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李鴻章傳的讀書筆記(通用5篇)

李鴻章傳的讀書筆記(通用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麼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鴻章傳的讀書筆記(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鴻章傳的讀書筆記(通用5篇)

李鴻章傳的讀書筆記1

我讀了《李鴻章傳》頗有感觸,不禁讚歎梁啟超國學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觀而公允的評價以及中西對照的寫法,使讀者在瞭解李鴻章生平的同時,也使人對當時國民性和國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瞭解。

作者一開始並未直接給李鴻章蓋棺定論,而是要讀者樹立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其為非常之奸雄與為非常之豪傑姑勿論,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尋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燭照而雌黃之者也。”我個人覺得這個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評價一個人並不能單純的説他是好或者壞,而是應該站在他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所處的位置去看待這個人。以前在我對李有粗略認識的時候覺得他實在是賣國—賊一個,然而看了此書之後覺得李的內心是愛國的,其愛國主義精神在當時沒幾個人可以超越。雖然也知道李也有過錯,但是李確實是可稱為一代豪傑人物。

一開始李投奔於曾國藩門下,在圍剿”義和團”戰鬥中其軍事才能嶄露頭角,用兵謀定後動,料敵如神,還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軍和常勝軍,且其品德氣量也為人所道,故作者評論説:“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為文也,詔會剿而不欲分人功於垂成,及事定而不懷嫉妒於薦主,其德量有過人者焉。名下無虛,非苟焉已耳。”後來又寫李興辦洋務,實乃為了救國圖存而已。他所辦的洋務,主要在軍事和商務兩方面。然最主要的還是軍事,他創立北洋水師艦隊,成為中國水軍的主力。作者也説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代表中國簽訂了《馬關條約》就是李“兵事上之聲譽終,而外交上之困難起。”從此李的外交生涯開始,然而這也是他人生的失敗之處。後人多因此事而罵李之賣國,“李鴻章之外交術,在中國誠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則瞠乎其後也。”雖然李之外交確實不夠英明,然而這實在是被—迫無奈之舉,要知道“弱國無外交”。試想當時中國之處境,李之舉措實在是迫於無奈,後人也應該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閒時代,在朝中沒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義和團”起,李又被重用。實在是説明李在當時中國的重要性。最後作者客觀地把李同許多歷史名人相比較,李也是有長有短,説明作者治學嚴謹,也説明李雖為當時英雄,也有缺點。從中我們可以更加客觀的看待李,看待歷史。

我對於李的評價是功過參半,但是我還是十分佩服他的。他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圖有一腔愛國熱情,但是當時的中國實在是無藥可救了,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這樣吧,當時國民的愚昧麻木,實在是讓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卻安於現狀不願改變現狀,這實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個想救國的人,然而黑暗的社會終究不能讓他實現心中的抱負。

但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終究是好事,為了國家的強大而拼搏也是讓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樣我還是敬重李的,至少我們也應該向他一樣樹立自己的理想並且為之奮鬥。

李鴻章傳的讀書筆記2

春節這幾天看完了英國人布蘭德的《李鴻章傳》,做個讀書筆記吧。

我在拿起這本書之前就定了一個想法,算是有目的閲讀,即我想看看在一個組織面臨生死變革的時候,其中核心人物為何難以破立而只在做“糊裱”工作,只是無意義滴做了延長沉船時間的掙扎?這種困境是否也會在今天的銀行業變革中重現?至於李中堂到底是中華民族的“賣國賊”還是大清帝國最優秀的“掌舵人”,這些都不是我所關心的。

看完書後,不敢説已經有了答案,但至少我有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完成認知升級是一個突破,但轉變心性是更重要的突破

李中堂比他同時代的所有人都幸運,他最早接觸到洋務,並在與一批洋人共事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了中外技術上的差距,而在隨後的洋務、外交生涯中更加了解了大清國所處的局面。

在這個層面上,李鴻章可以説相較當時迂腐的滿清政壇,完成了一次認知升級,他是高於那個時代的一個存在。他興洋務、辦北洋,周旋於列強,可以説在他掌舵的那十年大清多少還是有了一些新氣象。但一次甲午海戰就將所有努力摧毀,而這,在我看來也是一種必然。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李中堂的認知雖然完成了突破,但其封建體制的心性毫無改變,也就意味着他所能帶來的變更只能是面子光鮮而動不了體制本身。其結果必然就像是李中堂自己創建的北洋水師一樣,看上去船堅炮利實際上腐敗中空經不起考驗。

雖然李鴻章與張之洞之間不對付,但同樣作為大清朝中的洋務派,一個掌北洋,一個掌南洋,在許多觀念上還是一致的,比如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李鴻章身上就表現的同樣明顯。

儘管李鴻章在處理洋務在與洋人周旋的過程中顯得很洋派得體,但李中堂有一種天生的骨子裏的高傲,書中這樣説:“當他小心謹慎地建議和洋夷和解時,他自始至終都相信中國社會和政治傳統在倫理上的優越性。”

這就讓李鴻章這個倡導變法的先鋒人物,在處理涉及到朝廷方面的具體事務的時候,又無可挽回地成了堅定的保守派,他總是奉行先例和傳統。所以李中堂的改革努力就好比鳩摩智用小無相功催動的少林七十二絕學,看上去一招一式都有那麼點意思,但終究不是我少林正宗。

形成簡單的認知其實不難,就像現在我們能夠肥腸直接地感受到銀行業的日子不好過,也能通過自身親歷發現銀行的客户及業務的流失,所有銀行人包括非銀行人都明白,不搞轉型不搞變革肯定就是死路一條,可是這種認知到底停留在怎樣一個層面呢?僅僅是認知還是身心都已經準備好了?大清國的立憲是真立還是預備十二年再説?要知道,中華民國可等不了你十二年。

二、讓時間來解決問題是一種好思路,但解決問題是更要緊的思路。

李鴻章之所以被教科書定性為“大賣國賊”,主要是兩方面,一來他是堅定的主和派(教科書裏好像告訴我們面對外敵主和的都是奸臣),總是站在洋人立場説話;二來無數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李中堂代表清廷簽訂的。

而在閲讀《李鴻章傳》時我發現,李鴻章之所以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只是因為他雖然單方面地認為自己無比優越,但卻清晰地認識到大清國在面對西方列強時已經毫無防禦之力。正如書中最後兩段描述的那樣:李中堂在奉命掌舵前,中國這艘大船已經漏水,許多時候他為了保證這艘破船還能繼續航行,不得不扔掉包括領土、主權在內的一些貨物。

但李中堂絕對不是一個逃避現實的人,絕沒有説反正比不過洋人乾脆破罐子破摔,或者乾脆撂挑子走人,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他一生有那麼多次力挽狂瀾解救大清於危難,延續清廷命脈。

在我看來,李中堂解決問題的思路恰恰也就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思路——發展才是硬道理——既然無法硬碰硬地直接解決問題,那就先搞發展,一切等發展起來了或許問題就不再是問題,又或者這個問題就可以輕易地解決了。

改革開放算是摸着石頭走過來了。當然,解決了當時的很多問題,也留下了一些問題,同時又產生了更多的新問題,但不管怎麼説,國力上來了,人民整體富裕了,這就是一種成功。然而,李鴻章的思路卻是走失敗了。背後的原因就不能不提滿清的官僚體制問題。

李中堂所在的時代,官僚選拔的唯一途徑就是科舉,就是靠對那麼幾本聖賢書的感悟理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大多數中國的經世之道都肥腸簡單,其中微妙之處在於它們的應用,這種應用在傳統官僚的務虛體系範圍內沒有問題,可以玩得很溜。

可是要知道,當李中堂要興洋務圖自強的時候,即走向變革需要務實的時候,這種非技術官僚可能即沒有前文所提及的認知上的升級,更沒有實際操作的經驗和能力,而且就像書中所説極度腐敗。他們最大的本領就是包裝成績以討得太后老佛爺的歡心,至於虛假繁榮的底下到底有多不堪,大家心照不宣一起捂着就是了。

如果當年的北洋水師啟用洋人教官,帶來真正的現代軍事化管理,或者就是交給像袁世凱這樣能夠後來在小站練兵的,而不是丁汝昌這種只有忠義卻沒有辦法的行政官僚,或者甲午海戰會是另一種局面。

十多年前,銀行啟動金融改革的時候,有許多矛盾和問題也是不需要直接去解決的,而是通過快速發展自然就過去了。但今天,銀行改革的所面臨的問題,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下,這些問題是否還能隨着時間發展而自動消失,恐怕不是“半部論語”可以解決的。

李鴻章傳的讀書筆記3

我推薦讀梁啟超先生所著《李鴻章傳》。

其是一本小冊子,已經數次陪同我去往各地了。隨手讀幾頁,總會覺得這幾頁很值得一讀,再翻,亦覺如是。不要擔心梁啟超先生所言文言難懂,其實民國時期已經近今,稍有基礎,就能讀些東西出來。

於我讀出什麼呢?一是對歷史人物平靜評價的氛圍。樑公和李鴻章是見過的,是有過交集的,政治路線是有分歧的,但未見樑工在其中加以過多情緒,若旁觀者娓娓道來,言辭的激情皆用來描繪所記之事發展的跌宕起伏,而不用在宣泄個人情緒上。所以描寫很精彩,如寫甲午海戰一處,文中若有景有聲,不由得長歎“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裹着悲情的豪氣油然而生。

二是對李鴻章生平和性格的再認識。其生平不可謂不精彩,是曾公弟子,在軍事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數立軍功,又辦洋務,領外交,聲名從中國走向世界,確是晚清極具看點之風雲人物。樑公於多處表達李鴻章面對時代發展的車輪,為求減一點速隻身擋車,是個悲情英雄。

我們難以知道李鴻章直面歷史鉅變所看到的細節,也難以瞭解影響其決策的真相。但讀到各國不斷以“均勢”要求清政府割讓土地的時候,從中浮現出了一些道理:一言之虛,百患叢生,一事之虛,為害終生。大廈將傾,國之不國,根基鬆散,如何成就起不朽的建築,與其處處斜撐,不如就推倒了,打碎了,重新建立,可這何嘗不是一個漫長而又苦了百姓的過程,也豈是李鴻章一人能做出的決定。

李鴻章傳的讀書筆記4

作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鴻章在中國揹負的指責和詆譭很多,自我們從中學課本中學到的歷史以來,李鴻章這一“賣國賊”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而眾人眼中的李鴻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這本《李鴻章傳》最為公正。

這是一個英雄眼中的另一個英雄的形象,樑先生在這本書中這樣評價李鴻章:“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而這本書,確實是圍繞晚清複雜的政治時局中,李鴻章的功與過來寫的。

以李鴻章的學識,雖大權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這些,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只知道有軍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內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還有國民。

這本《李鴻章傳》給了我頗多收穫。

首先,是樑公治史的態度。梁啟超和李鴻章是政治上的公敵,但作者曾親口説道:“這書中有不少為他開脱辯護的語言,很多與時下的.論調不一致,這完全是因為作史者一定要稟着公平之心來寫。”為自己的敵人寫傳記,還能脱離世俗的論調,以公允之心來評定,這是一個史家所擁有的胸襟和態度!

其次,是獲得了對李鴻章接近真實的認識。從前對他“賣國賊”的認識,在今天讀到這本書後,才是真正地把李鴻章放在他所處的時代、政治時局、世界、和周圍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個真正的李鴻章。李鴻章雖飽受國人非議,卻被外國人譽為“東方俾斯麥”。他所犯下的歷史過錯不少,不學無術,許多“不平等條約”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籤的字,但我讀到的更多是惋惜。雖對朝廷忠心耿耿卻不知體恤百姓,雖從政嚴謹細心,卻不明時局。總的來説,“李鴻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於整個民族的落後,而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

樑先生的介紹徹底改變了我先前對李鴻章的認識,由此比較中國近代歷史人物,李鴻章確實是偉大的開拓者!

李鴻章傳的讀書筆記5

讀了梁啟超著的《李鴻章傳》,因為梁啟超與李鴻章屬於兩個政治派別,所以感覺本書應該相對公正,起碼不會過分褒獎李鴻章。

本書中的李鴻章與中學歷史教材中的明顯不同。教材中的李鴻章是一個賣國賊、封建衞道士。但本書中的李鴻章卻是一箇中心報國的“英雄”(更多的是在他自己心中)。李鴻章懷着一顆報國的心,在曾國藩的提攜下,再加上各種機遇,先後評定了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成為了大權在握的權臣。他推進洋務運動,訓練新軍,組建北洋艦隊,周旋於西方各國列強之間,成為中國外交第一人。但是他始終超越不了自己的思想侷限,他的思想觀念決定了他註定是一位封建制度的守護者。儘管他內心深處想幫助國家富強,但是他始終意識不到,中國的落後是有落後的封建制度所決定,而不知道民主為何物,更不知道民主政治為何物。他只能在封建統治制度的基礎上修修補補,而封建保守派的阻撓,他更加難以施展拳腳。

外交中,李鴻章先後代表清政府與各國列強簽訂了諸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因此,他被冠以賣國賊的稱號。可是在當時的情形下,諸多條約的簽訂都是無法挽回的,無論哪位外交家去談判,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李鴻章所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列強從中國攫取的權利。中日甲午海戰後,李鴻章在一本與伊藤博文商議《馬關條約》的過程就能説明這一切。當時李鴻章與伊藤博文進行多次商討,一直難以達成一致,李鴻章在回旅館的路上遭遇槍擊,傷勢嚴重,但依然堅持商討玩條約條款,日本方面處於歉意,在條約中做出一定讓步,最終雙方達成共識。弱國無外交,沒有國家實力作為後盾,外交實力必然軟弱。如果當時換做他人,未必就強過李鴻章。

所以,個人覺得不能全面否定李鴻章這個歷史人物。從主觀角度講,他應該屬於一個正面人物,只是他的思想侷限性決定了他的失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2lygm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