一抹狹長的雲彩底下冉冉升起,煥發出鮮明的光彩,沉浸在一片淡紫色的霧靄之中。(摘自《百俊牧場》)

天空時而佈滿疏鬆的白雲,時而有幾處突然晴朗了一會兒;於是從散開的烏雲中間露出一小塊藍天,它明朗可愛,宛如美麗的明眸。(摘自《約會》)

緩坡小丘的長長坡面上,葱蘢的黑麥正輕輕地泛着漣漪;幾篇雲朵投下淡淡陰影在它上面緩緩地移動着。遠處森林鬱郁蒼蒼,池塘波光瀲灩;村莊橙黃閃亮;成百的雲雀騰地飛起,歌唱着,又急速落下來,伸長脖子,停在土堆上……

《獵人筆記》是一本散文集,或者説是隨筆集,每一篇隨筆都是“我”在打獵的路途中的見聞。“我”是線索人物,就像魯迅在《故鄉》中的作用一樣。大體上每一篇都專門描寫一兩個人物,有農民也有地主,有男人也有女人。基本上每一篇都用大量筆墨描繪景色。下面稍微摘抄下來一些。

河裏滔滔滾動着藍色的波浪,夜霧瀰漫。(摘自《涅爾莫來和磨坊主婦》,中國人都説波浪是白色的。)

陽光似乎從未照臨它那清涼的銀白色泉水。(摘自《草莓泉》)

一顆傍晚的星星像被人小心擎着的蠟燭一樣,悄悄閃爍着,在空中燃起。(摘自《百俊牧場》)

紛披的枝葉在高渺的天空中……和平嬉戲。(摘自《梅奇美人河的卡西揚》)

樹葉在我頭頂上輕輕響動着,光從它們的簌簌聲中就可以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那不是春天充滿快樂的顫抖,不是夏天柔和的細語和娓娓的長談,不是晚秋羞怯而冷漠的絮叨,而是一種隱約可聞、令人昏昏欲睡的絮語聲。(摘自《約會》)

白得像冬天太陽閃爍的寒光尚未觸及的新雪。(《約會》)

我不知道睡了多久,但是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整個樹林已充滿了陽光,四面八方,透過歡樂地喧鬧着的樹葉可以看見點點彷彿在閃亮的燦爛的藍天;雲彩被大風吹散,已經消失了。(《約會》)

不過仔細想想,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周圍就有更多更美的景色,自己不注意而已,“不是缺少美,是缺少發現的眼睛”。

  獵人筆記讀書筆記二:

《獵人筆記》以耐人尋味的故事、怡人的風景吸引着讀者。再在故事中又巧妙地加入反襯的手法,使讀者在生動形象的故事中激起對舊社會的憎惡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屠格涅夫在反映當時社會時不是直言不諱,而是以含蓄,簡約的描寫,充滿話外之音的語句,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俄國當時社會的黑暗。

在這部名著裏,使我感觸最深的是《活骷髏》中的女主人公——露凱麗婭。當我翻到這一頁並看到題目時,我曾渾身打冷顫——骷髏?也太嚇人了吧!過了一會兒,恐懼漸漸被好奇替代了。於是,我鼓起勇氣讀了下去。這是一位名叫露凱麗婭、活潑、可愛,能歌善舞的女僕役。可是,她因為一場怪病變成了既不能站也不能做、不想吃也不能喝、想笑卻笑不出來的“活骷髏”,可她卻依然樂觀地面對着嚴重的病情。她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農奴們的租税能減少點……讀完後,我舒了一口氣,原來“活骷髏”是這樣的。可漸漸的,我開始敬佩這位命運坎坷的'姑娘了。她,被病魔剝奪了活動、笑的權利,可她還是積極,樂觀的看待生活。要是換成別人,早就含恨而終了,哪能開心、快樂地過好每一天呢?而露凱麗婭卻做到了,病魔雖把她的活動與笑帶走了,卻帶不走她那開朗、善良的靈魂。

讀完這部特寫集,“不公平”三個字便在我腦海中浮現。地主們都是身披綾羅綢緞,腰纏萬貫。而農奴卻是早起貪黑,拼命幹活,為的是掙回一點麪包養家餬口。地主的餐桌上擺的都是美味佳餚,而農奴卻是忍飢挨餓。相比之下,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美好——沒有飢餓、沒有勞苦。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去過好每一天。

  獵人筆記讀書筆記三:

最近閒暇了會翻看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真正地放鬆下來,用心去讀去感受了,才發現作品中藴藏的美,發現其折射出的現實主義光輝。

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篇是《利戈夫村》,作品中主要刻畫了弗拉季米爾與蘇喬克兩個人。佛拉基米爾深受當時社會風氣毒害,對上層階級奉承獻媚,歧視下層人民,對不如他的人諷刺挖苦,是一個可憐而又可悲的人物。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蘇喬克,他出場已是六十左右的老人“光着腳丫,衣衫襤褸,蓬頭亂髮,外表像丟了飯碗的家僕”,聲音“疲憊而微弱”,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他的生活經歷早已教會了他服從。一生被賣六七次,僅僅是作為土地的附帶品而被賣出或被繼承。職業是不由他選擇的,廚師、車伕、戲子、船伕……一切只能隨着主人的好惡而定。面對主人公的問話,蘇喬克回答畢恭畢敬。醜惡的一切已把他對生活的期望值擠壓到了動物的層次“有口飯吃,就謝天謝地了”。更別提別的“人”權了。封建農奴制的怪癖的女主人終身未婚,她就不允許所有人結婚。可憐又善良的他祝她“進天堂”。

這樣的他當然是沒有反抗能力的。當船最終於因為不堪重負而墜入水裏時,葉兒莫萊沒有責怪自己為了抓一隻死鴨子而使船傾側並最終導致船的沉沒,首先訓斥的是蘇喬克。而蘇喬克只是回答“都怪我”。是的,他只知道服從,他還會辯解嗎,他還有思考的能力嗎?……

當最後返回岸上時,另一名馬車伕請蘇喬克吸引,精疲力盡的老頭蘇喬克“猛吸一口煙,以致感到噁心,他又吐痰又咳嗽”,樣子卻“相當滿足”。看來讓人心酸不已。也許對於他來説,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為就是一種滿足,健康是他們考慮不到的,真正的幸福是什麼樣子是他們從來就不知道也無法去享有的。

屠格涅夫筆觸細膩、含蓄,生活在最底層的農奴悲慘生活以及被扼殺了的精神被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來,語言細膩,不愧是一位卓越的現實主義大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2xk0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