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歡迎大家分享。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1

讀了《斑羚飛渡》我受益匪淺。《斑羚飛渡》描寫的是一羣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羣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脱困境的壯舉。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讓每一個讀過的人感到精神的震撼,會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讓人們覺得生命,是多麼的至高無上。

每一隻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都意味着將有一隻年老的斑羚會摔得粉身碎骨。每一隻年老的斑羚都有機會可以渾水摸魚,可以從死亡的那一撥偷偷溜到年輕的那一撥去。可是它們沒有這麼做,從頭至尾,都沒有一隻老斑羚為了自己調換位置,它們心甘情願用自己的生命為下一代開通一條生存的道路。老斑羚用高超的跳躍技能,將年輕斑羚平安無事地飛渡到對面的山峯。在面臨種羣滅絕的關鍵時候,斑羚羣竟然想出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辦法來贏得種羣生存的機會,令我不可思議的是老斑羚們會那麼從容不迫的走向死亡。老斑羚們,在生死抉擇之際,臨危不懼,團結互助,捨己為人,自我犧牲。領頭的鐮刀頭羊雖然消失在一片燦爛中,可是它活在了每個人心中。

讀完《斑羚飛渡》我學到了很多。記得那次拔河比賽,好不容易捱到了我們班,同學們馬上上陣,站好了,擺好了姿勢,成“工”部式,用腳頂着腳,勾住腳;身子住後傾,雙手像只鐵鉗似的,用力抓住***繩。哨聲一響,我們使出吃奶的勁,把繩子一點一點的往後拉。可是,我們班太不團結了,大家的力量不是使在一個地,而且有的同學還不出力。結果,對手趁虛而入,他們贏了,我們全軍覆沒。我想到《斑羚飛渡》裏斑羚們的團結友愛,想到它們是因為團結才從槍口中逃生,我也想像它們一樣,使我們班團結起來。中場休息的時候,我把大家叫到一起,鬥志昂揚地喊了一遍我們的口號。口號讓我們的心團結在一起,第二場的時候,我們班重振旗鼓。把力量用在一個地方,心裏有一個共同的念頭,就是一定要贏。不負眾望,我們贏了。

《斑羚飛渡》裏斑羚們的精神深深的影響了我,我要向斑羚們學習,學習它們那種臨危不懼,團結互助,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和那種震撼人心的精神,老斑羚們能夠犧牲自己的生命去保全下一代,那麼這才是當之無愧的至高無尚的生命。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2

聽,春夜細雨落在戛洛山上的傷心崖上,那是天空,在為老斑羚的犧牲在哭泣;看,戛洛山上開出了花,那是為已去生命綻放的燦爛。合上書,我仍記憶猶新,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一羣被逼上絕境的羚羊,為了贏得種族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老斑羚而拯救另一半年輕斑羚的方法,來擺脱種羣的困境。老斑羚們心甘情願地用自己的生命為下一代開闢一條生存的道路。我敬佩這些勇敢的老斑羚,也敬佩鐮刀頭羊,鐮頭刀羊不願成為獵人的俘虜,走上了懸崖上那道絢麗的彩虹橋,消失在了一片燦爛中,極具尊嚴地犧牲了。

在飛渡傷心崖的過程中,竟沒有一隻老斑羚溜到年輕的那撥隊伍中去,所有的老羚羊毅然地把生的機會留給了年輕羚羊,而自己坦然面對着死神的到來。斑羚在危難中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讓每一個讀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震撼,啟發人們重新認識這個萬物共存的世界。連一羣動物都能夠做到如此,我們身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類,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又有什麼資格貪生怕死呢?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像老羚羊一樣在面對困難願意犧牲自我的人。在中國抗戰時期的時候,有許多被敵人抓捕的俘虜,但也有一些動人的故事。有一天,村莊裏的孩子們都在上課,突然,警笛毫無預兆地響了起來,年輕的女老師,帶着自己班的同學來到了空曠的草坪上,草坪上已經是屍橫遍野了。老師急忙安排孩子們都蹲在地上,自己則半蹲着,像母雞護着自己的小雞那樣蹲着。等到危機解除了,女老師站立起來,她那雪白的襯衣上已被鮮血染得通紅。原來她剛才不顧一切地擋住了一顆飛往學生的子彈。

“1、2、3……19、20,還好,一個都沒少。”點完學生的人數,那位老師安詳地躺在了血泊之中。女老師用自己弱小的身軀呵護着自己的學生,用寶貴的生命保證着學生的安危。雖然,女老師早已離我們而去,而她卻用生命鑄就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老斑羚們像流星似的墜入了懸崖,可是它們的精神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靈。願生命的綠葉,四季常青;願生命的花朵,永遠綻放;也願戛洛山下河中的老斑羚們能夠安詳。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3

讀沈石溪的動物小説,我常常感覺熱血沸騰。經常忘了自己是在看動物們的故事,好像自己也是書中的一員,正與書中的角色一起歷險、一起成長。讀《斑羚飛渡》這個故事時,我彷彿在和斑羚們一起想辦法從獵人的槍口下逃脱,一起奮力跳過懸崖……

《斑羚飛渡》講的是:獵人們把一羣斑羚逼到了懸崖。從懸崖上跳下去會摔死,顯然不可取;斑羚們已被獵人團團圍住,逃出去也不可能。如果能躍到對面的山峯,那就轉危為安了。可到對面山峯最窄的地方至少有六米寬,而再健壯的公斑羚最多也只能挑五米遠。難道真的是無路可走,唯有束手就擒了?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領頭羊從天上架起的一座彩虹上得到了啟示。它一聲喝令,斑羚們自動分成老斑羚和年輕斑羚兩撥。一隻老斑羚和一隻小斑羚分成一組,小斑羚首先起跳,在它快要落下時,老斑羚已經躍至小斑羚身下。小斑羚蹬了一下老斑羚的後背,躍到了對面的山峯,而老斑羚卻摔下了懸崖。雖然老斑羚犧牲了生命,但卻保住了年輕斑羚的生命!於是一對對斑羚開始行動,每當有一隻年輕斑羚成功躍到山峯,必有一隻老斑羚摔下懸崖。最後只剩下領頭羊自己了!一聲槍響,它晃了晃,但沒有倒下,而是邁着堅定的步伐走向那美麗的彩虹……

我本來以為肯定有老斑羚跑到年輕的那撥,至少,領頭羊自己完全有理由優先活下去。可是沒有一隻這樣做,它們心甘情願地用自己的生命為下一代鋪出生命之路。那些從容走向死亡的老斑羚,似乎對死亡無所畏懼,這不代表它們不珍惜生命。正是因為他們明白生命的重要與珍貴,他們才甘於付出生命,將生存下去的機會留給別人,完成種族的延續。這是多麼悲壯而偉大的行為!

我不禁想起了那些革命先烈,劉胡蘭、王二小、黃繼光、邱少雲……他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只為換來後來人的美好生活。他們並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是當生命與他們崇高的理想、與祖國與人民的利益衝突時,他們毫不猶豫地捨棄了自己最為寶貴的生命!這是同樣悲壯而偉大的行為!而人類,正是有了這些先驅者,才會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斑羚是一種動物,《斑羚飛渡》講的是一個動物故事。可為什麼在我看來,那些斑羚更像人類,那些圍捕斑羚的獵人們倒像是野獸?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4

我讀了《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感觸很大。這篇文章讓我充分感受到了奉獻與犧牲的精神,也讓我懂得要奉獻。

對於斑羚的認識,我只停留在書本上。它們是草食動物中的跳遠冠軍,最遠能跳五米遠。然而,此時此刻,一羣斑羚受到了考驗——要麼被獵人打死,要麼跳過六米寬的山澗。在這進退兩難的境地中,可憐的斑羚選擇了後者,選擇上演一場震撼人心的斑羚飛渡……當然,並不是每隻斑羚都能飛渡山澗,它們當中有老有少,要想單獨跳過去,那真是痴心妄想。最後,它們的首領“鐮刀頭羊”怒吼了一聲,斑羚羣應聲分成老斑羚和年輕斑羚兩撥。原來,年輕斑羚要比老斑羚略早地起跳。當跳躍在空中時,年輕斑羚在老斑羚身上猛蹬了一下,身體奇蹟般的再度升高,用着來跨過剩下的路程。因此,“每一隻年輕斑羚的成功飛度,都是一隻只老斑羚的生命換來的。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支持着這些老斑羚這樣面對死亡?是奉獻與犧牲的精神!

我敬佩這些勇敢的斑羚,特別是“鐮刀頭羊”。“只見它邁着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它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維護了種族的尊嚴。

回想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甘於屈服,在生死抉擇之際,他們毅然選擇了在他人的膝下苟活,只為了一己私利。這是可恥的自私矇蔽了人類的思想,衝昏了人類的.頭腦,埋沒了人類的心靈。

在讚美斑羚的同時,我也為那些狩獵的人感到心痛,他們是罪魁禍首。大自然需要和諧,雖然我們是最高級的動物,但其他的動物依然有它們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們也有深愛的夥伴,也有感人至深的親情,但幾聲槍響,破壞了它們的安寧,讓它們失去了美好的家園。這對我們來説並不算什麼,因為我們不是斑羚,但對它們來説呢?失去親人的痛苦又有誰能體會,人們為什麼不能和它們和諧相處呢?畢竟它們也是生命,我們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將心比心吧,蒼天最終還是讓斑羚們繁衍了下來,但這是它們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而我們人類,從來不需要用任何的代價來換取生存的機會,和它們相比,我們幸福多了。它們用無私感動了上蒼,它們的善良代代相傳,這一飛渡的壯舉譜寫了生命的樂章,也帶給我們深深的自責與愧疚。

我合上書,閉上眼,只聽見窗外蕭蕭的雨聲,那一幕情景,依舊栩栩如生,只是生命已去,再多悔恨的眼淚也只能化作春夜的一絲細雨,滋潤那片曾經茂盛歡騰的草原……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5

高爾基曾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從暑假開始到現在一直伴隨着我的就是《斑羚飛渡》這本書了。

本書講述了作者沈石溪在西雙版納與動物們相處的精彩故事。“再被狐狸騙一次”這篇文章既寫出了狐狸 過人的智慧 ,也表達出狐狸愛子無畏的精神,又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人不能太貪心。正是因為作者貪圖狐皮,想佔便宜,結果不但狐皮沒到手,雞也被偷了。

“馴化誘雉”,他講述了訓練及捕捉過程。訓練是殘酷的,但必須在它成形之前消除它身上的野性,不然它就遠走高飛,離開你。就像是一棵彎曲的樹苗,必須在它樹幹變硬之前把它搬 直,不然就搬不動了。正因為作者讓狗驚嚇它,用針戳它胸口,把它餓到極限,才給一點穀粒的折磨下終於成功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能在殘酷艱苦的世界中存活下來,堅強的面對着兇惡的險境,不被挫折所打倒,克服重重困難,達成目標,這才是一個真正的英雄。

“和烏鴉做鄰居”這篇文章講述了被人們看做黴運的烏鴉們,卻憨厚老實,雖然作者一開始並不喜歡這些新鄰居,但之後卻與烏鴉們和諧相處,餵它們吃,送 它們鈕釦,烏鴉也是知恩圖報 的在菩提樹到時烏鴉還救了作者。這説明:我愛人人,人人愛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 人恆敬之。

本書寫出了各種事件的經過,表達了某種意義上的精神,也同樣深深的震撼着讀者的心激發了讀者對閲讀的興趣感也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我讀了《斑羚飛渡》之後,感覺這羣斑羚非常地勇敢,它們被獵人趕到了懸崖邊,獵人準備把它們一網打盡,為了種族不滅亡,斑羚們竟然以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方法躍到對面。老羊和小羊一起跳,兩隻羊跳到中間時,老羊的身體已經低於小羊了,小羊一踩老羊的身體成功躍到對面。

《斑羚飛渡》這本書裏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如《紅奶羊》,紅崖羊西露兒生下一頭死羊羔,所以奶水衝足。公狼黑寶的妻子蓓蓓生下了一黃一黑兩隻小狼,可半夜就斷氣了,小黃狼也餓死了。黑寶只好把西露兒捉回來給小黑狼黑球餵奶,後來黑寶為了不讓黑球被獵人發現,犧牲了自己。,這樣一來西露兒就可以離開這個討厭的狼穴了,可它給黑球餵了三個星期的奶,和黑球已經有了幾分親密,於是它把黑球養大成狼,在一個雪夜,黑球睡熟了之後,它又回到了羊羣。看完這篇文章,我感覺母愛非常偉大,狼本是羊的天敵,可西露兒的母愛卻讓它給一頭狼餵奶,真是太了不起了!

讀完《斑羚飛渡》這本書,我學會了很多。我們要經常幫助別人,還要學會感恩。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6

這幾天,我看了一篇小説《斑羚飛渡》,故事悲壯感人,發人深省,我心中掀起了幾十丈的海浪。

故事講述了一羣羚羊被一支狩獵隊逼到了懸崖邊,鐮刀頭羊機智地將羚羊分成兩隊,一隊是老羚羊,一隊是年輕羚羊。老羚羊先跳,然後年輕羚羊再跳到老羚羊的身上,猛地一蹬,年輕羚羊就到了對面。就這樣,它們秩序井然,快速飛渡。最後鐮刀頭羊因沒有老羚羊配對而被獵人打了一槍,然後自己走向了懸崖。

啊!老斑羚羊們,你們為了那些年輕羚羊們,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而且沒有一隻混進年輕羚羊的隊伍裏。每一隻年輕羚羊的生存,就意味着一隻老斑羚羊的犧牲。可你們依然視死如歸,心甘情願用自己的生命架起一座通往光明的彩虹橋,這種甘於犧牲、樂於奉獻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呀!還有一隻羚羊為了種類的生存,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那就是鐮刀頭羊。是它在幾十枝槍口面前毫不懼怕,想出了這個一命換一命的辦法。可惜最後還是被獵人那無情的子彈射穿了胸膛,只見它邁着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死得那麼悲壯、那麼有尊嚴!

動物有犧牲精神,更何況我們人類呢?在四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能逃生卻為了救別人而犧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譚千秋老師。當教學樓即將坍塌時,有四個孩子出不去了,譚老師立刻飛身撲過去,將他們拉到了桌子底下,然後張開雙臂保護着四個學生。當救援人員發現他時,只見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水泥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着四個孩子。人們這樣讚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還有一個小男孩,刨了四個小時才從廢墟下救出了同學,但他的雙手卻血肉模糊,他就是馬健。

我合上書,閉上眼,心裏想:動物都知道要犧牲自己。我們不談犧牲自己,為班級、為別人奉獻一點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都做不到,想想真是太慚愧了!

以後,當有人跌倒的時候,我會將他扶起;當學校裏有紙屑的時候,我會彎腰撿起來,當有老人上公交車時,我會主動讓座……奉獻是一種品質,奉獻是一種美德,奉獻能讓別人快樂,也能讓自己得到滿足。“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7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斑羚飛渡》,裏面的故事對我十分有啟發。

首先,這本書講了“我”是一名獵人,來到了有許多斑羚存在的山谷,“我”們各拿着一把槍,把一大羣斑羚引到了懸崖邊。懸崖離另一座山有六米的距離,成年斑羚最多隻能跳四米。怎麼辦呢?領頭的斑羚陷入了沉思,只見它看着對面的山谷,看得出神。這時,領頭的獵人終於沒耐性了,要求“我”們射擊。就在這個時刻,領頭斑羚終於有了動靜,對隊伍中的斑羚發出一聲嘶叫,許多斑羚排成兩條隊伍,老的一隊,小的一隊。每次各派一支隊伍中的斑羚出列,小的踩在老的身上,老的縱身一跳,就在離對面山谷一半的距離時,小的再來個二重跳,老斑羚掉下懸崖,小斑羚就此逃生。一組一組都用這個辦法,當最後一組跳過去的時候,懸崖這邊只剩下指揮隊伍的領頭斑羚。因為這個隊伍數量正好是奇數。“我”們拿起槍,射中了領頭斑羚,它頓時腿腳一軟,向谷底倒去。

這種精神感動了我。老斑羚們寧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願讓新一代倒在敵人的槍下,這種成全他人,犧牲自己的行為是頗耐人尋味的。其實在現實社會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人。董存瑞叔叔就是這麼一個例子。在與國民黨的解放戰爭中,受到國民黨碉堡裏機槍的掃射,讓解放軍無法前進。而董存瑞叔叔為了炸掉敵人的的碉堡,減少自己戰友的犧牲,爭取戰爭的迅速勝利,奮不顧身地衝到碉堡下面,在沒有手榴彈着力點的情況下,將手榴彈高高舉起。“嘭——”的一聲,敵人的碉堡沒了,而董存瑞叔叔也離開了我們。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邱少雲叔叔。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邱少雲叔叔被美軍的燃燒彈擊中,身上着起了火,本來在泥水中滾一滾就可熄火,但這樣會暴露我方軍團所在位置。所以邱少雲叔叔忍着疼痛,咬着牙,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大火在他身上燒了三十多分鐘,邱少雲叔叔英勇犧牲。他為了軍隊的每個戰士,不畏犧牲,就算付出生命也不可暴露隊友位置,這精神是可貴的。

可能,你做的只是一件小事,卻可能對他人造成非常大的便利;可能,你只是幫助了一下別人,而別人卻會終生感謝你;還有可能,你只是説了一句話,卻對別人的人生造成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所以,請好好對待他人,為他人和自己共創美好藍天!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8

看到《斑羚飛渡》這本書,就被它的題目吸引住了,斑羚會飛嗎?我帶着問題和期待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

這本書的內容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羣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眾羣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方法把脱困境的壯舉令人震撼。他們為了別人甘願自我犧牲,但它們有這個決心所以能成功,這種決心——它們不放棄,繼續前進,完成自己以後的路程,這樣是一半的斑羚從懸崖“飛渡”到對面的平地上。

當我們遇到困難了,會像斑羚一樣嗎?在有困難的期間,或許會犧牲自己,但這都是為了別人能生存下來。一半的斑羚放棄了自己生存的機會,放棄了和家人的美好時光,甚至還有些斑羚根本在世界上沒生活多少時間就走了。那是的斑羚羣一定很難受,很痛苦。可那些為了同伴犧牲自己的斑羚們的心情是這樣的呢?你可能會覺得它們傻,可它們有這種精神,我們人類可能是沒有的。每個人或每隻動物都有它們的前進的目標,可只有他們,在有困難時如此的堅定的決心,這種精神連他們平凡的動物都能做到向前,那我們人類怎麼不能學習學習呢?

其實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去做了,就要有決心把這件事做好。在一年級競選班長的時候,有兩三位同學競選,其中我也去試了試,是我沒想到的是老師同學把他們寶貴的一票投給了我,我當上班長。

我知道班長不是那麼好當的,以後我常常對自己説:“我現在是一班之長了,肯定要管好班級,我一定要讓我們班成為全校最好的班級。”今後只要老師有什麼事情出去了,我都能主動把班級的紀律管好,而且只要老師給我佈置的任務我都會出色的完成。現在老師越來越忙了,班裏的同學也越來越不聽話了,所以我又下定決心,讓老師不操心,我能管好班級,我有了決心,老師也越來越信任我了。這讓我領悟到,只要有決心,什麼事都能做好,不只是我一人,大家都一樣,別人也會信任你,得到別人的信任就會很高興的。

每一個人只要有決心,堅持不懈,相信每個人都會像那羣斑羚一樣跳過大懸崖,那個相距6千米的懸崖,有着急促的河流的大懸崖。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9

四月份,我讀了我國著名作家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説《斑羚飛渡》,覺得這本書十分有意思。沈石溪原名沈一鳴,1952年生於上海,祖籍在浙江慈溪。 他還寫過其他的動物小説,如《最後一頭戰象》、《雪豹悲歌》、《再被狐狸騙一次》、《狼王夢》等等。

《斑羚飛渡》裏有好幾個故事。第一個故事叫《紅崖羊》,講的是一隻名叫黑寶的大黑狼,與一隻母狼結婚,生下了一對狼。結果母狼產崽之後竟然死了,由於沒有奶喝,其中一隻幼狼就餓死了。一天下午,黑寶就抓了一隻母的紅崖羊,讓它給自己的兒子黑球餵奶。

後來,黑寶為了救兒子,被獵人給打死了。紅崖羊於是就收養了黑球,想讓它變成一隻紅崖羊。可是沒想到,黑球殺死了一隻小綿羊!紅崖羊覺得很害怕,它擔心黑球會殺死自己的族羣,就有了把睡着的黑球推向懸崖的念頭。一隻豺狼突然湊了過來,想吃了紅崖羊。黑球被豺狼驚醒了,為了保護紅崖羊,它和豺狼打架,最終豺狼跌下了懸崖。紅崖羊卻還是離開了黑球,追尋自己的族羣去了。後來有一次,黑球知恩圖報,放了紅崖羊一回。

我覺得黑球十分勇敢、敢於戰鬥,為了保護紅崖羊,它居然用那瘦小的身體和兇殘的豺狼打架。而且它很重情義,盡力報答紅崖羊對它的養育之恩。讀到黑寶即將要死的時候,我十分感動。從黑寶為了救兒子黑球,引走獵人,最後被獵人殺死,體現出一種濃濃的父愛,和對黑球的喜愛。

《斑羚飛渡》這個故事,講述了作者和獵人準備獵殺斑羚。他們把斑羚羊們逼到傷心崖的懸崖邊,以為它們死定了。突然有一隻半大羚羊和一隻老公羚羊站了出來,他們來到懸崖邊。半大羚羊先跑向懸崖,然後老公羚羊助跑,兩隻羚羊跳得幅度也不同,半大羚羊跳得高一些,老公羚羊跳得低一些。在半大羚羊即將掉下去的那一刻,老公羚羊正好出現在半大羚羊的蹄下,半大羚羊猛蹬一蹄,跳到了傷心崖的另一個懸崖邊,而老公羚羊就像一隻斷了翅膀的鳥筆直地掉進了山澗裏。緊接着,成對的羚羊向它們這樣,死亡了一半,挽救了一半。獵人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壯觀的場面。老公羚羊那麼從容的面對死亡,沒有一個從死亡裏面跑到半大羚羊的隊伍裏面。這個弧橋是用生命搭成的,沒有擁擠。

我讀了以後覺得它們這種團結而又奉獻自己的力量,很值得我們學習,正如那些白衣天使那樣,鞠躬盡瘁為病人們服務;和那些革命先烈們,是他們用鮮血讓我們後人生活得更美好,奉獻了自己,讓我們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建議大家看一看《斑羚飛渡》這本書!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10

今年暑假,我爸給我買了一本沈石溪的《斑羚飛渡》。從打開這本書的一刻至看完這本書的那一時,它裏面的每一頁、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使我心有感觸,湧出一股同情憐惜而又感動敬佩的情懷。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一個敢於犧牲與奉獻的令人淚流滿面的故事:有一次,一支裝備齊全的狩獵隊帶着長滿尖牙利齒的獵狗將一羣斑羚又叫青羊的動物逼上了絕路--傷心崖,斑羚走投無路了。它們的頭羊--鐮刀頭羊鎮定自若,在這千鈞一髮的緊急關頭,斑羚以一命換一命的悲慘方案,成功跳躍,而那隻鐮刀頭羊卻含笑九泉了。

每一隻年輕羚羊成功跳躍,都意味着一隻老羚羊的死亡。誰不怕死?動物也不例外。但是,這裏的老羚羊不會,它們沒一隻偷偷溜進年輕羚羊堆裏,只有年輕羚羊悄悄溜進老羚羊堆裏,被老羚羊們用力擠了出來。它們寧願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年輕羚羊嶄新的生命也心甘情願。看着看着,我似乎聽到了老羚羊的甘願聲,年輕羚羊的哀鳴聲,鐮刀頭羊的指揮聲,羊羣們井然有序的腳蹄聲和老羚羊墜入深淵的落水聲,這是多麼偉大而又悲慘的壯舉啊!但斑羚羣的羊只數恰恰是奇數,最後只有鐮刀頭羊孤零零地站在懸崖這邊,但它不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槍聲響了,鐮刀頭羊身中數槍,但它沒有倒下,挺着健壯的身子,帶着自己的尊嚴走向了那道絢麗的彩虹……

連動物都知道要活得有尊嚴,無私奉獻、捨己為人!那我們人類呢?有些人為了活下去,他們寧願做一隻躺在他人膝下的一條狗,沒有自己的尊嚴。是什麼矇蔽了他們的雙眼,吞噬了他們的心靈?

但生活中也有許多無私奉獻,甘於犧牲的英雄。例如:汶川大地震中的譚千秋,他在教學樓即將坍塌之時,明明可以逃脱死神的魔爪,可發現還有四位學生未能逃出去時,他毫不猶豫飛身撲過去,將這四位學生拉到桌子下面,自己張開雙臂像只大鳥趴在課桌上,這成了他生命中最後的姿勢!

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們讚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當然我們現在像葉子一樣微不足道,但是我們也要像老羚羊、鐮刀頭羊和譚千秋老師那樣,大公無私、捨己為人、無私奉獻……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具有這樣的高尚品質和精神!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11

今天我讀了《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感觸很大。這篇文章讓我充分地感受到了奉獻與犧牲的精神,也讓我明白了在平時要懂得奉獻。

對於斑羚的認識,我只停留在書本上。它們是草食動物中的跳遠冠軍,最遠能跳 五米遠呢!然而,此時此刻,一羣斑羚受到了考驗——要麼被獵人打死,要麼跳過六米寬的山澗。在這進退兩難的境地中,可憐的斑羚選擇了後者,選擇上演一場震撼人心的斑羚飛渡……當然,並不是每隻斑羚都能飛渡山澗,它們當中有老有少,要想單獨跳過去,那真是痴心妄想。最後,它們的首領鐮刀頭羊怒吼了一聲,斑羚羣應聲分成老斑羚和年輕斑羚兩撥。原來,年輕斑羚要比老斑羚略早地起跳。當跳躍在空中時,年輕斑羚在老斑羚身上猛蹬了一下,身體奇蹟般的再度升高,用着來跨過剩下的路程。因此,“每一隻年輕斑羚的成功飛度,都味一隻只老斑羚的生命換來的。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支持着這些老斑羚這樣面對死亡? 是奉獻與犧牲的精神!

我敬佩這些勇敢的斑羚,特別是鐮刀頭羊,他沒有做人類的奴隸。“只見它邁着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它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維護了種族的尊嚴。而有的人,卻甘於屈服,在生死抉擇之際,他們毅然選擇了在他人的膝下苟活,只為了一己私利。這是可恥的自私矇蔽了人類的思想,衝昏了人類的頭腦,埋沒了人類的心靈。

在讚美斑羚的同時,我也為那些狩獵的人感到心痛,他們是罪魁禍首。大自然是需要和諧的,雖然我們是最高級的動物,但其他的動物依然有它們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它們也有深愛的夥伴,也有感人至深的親情,但幾聲槍響,破壞了它們的安寧,讓它們失去了美好的家園。這對我們來説並不算什麼,因為我們不是斑羚,但對它們來説呢?失去親人的痛苦又有誰能體會,人們為什麼不能和它們和諧相處呢?畢竟它們也是生命,我們大家都是大自然的孩子。

將心比心吧,蒼天最終還是讓斑羚們繁衍了下來,但這是它們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的,而我們人類,從來不需要用任何的代價來換取生存的機會,和它們相比,我們幸福多了。它們用無私感動了上蒼,它們的善良代代相傳,這一飛渡的壯舉譜寫了生命的樂章,也帶給我們深深的自責與愧疚。

我合上書,閉上眼,只聽見窗外蕭蕭細細的雨聲,那一幕情景,依舊栩栩如生,只是生命已去,再多悔恨的眼淚也只能化作春夜的一絲細雨,滋潤那片曾經茂盛歡騰的草原……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12

今天,我讀完了《斑羚飛渡》這篇文章,作者是動物小説大王:沈石溪。

文章主要講的是,有一天。獵人們出去打獵,遇到了一羣斑羚,獵人們把斑羚趕到了一個懸崖旁,懸崖又寬又深,斑羚們跳不過去,跳下去又必死無疑。所以獵人們正等着慢慢收拾自己的獵物。

可就是這時,獵人們看到了一個吃驚的場面。領頭的斑羚把斑羚羣分成兩撥,一撥是年老的斑羚,另一撥是青壯的斑羚。

緊接着更為可怕的事情發生了,青壯的斑羚先走出一隻,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從懸崖上跳了出去,畫出了一道美麗的彩虹。獵人們想:“這下不好了,斑羚們要自殺了,到手的獵物沒有了。”但令他們出乎意料的事還在後面。就在青壯的斑羚剛跳下去,就有一隻年老的斑羚也跟着跳下去。就在年老的斑羚的身體就要往下沉的時候,青壯的斑羚的正好飛越在年老的斑羚上方,它踩着年老的斑羚的背,又是奮力一越,這每二次一越,青壯的斑羚就飛渡到了懸崖另一側。

就這樣,每從青壯的斑羚羣走出一隻,就有一隻年老的斑羚也走了出來。當然,也有一隻老斑羚沒能跳好,結果青壯的一隻也掉到了懸崖下面。這羣斑羚正好是奇數,最後只剩那隻領頭的斑羚。獵人們馬上朝它開了幾槍,但是它沒有倒下,而是邁着堅定的步伐,走向那條絢麗的彩虹……

就這樣,斑羚犧牲了年老一半,但卻拯救了更有希望的年青的另一半。獵人們看到這,都震驚了。

文章看完後我也深深地為斑羚的精神所打動,這也讓我想起了爸爸給我講的故事。為了能奪下高地,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他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董存瑞用手托起炸藥包,為部隊的勝利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為了自己的部隊不被敵人發現,邱少雲活活被火燒死,他不愧是勇於自我犧牲、嚴守紀律的楷模。

多麼讓人敬佩的斑羚呀!雖然犧牲了一半的種羣,但卻使整個種羣得以生存延續。動物是這樣,何況我們是人類。我要向勇於犧牲自己的斑羚學習,學會關愛集體,團結友愛,犧牲個人利益,保護集體利益。同樣,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文章雖然讀完了,但留給我深深的思考。我做為我們班的一名值日班長,我要一心為班級考慮,為同學們考慮。不能把自己的個人利益放在首位,不能幹什麼事都斤斤計較,應該考慮到班級的集體利益。讓我們班更加團結,更加優秀。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13

翻開《斑羚飛渡》,一股書香撲面而來。幾行簡短的文字,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感人故事。讀完《斑羚飛渡》合上書,斑羚那奮力一跳,仍清晰地印在腦海裏……
  這個故事主要描述了:一羣斑羚,被狩獵人所追殺,跳到懸崖邊。當斑羚們發現自己陷入了絕境時,顯得那麼驚慌.無助,它們胡亂躥跳,一隻老斑羚竟想奮力跳過六米寬的山澗,結果,像流星似的筆直墜落下去。接下去發生的事情讓人出乎意料。斑羚羣借用熟練的同跳躍技巧,以犧牲老斑羚的生命為代價,成功地完成了山澗上的飛渡,贏得了種羣的生存機會。
  在斑羚集體遇難時,它們的首領選取了部分犧牲來換取種羣永生的方式,實在是令人敬畏。動物尚且如此,人類又如何呢?面臨死亡邊緣那些老斑羚根本不加思索,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換來種羣的延續。這些老斑羚就像事先商量好一樣,沒有一個偷偷溜走,偷偷調換位置,自願當做工具般的跳板,犧牲自己,讓年青斑羚飛渡過去,生存下去。文中有一句:“像顆流星似的筆直墜落下去。”更是讓我淋漓盡致的體會到老斑羚視死如歸的決心。犧牲的老斑羚那樣從容,接受生命援助的年青斑羚卻沒有表現出特別感激。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年青斑羚內心都知道只有拼命.頑強的生存下去,才是對老斑羚最大的感激和敬畏。並且終歸有一天它們也會成為老斑羚的。
  讀完這個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悲慘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一個感人的故事。當時一批搶救人員正在廢墟中尋找倖存者。這時,他們發現一具女屍體,整個身體都被壓變了形。而在她的身體下面竟然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裏,大概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的庇護,他毫髮無損,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着,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温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裏,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着,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這一刻我也流下了感動的眼淚。一位偉大的母親,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孩子的永生。
  部分的犧牲可以換取後續的永生,這是動物為什麼比植物先進,人類為什麼是最高等動物的原因。因為他們的思想可以升到無私的境界,因為他們可以做到犧牲自己,來換取更有價值的永生。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14

《斑羚飛度》是令我記憶十分深刻的一本好書。自從爸爸帶我去書店的時候,我就一眼看上了它。光看題目,就令我產生許多疑問:斑羚怎麼能飛呢?它能飛渡成功嗎?種種問題的驅使,令我迫不及待的翻開閲讀,想馬上找到答案。

剛打開《斑羚飛度》的時候,我便深深喜歡上了它。裏面的內容真是豐富多彩,每一篇都藴含着深刻的意義,這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例如第一篇“紅奶羊”吧!黑狼黑寶的妻子產下了幼仔黑球后便死去了,黑寶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活下去,抓捕了一隻雌性紅奶羊來給黑球餵奶。就這樣好幾個月過去了,黑球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像羊,温順、可愛。黑寶為了兒子像一隻真正的狼,便決心把紅奶羊剷除掉。但是,在一次下午,黑寶被獵人發現後,為了保護黑球而犧牲了自己……

讀到這裏,我深深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良苦用心。於是,以後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的希望。

在《斑羚飛渡》這本書裏,“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是令我記憶最深刻的了。在這篇文章中,斑羚們被獵人們逼上了山,它們在“傷心崖”前被獵人團團圍住,獵人們捉它好似甕中捉鼈。這條懸崖寬約六米,而斑羚的跳躍極限在五米,根本跳不過去。這時我很不明白,題目上為什麼要説斑羚能飛渡過這條懸崖呢?直到把全文看完我才知道,原來每一次都是兩隻羚羊一起起跳,一老一少。年少的羚羊跳的角度偏高,老羚羊跳的角度偏低。就在他們跳了快到五米要下沉的時候,年少的羚羊猛地一登老羚羊的脊背,又跳起兩米,成功到達了對岸,而老羚羊,用自己的死,換來了年少羚羊的新生。就這樣,每一隻羚羊越過對岸,就有一隻羚羊墜入深淵,每一隻羚羊墜入深淵,就有一隻羚羊越過對岸。一半的斑羚倖存了下來。讀完這個故事,我十分驚訝。斑羚們在困難時給予同伴最大的幫助,甚至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啊,令我敬佩不已。

《斑羚飛渡》還有很多有趣之處,説也説不完。每一篇文章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描述着一個精彩的故事。認真品味書中的酸甜苦辣,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讀後感800字 先驅者15

在我接過這本沈石溪寫的《斑羚飛渡》時,我立刻就被封面給吸引了。這上面畫着一隻棕色的羊,睜大那雙恍恍惚惚的雙眼,深情看向遠方,而這隻羊卻站在一個懸崖上,天空中又出現了一道彩虹。這到底是什麼故事呢?我帶着疑問,打開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內容讀來叫人淚流滿面。有一羣斑羚,它們被狩獵隊給逼到了傷心崖邊,懸崖中間有一道六米寬的河,想跳過去是不可能的,而後面又是狩獵隊,兩邊也爬不上去,它們只能等死。而就在這個緊張的時刻,這羣斑羚是想出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解決方法。小斑羚從老斑羚身上躍過,它就是説小斑羚的成功逃脱就等於是一隻老斑羚的死亡。最終年輕的斑羚都逃走了,可是還有一隻首領被留下來,沒過多久,還是被狩獵隊打死了。

在勝利的同時,必將有人嚐到失敗的痛苦。在小斑羚逃脱時我們會萬般興奮,可是在背後付出代價的老斑羚就將走向絕路。可在生活的道路上,這是必不可少的磨練,在成功的背後,又擁有多麼大的痛苦呀!老斑羚為了不讓小斑羚走上絕路而自己犧牲了,這是多麼偉大的犧牲啊!你們也許會嘲笑老斑羚傻,可是仔細想想看,這還不是全為了小斑羚呀!要是老斑羚不做出這樣的舉動,就沒有一隻斑羚可以存在,遲早斑羚種族都會滅絕。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有許許多多像老斑羚一樣的故事。有一次我在津津有味地吃西瓜,一片片西瓜被我“消滅”了,我大口大口地吃,把所有的事拋到了腦後,只覺得全身一片清涼,十分的舒服,在夏天吃冰的西瓜最好了,我正想着,媽媽又把一盤西瓜拿到了我的面前,頓時我感到自己好像忘記了什麼,我放下吃了一半的西瓜,拿起一片完整的西瓜對媽媽説:媽媽給你吃吧!而媽媽卻説:“我不熱,你自己吃吧。”我聽了這話覺得很心酸,媽媽把西瓜給了我吃,我就可以多吃一片西瓜,就等於媽媽謙讓了我一片西瓜。媽媽那頭上一滴滴汗珠隨我的淚水下來。

啊!如果我們多犧牲一點的話,人間就會多一點愛,也許我們看不到傷心崖,首領或其它的小斑羚,可是我們卻可以讓人間多一份情,多一點愛,讓人間變成充滿愛的家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xerp7.html
專題