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擺渡人》有感集合15篇

讀《擺渡人》有感集合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擺渡人》有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讀《擺渡人》有感集合15篇

讀《擺渡人》有感1

看完整本小説,我認為迪倫是個單純善良,但不缺乏勇氣的女孩,正是她的堅持,她才能和崔斯坦來到同一個世界,才能讓崔斯坦有自己的選擇。故事中的人物其實就是照亮我們的一面鏡子,今天的我們總是在説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試問一下,我們又有多少人堅持下去了?為實現夢想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每天我們只是像崔斯坦那樣沒有選擇,沒有目的地活着,我們的夢想或許只會被我們埋進黃土裏。我們在被迪倫感動的同時,我們也要學着面對挫折和困難,除了失去生命,我想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插曲。當我們今天在抱怨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的時候,我們也要敲開心扉,問問自己是否真心對待他人了,也要問問自己這個人值得你那麼付出嗎?當我們還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多多想想面對惡魔的迪倫,這個15歲的女孩都能從容面對,生活中還有多少事情能打敗我們。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頭頂是滾滾的烏雲,金色的陽光從烏雲中射下,湖水被金色陽光映襯着,閃着温暖的光芒,而陽光的盡頭是烏黑翻滾的水波。這就是這,本書的封面。這個封面似乎是一—個人的心靈或者是主人公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着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

書中講述着15歲的迪倫在學校裏不如意,好友又轉學,加之和母親關係太過一般,她才想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其實是為了脱離這種生活現狀。當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着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只是世間有種奇妙的事情被稱之為意外。當迪倫從出事的火車艱難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時,她尋找着列車上其他倖存着,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擺渡人。文章開頭所言,荒原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迪倫內心長期缺乏愛意滋潤而產生的根深蒂固的荒蕪感、無力感,也包括所有荒原上崎嶇的山路和各種可怕的沼澤,還有破爛不堪的安全屋和天空上時而出現的如同潑倒了的墨汁的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這些皆由迪倫的思想控制着。縱然她自己也不願承認,縱然這些因素讓她的靈魂之旅變得更加坎坷,她也沒有辦法改變。因為這些都是她內心的折射,,她的思想如何,她的內心如何,都會一—投射出來,成為她的路,成為她路上的所有。有時候在想,如果迪倫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那這趟擺渡之旅也定能陽光明媚些、鮮花燦爛些了。

在故事接下來的旅途裏,他們之間的感情隨着共同經歷越來越多的艱難險阻而發展得百轉千回。他們由最初的陌生到相識,漸漸地相知,甚至到最後的相愛,這是着着實實打破了擺渡人和靈魂之間的界限。在安全屋,迪倫要求崔斯坦讓她再看看外面那些靈魂們,還有多少在天黑前沒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過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讓迪倫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擺渡人和靈魂。她看到一個小女孩在擺渡人懷裏驚恐萬狀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幫助那個擺渡人,崔斯坦告訴她那是不可能的,一—個靈魂只能有——個擺渡人。迪倫不忍心看着小女孩被魔鬼們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開魔鬼們對小女孩的糾纏。為保護迪倫,崔斯坦身_上多處受傷,他發現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膚,沒有恢復到原來是樣子,而是開始腐爛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着:“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這時他們純潔的愛情進一步昇華。

就要分別了,迪倫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或者是去看去世的親人,也就是在這個分界線,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愛着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無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新的任務。

倔強的迪倫不是去找尋自己去世的親人,而且看了崔斯坦擺渡的名單,她試圖找到他曾擺渡的那個士兵,並由他帶領找到了這裏最古老的靈魂,她想冒着魂飛魄散的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只屬於她的崔斯坦。她不顧別人的勸服,毅然決然地:打開了回到荒原的大門。

她是幸運地,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見了崔斯坦,他們一起向那失事火車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迪倫都在鼓勵崔斯坦前進,因為他們別無選擇,她多麼希望把崔斯坦帶去她的世界,而不是周而復始地擺渡着靈魂,重複着同樣的路線,同樣的方式。小説的最後一幕兩人回到了人類世界,在迪倫靈魂回到自己身體的時候,她放開了崔斯坦的手,醒來後她感到她整個人都不好,渾身劇痛,嘴脣乾裂,她如願的回到了人間,滿心卻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後悔鬆開了崔斯坦的手,卻看見向她走來的崔斯坦對她説:原來你在這裏。

我相信人有靈魂,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死後,還要領受艱難的跋涉,才能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相信愛情的力量,也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也會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愛的力量是無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迪倫變的堅強勇敢,愛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愛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迪倫變得堅強勇敢,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愛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我還是真心的祝福他們能永遠相愛。

讀《擺渡人》有感2

臨近放假的時候,我在學校圖書館裏一眼就看到了這本《擺渡人》,不知是不是和最近熱播的電影《擺渡人》是一回事,但是拿在手裏甚是喜愛。和旁邊同樣借書的李老師攀談幾句後,得知她看過這本書,便詢問了幾句,得到好評推薦後,毅然決然地借了這本書回家。

假期裏,因為有孩子緊隨左右需要照顧,所以我也是利用孩子睡覺的零碎時間看完了此書,儘管如此,感觸還是頗深。

其實,讀了克萊兒·麥克福爾的小説《擺渡人》,情緒很低落,在黑暗中甚至忍不住還掉了淚。我從沒覺得我沒有朋友,卻不知為什麼,在看到扉頁那句“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時,一種痛徹心扉的孤獨感像奔跑的犀牛,一頭撞進血液裏,周身堵得難受。

人性的迴歸,可以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愛情的力量,可以讓人戰勝恐懼。曾經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願望,迸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經閲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美好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面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場,然後奇蹟發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可以如願以償的生活在一起。

讀完書之後想想,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人都是在求穩,不想改變,等待着時間給我們答案,然而迪倫穿過荒原,她就擺脱了那些一直糾纏她的惡魔,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她生命不再受到威脅了——她“回家”了,這是被擺渡人的終極目標,然而她愛上了她的擺渡人,走過分界線她便再也見不到她的擺渡人,她不願過着那樣沒有希望無限期等待的生活,她選擇了再次回到荒原——那個她曾經無比害怕也無比甜蜜的地方。在看小説的時候我一直受一種思想束縛着——那個統管人界、荒原和鬼界三界的大人物該出來阻攔了吧。可能吧,作者追求的是一種無拘無束,而受限的是我自己。

閲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曆經一場關於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着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如果説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麼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是一本 非常棒的書,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看完後會反思自己的生活狀態,我是否在無休止的過着複製般的生活,沒有變化,沒有期待。然而其實自己是有夢想的,只是沒有勇氣再回到那個“可怕的荒原”,去尋找自己的“崔斯坦”。

讀《擺渡人》有感3

《擺渡人》是一本心靈治癒系小説,它媲美於前不久剛讀過的《追風箏的人》。

初始,迪倫不過是個15歲的孩子,擔憂早飯的好壞,恐懼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在選擇是否帶上泰迪熊上火車的時候,幾次拿起,放下,取出,放進,充分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懼,猶疑不安。

然而在她坐的火車遇到意外後,一切的平靜都被打破了。她的靈魂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擺渡人的任務就是帶領這些魂魄穿過她們內心的荒原最終到達彼岸獲得安息。每個魂魄的荒原都是它內心世界的衍生,而迪倫的荒原羣山險立,烏雲密佈、荊棘叢生,正是她敏感脆弱的心靈的寫照。在崔斯坦幫助下她度過荒原時遇到了種種艱難險阻,幾次三番面對魂飛魄散的險境,在崔斯坦對迪倫的拼命的幫助下,使迪倫從一開始的迷茫困惑慢慢蜕變成堅韌自立。同時她對崔斯坦也有了感情,而崔斯坦也愛上了迪倫。

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着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這份愛便來自她的擺渡人崔斯坦。正是這份愛讓迪倫在歷盡艱險穿過荒原獲得永生的平靜後,仍然忘不了崔斯坦,於是她想盡辦法再度回到荒原去尋找崔斯坦,明知會面對魂飛魄散,也並不懼怕。

一路上她獨自一人面對惡魔輪番的偷襲,企圖擾亂她的意志力。惡魔得到可乘之機時,一齊向她襲來,就在她驚慌失措的時候,只要想起崔斯坦的面容,迪倫就變的充滿鬥志。

經歷了這麼多,相逢之後的迪倫,徹徹底底的改變,她勇敢無畏。為了救助一個小女孩的靈魂,她義無反顧的衝出安全屋,機智地分散了惡魔的注意力,以此來給小女孩爭取時間,這裏展現出迪倫的變化。

為了愛,為了他們,嘗試一起回到迪倫之前的世界。雖然規則一直是這樣的,但是也許,也許他們還是有一線希望的。迪倫的心中有一輪太陽,一輪信念和愛的太陽。她堅持拖着崔斯坦返程。跋山涉水,他們再次回到火車事故地點。甦醒後,他們終於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一聲默契的“嗨,原來你在這裏。”所有艱難便化成春光明媚。

細細咀嚼,這不僅是一本愛情的小説,更是一個小女孩的心靈成長史。因為愛的匱乏,她的心是一片無盡的荒原;穿越之後,因為愛的豐盛,她蜕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擺渡人,將自己的愛人引領回家,脱離無形的控制。猶如書的封面,無論如何黑暗,有愛的陽光,一切都會好的。即使是荒原,也會肆意花開、風和日麗。

讀《擺渡人》有感4

“如果命運是一條河流,誰會是你的擺渡人。”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在還未翻開書之前,我印象中的擺渡人是傳統意義上撐着雙槳,用漁船載別人渡河的人。但看了此書後,才發現,原來所謂的擺渡人是“陰間使者——黑白無常”的一種存在,他們的任務便是帶着死人的魂兒向閻王爺交差。這樣奇幻的構思深深地吸引着我,讓我一口氣讀完了它,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構思可謂是別出心裁了。

“如果我是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本書中的主人公迪倫去探望父親的路上不幸死去了,能看見的只有那個男孩崔斯坦,她一心只想回到列車上去,但崔斯坦卻催促她前進。最終,在遭遇了第一次魔鬼的侵襲後,迪倫從霍斯特口中瞭解到實情,她並不是唯一的倖存者,相反,她是唯一死亡的人。去往地獄的路上,迪倫和崔斯坦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迪倫的關心讓崔斯坦對她產生了好感,兩人暗生情愫,也正是因為這些情愫,讓到了安全地帶的迪倫毫不猶豫地在“生命”和愛情中選擇了愛情,不畏懼死亡,重返荒原,只想要和崔斯坦在一起。也許是上天被迪倫的勇氣感動了,也許是崔斯坦擺渡的靈魂滿了數,兩人都變回了人類,結局是兩人在現實中見面了。

在整個故事中,我和迪倫一起經歷從“生”到“死”,從“荒原”到“安全之地”,書中生動的描述讓我身臨其境,在荒原的夜幕到臨時,我會不自覺地緊張起來,想着他們會不會被魔鬼捉住,下一個安全屋能夠保護他們嗎?小時候經常幻想人死後是什麼模樣,懷有對鬼神的敬畏之心,看着電視中的孟婆湯、奈何橋,十分好奇。

不忘這本書的簡介上寫着:暢銷歐美33個國家的心靈治癒小説,令千萬讀者震顫的人性救贖之作。但故事的發展一直很平緩,雖然新奇,但沒有感受到治癒、救贖,直到迪倫毫不猶豫地回到荒原,擰開了門把手,看到她深愛的崔斯坦和傷害她的惡魔,她義無反顧,一路沿着來時的方向,向未知探索而去。我明白了崔斯坦一路對迪倫的保護,使她不被魔鬼吞噬,是對迪倫靈魂的救贖。迪倫不畏懼未知與困難,義無反顧地回到荒原,只為愛。她的愛同樣治癒了崔斯坦,讓崔斯坦有了去往迪倫的現實生活中的想法,兩人雙雙回到人類世界是最為圓滿、令人期待的結局。

回到現實,我不禁深思,曾經閲遍了生死近乎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跳出自己一遍又一遍往返的荒原,向愛人的世界走去。迪倫同樣從一個自卑、軟弱的女孩開始變得勇敢,打破常規,不限於安全之地,而反思自己的生活。我是否在日復一日、完全複製的'生活中,早已經忘記了那個有遠大夢想的自己。曾經告訴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而今早已習慣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其實只有突破限制,才會有更好的自我,就如同擺渡人美好的結局一樣,我們的夢想也會是美好的。

讀《擺渡人》有感5

一個十五歲的女孩,還沒有嚐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被一場無情的車禍奪走了生命,而且成為了那一列車的唯一遇難者。當她的靈魂醒來,莽莽撞撞地步入荒原時,她遇見了她的擺渡人——崔斯坦。這個女孩就是本書的主角:迪倫。

當迪倫知道自己已經死亡時,沒有痛哭流涕,沒有悲痛欲絕,只是惋惜還沒有好好地與母親道個別。在接下來的接觸中,崔斯坦意識到這是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她很勇敢、樂觀並且善解人意,她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報怨,而是關心起他的經歷,還給予他力量。使他原來那顆冷漠的心開始有了温度。他們在荒原上每天都要經歷長途跋涉,還要時刻提防惡鬼的襲擊。特別是在山谷中,惡鬼最集中、最兇猛的地方,迪倫差點被惡鬼拖下去,是崔斯坦拼命地吸引惡鬼的注意力,提醒她快點跑進安全屋。可是,當迪倫來到安全屋,崔斯坦並沒有跟上來時,那個在得知死亡都沒有落淚的女孩卻落下了眼淚……正是有了這種相互關心,相互理解,他們之間產生了愛情。

當迪倫到達世界的別一邊時,兩人依依不捨卻又無可奈何。後來在愛的驅動下,迪倫克服了恐懼,重返荒原去尋找她所愛的人,她的腳步是那麼的堅定,眼睛裏也散發出她要回去的決心。可是儘管如此,到了晚上她還是會蹲在荒原上的牆角默默哭泣,也會為自己身處險惡環境而害怕,可是對崔斯坦想念力量牢牢地支撐着她,熬到了白天,她又擦乾眼淚,踏上尋找崔斯坦的路程。

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倆找到了彼此並且一起來到了人間。

讀完此書,我不禁感歎愛的力量多麼強大啊!可以讓一個人捨棄生死去尋找另一個人;可以讓世間的災難都變成微不足道;可以讓兩人即使相隔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對方的温度。

在我們身邊,每個攜刻着愛與正義的人,每個帶領我們走出困難,走向光明的人都將成為我們的擺渡人。當然,也許我們身邊不會像《擺渡人》書中所描寫的一樣會一直有一個擺渡人陪伴着,所以我們自己要成為自己的擺渡人,我們要學會去愛,使自己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和麪對困難的勇氣,只有自己變得強大,心中有愛有力量,才能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成為他人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6

一本書一個世界,第一次閲讀《擺渡人》這本書是在上學期末,今天我又重拿起這本書,依然被裏面的精彩情節深深的吸引。這本書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所著,書的封面上這樣寫着: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書中講述了15歲的迪倫,在一團糟的氛圍中,滿懷期待的去見素未謀面的爸爸,然而,火車出了事故,迪倫死了,靈魂的引路人崔斯坦帶着迪倫,確切的説,是迪倫的靈魂,行走在荒原,最終又返回了生界的故事。故事裏的人物就只有迪倫和崔斯坦,在這長達十幾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們兩人相伴。書裏説,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來的荒原,或風景清麗,或障煙重重,有懸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測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書本的是,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到底還隱藏着些什麼。哪怕是你心底裏最深的期翼,你都不一定會明瞭,那到底是什麼。

當每個人不清楚自我狀況的時候,都是被引領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在哪裏的時候,都只能被動而無奈的接受被引領。所幸,迪倫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她要帶着崔斯坦一起回到生界,最終她成功了。

荒原是自我投射的,而這個神祕的擺渡人不也是自我投射的嗎?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明瞭自我的擺渡人來引領自己,在將要溺水時獲救,在身陷泥濘時被扯出來,在不知道方向時被指引。其實,這個擺渡人,和荒原一樣,也正是自我投射。所以,與其説兩人相伴,還不如直接説,每個人的荒原最終只有自己陪伴着自己,孤獨而堅定的走過。擺渡人引領的是人的靈魂,而指引擺渡人來引領自己的,卻是自己。其實,擺渡人就是你自己!給了我們希望的是擺渡人,其實,就是自己給了自己希望。

讀《擺渡人》有感7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無意間在推薦書籍中看到這本書,被其中的擺渡人三個字所吸引,更準確的説是好奇,擺渡人?是什麼?貌似在我現有的生命字典中沒有這個詞彙,説實話我不太理解是什麼,就這樣因為好奇想讀這本書深入瞭解其概念及含義。

故事以一個15歲的單親女孩為主人公展開,故事開端她的世界陷入一片狼藉,遭遇同學的欺凌,嘲笑,老師的不公對待,本來家庭就不健全的她,就連唯一最親近的媽媽也是整天忙於上班,根本沒人理睬於她,她感覺糟透了,終於忍無可忍,打破了生活中的沉寂,等來了計劃中的週末,一張直達東京的車票,去尋找她從未謀面的父親,然而,等她醒來,火車到站時,身邊的人不是父親的形象,是一個比他稍年長的男孩,這裏也不是東京,而是一片荒原,就此,開始了一段荒原之旅,也是一段驚險刺激中帶着戀愛之味的甜蜜之旅!

崔斯坦,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這個名字很好聽,果然,人如其名,他帥氣,勇敢,他完全符合迪倫,一個15歲女孩對戀愛中男女的所有標準。他們一起經歷了荒原上被惡鬼追趕的種種困難,崔斯坦拼了命的保護迪倫,不被成為惡魔的飽餐之物,終於成功地將迪倫護送到了荒原的另一邊,所謂崔斯坦口中的安全地。這一段荒原逃脱之旅,卻驚奇地變成了一段戀愛之旅,只是這段旅途需要荒原這個特殊的催化劑,使得兩個人的感情升温,他們彼此相愛,在迪倫到達崔斯坦所謂的安全地後,她不甘心就此接受這一切,她想念崔斯坦,她怕瓊(媽媽)擔心,她需要回去,必須回去,這是她現在最需要做的。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她找到了回去的辦法,而且還是跟她心愛的崔斯坦一起,回到了真實世界中,她向瓊編造解釋了崔斯坦的出現以及發生的事情,儘管瓊很不喜歡崔斯坦,但是迪倫和崔斯坦成了不能分離的彼此,一旦超過十米,迪倫遭遇的車禍便再次上演,瓊沒有辦法,便送崔斯坦和迪倫一起上學,到了這裏,第一部結束,留給人無限的遐想……

其實是一段愛情故事,卻不按以往的套路,以擺渡人和靈魂的視角講述和呈現了生死和愛情,確實很新穎,很贊!

然而看完第二部,不是很滿意,最終還是沒能抵過以往愛情劇的完美大結局,迪倫和崔斯坦收穫了愛情,過上了真真切切的人類真實生活。可能作者還是秉承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祝願,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只是故事情節,雖説是小説,我卻在想真的會有擺渡人嗎?如果有,我的擺渡人又是誰,我也想遇到崔斯坦!

崔斯坦,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名如其人。

讀《擺渡人》有感8

很多人讀完《擺渡人》都會希望自己身邊能有一個像崔斯坦一樣的守護者,成熟穩重,無條件地幫助自己、愛自己。可我卻認為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只有去愛才會獲得愛,這本書也正講述了一個教會我們如何去愛的故事。

書中的女主人公迪倫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缺少愛的中學生,這樣一個平凡又可憐的小姑娘,卻在她靈魂穿越荒原的過程中展示了莫大的勇氣和堅強。當初次得知自己已經死亡的真相時,迪倫沒有失去理智,甚至沒有表現得很悲傷,當然這與她的生長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迪倫從小成長在單親家庭,與母親關係惡劣,在學校被所有同學視為另類,唯一的好朋友也因為搬家而不得不與她分開。為了尋找那“可能存在”的父愛,她鼓起勇氣一個人坐火車去見她素未蒙面的父親,誰知在火車過山洞時卻出了車禍。這糟糕的現實生活讓她沒有太多留念,因此她的靈魂在穿越荒原時,異常冷靜和理智,對於靈魂擺渡人崔斯坦給與自己的引導和幫助,她都倍感珍惜和感激,她視他為朋友,親人。也正是迪倫的態度讓崔斯坦第一次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他對她已經不只有工作上的責任,為了不失去她,他寧可犧牲自己,而這不是愛又是什麼呢?最後迪倫為了這份愛,為了不失去崔斯坦,她義無反顧,獨自穿越荒原,找到崔斯坦,帶領他打破命運的枷鎖,來到了現實世界。

《擺渡人》的故事情節並不跌宕起伏,而是十分簡單流暢的,但讀完這本書,卻能讓我陷入思考,因為它並不是一本簡單的愛情小説,它讓我覺得最巧妙的地方是書中設置每個人的靈魂擺渡人是根據每個人需要而改變的,靈魂荒原的場景也是各人內心的映射。這不禁讓我聯想,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內心是什麼樣子,看這個世界就會是什麼樣子。愛,也是這樣,我們苦苦尋找的所謂靈魂伴侶,TA不會憑空出現,或者説TA已經在那兒了,只是我們自己內心沒有達到那樣,所以我們暫時看不到。我不相信所謂的“我愛你,跟你沒關係”這樣的話。愛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我們不能總是希望別人無條件地愛自己,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沒有任何反饋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地愛着別人(無論這個反饋是什麼)。愛是相互的,更需要用心去維繫,當我們在生活中埋怨他人,想要改變他人的時候,不妨先試着改變一下自己,當我們的內心變化了,就會發現很多事情也都隨之改變了。願我們都有一顆敢愛的心,會愛的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愛!

讀《擺渡人》有感9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你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再次進入輪迴,你又願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題記

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説,在學校裏經常受到同學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

他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的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眼前盡是一片荒原。

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他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兒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刻意在此等待。命運從他們相遇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

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温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

《擺渡人》這本書牽扯到了太多關於人性的思考。裏面包含着父母之情,愛情之情,友誼之情。

迪倫,一個看似普通的小女孩, 卻與常人不同,她使擺渡人崔斯坦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崔斯坦,一個擺渡人,他不知道他是誰,他一生下來便為那些靈魂擺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無數次的生死離別,讓他的心變得堅硬無比。他變得不再同情,冷漠,他認為這只是自己的工作。可一切在迪倫的到來下,發生了改變。

在與迪倫相處的時間內,他發現了這個看似無理取鬧的小女孩,會關心自己。在他受到惡靈傷害時,她冒着生命危險去救他。 他發現這個小女孩並不是十分討厭自己的母親,只是性格上的缺陷令她沒有朋友,她總習慣於把自己包裹起來,只有與崔斯坦相處的這段時間,她才能真正地敞開自己的心扉。

就在迪倫與崔斯坦暗生情愫的時候,離別終要到來。崔斯坦知道迪倫不會願意離開他,所以他編織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讓迪倫安心地走進那扇門。可他卻怎麼也不敢相信,迪倫為了找到自己不惜冒着生命危險,不顧惡靈的騷擾,勇敢地跨上了回去的路程。

在她與崔斯坦經歷了驚心動魄的生死抉擇之後,終於打破了界限,有驚無險地回到了現實社會。與此同時,一位名叫蘇珊珊的擺渡人,因為窺探到他們逃離荒原,也心生嚮往,渴望來到現實世界生活,為此他欺騙了一個由她引渡的靈魂。並引發了一場鉅變……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可以安然無恙的時候,命運的審判者就然降臨。它無聲無息,強大而神祕冷酷的下達着判決:

擺渡人,

你離開了荒原,

放棄你神聖的職責,

你要失去你在人間竊取的生命,

你將返回荒原成為那些惡鬼中的一員……

但是靠着迪倫與崔斯坦的堅持不懈,他們依然完成了命運的審判者交代他們的任務。但是蘇珊珊卻沒有那麼幸運,他要重返荒原,從此以後再也無法來到人類世界。

小説的結尾,“崔斯坦無奈的歎息一聲。迪倫笑了,逗他很好玩,無論是男朋友還是目前的生活。都讓她很開心,她舒適看着他那鈷藍色的眼睛,這也是他最初給她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低頭吻着她,她的胳膊摟着她,把她抱得更緊,迪倫的心跳開始加速。現在她的生活無比美妙鮮活。”可謂是皆大歡喜!

讀《擺渡人》有感10

晨光透過半掩着的窗簾,射進房間。桌上的《擺渡人》靜靜地躺在那兒,吸引着我的眼球。那神奇的故事,那浪漫的愛情,依然在我眼前回蕩……

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女孩兒在看望了父親的道路上遭到了車禍,成為了唯一一個死去的人。她的靈魂來到了“荒原”,並在那裏遇到了她的擺渡人。擺渡人帶她穿越荒原,躲避惡魔。在這期間,女孩兒和擺渡人漸漸相愛。但是,當女孩來到靈魂所在的地方時,卻不得不與擺渡人分別。而後,她又重新返回了荒原,尋找那消逝了的愛情。在荒原上,她遇到了自己曾經的擺渡人。他們回到女孩死去的那列火車邊,女孩兒進入了自己的身體,活了過來,擺渡人也由此擁有了自己的生命。

這,讓我感受到了生與死的界限。有時,他們只是一秒鐘的區別,卻把人劃分到兩個不同的世界。許多人都懼怕死亡,而死,又何嘗不是新的生命的開始?它人們想象中的冷血,殘酷,可怕,它只不過是一場冒險,一場時間的把戲,一個新的起點。當擺渡人訴女孩,她已經死去了的時候,女孩並沒有害怕。事實如此,你又能怎麼能改變?生與死,不足以為奇,不足以為懼也!

對於許多人來説,死亡更是一種解脱,一種赦免。

記得小時,好朋友笑笑的爺爺生了重病,醫生説到剩下的時間不多,笑笑的家人都唉聲歎氣,天天吃不香,睡不好。她的爺爺時而發高燒,時而高血壓,又忽然低血糖,天天泡在藥湯子裏,痛苦極了,有一次我去看笑笑時,正撞見她在探望爺爺説話:“我倒是覺得,死亡對我來説,是一種快樂,釋然。不計自己的病痛,光是家人們的關心,我就無以回報了……”

文中的女孩,更是坦然,她對死的麻木,讓見多識廣的擺渡人都都為之震撼。

不只是她面對死亡的平靜,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勇氣。

愛的力量有多大?我不曾去衡量,也不敢去衡量。也許,有比為愛而犧牲更為強大的力量吧。

當然,愛一個人。不只是要一顆有熱量的心,更是需要勇氣。女孩在來到靈魂聚集之地時,她還是忘不了那段美好的日子,十分想念那失去的愛情。她離開安全之地,獨自踏上危險的道路的勇氣是多麼感人!她的愛,是多麼偉大,以至於不顧千辛萬苦去尋找擺渡人。她的勇氣給了她希望,雖然可怕的惡魔給她留下了陰影,但她依然是那麼堅定!

這,不由讓我想起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梁山伯對祝英台的熱愛,以至於年輕輕輕就憂鬱的死去。而祝英台對梁山伯的一片痴心,給她反對父母的勇氣,讓她願意跳入墳墓,與愛人在一起。當兩人化作蝴蝶雙雙飛去,這是否讓他們感到幸福?

這,就是勇氣,就是愛的力量。女孩寧願身處危險,也不要放棄,她和擺渡人的愛情之路是那麼坎坷而又甜蜜。

陽光依舊,擺渡人已翻到最後一頁。眼裏的潮濕,彷彿還未離去,生、死、愛情,讓人嚐盡世間五味,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

讀《擺渡人》有感11

在圖書室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我就被封面上的這句“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深深吸引,再一看封面插圖,一人在平靜的湖面上搖着船,金色的陽光穿過厚厚的黑壓壓的烏雲照在湖面上,把湖面染上一層暖意。本以為就是一本愛情的小説,讀完之後才明白,這本書更是一部治癒靈魂的小説。

作者描寫了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温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用誇張而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把人物的心理活動通過環境表現出來,畫面感強烈,引人入勝。

15歲的迪倫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女孩,她與母親無話可談,校園生活不如意,唯一的好友轉學離開,在這個一片狼藉的世界裏,迪倫痛苦地掙扎着。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滿懷希望地踏上火車,但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荒原。直到迪倫來到擺渡人崔斯坦的身邊,她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他們懷着恐懼走向荒原,攀過山峯,闖過山谷,越過惡臭的湖水,躲過無數惡魔,相處中,他們之間的感情隨着共同經歷的艱難險阻而慢慢升温。迪倫漸漸愛上了這個屬於千千萬萬個靈魂的擺渡人,而崔斯坦也漸漸地愛上了這個天真無邪、單純善良的小姑娘。當他們到達終點,崔斯坦別無選擇的去迎接下一個任務。迪倫始終忘不了崔斯坦,她決心冒着魂飛魄散的危險回去那片荒原,她是幸運地,憑着倔強、堅毅、果敢,挑戰未知,和崔斯坦一起逃離了那如死一般沉寂的世界。崔斯坦擺渡了迪倫,迪倫也擺渡了他。

整部小説最讓我震撼的就是迪倫的蜕變,一個膽小、缺乏親情的女孩,在經歷過各種冒險後變得堅韌、勇敢,大膽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正是因為她的堅持,她才能讓崔斯坦有自己的選擇,才能把崔斯坦來帶到她的世界。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永遠躲在安全屋裏,躲在父母的羽翼下,要像迪倫一樣勇敢的走出去,挑戰未知,披荊斬棘,哪怕迷路,哪怕受傷,走該走的路,過喜歡的生活,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彩虹!

讀《擺渡人》有感12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01、這是封面上的話,也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

小時候我總害怕孤獨,特別害怕一個人。吃飯要一起,去小賣部要一起,生怕別人説:你看那個人,連個朋友都沒有。後來慢慢地成長,明白這世間有很多事只能一個人做,有很多路只能一個人走,無論父母,戀人,抑或是朋友。

我想起龍應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柴靜説,“孤獨,是一個人的骨頭。”每一個靈魂孤獨地在這世間行走,有些不甘寂寞,沉浸於紙醉金迷的大千世界之中,人聲鼎沸,卻更加悵然若失。

有人問我,“你説,兩個人一定比一個人不孤獨嗎?”我一時默然。其實我遇到過。一盞寒燈,窗邊對坐,酒慢慢地酌,話慢慢地説。可是每一句話都那麼沉重,那麼深刻,問的是直達靈魂的問題。你問的那麼誠懇,他想的那麼認真。於是你驚訝的發現,這茫茫人海萬千靈魂之中,面前的這個靈魂好像無需多言,他自會懂你。

我當然明白,這有多難得。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可語言者無二三,我想這話説的是對的,但並不一定悲傷。史鐵生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大哥,他有一篇文章叫做《好運設計》,如果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一直好運,人生中的坎坷都不曾遇到,他會感到快樂與幸福嗎?未嘗苦澀,怎知甘甜。

生命中的苦難並非沒有意義。至少它會讓你懂得苦難本身,以及經歷過所帶來的自信和閲歷。就像爬山,沒有經歷漆黑的夜與痛苦,又怎會湧起在黎明日出那一剎那的激動。

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我們從生那刻就決定了,終將一個人面對死亡。可是,在這孤獨的旅程之中,有些河流會交匯,共同走完那段原本孤獨的路程,共同度過那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可語言者有二三,何其幸運。

02、崔斯坦對迪倫説:“我,是你的擺渡人。”

荒原,這個故事發生的場地,這個讓人瑟瑟發抖的神祕地域。正如擺渡人崔斯坦介紹的,“荒原位於兩個世界的中間,每一個靈魂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荒原裏之所以出現狂風與暴雨、陽光與草地,其實就是你內心的映射。”

我後來很偶然的機會,意識到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個人。或許世界的樣子,取決於你看待它的眼睛。正如笛卡爾那句“我思故我在”,世界是你眼中的世界。

擺渡人的任務是引導靈魂通過荒原,讓他們接受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路途上充滿了魔鬼,稍不留意他們便會撕咬你,拉扯你,一旦被抓住拖入地下,就只能萬劫不復。崔斯坦擺渡過很多靈魂,有時候自保經常會佔上風,所以有時候靈魂會因此被魔鬼抓住。但眼前這個靈魂太重要了,崔斯坦哪怕犧牲自己也要護她周全。當迪倫看着他青一塊紫一塊的出現,眼淚終於忍不住奔湧而出。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抵達邊界,迪倫轉過身來,“我愛你。”她本來想着有一大堆的話,可是似乎沒有意義。崔斯坦猶豫了,他知道自己無法跨越邊界。迪倫成功之後,應該他們應該就沒有以後了吧。

如果告訴她真相,崔斯坦確信她是萬萬不肯走的。對不起,我很抱歉。能自渡者方能渡人,迪倫又何嘗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不惜一切重回荒原,這是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的,僅僅為了這份感覺,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險嗎?

我想很多事情,就是因為不計代價,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即便這個世界再好,只是沒有你,我無法忍受。他坐在隧道出口的左側,手放在膝蓋上,注視着她。“嗨。”“嗨。”她也輕聲回了一句,嘴脣顫抖着露出了微笑,“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

讀《擺渡人》有感13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書中的迪倫在一場車禍中喪生,當她爬出火車殘骸時,卻發現世界變成了荒原,走出的只是她的靈魂而已,在那,她見到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催斯坦。兩人在跨越荒原的日子裏相依為命,她愛上了他。因為愛,迪倫重返荒原,她不再害怕,只因心中有愛。

書中説,荒原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他們內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風大作,陰雨密佈;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陽光、寧靜如水。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就像荒原,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怎樣,終點在何處。而在跨越荒原的途中,惡魔就是人們的心魔,是人的貪婪、懶惰、墮落、猶豫等等,會將靈魂拖入深淵的魔鬼,而在荒原之中,天氣的好壞反映了我們的心境。

最後的最後,故事圓滿收場,“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千言萬語,不過一句,原來,是你。千山萬水,不過一場,餘生,不悔。

書中還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其實就是你靈魂深處所期待的人,人生一世,如一場旅途。在旅途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中荒原。而在荒原的掙扎中,我們對待荒原的態度便是我們心境的反射,能夠一直陪伴自己的擺渡者,其實就是內心強大的自己。

讀完《擺渡人》,它告訴人們,在這個人間,沒有誰是能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每個人都會失敗,只是有些人堅強面對,有人的一味逃避。我們應要堅信,有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嚐遍百味的人,人生會更加生動。

時間永遠都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用堅強的信念,形成心靈的支柱,擺渡自己。時間一直向前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

讀《擺渡人》有感14

“擺渡人,你離開了荒原,放棄你神聖的職責。你要失去你在人間竊取的生命。你將返回荒原,成為那些惡鬼中的一員……”

這兩本對我的吸引力僅次於東野圭吾的書,通過看這本書,減輕了我對死亡的恐懼。以前想到死的時候,我對那種不能呼吸的狀態感到極度的恐懼,還有,我更害怕下輩子不能遇見徐先生。

書中描寫的人的軌跡是:活着——死去——靈魂在擺渡人的幫助下穿越荒原——靈魂到另一個世界,每一個成功穿越荒原的靈魂可以在這裏等待他的親人跟他一樣的程序來這個世界與他相聚。靈魂在穿越荒原的時候會受到擺渡人的幫助,在荒原上有惡魔潛伏,會在沒有光的時候吞噬靈魂,然後讓靈魂成為這些惡魔中的一員,但是靈魂一方面會受到擺渡人的幫助,另一方面在荒原上會有安全屋,靈魂只要在天黑之前趕到安全屋就可以避開夜晚出沒的惡魔。

書中的主人迪倫公從火車事故中摸索着爬出來,然後看到山頭上有一個小夥崔斯坦,她以為這個崔斯坦同樣是從事故中逃出來的人,崔斯坦讓迪倫跟着他走,走着走着,迪倫回頭的時候已經看不到事故現場,然後又走了很久,她越發覺得情況不對,然後在她一再的追問下,崔斯坦告訴她:“你不是事故中唯一一個逃出來的人,而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心裏如果大石落下一般。

在荒原中迪倫和崔斯坦之間產生了愛情,迪倫回到另一個世界後為了和崔斯坦在一起重新返回荒原,然後和崔斯坦回到人世,崔斯坦將要受到審判官的制裁……

迪倫和崔斯坦在直面生存、死亡和愛的時候,會選擇後者。我看到了兩個人之間熱烈的純淨的愛,他們也為了在一起竭盡全力。但是在後來到人世之後,迪倫也會為沒有必要的人和事吃醋,迪倫和崔斯坦也會在家人的反對下不能充分去享受愛情和愛人帶來的幸福感,這一段讓感情變得很接地氣,也許愛情就是這樣,在神聖也要在柴米油鹽中游蕩吧。

結局是美好的,可能就是因為正如審判官所説:“他們之間的紐帶是邪惡的,源自貪婪;而你們兩個之間的紐帶明亮、淨朗,閃着光芒,我不願將這光熄滅。”

讀《擺渡人》有感15

一本書、一個世界、一段故事,有時候不得不佩服作家的想象力,人死後的靈魂依然是一個實體。第一次看到《擺渡人》時,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為了消遣時光。看到書的封面畫着一個老人拿着船槳在大海中央靜靜地坐着,好像在遠望,又好像在沉思,自己的腦海中空空如也,想象不到接下來的情節。然而,進入其中才發現,它的故事意味深長、令我久久難以忘懷。

書中描述的是一個15歲的女孩迪倫為逃離自己一片狼藉的生活,踏上了尋找久未謀面父親的那趟列車。然而旅途並非想象中的美好,幸福也沒有如約而至,而是災難從天而降——火車竟然在中途發生了事故,她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但其實她才是唯一的逝世者,幸好,她遇到了她的靈魂引路人崔斯坦,他在那充滿邪惡又人煙稀少的荒原上用寬容的態度和勇敢的精神帶領着迪倫、保護着迪倫,穿越茫茫荒原走向了終點,在這期間他們從最開始的依靠、信賴、慢慢變成了純潔的愛戀。可這份愛註定是他們所承受不起的,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歸宿和使命。當迪倫跨越這段命運終點時,轉身後,崔斯坦卻早已消失在茫茫荒原中。驚恐又痛心的迪倫做出了一個驚天決定,原路返回那充滿恐懼又邪惡的荒原去尋找自己的愛人,這會讓她再一次陷入無限恐懼中,甚至是灰飛煙滅,但這都難以阻擋她尋找他的堅定步伐。我想此刻的迪倫,迎來了她真正的成熟,她不再是那個畏畏縮縮、戰戰兢兢的小女孩,她願意為愛衝破所有的障礙,勇於承擔,勇敢面對,即使沒有任何保護,她都堅信自己的初衷......

當然,故事是感人的,而結局也是美好的,他們在這個光明的世界再次相遇了。當看到她嘴角顫抖着露出了微笑對他説:“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時,淚水已經毫無徵兆地淹沒了臉頰,那種好像經歷了所有的災難與不幸,我們依然能緊緊相擁,不曾離開。

故事的主人公雖然是成年前夕的少女,但每個人都是從青春這個階段過來的,很多人年少時的夢想和情愫在青澀的時候雖然沒有實現,但可能綿延至成年也並沒有放棄。在成年之後的工作生活裏,當大多數人都變得越來越成熟、表面榮辱不驚的時候,如果內心仍然能夠保持被一些人和事觸動、對生活還有所期待和渴望,是一件多麼值得慶幸的事。

從生到死,從死赴生。每每回想起書中的情節,心中不免還有悸動、擔心和恐懼,但更多的還是感動和欽佩,面對生活中任何渺茫的希望,她都會渴望去改變,並堅信人生的每個奇蹟都由自己去創造,迪倫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如果我們的人生被抹成了一片黑暗,我們有沒有勇氣去掉黑暗尋找光明?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求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不是枷鎖,而是心底的懦弱、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和擔憂。信念決定了人生,只有無所畏懼,才有可能抵達人生的美好彼岸,離合和悲歡是可以逆轉的。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希望你不管經歷多少的世事磨難,歸來時仍能保留少年時的赤子之心。

標籤: 有感 擺渡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zeq3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